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08 全等模型巩固练习(解析版+原卷版+知识点)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8 全等模型巩固练习(解析版+原卷版+知识点),文件包含专题08全等模型巩固练习提优-解析版docx、专题08全等模型巩固练习基础-解析版docx、专题08全等模型巩固练习提优-原卷版docx、专题08全等模型巩固练习基础-原卷版docx、专题08全等模型知识精讲-冲刺中考数学几何专项复习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等模型巩固练习
1. 如图,△ABC中,AB=BC=CA,∠A=∠ABC=∠ACB,在△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t(s)后,它们分别爬行到了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F.
(1)证明△ACD≌△CBE;
(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答】(1)见解析;(2)∠BFC无变化
【解析】(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
∴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
∵在△ACD和△CBE中,
,
∴△ACD≌△CBE(SAS);
(2)∵△ACD≌△CBE,
∴∠EBC=∠ACD,
∵∠BFC=180°﹣∠EBC﹣∠BCD,
∴∠BFC=180°﹣∠ACD﹣∠BCD,
=180°﹣∠ACB,
∵∠A=∠ABC=∠ACB,
∴∠ACB=60°,
∴∠BFC=180°﹣60°=120°,
∴∠BFC无变化.
2. 如图,为了测量出池塘两端A、B之间的距离,先在地面上取一点C,使∠ACB=90°,然后延长BC至D,使CD=BC,那么只要测量出AD的长度就得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答】见解析
【解析】能,
理由是:∵∠ACB=90°,
∴∠ACB=∠ACD=90°,
在△ACD和△ACB中,
,
∴△ACD≌△ACB(SAS),
∴AB=AD.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2,2).
(Ⅰ)若点B(4,2),C(3,5),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Ⅱ)已知点M(m,0),N(0,n)(n<0),若∠MAN=90°,且mn,求m2+n2的值.
【解答】(Ⅰ)△ABC的等腰三角形;(2)
【解析】(Ⅰ)如图1中,
观察图形可知CA=CB,
∴△ABC的等腰三角形.
(Ⅱ)如图2中,作AD⊥y轴于D,AE⊥OM于E.
∵A(2,2),
∴AD=AE,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
∵∠DAE=∠MAN=90°,
∴∠DAN=∠MAE,
∵∠ADN=∠MEA=90°,
∴△ADN≌△AEM(ASA),
∴DN=EM,
∴2﹣n=m﹣2,
∴m+n=4,
∴m2+2mn+n2=16,
∵mn,
∴m2+n2=16.
4. 如图:小刚站在河边的A点处,在河的对面(小刚的正北方向)的B处有一电线塔,他想知道电线塔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西方向走了20步到达一棵树C处,接着再向前走了20步到达D处,然后他左转90°直行,当小刚看到电线塔、树与自己现处的位置E在一条直线时,他共走了100步.
(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如果小刚一步大约50厘米,估计小刚在点A处时他与电线塔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解答】(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所画示意图如下:
(2)在△ABC和△DEC中,,
∴△ABC≌△DEC,
∴AB=DE,
又∵小刚共走了100步,其中AD走了40步,
∴走完DE用了60步,
步大约50厘米,即DE=60×0.5米=30米.
答:小刚在点A处时他与电线塔的距离为30米.
5. 【问题背景】
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试探究图1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初步探索】
小亮同学认为: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则可得到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EF=BE+FD .
【探索延伸】
在四边形ABCD中如图2,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结论运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EOF)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解答】见解析
【解析】初步探索:EF=BE+FD,
故答案为:EF=BE+FD,
探索延伸: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如图2,延长FD到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G+∠ADC=180°
∴∠B=∠ADG,
在△ABE和△ADG中,
,
∴△ABE≌△ADG,
∴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
∴△AEF≌△GAF,
∴EF=FG,
∴FG=DG+FD=BE+DF;
结论运用:如图3,连接EF,延长AE、BF交于点C,
∵∠AOB=30°+90°+(90°﹣70°)=140°,
∠EOF=70°,
∴∠EOF∠AOB,
∵OA=OB,
∠OAC+∠OBC=(90°﹣30°)+(70°+50°)=180°,
∴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
∴结论EF=AE+BF成立,
即EF=1.5×(60+80)=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
6.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与AD,使他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试利用全等知识,说明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
【解答】见解析
【解析】∵在△ABC和△ADC中,
∴△ABC≌△ADC(SSS),
∴∠BAC=∠DAC,
∴AE平分∠PRQ.
7. 如图,C、D分别位于路段A、B两点的正北处与正南处,现有两车分别从E、F两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相同时间后分别到达C、D两地,休整一段时间后又以原来的速度行驶最终同时到达A、B两点,那么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解答】见解析
【解析】CE∥DF,
理由:由题意得,∠A=∠B=90°,
在Rt△AEC与Rt△BFD中,,
∴Rt△AEC≌Rt△BFD,
∴∠AEC=∠BFD,
∴CE∥DF.
8. 如图是小磊家的两个房间甲与乙,他将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MA,如果梯子的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墙上,此时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NB.
(1)当他在甲房间时,测得MA=a,NB=b,求甲房间的宽AB;
(2)当他在乙房间时,测得MA=c,NB=d,且∠MPA=75°,∠NPB=45°
①求∠MPN的度数;
②求乙房间的宽AB.
