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回归课后习题强化和拓展性必修二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回归课后习题强化和拓展性必修二作业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
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
【答案】B
【解析】与红果纯合子(RR)杂交后代都是红果,所以不能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A错误;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rr)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是杂合子,B正确;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是杂合子,C错误;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是杂合子,D错误。
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孟德尔探索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下列结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应为1∶1”属于假说内容
B.“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孟德尔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
D.“用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答案】C
【解析】“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应为1∶1”属于演绎推理,A错误;孟德尔当时并不知道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孟德尔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C正确;“用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D错误。
3.研究者选取肾脏上皮制备样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得到细胞图像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
B.染色体形态表明该细胞可能处于分裂的中期
C.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将被拉向两极
D.电镜样品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答案】C
【解析】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A正确;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表明该细胞可能处于分裂的中期,B正确;该细胞为肾脏上皮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处于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错误;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中期属于分裂期,时间较短,故电镜样品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少,D正确。
4.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有一种叫“13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头小,患先天性心脏病,智力远低于常人。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1对,而是3条。下列有关该患者及该病产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能是患者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2条13号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
B.可能是患者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2条13号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
C.患者细胞中的3条13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全部来源于父亲或母亲
D.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最多可出现94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患者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2条13号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可能产生13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精子,其与卵细胞结合,会导致患病,A正确;患者母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2条13号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而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则可能产生13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卵细胞,其与精子结合,会导致患病,B正确;患者细胞中的3条13号染色体不均为同源染色体,这3条13号染色体,可能有2条来自父亲,有1条来自母亲;也有可能有1条来自父亲,有2条来自母亲,C错误;患者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出现94条染色体,D正确。
5.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睛颜色可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用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却不能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红眼
B.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且白眼为隐性性状
C.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
D.白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答案】A
【解析】若红眼雌果蝇是杂合子,则XRXr(杂合红雌)×XrY(白雄)→XRXr(红雌)、XrXr(白雌)、XRY(红雄)、XrY(白雄),即子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且白眼为隐性性状,B正确;白眼雌果蝇(XrXr)×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后代雄性全部是白眼,雌性全部是红眼,C正确;白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为白眼,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正确。
6.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有19 h、24 h和29 h三种,分别由基因A1、A2和A3控制,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未知,且都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用一只羽化时间为19 h 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 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及比例为19 h∶24 h∶29 h=1∶2∶1,且羽化时间为24 h的果蝇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A1、A2和A3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3>A1
C.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羽化时间为19 h 的果蝇占5/16
【答案】D
【解析】基因A1、A2和 A3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基因A1、A2和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1> A3,B错误;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A1、A2和A3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蝇的基因型有6种,雄蝇的基因型有3种,共9种基因型,C错误;F1雌蝇基因型为eq \f(1,2)XA2XA1、eq \f(1,2)XA2XA3,雄蝇基因型为eq \f(1,2)XA1Y,eq \f(1,2)XA3Y,自由交配后产生的子代中,羽化时间为19 h的果蝇占eq \f(5,16),D正确。
7.果蝇基因组大小为1.8×108 bp(bp表示碱基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 bp/s。下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叫DNA复制泡(DNA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泡的形成需要解旋酶发挥作用
B.形成复制泡的部位均为脱氧核苷酸单链
C.照片中复制泡大小不一,可据此来判断复制方向
D.一个DNA分子可形成多个复制泡,说明可多起点同时开始复制
【答案】A
【解析】复制泡是DNA正在复制的部分,DNA双链打开需要解旋酶先发挥作用,A正确;形成复制泡的部位,DNA的两条链均作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因此并非均为脱氧核苷酸单链,B错误;图中复制泡大小不一,说明复制起点并非同时启用,并不能由此来判断复制方向,C、D错误。
