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测能力),共15页。
    第二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气(pò) (bài) 高山之(diān)B.流(zhuó) (lán) 发扬长(zī)C.育(bǔ) 演(bàn) 民族障(bíng)D.转(yuàn) (mài) 万丈(xiè)2.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A.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B.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C.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D.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拄着拐杖赶来看我,握手、拍照、要求签字……B.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C.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D.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②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③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④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6.根据要求默写句子。14分)(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4)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木兰诗》中从侧面表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7.复兴学校开展“呵护眼睛光明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1分(1)小亮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7分)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渴望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中国文人笔下有很多跟眼睛有关且寓意美好的成语,比如目光如炬、【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了眼睛更加明亮,目光更加敏锐,让我们一起呵护眼睛,远离近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乙】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近视防控问题的重视和关怀。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在这里,我想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我想对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2分)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1分)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亮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4分)(2)班级宣传小组打算出一期主题板报,同学们根据四幅宣传图片(见下图)的内容将板报对应分为四个栏目。请你将栏目名称依次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字。(4分)①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__③我期待:__________________④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甲】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乙】冲(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2)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三国志》)【注释】①致:送。②太祖:指曹操。③成:都。8.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或短语。(4分)(1)万里赴______________(2)策十二转______________(3)智意所_________________(4)太祖大___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写出两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分)(2)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1分)10.写出乙文中太祖“施行”的内容。(3分)11.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2分)A.甲文中“关山度若飞”与乙文中“有若成人之智”的“若”的用法与意思是一样的。B.甲文中“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意指木兰急着想把建立军功的喜讯报告给家人。C.甲文中“火伴皆惊忙”的原因主要是没想到英雄木兰竟是眼前这位光彩照人的女郎。D.甲文的木兰是“女孩子”也是“女汉子”,乙文的曹冲则是“若成人之智”的孩童。(二)阅读下面两篇文学作品选段,完成问题。(10分黄河的颜色(节选)王若冰而最让我震撼的却是在壶口看到的泥沙俱下、跌宕奔突的黄河的力量与气势!从陕北黄土高原断裂带纵横交织的沟壑环绕而下,闪烁着金色波浪的黄河时隐时现。