【解答】(1)a+b;(2)①60°;②c
【解析】(1)∵∠MPN=180°,
∴∠APM+∠BPN=90°,
∵∠APM+∠AMP=90°,
∴∠AMP=∠BPN.
在△AMP与△BPN中,
,
∴△AMP≌△BPN,
∴MA=PB=a,PA=NB=b,
∴AB=PA+PB=a+b;
(2)①∠MPN=180°﹣∠APM﹣∠BPN=60°;
②过N点作MA垂线,垂足点D,连接NM.
设AB=x,且AB=ND=x.
∵梯子的倾斜角∠BPN为45°,
∴△BN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NM为等边三角形(180﹣45﹣75=60°,梯子长度相同),∠MND=15°.
∵∠APM=75°,
∴∠AMP=15°.
∴cos15°.
∵△PNM为等边三角形,
∴NM=PM.
∴x=MA=c.
即乙房间的宽AB是c.
9. (1)如图1,已知△ABC,以AB、AC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结BE、CD,猜想BE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模仿正方形情景下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利用构造全等三角形完成下题:如图2,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100米,AC=AE,求B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解答】(1)CD=BE;(2)100米
【解析】(1)CD=BE.
理由:如图①∵四边形ABFD和四边形ACGE都是正方形,
∴AD=AB,AC=AE,∠DAB=∠CAE=90°,
∴∠DAB+∠BAC=∠CAE+∠BAC,
∴∠DAC=∠BAE.
在△ADC和△ABE中,
,
∴△ADC≌△ABE(SAS),
∴CD=BE;
(2)如图②,在AB的外侧作AD⊥AB,使AD=AB,连结CD,BD,
∴∠DAB=90°,
∴∠ABD=∠ADB=45°.
∵∠ABC=45°,
∴∠ABD+∠ABC=45°+45°=90°,
即∠DBC=90°.
∴∠CAE=90°,
∴∠DAB=∠CAE,
∴∠DAB+∠BAC=∠CAE+∠BAC,
即∠DAC=∠BAE.
在△ADC和△ABE中
,
∴△ADC≌△ABE(SAS),
∴CD=BE.
∵AB=100m,在直角△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100.
∴CD100,
∴BE=CD=100,
答:BE的长为100米.
10.如图,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的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7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点F.
(1)求证:△ACD≌△CBE;
(2)蜗牛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证明:∵AB=BC=CA,两只蜗牛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
∴CE=AD;∠A=∠BCE=60°,
在△ACD与△CBE中,
,
∴△ACD≌△CBE(SAS);
(2)DC和BE所成的∠BFC的大小不变.
理由如下:∵△ACD≌△CBE,
∴∠BFC=180°﹣∠FBC﹣∠BCD=180°﹣∠ACD﹣∠BCD=120°.
11.淇淇同学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在由A处步行到达B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的空隙O,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其具体信息汇集如下:
如图,AB∥OH∥CD,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AC,BD相交于O,OD⊥CD.垂足为D,已知AB=20米,请根据上述信息求标语CD的长度.
【解答】20m
【解析】∵AB∥CD,∴∠ABO=∠CDO,
∵OD⊥CD,∴∠CDO=90°,
∴∠ABO=90°,即OB⊥AB,
∵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OD=OB,
在△ABO与△CDO中,
,
∴△ABO≌△CDO(ASA),
∴CD=AB=20(m).
12.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
(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的值;
(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
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HPC=90°;
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P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
【解答】(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解析】(1)由图①,可得∠BCE∠BCD=45°,
又∵∠B=90°,
∴△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os45°,即CEBC,
由图②,可得CE=CD,而AD=BC,
∴CDAD,
∴;
(2)①设AD=BC=a,则AB=CDa,BE=a,
∴AE=(1)a,
如图③,连接EH,则∠CEH=∠CDH=90°,
∵∠BEC=45°,∠A=90°,
∴∠AEH=45°=∠AHE,
∴AH=AE=(1)a,
设AP=x,则BPa﹣x,由翻折可得,PH=PC,即PH2=PC2,
∴AH2+AP2=BP2+BC2,
即[(1)a]2+x2=(a﹣x)2+a2,
解得x=a,即AP=BC,
又∵PH=CP,∠A=∠B=90°,
∴Rt△APH≌Rt△BCP(HL),
∴∠APH=∠BCP,
又∵Rt△BCP中,∠BCP+∠BPC=90°,
∴∠APH+∠BPC=90°,
∴∠CPH=90°;
②折法:如图,由AP=BC=AD,可得△A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平分∠ADC,
故沿着过D的直线翻折,使点A落在CD边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
折法:如图,由∠BCE=∠PCH=45°,可得∠BCP=∠ECH,
由∠DCE=∠PCH=45°,可得∠PCE=∠DCH,
又∵∠DCH=∠ECH,
∴∠BCP=∠PCE,即CP平分∠BCE,
故沿着过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CE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提分精练专题08角平分线的基本模型(二)非全等类(原卷版+解析),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双角平分线模型,角平分线加平行线等腰现,角平分线定理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提分精练专题04对角互补模型(从全等到相似)(原卷版+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角互补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提分精练专题03手拉手模型(从全等到相似)(原卷版+解析),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手拉手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