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9741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9741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9741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如图所示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 B. 瓶起子
C. 天平 D. 钳子
2.(3分)如图所示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A. 手托鸡蛋上升 B. 人拉车前进
C. 搬而未起 D. 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3.(3分)小明分别用图示甲装置和乙装置将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大于甲装置的机械效率
B. 乙装置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功
C. 甲装置的有用功小于乙装置的有用功
D. 甲装置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3分)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多,功率越小 D. 物体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5.(3分)有两只相同的水缸,需好几桶水才能盛满.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用相同的水桶从同一处取水分别倒入两个水缸内.甲力气大,每次均提一桶水;乙力气小,每次均提半桶水.在两位同学都使各自的水缸注满水的过程中
A. 甲比乙做的功多 B. 乙比甲做的功多
C. 两人做的功一样多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做功的多少
6.(3分)两个力同时作用在杠杆上,要使杠杆平衡,则
A. 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 B. 这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
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大 D. 两个力使杠杆转动方向必须相反
7.(3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 牛顿 B. 牛顿 C. 牛顿 D. 牛顿
8.(3分)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和分别拉到顶端,关于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9.(3分)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猜想: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
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在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在、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在、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案能探究猜想 B. 方案能探究猜想
C. 方案能探究猜想 D. 方案能探究猜想
10.(3分)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 在滑轮的转动轴中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力 B. 减小滑轮的自重
C. 尽量增大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D. 尽量使物体移动的距离增大
11.(3分)如图所示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A. 手托鸡蛋上升 B. 搬而未起
C. 人拉车前进 D. 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12.(3分)部分农户在新建住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的拉力,将重的建材在内匀速提高,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 B. 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C.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D. 增大物重,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3.(3分)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绳重、摩擦及风的阻力不计,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将______,拉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5分)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和办公时用到的长尾夹,由一个弹簧片夹体和两个较长的尾柄弹簧钢丝卡构成。尾柄可转动,夹体夹纸紧,不易脱落,便于文件堆放,节省空间。各部分尺寸图中已标出,长尾夹可看做杠杆,用力捏尾柄使夹体张开时,它是一个 ______杠杆,若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与夹体所在的斜面垂直,当阻力为时,动力为 ______。
15.(5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匀速提升重为牛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的大小为 ______牛;若该物体秒内匀速升高了米,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______焦,功率为 ______瓦。
16.(5分)如图所示,小张和小王分别用力、匀速提货物、,已知牛、牛,滑轮重力及摩擦力不计。小张将货物匀速提升米,其拉力______牛,所做的功为______焦。小王将货物以米秒匀速下降了米,则的功率为______瓦。
17.(3分)如图所示,小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重为的物体匀速推到高的平台上,斜面长则推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______。
18.(5分)甲、乙两辆汽车的功率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则甲、乙两辆汽车做功之比为 ______,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 ______。
19.(5分)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将重为的物体匀速提起,在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图像。
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
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______。
20.(1分)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甲滑轮机械效率 ______ 乙滑轮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10分)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下表是实验记录,据此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 ______。
动力 | 阻力 | 动力臂 | 阻力臂 |
改正错误后,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选填“”、“”或“”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处挂 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2.(1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可绕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
23.(10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在泥地里,现在要用两个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利用附近的大树把汽车拉出来.请你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正确;
、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错误;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错误;
、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错误。
故选:。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答案】C;
【解析】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手托鸡蛋上升,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不合题意;
、人拉车前进的过程中,人给车一个向前的力,车向前移动了距离,拉力对车做功。故不合题意。
、用力搬石头,人给石头一个向上的力,石头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石头没有做功。故符合题意。
、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不合题意。
故选:。
3.【答案】D;
【解析】解:
因为甲和乙质量相同,匀速提升高度相同,根据可知有用功相同;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使用动滑轮并不能省功;由可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所以;
甲装置中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错误,正确。
故选:。
有用功指的是为达到目的而做的功,本题中指的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分析两个滑轮机械效率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掌握,解题关键是知道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
4.【答案】B;
【解析】解:、根据公式得,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故错误;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故正确;
、物体做功越多,不能确定功率大小,还要考虑时间的多少,故错误;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做功快慢无关,故错误。
故选:。
根据做功的条件、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
5.【答案】B;
【解析】解:由于甲、乙都需要将缸灌满缸相同,所以需要取水的质量相同;由于将水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人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但乙每次提的水较少,需要多提几次,因此做的额外功较多,需要做的总功也越多;
故选
根据题目将相同质量的水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判断他们所做功的多少,只比较额外功即可;提水过程中,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提水的次数越多,做的额外功越多,总功也越多.
此题中,在没有说明不计桶重的情况下,两人所做的额外功就需要考虑桶重这个因素;若说明了不计桶重,那么两人做的功相同.