到了壶口镇,满河流水如凝结在一起的黄金粘液,闪射着耀眼金光在秦晋大峡谷深处舒缓南下。傍依只有零星细浪无声翻滚的黄河转过一个弯子,骤然间就有隆隆巨响迎面扑来。顺着震彻峡谷的喧响望去,茫茫水雾从峡谷中央升起。水雾升腾的地方,在西北高原奔走2000多公里的黄河,带着已经与茫茫黄土地融为一体的颜色奔涌而来,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一个巨大的石壶朝天敞开,因两岸层层叠叠的巨石阻拦而顿时变得膂力震天的滚滚黄河,如身披黄金铠甲、冲锋陷阵的威武之师,愈是险要狭窄,就愈奋勇向前,手挽手,肩并肩,高举金光四射的团团巨浪,一排接一排,风不顾身,朝巉岩高筑的壶口奔泻而下。全速奔腾,彰显着黄河的坚强,诉说着黄河的执着。飞泻而下的巨浪跌落壶底,似沸汤开壶,激流翻滚,声震如雷。堆堆巨浪飞溅而起,如竞相绽放的黄金,金光四射,璀璨夺目。这是力量的交响,是团结的交响,是奋然永进的交响,这是真正的黄河大合唱。那一刻,黄河两岸被一种令人心旌飞扬的金黄色映照着、笼罩着、拥抱着,犹如黄金锻造的宫殿。以至于此后多少年,只要一想起黄河,我耳际就回响起排排巨浪涌入壶口时排山倒海的隆隆巨响,眼前就浮现出壶口瀑布前赴后继、激情绽放的黄金浪花……(有改动)黄河之水天上来(节选)刘白羽我却没有料到,我真正一览黄河雄伟神姿,却是在从乌鲁木齐飞回北京的飞机上.云海忽然逝去,下面展现出一望无际的深褐色大地,阳光从上面象千万道聚光灯照亮了大地。一种出乎意外的梦幻一般的奇景突然出现,实在惊人,我想一个人一生一世也许只有这样一次吧!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向你露出神奇风采。在这茫茫大地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这个长带有的段落是深黑色的,有的段落是银白闪光。开始我茫然不知这是什么!仔细看时,才知道这是黄河,这苍莽无垠无际的母亲大地啊,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深深地层中喷涌出这一道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的河流。它纵横奔驰,滂沱摇泄,呼啸苍天,排挞岩谷。这条莽荡的黄河,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缨络闪烁飘拂,一下又汇成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势如长风一拂、万弩齐发。多么辽阔无垠的西北高原啊,高原上空,无数美丽发亮的银白色云团,飘忽闪烁,如白玫瑰随风漂浮。我发现,云影遮罩着的地段,黄河是深黑色的,阳光直射的地段,黄河就闪着银光。这广大的高原的奇景,使我惊讶得无法形容,如科学家发现了宇宙无穷,如思想探索到人生奥秘,如艺术施展出富有的、奔驰的、幻想的巨大魅力。这时一曲牧羊人的歌声又嘹亮的响起,不过,这一次它不是在空中,是从我心中飞出,飞下长大,飞下黄河,在随惊涛骇浪而飞扬,而回荡。(有改动)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黄河的颜色》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描写这一表达方式。B.《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在这茫茫大地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一句中“长带”指的是黄河,C.《黄河之水天上来》从高空俯视,侧重在描写黄河的概貌;《黄河的颜色》则近观,在黄河的颜色和河水气势上落笔。D.两则选文都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作省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13.《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从《黄河的颜色》中找出一句运用相同修辞的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想效果。(4分)14.请结合文本,根据表格提示,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2分)作品选句出处作者感受你的感受①___________《黄河的颜色》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②___________在这茫茫大地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这个长带有的段落是深黑色的,有的段落是银白闪光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这苍莽无垠无际的母亲大地啊,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深深地层中喷涌出这一道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的河流。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壶口瀑布》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15.假如你的家人计划假期外出旅游,你很想让家人去参观壶口瀑布,你会如何向家人介绍黄河?(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哨所的扁担戴墨①那个夏天,我在哨所看见了那条扁担。②我蹲点的哨所,不显山不露水,像长在深山之中的一条筋脉。哨所班长是个四级军士长,姓廖,个儿不高,很敦实,在哨所十几年了。③风徐徐吹过哨所,所到之处一片耀眼的青翠。就在那一排耀眼的青翠里,我惊讶地发现了担在廖班长肩上的扁担!一个小战士小声告诉我,从哨所到洞库往返40多分钟的路程,都是廖班长一个人挑,别人换他也不肯。④整齐的队伍又出发了。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担着扁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肩挑的姿势,让我看到的不只是重量,还有那个快被许多人淡忘了的姿势。⑤山中的月色清凉如水,晚上睡不着,我转到院子里。月光一角,我摸到了白天见到的那条扁担。