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形结合题型—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解析版)
展开专题04动点问题与函数图象结合题型
选题介绍
本题型在河南省近六年的中招试卷中考了4次,分别为2022年第10题,2021年第10题,2018年第10题,2017年第14题。该题一般为选择题型,分值3分。本题属于数形结合,难度系数较大,得分率较低。本题型一般综合考查了几何图形性质和函数图象的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有的图像与文字提供的信息,按照以下思维过程解体:
①一变一不变,图像是直线
②两个都变图象是曲线(两个变量)
③同增同减口向上,一增一减口向下
真题展现
2022年河南中招填空题第10题
- 呼气式酒精测试仪中装有酒精气体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图1中的R1)R1的阻值随呼气酒精浓度K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血液酒精浓度M与呼气酒精浓度K的关系见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呼气酒精浓度K越大,R1的阻值越小,
B当K=0时,R1的阻值为100
C当K=10时,该驾驶员为非驾酒状态
D,当R1等于20时,该驾驶员为醉酒状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即可判断A、B,根据图三公式计算即可判定C、D。
【详解】解:根据函数图像可得,
- R随K的增大而减小,则呼气酒精浓度K越大阻值越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 B当K=0时,R1的阻值为100。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 当K=10时,则M等于2200×K×10-3=2200×10×10-3=22mg/100ml;该驾驶员为酒驾状态,故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 当R1=20时,K=40,则M=2200×K×10-3=2200×40×10-3=88mg/100ml;。该驾驶员为醉驾状态,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了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021年河南中招填空题第10题
10.如图1,矩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点P沿BC从点B运动到点C,设B,P两点间的距离为x,PA﹣PE=y,图2是点P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BC的长为( )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当x=0,即P在B点时,BA﹣BE=1;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PA﹣PE≤AE,得y的最大值为AE=5;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再根据BC=2BE求出BC的长.
【解答】解:由函数图象知:当x=0,即P在B点时,BA﹣BE=1.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PA﹣PE≤AE.
∴y的最大值为AE,
∴AE=5.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A2+BE2=AE2=25,
设BE的长度为t,
则BA=t+1,
∴(t+1)2+t2=25,
即:t2+t﹣12=0,
∴(t+4)(t﹣3)=0,
由于t>0,
∴t+4>0,
∴t﹣3=0,
∴t=3.
∴BC=2BE=2t=2×3=6.
故选:C.
【总结】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2018年河南中招填空题第10题
10.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
A. B.2 C. D.2
【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图象,点F从点A到D用as,此时,△FBC的面积为a,依此可求菱形的高DE,再由图象可知,BD=,应用两次勾股定理分别求BE和a.
【详解】解:过点D作DE⊥BC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由点A到点D用时为as,△FBC的面积为acm2.
∴AD=a
∴
∴DE=2
当点F从D到B时,用s
∴BD=
Rt△DBE中,
BE=
∵ABCD是菱形
∴EC=a﹣1,DC=a
Rt△DEC中,
a2=22+(a﹣1)2
解得a=
故选:C.
【总结】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2017年河南中招填空题第14题
14.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 .
【答案】12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而从C向A运动时,BP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BC与AC的长度.
【详解】解: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
由图象可知:点P从B先A运动时,BP的最大值为5,
即BC=5,
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
∴此时BP最小,
即BP⊥AC,BP=4,
∴由勾股定理可知:PC=3,
由于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
∴PA=3,
∴AC=6,
∴△ABC的面积为:×4×6=12
故答案为:12
【总结】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结合图象求出BC与AC的长度,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模拟演练
1.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P从A点出发,沿AB﹣BD﹣D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向终点C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PBC的面积为y,则y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点P起始位置和在各段路径运动时间问题可解.
【详解】解:由动点起始位置可知,t=0时,△PBC的面积为y大于0.故B、D排除.当点P沿AB-BD-DC方向运动时,由B到C用时比由A到B时间长.
故选A.
【总结】本题是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考查学生对动点运动位置与函数图象变化趋势的判断.解题关键是要注意动点到达临界点前后的图象变化.
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m>0)与直线y=2x交于点4,与x轴交于点B,点O为坐标原点,点C在线段OB上,且不与点B重合,过点C作垂直于x轴直线,交直线AB于点D,将△BCD沿CD翻折,得到△ECD.设点C的坐标为(x,0),△CDE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S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m=__.
【答案】
【解析】
通过两直线的解析式,求出其交点A的坐标,且C点横坐标为m,此时CD直线应在A点的右侧,D点在直线AB上,故D点坐标(m,),重叠部分的面积可用m表示出来,将S= 代入公式,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解:直线y=2x与直线y=− x+m交于点A(),
由图2可知,当C点横坐标x=m时,重叠面积为S=,
∴此时CD直线应在A点的右侧,D点坐标(m,),
∴重叠部分面积:S=•m•=,
将S=代入上式,得:m=,
解法二:观察图象可知,当C是OB的中点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此时E与O重合,
∴×m×=,
∵m>0,
∴m=,
故答案为:.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数形结合并将重叠面积用m进行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3. 如图,矩形中,,动点P沿着的路径匀速运动,过点P作,垂足为Q,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函数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由勾股定理可得AC=5,根据点P的运动,需要分段讨论:当点P在AC上时,易证,列出比例式,可求得函数关系式;当点P在CD上时,易得△CPQ∽△CAB,根据比例可求得PQ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与x的关系,最后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
分类讨论如下:
(1)如图1,当点P在上移动时(四点围图为梯形),
∴,
,
∴,
∴,
∴,
∴,
∴;
(2)如图2,当点P在上移动时(四点围图为矩形),
∵点P的运动路程为x,
∴PC=x-5,
∵,
∴;
故依据函数解析式得图象如图3,
故选:A.