6.【答案】D;
【解析】解:两个力同时作用在杠杆上,要使杠杆平衡,应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A.由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不知,所以无法确定两个力的力臂是否相等,故错误;
C.由可知,一定时,小的一定大,大的一定小,即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小,故错误;
使杠杆转动的力称为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称为阻力;因此两个力使杠杆转动方向必须相反,但这两个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故错误,正确。
故选:。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什么;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要明确使用杠杆,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7.【答案】D;
【解析】解: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有股,已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所以提起物体的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故选:。
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起物体时,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倍的杠杆,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可以省一半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计算过程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解:同一物体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有用功相同;
两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且斜面的长度,根据可知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多,
根据可知,将物体沿斜面拉至斜面顶端所做的总功多,
根据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故选:。
同一物体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有用功的大小关系;
两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且斜面的长度,根据可知拉动物体沿两斜面上升时所做的额外功的多少,
根据可知,将物体沿两斜面拉至斜面顶端所做的总功的多少,根据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机械效率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准确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若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重物位置是否有关,需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所挂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方案能探究猜想;
若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需控制所挂物体的位置不变,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因此方案不能探究猜想。
故选:。
当一个物理量跟多个影响因素有关时,我们通常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的所以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用来研究各种物理现象。如比较运动的快慢、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等。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的了解。
10.【答案】D;
【解析】解:
A、在滑轮的转动轴中加润滑油,减小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A不符题意;
B、减少滑轮的重量,在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减少,可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提高机械效率,故B不符合题意;
C、尽量增大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在提升高度相同时,额外功不变,总功变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机械效率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无关,增大距离,不能改变机械效率,故D符合题意。
故选:。
解答此题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而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
滑轮组的有用功是指重物被提升所做的功,即;滑轮组的总功是人的拉力所做的功,即;滑轮组的额外功是指使用滑轮组时,拉升动滑轮、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对于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
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还有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重物提升的高度无关。
11.【答案】B;
【解析】解:、手托鸡蛋上升,人给鸡蛋一个向上的力,鸡蛋向上移动了距离,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搬而未起,有力但没有距离,不做功,故B符合题意。
C、人拉车前进,人给车一个拉力,小车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人给油桶一个推力,油桶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2.【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动滑轮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等,熟悉基本公式和原理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
知道重物重和上升的高度,利用求有用功;
可以根据得来计算动滑轮的重;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则,知道拉力大小,利用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方法:一是减小摩擦和动滑轮重力,二是增大提升的物重。
A.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故错误;
B.动滑轮的重:,故错误;
C.由图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正确;
D.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只增加物重,有用功变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错误。
故选。
13.【答案】改变力的方向 ; 变小 ; 变小 ;
【解析】解:图中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动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绳子对吊桥的拉力是杠杆的动力,吊桥的重力是杠杆的阻力
支点到拉力作用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是动力臂,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
吊桥在缓慢拉起的过程中,动力臂是在逐渐增大在拉到绳子与吊桥垂直之前,阻力臂是在逐渐减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因为重力不变,增大,减小,所以减小。
故答案为:改变力的方向;变小;变小。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吊桥在被缓慢拉起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变化情况,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变化情况就可以判断出拉力的变化情况了。
该题考查了定滑轮的特点和力臂以及力的变化分析,属于有难度的题目。
14.【答案】省力 1;
【解析】解:用力摁住尾柄时,作用在尾柄的力是动力,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与夹体所在的斜面垂直,
由图可知,动力臂,阻力臂,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
故答案为:省力;。
用力捏尾柄使夹体张开时,长尾夹是一个杠杆,作用在尾柄处的是动力,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进而分析确定杠杆的类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动力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找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15.【答案】25 100 20;
【解析】解: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图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拉力。
拉力所做的功,
拉力的功率。
故答案为:;;。
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即;根据计算拉力所做的功;根据计算拉力的功率。
此题主要考查考查了对动滑轮工作特点、功和功率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比较简单。
16.【答案】120 480 100;
【解析】解:
图使用的定滑轮,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拉力,拉力端移动距离,拉力做的功,
因为,
所以的功率:
。
故答案为:;;。
图使用的定滑轮,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拉力,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功;
知道物体匀速下降的速度,利用求的功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要利用好功率的推导公式:。
17.【答案】
;; ;
【解析】
解:
推力做的有用功:
;
推力做的总功: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因为,
所以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
,
由可得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故答案为:;;。
知道物体重力和高度,利用公式求出有用功;
根据公式求出推力做的总功;
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根据求出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根据求出摩擦力。
该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答案】1:1 3:5;
【解析】解:甲乙两辆车的功率相等,即:;,在相等的时间内做功之比为:;
由可得甲、乙两辆车受到牵引力之比为::。
故答案为::;:。
根据可以计算甲、乙两辆车做功之比;
根据计算两辆车受到牵引力之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率、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
19.【答案】30 拉力所做的总功;
【解析】解:从图乙中可知拉力不变,在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则拉力做的功,
拉力的功率;
由图乙中可知,纵坐标表示拉力的大小为不变,横坐标表示绳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拉力所做的总功。
故答案为:;拉力所做的总功。
从图乙中可知拉力不变,在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根据得出拉力做的功,根据得出拉力的功率;
由图乙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功的有关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20.【答案】大于;
【解析】解:因为建筑工人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重物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又因为乙是动滑轮,乙中所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甲滑轮机械效率大于乙滑轮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大于。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据此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机械效率大小的比较,明确有用功、额外功的大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1.【答案】null;
【解析】解:在使用此杠杆前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都要向杠杆上翘的右端调节。所以可以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也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螺母再调节会改变杠杆重心的位置,使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又产生影响,因此不能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改正错误后,最终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杠杆的分度值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解得,所以应在杠杆左边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乙图,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小于,拉力的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拉力变大。
故答案为:右;不可以;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变大。
实验前,应首先进行杠杆平衡调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不平衡时,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但实验过程中,螺母再调节会改变杠杆重心的位置,使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又产生影响,因此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杠杆平衡条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确定钩码的个数;
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变短,动力变大。
此题主要考查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及平衡条件的应用,应注意动态平衡的分析,当力臂变化时,力也会随着变化。
22.【答案】解: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动力臂,用双箭头标出,标上字母L1;如图所示:
;
【解析】
此杠杆支点在点,根据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可作图。
作力臂要先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再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力臂的大小。
23.【答案】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
【解析】
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
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这样反复,共有两段绳子承担阻力;
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这样反复,共有三段绳子承担阻力.
本题中,要求最省力,即承担阻力的绳子数最多的一种,即第二种.
本题画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左边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六节 机械效率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节 机械效率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