这条竹制的扁担,已多处皴裂了,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在这沉寂的大山深处,没人说得清扁担的年龄。⑥记得有一天,我曾傻傻地问廖班长,想过当将军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说话间,他蹲下来,拨拉着脚边的豆秧说,这是今年新开的一片地,土是从山上松林里一袋袋背下来的,等到成熟时节,战士们就能吃上毛豆了。哨所后的坡地是草莓,草莓年年自己串根,有四五千棵了,每年6月初开园。以前有个四川兵,在6月12日过生日。后来,哨所就把草莓开园的日子郑重地定在了这一天。⑦廖班长说,那个四川兵真是个好兵,可惜因留队名额少没能留下。那一瞬间,我捕捉到他脸上掠过的惋惜。我理解一个班长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他就像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⑧我想起大刚昨天讲的,他第一次探家的事儿。到家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系上围裙下厨房,准备露一手。老妈一脸“诚惶诚恐”,以前在家是饭不盛到碗里都不上桌的儿子,离家两年真出息了?老妈不放心地过来看了一眼又一眼,直到色香味俱佳的“可乐鸡”“糖醋鱼”“拔丝地瓜”一一摆上桌。老妈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扯”下来了。晚上,大刚给老妈端洗脚水,没想到又把老妈惹哭了。看老妈流泪,大刚说自己心里特不是滋味,自己为父母做的本来都是平平常常一点小事,没想到他们却感动成那样,可见自己当兵前多么不懂事。他说很奇怪,好像突然发觉自己变了。那种“变”,是他当兵前无法想象的。大刚说,在家休假那些天,他做梦都想哨所,更想廖班长。⑨一天早饭后,趁战士们更换迷彩服的工夫,我偷偷把扁担担在肩膀上,结果连一只桶也没担起来,我的狼狈相没有躲过廖班长的眼睛。我慌忙把目光望向别处。哨所旁,长着一大片太阳花,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我说,我可以带一棵回去栽到阳台的花盆里吗?廖班长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温室里养不活太阳花。⑩周末晚上,廖班长他们的清罐工作告一段落了。开完班务会,想到明天我就要下山了,心里竟有很多不舍。哨所的夜色还是那么清凉。在清凉的夜色中,我又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扁担,一条刻满了岁月凹痕的扁担,一条默默负重的扁担。恍惚间,我觉得廖班长这个普通老兵,多像这条扁担。廖班长负重的身影,默默穿过哨所的小路,穿过那一重重山峦时,他和肩上的扁担何曾分过彼此?(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围绕哨所的扁担,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组织材料,表现人物形象。B.文章第①段到第⑤段多次提及“我”看到扁担时的心理,暗示它的“不一般”。C.廖班长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我”,在临别前“我”“心里竟有很多不舍”。D.文章篇末点题,揭示廖班长对哨所扁担的深厚感情,首尾呼应,构思十分巧妙。17.文章主要写了廖班长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18.文章第⑧段写大刚探家的事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3分)19.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4分)(1)老妈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下来了。(赏析加粗词语)(2分)(2)哨所旁,长着一大片太阳花,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20.题目《哨所的扁担》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2分)三、作文(50分)21.作文。(50分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摄像机,捕捉精彩瞬间,记录生活点滴,定格美好回忆,见证时代变迁。牵手同行的家人,热烈讨论的师生,奋力奔跑的少年,向阳绽放的向日葵,丰收喜悦的笑脸,遨游太空的神舟,迎风飘扬的国旗……你的“镜头”里拍下了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场景呢?请以“镜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湃pài,C.屏píng,D.宛wǎn。2.答案:D解析:纯洁:纯粹洁白,没有污点,多指品质;高尚:具备朴实,大度,英勇,真诚,清廉等的优秀品德和美好情操。与“卑鄙”相对而言等意思;坚韧:坚韧指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和意志力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刚强:(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淳朴: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老实。多指气质与品质方面;谦逊:谦虚、不浮夸,不自大或不虚夸。常指气质、品质;故“品质”选纯洁和高尚,“意志”选坚韧和刚强,“气质”选淳朴和谦逊;故选D。3.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列举的省略,D项属于声音的延长。故选D。4.答案:C解析:A.“狂风”与“落了下来”搭配不当;B.“切忌”与“不要”重复;C.正确;D.“充分”应提到“发挥”前面;故选C。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排序。这一组排比句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高度概括和赞扬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总领下文中的三个事例。第一件事:“马玉祥在熊熊烈火中救朝鲜小孩”照应“品质”。