【总结】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4. 如图1,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动点,E是边BC的中点,连接PB,PE.设点A和点P之间的距离为x,,图2是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图象最低点的纵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得:点P与点C重合时, ,从而得到,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DE,PD,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得到当E,P,D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即的值最小,即.然后过点E作于点F,可得△BEF∽△BCO,从而得到,进而得到.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点P与点C重合时, ,∵E是BC的中点,
∴,
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DE,P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
∴.
∴当E,P,D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即的值最小,即.
过点E作于点F,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EF∥AC,
∴△BEF∽△BCO,
∴,
∵E是BC的中点,
∴,
∴.
∴ .
∴图象最低点的纵坐标是.
故选:B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5. 如图,在四边形中,,,,动点沿的路线运动,到点时停止.过点作,垂足为点,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别求出点在上运动、点在上运动、点在上运动时的函数表达式,进而求解
【详解】解: 由函数图象可知,,AB=5,
∴BC=3,AD=6,
当点与点重合时,AN=ND=BC=3,
,
,
∴当时,,此时,点与点重合,
,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涉及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此问题时,由图得出是解题关键.
6. 如图,为矩形边上的一点,点从点沿折线运动到点时停止,点从点沿运动到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若、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的面积为,已知与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B.
C. 当时, D. 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点至点区间,的面积不变,因此可推论,由此分析动点的运动过程如下:在段,;持续时间,则;是的二次函数;在段,是定值,持续时间,则;在段,持续减小直至为,是的一次函数.
【详解】解:当点P在BE上运动,点Q没到C之前时,设△BPQ边BQ边上的高为h,
∴,
∴此时;
∵第8-10秒三角形PBQ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
∴此时Q点运动到了C点,点P在ED上运动,
假设当点P到达点E,点Q未到点C时,则h=AB,
∴此时,此时是一次函数图像,与事实矛盾,
同理:假设当点Q到达点C,点P未到点E时,y与x也是是一次函数图像,与事实矛盾,
∴当点Q到达点C时,点P同时到底点E,
∴,,
∴AE,故不符合题意;
B、如答图所示,连接,过点作于点,则四边形ABFE是矩形
∵, ,
由勾股定理得,,
,故不符合题意;
C、如答图所示,过点作于点,
,
.
故不符合题意;
D、当时,点与点重合,点运动到的中点,设为,如答图所示,连接,.
此时,,由勾股定理求得:,,
,
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符合题意;
故选:.
【总结】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需要结合几何图形与函数图像,认真分析动点的运动过程.突破点在于正确判断出.
7.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B运动到点B停止,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D停止.图2是点P、Q运动时,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函数关系的图象,则a的值是( )
A. B. C. 6 D. 12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计算得;再结合题意,得当动点Q在上时,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呈现二次函数关系;当动点Q在上时,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呈现一次函数关系,从而得a对应动点Q和点C重合;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B运动到点B停止,一共用6秒钟,
∴AB=1×6=6,
∵,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6,
当动点Q在上时,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呈现二次函数关系,
当动点Q在上时,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呈现一次函数关系,
∴a对应动点Q和点C重合,如图:
∵动点Q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出发,
∴,
∴,
∴,
∴,
如图,过点C作,交于点E ,
∴,
∴,即.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函数图像,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三角函数,与三角形高有关的计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8. 如图,中,,.直线l经过点A且垂直于.现将直线l以1的速度向右匀速平移,直至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直线l与边交于点M,与边(或)交于点N.若直线l移动的时间是、的面积为,则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用面积公式,分段求出△AMN的面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解:过点C作CD⊥AB于D,
在等腰△ABC中,AC=5,AD=AB=4,则CD=3,
在Rt△ACD中,tan∠A===tan∠B,
(1)当0≤x≤4,如图,
∵tan∠A===,即MN=x,
y=×AM•MN=x×x=x2,该函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对称轴为y轴,位于y轴的右侧抛物线的一部分;
(2)当4<x≤8时,
同理:y= ,
该函数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对称轴为x=4,
故选:C.
【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
9. 如图-①,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动点由点出发,沿→→向点运动,设点运动路径为,的面积为,图-②是关于的函数关系图像,则边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AB+BC=7,△AOB的面积为3,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点O到AB的距离为BC的长,利用面积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观察图象可知:AB+BC=7,S△AOB=3,
∵四边形ABCD是矩形,
∴点O到AB距离是BC的长,
设AB=x,则BC=7-x,
∵S△AOB==3,
∴,
解得,
∵,即,
∴AB=4.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得出矩形邻边和为7,△AOB的面积为3并利用面积建立关于AB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0. 如图,在Rt△ABC中,C=90°,AC=1cm,BC=2cm,点P从A出发,以1cm/s的速沿折线AC→CB→BA运动,最终回到A点.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线段AP的长度为y(cm),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②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③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以及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析即可.
【详解】∵∠ C=90°,AC=1,BC=2,
∴
线段的长是一个分段函数,
①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由题图可知,即;
②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则,在中,,即;
③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则,
故,
结合各选项的图象可知A选项正确.
故选A.
【总结】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点坐标问题—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点坐标问题—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点坐标问题—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结合的点坐标问题—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尺规作图与平面几何结合题型—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尺规作图与平面几何结合题型—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特色题型讲练(河南专用)(原卷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