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结构与性质,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净水的原理与Al3+的水解有关
    B.用醋酸浸泡可以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
    C.误服BaCl2或BaCO3后可用Na2SO4溶液解毒
    D.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酸性会增强
    【答案】B
    【详解】A.明矾净水的原理:,胶体具有吸附性,达到净水的目的,A正确;
    B.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用醋酸除水垢,是醋酸和反应,B错误;
    C.误服BaCl2或BaCO3后,可用Na2SO4溶液将其转化为难溶于水的,达到解毒的目的,C正确;
    D.长期使用,会发生反应,使溶液显酸性,D正确;
    故选B。
    2.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可用医用酒精、双氧水等对场所进行杀菌消毒
    C.我国西周时期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D.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之一活性胶质银离子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详解】A.金属内胆一般来说是不锈钢材质的,镁棒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金属内胆,所以镁棒相当于原电池负极,从而保护了金属内胆不被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
    B.医用酒精、双氧水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均能用于消毒杀菌,故B正确;
    C.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C错误;
    D.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银离子是重金属离子,所以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胶质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答案选C。
    3.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O为杂化
    B.分子中的C原子为sp杂化
    C.分子中的B原子为杂化
    D.分子中的C原子均为杂化
    【答案】B
    【详解】A.H2O2分子中氧原子形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O为sp3杂化,故A错误;
    B.CO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C原子为sp杂化,故B正确;
    C.BF3分子中B与F形成3个σ键,所以B原子sp2杂化,故C错误;
    D.CH3COOH分子中羧基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采取sp2杂化,但甲基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采取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通常用小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点密表示在该空间的电子数多
    B.已知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所以位于s区
    D.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跃迁至时吸收能量
    【答案】B
    【详解】A.电子云通常用小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点密表示电子在此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A项错误;
    B.是由原子失去3个价电子形成的离子,该原子中轨道上的2个价电子在最外层最容易失去,轨道上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故的价电子排布式为,B项正确;
    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所以位于区,C项错误;
    D.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至较低能级时,释放能量,D项错误;
    答案选B。
    5.常温下,向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滴入甲基橙试剂后显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A.2的 B.的氨水
    C. D.
    【答案】D
    【详解】滴入甲基橙试剂后显红色,说明溶液的pH小于。
    A、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故A不选;
    B、氨水是弱碱,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故B不选;
    C、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故C不选;
    D、反应后氢离子的浓度是,所以滴入甲基橙溶液显红色,故D选;
    故选D。
    【点睛】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以及pH的计算,试题基础性强,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分别测定0.01mol/L的NaHSO3溶液和0.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值
    NaHCO3的pH值大
    非金属性:S>C
    B
    向某钠盐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可能为Na2S2O3
    C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样品已变质
    D
    向盛有过量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Na2CrO4溶液
    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AgCl沉淀可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Ag2CrO4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测定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说明的酸性比强,但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无法判断S、C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
    B.因,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可能为Na2S2O3,B正确;
    C.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此时溶液中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共存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C错误;
    D.向盛有过量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Na2CrO4溶液,过量的银离子和铬酸根离子结合生成Ag2CrO4,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是AgCl沉淀转化为Ag2CrO4,D错误;
    故选B。
    7.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度达到1200℃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CH4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需要吸收1760kJ能量
    B.步骤②、③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D.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
    【答案】A
    【详解】A.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1mol甲烷分子中有4molC-H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即1mol甲烷中的化学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而不是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 H2 需要吸收1760kJ能量,故A错误;
    B.步骤②、③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均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是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故C正确;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8.在下列装置中,MSO4和NSO4是两种常见金属的易溶盐。当K闭合时,左侧溶液中逐渐增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的电极反应式:
    B.电子由电极N流向Y电极
    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过程中Y电极周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答案】C
    【分析】当K闭合时,左侧溶液中逐渐增大,说明从右到左通过交换膜移向M极,说明M是原电池的负极,N是原电池的正极,则Y是电解池的阳极,X是电解池的阴极。
    【详解】A.N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选项错误;
    B.N是原电池的正极,得电子,Y是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电子由电极Y流向N电极,B选项错误;
    C.X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产生氢气,C选项正确;
    D.Y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不会产生白色沉淀,X电极产生,与溶液中的Al3+结合生成Al(OH)3白色胶状沉淀,即白色胶状沉淀是在X电极附近产生,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9.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温度()
    浓度()







