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
展开上海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哪个气体是稀有气体
A.氦气 B.氮气 C.氯气 D.氧气
2.(2019·上海·中考真题)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 B.红磷 C.铁丝 D.氢气
3.(2019·上海·中考真题)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氮气 B.氦气 C.氢气 D.氧气
4.(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利用下图,欲除去X气体中的杂质,对应的Y正确的是
| X杂质 | Y |
A | CO2(CO) | Cu |
B | N2(O2) | Cu |
C | CO(H2) | CuO |
D | H2(H2O) | CuO |
A.A B.B C.C D.D
5.(2018·上海·中考真题)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收集氧气 B.滴加液体 C.振荡溶解 D.加热固体
6.(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在CO+CuOCu+CO2,反应中,CO表现出
A.稳定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助燃性
7.(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得 D.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8.(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可用作吸附剂的是
A.氯气 B.氯化钠 C.活性炭 D.硫酸铜
9.(2019·上海·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铜 D.氧气
10.(2018·上海·中考真题)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目的 | 鉴别CO2,CO | 鉴别CO2,CO | 除去CO2 | 除去CO |
操作 |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11.(2018·上海·中考真题)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的原因是( )
A.溶液体积减小 B.稀盐酸浓度减小
C.容器内气压增大 D.空气的压强增大
12.(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银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物质是
A.Ag B.AgCl C.Ag2O D.AgNO3
13.(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 B.体积比为8:1
C.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密度均大于空气
14.(2019·上海·中考真题)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熟石灰 D.烧碱
15.(2018·上海·中考真题)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蓝色火焰 B.产物无污染
C.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6.(2018·上海·中考真题)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
A.明矾 B.氯气 C.活性炭 D.氯化铁
17.(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氧化铜 B.铁粉 C.氢氧化铁 D.硝酸钾
18.(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9.(2019·上海·中考真题)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增加溶剂 B.振荡溶液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20.(2019·上海·中考真题)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A.蔗糖 B.麻油 C.食盐 D.白醋
21.(2018·上海·中考真题)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粉笔灰
22.(2018·上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0 | 90 |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参考答案:
1.A
【详解】稀有气体指的是空气中含量比较稀少的一些气体,氮气、氯气 、氧气不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故选:A。
2.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由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可知,B答案正确。故选B
4.B
【详解】A、CO不与Cu反应,错误;
B、O2与Cu反应生成固体CuO,氮气不反应,正确;
C、CO和H2都与CuO反应,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
D、水与CuO不反应,被提纯的H2与CuO反应生成铜和水,错误;
故选B。
5.B
【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进行分析;C、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进行分析。
【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但试管不能用塞子,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C、振荡试管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但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错误。故选B。
【点睛】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是这样的:应先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1.试管口必须稍微向下倾斜,以防止固体试剂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加热前需先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3.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4.不管是加热还是预热,都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不要使试管跟灯芯接触,以免试管炸裂。
6.B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选B。
7.D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而不是稀硫酸,该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于制作碳酸饮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氯气不具吸附性,不能作吸附剂,但氯气能够杀死水中的有害病菌,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可作杀菌剂,选项错误;
B、氯化钠不具吸附性,不能作净化水的吸附剂,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可用作吸附剂的是活性炭,选项正确;
D、硫酸铜不具吸附性,不能作净化水的吸附剂,选项错误,故选C。
9.A
【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
B、一氧化碳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故错误;
D、氧气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故选A。
10.D
【分析】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故选D。
11.C
【分析】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关闭活塞后,二氧化碳不能导出,随着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下降,导致固液脱离接触。故选C。
【点睛】温度一定时,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分子的增多而增大。
12.A
【分析】游离态是元素存在的一种状态,和化合态相对,在化学上,指一元素不与其他元素化合,而能单独存在的状态。元素以单质形态存在则为游离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详解】A、Ag属于单质,银元素以游离态存在,该项正确;
B、AgCl属于化合物,银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该项错误;
C、Ag2O属于化合物,银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该项错误;
D、AgNO3属于化合物,银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该项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A、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故A说法正确;
B、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故B说法不正确;
C、氢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C说法不正确;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4.A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
B、生石灰不具有吸附性,故B不正确;
C、熟石灰不具有吸附性,故C错误;
D、烧碱具有吸水性,不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干燥剂,不能做吸附剂,故D错误。故选A。
15.B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反应的产物、实验结论来分析解答。
【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正确;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32=1:8,错误。故选B。
16.B
【分析】A、加明矾,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D、氯化铁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
【详解】A、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D、加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故选B。
17.D
【详解】A.氧化铜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铁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18.C
【详解】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温度不同,其他的变量控制相同,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
19.C
【详解】A、增加溶剂与气体的溶解度无关,故错误;
B、振荡溶液与气体的溶解度无关,故错误;
C、增大压强可以增加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故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减小气体的溶解度,故错误。故选C。
【点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0.B
【详解】A、蔗糖溶液水形成溶液,故错误;
B、麻油不溶于水,与混合形成乳浊液,故正确;
C、食盐溶液水形成溶液,故错误;
D、白醋溶液水能形成溶液,故错误。故选B。
【点睛】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21.B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
22.C
【分析】根据题意,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结合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为t1℃的饱和溶液,错误;B、t1℃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错误;C、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加入的硝酸钾均能全部溶解,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D、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C。
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碳、金属):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碳、金属),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