第二件事:“松骨峰作战”照应“意志”。第三件事:“与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对话”照应“气质”和“胸怀”,构成总分关系,使行文思路更清晰。排序为:④①③②。故选A。6.答案:(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解析:本题中的鞍、戎、朔、柝、郎、策勋、赐等字词容易写错。7.答案:(1)①(示例)目光炯炯   火眼金睛;②删去“和关怀”。(或修改为:“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近视防控问题的重视。”);③(示例)请多给我们一些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休息(对老师说)   让我们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同学说)(2)①近视问题很严重;②工作方案已出台;③五年目标会落实;④摘掉眼镜乐呵呵解析:(1)①从日常积累的与眼睛有关,且寓意美好的成语中选择两个即可。②搭配不当,删去“和关怀”。③活动主题是“呵护眼睛光明行”,围绕着这一主题,分别向老师和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2)由图①“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可知,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很严重;由图②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已经出台了;由图③“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可知,这是到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由图④的漫画可以看出,学生摘掉了眼镜,变得兴高采烈。8.答案(1)战事;(2)记功;(3)到达;(4)很高兴 9.答案:(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2)太祖询问他的属下,都没有想出称象的办法。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百战(多次战斗)、壮士(指士兵)、归(归来)”几个词是重点词语,注意互文的修辞。(2)句中的“访(询问)、咸(全,都)、理(方法,办法)”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0.答案:把大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刻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最后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乙文叙写了“曹冲称象”的事。太祖“施行”称象的办法是:“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即把大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刻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最后比较就能知道结果。据此概括作答。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B.有误,甲文中“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意指木兰急着想与家人团聚,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并不是选项中所说的“木兰急着想把建立军功的喜讯报告给家人”。故选B。12.答案:A解析:A.“这是力量的交响,是团结的交响,是奋然永进的交响,这是真正的黄河大合唱”这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抒发对黄河的赞美之情,不是描写。故选A。13.示例:堆堆巨浪飞溅而起,如竞相绽放的黄金,金光四射,璀璨夺目。作用:表现瀑布飞流而下浪花四溅的美丽场景,表现出壶口地势的险峻。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挑选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这条莽荡的黄河,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干缨络闪烁飘拂,一下又汇成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势如长风一拂、万弩齐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黄河的细流比作“缨络”,将巨流又比作“利剑”,表现出黄河在壶口因地势时分时合的特点。《黄河的颜色》也有很多比喻句,找出其中的一个,然后分析其作用即可。示例:“飞泻而下的巨浪跌落壶底,似沸汤开壶,激流翻滚,声震如雷。一句,把“巨浪”比作“沸汤”,表现了巨浪翻滚的气势,让人感受到壶口瀑布的浩大,地势的险峻;“声震如雷”则把“声音”比作“雷”表现出声音的响亮,表现出瀑布翻滚的气势。14.①.水雾升腾的地方,在西北高原奔走2000多公里的黄河,带着已经与茫茫黄土地融为一体的颜色奔涌而来,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滋养哺育着千百万的儿女,她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历经磨难不屈服,表现顽强而伟大的精神力量。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第一空:从“水雾升腾的地方,在西北高原奔走2000多公里的黄河,带着已经与茫茫黄土地融为一体的颜色奔涌而来,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可知,这句最能体现出作者”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情感的句子。