    1
    300
    2.00
    1.70
    1.50
    1.36
    1.25
    1.20
    1.20
    2
    300
    2.00
    1.50
    1.28
    1.20
    1.20
    1.20
    1.20
    3
    200
    2.00
    1.60
    1.39
    1.29
    1.27
    1.27
    1.2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实验2中,前内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
    D.实验3中,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则正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B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同,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压强随着分子数的变化而变化,故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
    B.实验2中,前20min内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36mol•L-1•min-1,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24mol•L-1•min-1,B错误;
    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比较实验1和2,实验2更快达到了与实验1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C正确;
    D.恒容容器中通入氦气,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深度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D正确;
    故选B。
    10.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至4左右
    B.图乙是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
    C.图丙是室温下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该温度下反应AgCl(s)+I-(aq)⇌AgI(s)+Cl-(aq)的平衡常数K=2.5×106
    D.图丁是室温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阴影区域中的点可以同时生成Ag2CrO4沉淀和AgCl沉淀
    【答案】C
    【详解】A.加入NaOH会引入新的杂质钠离子,A错误;
    B.由图示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可知,曲线上方的区域代表不溶物的不饱和溶液,且a点-lg(CO)C;
    (3)D为钙,D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价电子排布图为;
    (4)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本身能做指示剂,故无需另外添加试剂,选d;
    (5)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应该选择酸式滴定管;
    (6)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使得草酸读数偏小,则导致测定结果偏大,a符合题意;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草酸用量偏大,则导致测定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不影响标准液用量, 不会导致误差,c不符合题意;    
    d.装草酸的滴定管未润洗,导致草酸用量偏大,则导致测定结果偏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六、工业流程题
    17.工业上以辉铋矿粉(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铋酸钠的流程如下:

    已知:(铋酸钠,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位置_______。用硝酸替代“盐酸,”也可以实现“酸浸”,从环保角度考虑,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
    (2)检验“酸浸”液中是否含,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KSCN溶液 B.溶液 C.KSCN溶液和双氧水 D.溶液
    (3)“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的平衡常数,求的平衡常数_______。
    (5)铋酸钠纯度的测定
    已知: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振荡,无色溶液变紫红色溶液。
    取上述制得的粗产品m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和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再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VmL,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表示,则该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用含n、m、V、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第四周期第Ⅷ族     生成污染性气体
    (2)B
    (3)
    (4)
    (5)     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后,溶液红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分析】辉铋矿粉加入盐酸、氯酸钠酸浸,二氧化硅不反应、硫元素生成硫单质成为滤渣,滤液加入氧化铜调节pH除去铁离子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滤液加入过量氨水过滤除去铜,得到Bi(OH)3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氯气氧化得到铋酸钠;
    【详解】(1)Fe为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硝酸在反应中会生成污染性气体一氧化氮等氮氧化合物,故用硝酸替代“盐酸,”存在的缺点是生成污染性气体;
    (2)酸浸过程中氧化剂氯酸钠会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故溶液中含有铁离子,不能使用KSCN溶液;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会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使用高锰酸钾溶液;亚铁离子和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故可以检验亚铁离子;
    故选B;
    (3)“氧化”过程在氯气、氢氧化钠、Bi(OH)3反应生成NaBiO3,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的平衡常数;
    (5)已知: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振荡,无色溶液变紫红色溶液,则反应中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和三价Bi;再用标准溶液滴定,高锰酸根离子和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锰离子,则滴定到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后,溶液紫红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故的物质的量为×V×10-3L=,则该产品的纯度是。

    相关试卷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