![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58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58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58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 一、实验题1.(2018·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1)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实验室用固体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2)从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CO2气体。①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 _____ ;②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 ,B中盛放的液体是 _____ 。(3)用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_____ 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A SO2 B H2 C CO D HCl2.(2019·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CO2并观察CO2与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_____(填序号),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2019·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H2的现象是_____。(4)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____。(5)测定半水煤气中H2、CO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若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g,则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4.(2020·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文宏同学利用“金属树”趣味实验来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为确保实验效果,CuCl2溶液和 AgNO3溶液需现配。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12%的 CuCl2溶液,应称量____g CuCl2,加水时应选用_____mL 的量筒。除量筒外,配制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2)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 CuCl2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①形成“铜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②仅用“铜树”和“银树”实验尚不能验证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药品有:锌粒、铜丝、银丝、稀盐酸、CuCl2溶液、AgNO3溶液)。5.(2020·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 ℃时,用 250 mL 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 CO2,按下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 3 mL NaOH 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 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 X 的名称是_______。(2)注入 NaOH 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连锁反应”后,C 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E 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 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说明原因:_________。6.(2021·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取一只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下图。步骤Ⅱ:用CO还原CuO。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下图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______。(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 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7.(2021·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泡腾片含有NaHCO3和柠檬酸等物质,放入水中时,NaHCO3完全反应产生C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品牌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下:按图示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取用的泡腾片质量为4 g。打开止水夹a通入适量空气后,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1 g。关闭止水夹a,用注射器向B装置中注入适量水。待装置B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a,再次通入适量空气,第二次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2 g。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装置盛装泡腾片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3)碱石灰主要含CaO和NaOH,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CO2质量增加,写出所涉及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4)步骤中再次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5)实验测定泡腾片中所含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若省略E装置,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8.(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可以制备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除去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的杂质,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实验室用A、B装置组合制取O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该反应中MnO2的质量和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若要对B装置收集的O2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置于_________端(填“b”或“c”)。(4)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H2,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电解水也可制得H2,装置如图D,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_____(填“f”或“g”)。
参考答案:1. Zn+H2SO4═ZnSO4+H2↑; 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f、g、c、b、e; 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浓硫酸; CO2+2NaOH=Na2CO3+H2O; AD【详解】(1)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室用固体制O2时,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所以先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E除去氯化氢,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B除去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气体进入洗气瓶的方式为长进短出,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f、g、c、b、e;装置A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造成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硫气体与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而形成“喷泉”现象,氢气与其不反应。故选AD。2. ⑦②⑥⑧(或⑦②⑥⑦) CO2+H2O=H2CO3 ⑦③④⑥⑤① 2KClO32KCl+3O2↑【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进行分析。【详解】(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CO2并观察CO2与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制取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⑦②⑥⑧(或⑦②⑥⑦);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发生装置是固体加热型,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⑦③④⑥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点睛】组装实验装置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3. CO2(或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H2+CuOCu+H2O C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集气瓶内壁起雾并出现液滴 C中黑色粉末变红,E中产生白色沉淀 11a/63b【详解】(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2)碱石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水,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置换反应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uOCu+H2O。(3)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H2的现象是C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集气瓶内壁起雾并出现液滴。(4)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C中黑色粉末变红,E中产生白色沉淀。(5)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即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ag,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g,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bg。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2ag/18=,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bg/44=,则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11a/63b。4. 6.0 50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未答胶头滴管不扣分) Cu、Ag(或铜、银) 铜丝、AgNO3溶液【详解】(1)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12%的 CuCl2溶液,应称量50g×12%=6.0g CuCl2,加水46mL ,量取水时应选用50mL 的量筒。除量筒外,配制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①形成“铜树”时发生反应为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仅用“铜树”和“银树”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锌>银、锌>铜,尚不能验证Cu、Ag(或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应选用的药品是铜丝、AgNO3溶液,若铜能置换出银,则可知金属活动性:铜>银。【点睛】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锥形瓶 红色变浅或褪去 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不正确 生成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使酚酞变红【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详解】(1)图中仪器 X 的名称是锥形瓶。(2)注入 NaOH 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连锁反应”中,D中稀盐酸倒吸进C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部分反应,溶液颜色变浅,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颜色褪去,故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色变浅或褪去;E 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E 试管中的现象为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是不正确的,原因是生成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使酚酞变红。【点睛】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6.(1) D C B 收集的CO2不纯(2) 化合 (3)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 【详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得到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应该首先通过装置D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装置,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最后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B中,故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C→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CO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混入空气收集的CO2不纯。(2)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7.(1) 吸收空气中的CO2 锥形瓶(2)吸收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3)或(4)将B中产生的CO2全部排入D装置(5) ×100% 偏大 【详解】(1)氢氧化钠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后面的测定;B装置盛放泡腾片的仪器是锥形瓶;(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4)再次通入空气是为了排出B、C装置及连接导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被D装置内碱石灰吸收,实验结果更加准确;(5)设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若省略E装置,则D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所以m2偏大,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大。8.(1)长颈漏斗(2) (3) 化学性质 c(4) d e c f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除去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B装置收集氧气,应从b端进入,故氧气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4)实验室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洗气应“长进短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B装置收集氢气,应从c端通入,故顺序为:a→d→e→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