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单倍体,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把普通小麦,以二倍体植物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选】第2节 染色体变异-1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属于有利变异2.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B.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C.每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一般形态各不相同D.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3.把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组)的一部分体细胞和它的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六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单倍体 D.六倍体.单倍体4.下列有关单倍体生物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生物也可能产生正常有性生殖细胞B.用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叶片和果实种子较小C.体细胞可能含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D.体细胞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5.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D.减数分裂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6.请根据下列各图所示植物细胞判断,茎秆粗壮.果实较大的植物是( )A. B.C. D.7.染色体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如图为某患者核型图,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备核型可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 该患者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数目变异C. 该患者为女性,可能智力低下D. 核型分析可用于红绿色盲的产前诊断8.图①至④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 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C.②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 D.②为基因重组,④为染色体数目变异9.缺体是其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丢失的生物个体(2n-2),而单体是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的生物个体(2n-1)。某种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将该植物基因型为AA(红花)的受精卵,分别从1号到10号染色体各抽走1条,得到10组各缺1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然后通过组织培养形成10种开红花的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单体(2n-1)自交后代中缺体出现的概率为1/4B.单体与缺体都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正常的配子C.正常白花植株与该10种单体分别杂交,后代均出现红花D.可依据不同染色体缺体表现出的不同性状对基因进行定位10.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F1不育的原因是含有的染色体组为奇数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F2,属于诱变育种11.自然界中,蜜蜂种群中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峰为单倍体,直接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关于蜜蜂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峰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工蜂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测定蜜蜂的基因组需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所有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12.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d含有1个染色体组B.图b含3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叫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后不会改变基因数量,但对个体性状可能会产生影响D.培育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1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分裂前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Bb,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Bbb的子细胞15.马(2n=64)和驴(2n=62)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现象被称为(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2.【答案】A【解析】3.【答案】D【解析】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2)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解答: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含有亲本的遗传特性,则形成的植株仍为六倍体。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经过组织培养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5.【答案】C【解析】6.【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的是某些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A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B和C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D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解答:A.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是多倍体的特点之一,由分析可知,A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A符合题意;BC.B和C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不具有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的特点,BC不符合题意;D.D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具有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D【解析】A.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清晰,适于制备核型,A正确;B.根据分析,该患者1号染色体部分缺失,21号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数目变异,B正确;C.21三体综合征患者智力低下,23号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为两条X染色体,C正确;D.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核型分析进行诊断,D错误。故选D。8.【答案】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 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片段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解答:分析图示可知:①图染色体CF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基因重新排列,属于染色体结构中的倒位;②图dF基因变为MN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③图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④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少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9.【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若将该植物基因型为AA(红花)的受精卵(染色体数2n),分别从1号到10号染色体各抽走1条,得到10组各缺1条染色体的受精卵(染色体数2n-1),基因型为A,然后通过组织培养形成10种开红花的单体(染色体数2n-1)。解答:A.单体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组成为n和n-1两种配子,其自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2n(正常).2n-1(单体)2n-2(缺体),比例为1:2:1,因此自交后代中缺体出现的概率为1/4,A正确;B.单体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组成为n(正常)和n-1(异常)两种配子,而缺体2n-2减数分裂产生的产生染色体组成为n-l的配子,全部异常,B错误;C.正常白花的基因型为aa,单体的基因型为AA或AO,两者杂交后代全红花或红花:白花=1:1,后代均出现红花,C正确;D.依据不同染色体的缺体所表现出的不同性状,可以将基因定位于某号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10.【答案】A【解析】二倍体植物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的染色体为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甲乙植物进行杂交产子一代含有的染色体组成为N+n,两个染色体之间不能连会形成配子,故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解答:A.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使F1幼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A正确;B.由于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F1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n,B错误;C.F1植株的染色体组数为偶数,染色体组之间不能发生联会,因此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错误;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多倍体育种,D错误。故选A。 11.【答案】C【解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解答:A.蜂王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雄蜂直接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雄峰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蜜蜂的性别是由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个数决定的,其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C错误;D.测定蜜蜂的基因组需要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16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故选C。12.【答案】C【解析】13.【答案】C【解析】14.【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错误;B.由于在“染色体桥”的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能移到细胞两极,所以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染色体桥”结构是由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D.由于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桥”后,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所以该细胞基因型为Bb时,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Bbb的子细胞,D正确。故选D。15.【答案】D【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染色体组,二倍体植物甲,唐氏综合征,科学家发现普通六倍体小麦,果蝇的有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研究发现,蝗虫可进行孤雌生殖,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牙鲆鱼,科研人员把甘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