8.2018年中国科学家通过过程甲创建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SY14 酵母菌)。端粒是线型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天然酿酒酵母具有 32 个端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Y14 酵母菌只有 1 个端粒
B.过程甲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SY14 可能因细胞中只含1条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导致其有性生殖缺陷
D.该条人造单染色体复制后含1个亲代DNA分子和1 个子代DNA分子
【答案】C
【解析】SY14酵母菌只有1条染色体,但有2个端粒,A错误;16条染色体拼接成1条染色体,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而SY14 可能因细胞中只含1条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因而导致其有性生殖缺陷,C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该条人造单染色体复制后含的两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D错误。
9.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更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的个体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答案】A
【解析】蟹群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在生存斗争中,与环境颜色相适应的中间体色不易被天敌捕食而得以生存,A正确;体色不同的蟹仍是同一物种,它们的生殖能力没有多大差别,B错误;同一物种的食物来源基本一致,C错误;中间体色适应性强,但与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之间没有生殖隔离,不是新物种,D错误。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
10.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
B.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
D.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或DNA片段
【答案】BD
【解析】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A正确;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B错误;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C正确;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11.基于对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答案】A
【解析】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保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不一定都有关系,但其遗传都和性别相关联,C错误;若不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相同基因,D错误。
12.某野生型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该细菌(突变型)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下表是野生型细菌与突变型细菌的生长情况及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P、K、R、Y分别代表不同的氨基酸。除表中所示的氨基酸外,突变型与野生型细菌中S12蛋白上的其余氨基酸序列及其他蛋白质均没有发生改变。
A.该突变型细菌的产生可能是由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B.突变型细菌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可以利用野生型获得突变型,也可以利用突变型获得野生型
D.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其中只有有利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C
【解析】由图可知,突变型和野生型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最可能是由于碱基的替换所致,A错误;突变后的细菌能在添加了某种维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突变后的基因影响了该维生素的合成,因此该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为合成这种维生素所需的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野生型可突变为突变型,突变型也可突变为野生型,C正确;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无论是有利突变还是不利突变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1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细菌群体表现为耐药率逐年上升外,该细菌的耐药基因频率也随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增多而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细菌群体耐药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B.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多使细菌向耐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C.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将细菌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答案】AB
【解析】细菌群体耐药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变异普遍存在,不是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多使细菌向耐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而是随着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的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减少,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上升,导致耐药率升高,B错误、C正确;随用药量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所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将细菌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D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
14.果蝇的灰身基因(A)对黑身基因(a)为显性,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现用一只灰身雄果蝇与一只灰身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一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结果为灰身∶黑身=3∶1。根据这一实验数据还不能确定A和a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确定A和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则果蝇群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则果蝇群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现有四种纯合子果蝇,表型为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截毛雌果蝇、截毛雄果蝇,请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最终获得的子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黑身果蝇是否全为雄性
(2)7 5
(3)取纯种截毛雌果蝇(XbXb)和刚毛雄果蝇(XBYB)杂交得F1代,让F1中的刚毛雄果蝇XbYB与截毛雌果蝇XbXb再杂交,得F2代雌果蝇全为截毛,雄果蝇全为刚毛
【解析】(1)一只灰身雄果蝇与一只灰身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灰身∶黑身=3∶1,说明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亲本为Aa×Aa或XAXa×XAY其子代结果都是灰身∶黑身=3∶1,因此不能确定A和a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若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性和雌性都黑身果蝇;若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黑身果蝇全为雄性,所以还需要统计子代黑身果蝇是否全为雄性才能确定A和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雌果蝇有XBXB、XBXb、XbXb三种基因型,雄果蝇有XBYB、XBYb、XbYB、XbYb四种基因型,则果蝇群体中基因型有7种;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则果蝇群体中,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XbY共5种。