第二空:综合三句的情感“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这苍莽无垠无际的母亲大地啊,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深深地层中喷涌出这一道哺育着干秋万代、子子孙孙的河流。“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可知,表现的是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哺育之恩、滋养之情,表现了对黄河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赞美了黄河的宽厚、柔和和抗争精神。据此综合归纳总结即可。15.示例:黄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如何向家人介绍黄河?一般来说,要介绍黄河的源头、流长,流经的区域,黄河的特点,及黄河象征的精神。由于旅游的目的地是壶口,最后还要注意给壶口来个介绍,可根据两段文字内容总结归纳,也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条理地把黄河介绍给家人。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分析。D.文章主旨是塑造廖班长坚守职责、勇挑重担的形象,而不是“廖班长对哨所扁担的深厚感情”;故选D。17.答案:行军途中保持姿势挑担;开荒垦地种植;惋惜无法留住好兵。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段“整齐的队伍又出发了。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担着扁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肩挑的姿势,让我看到的不只是重量,还有那个快被许多人淡忘了的姿势”,可概括为:行军途中保持姿势挑担;结合第段“说话间,他蹲下来,拨拉着脚边的豆秧说,这是今年新开的一片地,土是从山上松林里一袋袋背下来的,等到成熟时节,战士们就能吃上毛豆了”,可概括为:开荒垦地种植;结合第段“廖班长说,那个四川兵真是个好兵,可惜因留队名额少没能留下。那一瞬间,我捕捉到他脸上掠过的惋惜”,可概括为:惋惜无法留住好兵。18.答案:插叙(叙写大刚的变化)。侧面凸显廖班长的育人之功;突出军队对人的重塑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文章第段写大刚探家的事是插叙,结合“到家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系上围裙下厨房,准备露一手”“晚上,大刚给老妈端洗脚水,没想到又把老妈惹哭了”“他说很奇怪,好像突然发觉自己变了。那种‘变’,是他当兵前无法想象的”,可知记叙了大刚探家时和当兵前的变化,再结合“大刚说,在家休假那些天,他做梦都想哨所,更想廖班长”分析,凸显廖班长对他的影响,突出军队对人的重塑作用。19.答案:(1)将适用于“糖丝儿”的“扯”巧妙地用于描写老妈,形象地写出了老妈被儿子感动,一直想忍还是忍不住流泪的心理过程。(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太阳花在恶劣环境下开得热烈的情状,与上文“我”的狼狈相形成反差,蕴含着磨炼使人成长的道理。解析: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题干要求赏析加点词语。将适用于“糖丝儿”的“扯”巧妙地用于描写老妈,结合“看老妈流泪,大刚说自己心里特不是滋味,自己为父母做的本来都是平平常常一点小事,没想到他们却感动成那样”,可知“扯”字形象地写出了老妈被儿子感动,一直想忍还是忍不住流泪的心理历程。(2)“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花冠”比作“太阳”,“忠贞不渝”把太阳花人格化,结合“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花在恶劣环境下开得热烈的情状,再结合第段“我偷偷把扁担担在肩膀上,结果连一只桶也没担起来”,可知绽放着自己的光华的太阳花与“我”的狼狈相形成反差,蕴含着磨炼使人成长的道理。20.答案:既指刻满岁月凹痕、默默负重的扁担,又指像廖班长一样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职责,自觉培养下一代军人,具有勇挑重担精神的军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寓意。结合第段“我又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扁担,一条刻满了岁月凹痕的扁担,一条默默负重的扁担”,可知“哨所的扁担”表层寓意指刻满岁月凹痕、默默负重的扁担;结合第段“廖班长说,那个四川兵真是个好兵,可惜因留队名额少没能留下”,可知“哨所的扁担”深层寓意又指像廖班长一样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职责,自觉培养下一代军人,具有勇挑重担精神的军人。21.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镜头”为话题进行创作,联系材料“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摄像机,捕捉精彩瞬间,记录生活点滴,定格美好回忆,见证时代变迁。牵手同行的家人,热烈讨论的师生,奋力奔跑的少年,向阳绽放的向日葵,丰收喜悦的笑脸,遨游太空的神舟,迎风飘扬的国旗……”可知,本篇习作所谈到的“镜头”其实就是记叙一个特定的场景发生的故事,文章可围绕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发或某种精神或某种情感进行立意。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开篇可通过抒情的语言表达对“某镜头”的感受,接下来叙述具体事件,如:小男孩不小心别蹭路边的汽车,小男孩一直在汽车旁等待车主;父母在雨中艰难的收摊;医护工作者冒着酷暑为大家做核酸,等等,描绘具体的场面,将所述之事,所写之人置于此背景下,构成“镜头”,展现人物的特点或精神,最后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悟来深化中心。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