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 姓氏歌(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3 小青蛙(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猜字谜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猜字谜获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学第一则谜语,教学第二则谜语,拓展性学习,巩固识字,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本课安排了两首猜字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有趣。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创新为出发点,激发他们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主动识字。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和偏旁“又、冫”,会写“字、左”等7个生字。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重点:识字,写字;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难点: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预习生字、新词。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指名说)刚才的那位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字谜,大家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 :猜字谜)二、教学第一则谜语。1.出示第一则谜语,学生自读。教师范读。2.逐句读读猜猜。(1)读了谜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什么东西是“绿的”?什么东西是“红的”?(2)你可以做个什么手势表示“相遇”呢?“起凉风”是什么时候?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想到了什么? (3)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3.揭晓谜底“秋”,看看同学们猜对没有。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右边是“火”?4.再来读读这则谜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5.在这则谜语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6.再跟老师念念这则谜语。三、教学第二则谜语。1.课件出示经过老师改编的第二则谜语:有“言”互相尊重,有“心”令人感动,有“日”万里无云,有“水”纯净透明。 借助拼音读读。 2.教师范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提示理解词语“互相”“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4.你怎样来猜这则谜语?(1)(点拨出示:情、清、请、晴、睛)你发现了什么?再读谜语,你又想到了什么?(2)同学们猜到谜底了吗?怎么猜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5.改动谜语,与课文一致,指名读。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喜欢哪种说法。师领读这则谜语。6.在这则谜语里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教师范读。四、拓展性学习。1.投影出示谜语卡,老师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2.学生猜谜语,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自悟方法:抓住特点。3.可以把什么编进谜语里呢?观察教室里的东西,想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试着编谜语。大家评一评,说说编得怎么样。4.学生自编谜语,其他同学猜谜底。5.猜谜过程中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有意思吗?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相、遇”等12个生字,看谁读得准。2.引导学生观察“红”“时”“动”,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要点。3.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左”与“右”这两个形近字。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 猜 字 谜 字左右红时动万 左右结构:红 时 动上下结构:字半包围结构:左 右独体字: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4 猜字谜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元宵”,揭示课题,学习新词,识记生字,读文识字,复习巩固,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猜字谜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评价任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4 猜字谜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字谜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谜语,识字正音,学习谜语,读文猜字,拓展延伸,指导写字,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