(3)由于亲本果蝇为四种纯合子,即基因型为XBXB、XBYB、XbXb、XbYb通过两代杂交,最终获得的子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XbXb,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含B基因),推测子一代雌雄果蝇基因型为XbXb、XbYB进而确定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因此需要交配两次,故实验思路为取纯种截毛雌果蝇(XbXb)和刚毛雄果蝇(XBYB)杂交得F1代,让F1中的刚毛雄果蝇XbYB与截毛雌果蝇XbXb再杂交,得F2代雌果蝇全为截毛,雄果蝇全为刚毛。
15.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如果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上述条件,其他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设计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测交实验中F2获得的抗病矮秆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获得纯合抗病矮秆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②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3)1/3 让抗病矮秆植株进行多次自交和筛选,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解析】(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除了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之外,还要有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即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实验是用杂合子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测交实验过程是:将纯合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个体杂交,获取杂合子子一代,再让杂合子子一代与隐性纯合感病矮秆进行杂交。
(3)获得的F2中有抗病矮秆品种,该品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3;让抗病矮秆植株进行多次自交和筛选,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为纯合的抗病矮秆品种。
16.已知某种猫的毛色有黄色(A)和棕色(a)两种,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该种猫的腹部都是白色的,白色由常染色体上的白化基因控制,使猫腹部本来的颜色不能显现出来。已知在该种猫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另一条X染色体变成巴氏小体而失活,而且这些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保持一样的失活程序。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收缩、染色加深时,会影响基因的____________过程。
(2)雄性个体有________种毛色表现;有些雌性个体是黄、棕、白三色相间的花斑状态,且不呈点状花斑,而是呈块状花斑,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种猫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欲探究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各性状的纯合雌、雄猫,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复制、表达(复制、转录)
(2)2 基因型XAXa的个体,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两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一条,有些细胞保留XA染色体的活性,而有些细胞保留Xa染色体的活性。出生的小猫,身上呈块状花斑,这是因为同一色的斑块实际上都来自同一个前体细胞,都是相同的X染色体失活
(3)将纯合长毛猫和短毛猫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 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F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不位于X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某个杂交组合中F雄性表型与母本相同,雌性表型与父本相同,雌性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某个杂交组合中F雌雄鼠都表现出的相同性状为显性性状),即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1)雄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若细胞中的X染色体异常收缩、染色加深时,则难以解旋,会影响基因的复制、表达(复制、转录)过程。
(2)毛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雄性个体有两种基因型,有2种毛色表现。在该种猫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另一条X染色体失活,而且这些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保持一样的失活程序。有些雌性个体是黄、棕、白三色相间的花斑状态,且不呈点状花斑,而是呈块状花斑,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XAXa的个体,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两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一条,有些细胞保留XA染色体的活性,而有些细胞保留Xa染色体的活性。出生的小猫,身上呈块状花斑,这是因为同一色的斑块实际上都来自同一个前体细胞,都是相同的X染色体失活。
(3)已知该种猫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欲探究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反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雌雄个体的表现。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F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该对等位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某个杂交组合中F雄性表型与母本相同,雌性表型与父本相同,雌性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某个杂交组合中F雌雄鼠都表现出的相同性状为显性性状),即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7.斑马、驴和马都为马属动物。化石证据发现,马属动物起源于5 800万年前北美洲的原始马。大约在200万年前,非马的祖先,首先穿过白令海峡来到欧亚大陆,再先后两次从欧亚大陆抵达非洲,分别进化成斑马和驴。马在北美持续进化,直到70万年前才扩散到亚欧大陆。
(1)要确定斑马、驴和马亲缘关系的远近,除了化石证据,还可以通过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以及____________证据进行分析比对。
(2)马的染色体有32对,驴有31对,二者可产生后代骡,但骡不可育,请从减数分裂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马和驴两个物种产生的主要过程:①驴的祖先离开北美洲,与马的祖先产生地理隔离后,不能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②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不定向,且不同生存环境导致__________的方向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两者的基因库产生的差异不断变大,最终导致__________,形成马和驴两个物种。
【答案】(1)细胞和分子水平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3)基因交流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解析】(1)要确定斑马、驴和马亲缘关系的远近,除了化石证据,还可以通过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进行分析比对。
(2)马的染色体有32对,驴有31对,二者可产生后代骡,但骡不可育,因为骡子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联会,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不可育。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马和驴两个物种产生的主要过程:①驴的祖先离开北美洲,与马的祖先产生地理隔离后,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②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且不同生存环境导致自然选择方向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两者的基因库产生的差异不断变大,最终导致生殖隔离,形成马和驴两个物种。
某细菌
在基本培养基上的存活率/%
核糖体S12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在添加了某种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上的存活率/%
野生型
100
…P—K—K—Y…
100
突变型
0
…P—R—K—Y…
100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回归课后习题强化和拓展选择性必修一作业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回归课后习题强化和拓展选择性必修三作业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回归课后习题强化和拓展选择性必修二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貂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