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真题合集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磷脂分子参与组成的结构是, 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鱼腥藻等蓝细菌大量繁殖能形成水华。关于鱼腥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核膜 B. 没有细胞壁
C. 细胞呈绿色与叶绿体有关 D. 属于自养生物
2. 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
A. 蔗糖 B. 核酸 C. 甘油 D. 脂肪酸
3. 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
A. 双缩脲试剂,紫色 B. 醋酸洋红液,红色
C. 碘液,蓝色 D.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4. 磷脂分子参与组成的结构是()
A. 细胞膜 B. 中心体 C. 染色体 D. 核糖体
5. 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种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引发阿米巴痢疾。该蛋白酶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 )
A. 溶酶体 B. 中心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
6.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 DNA和RNA B. DNA和脂质 C. 蛋白质和RNA D. 蛋白质和DNA
7.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细胞核是( )
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 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8. GLUT4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细胞膜上,是协助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转运蛋白,在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B. 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骨骼肌细胞内
C. 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 D. 推测胰岛素可促进GLUT4分子的合成
9.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 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0后, 会发现()
A. 透析袋胀大 B. 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 透析袋缩小 D. 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10. 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C. 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 D. 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11. 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食物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从而判断食品的污染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荧光素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ATP是驱动细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 细菌中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D.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12.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
A. 不产生CO2 B. 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C. 在线粒体内进行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13.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14. 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 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
C. 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 D. 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
16. 在植物工厂中,LED灯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 )
A. 红光和绿光 B. 红光和蓝光 C. 黄光和蓝光 D. 黄光和绿光
17.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 B. 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
C. 细胞体积小,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D. 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18.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9. 202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肝细胞,利用该肝细胞成功治疗一位肝衰竭病人。这是世界首例用此方法治愈成功的病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诱导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 诱导分化过程中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
C. 胚胎干细胞和肝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
D. 诱导分化过程体现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20. 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产生差异
C.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 D.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
2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2. 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 氮 B. 氢 C. 氧 D. 碳
23. 生活在大漠荒原中的胡杨树有“英雄树”之美称,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水 C. 淀粉 D. 纤维素
24. 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
A. 空间结构 B. 氨基酸种类 C. 氨基酸数目 D. 氨基酸排列顺序
25. 可以与动物细胞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6. 真核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27. 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含水量能够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 主动运输和胞吞
C.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8.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的量和浓度均相同 B. 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C. 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D. 两试管气泡生成速率不同
29.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 2和3 B. 1和3 C. 2和2 D. 4和6
30.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
A. H2O B. CO2 C. 酒精 D. 乳酸
31. 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
A. 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B. 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C. 高温、干燥、高氧 D. 低温、干燥、低氧
32. 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
A. 叶黄素 B. 花青素 C. 胡萝卜素 D. 叶绿素
33.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 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 B. 降低室内CO2浓度
C. 增加光照强度 D.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34. 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
A. 核膜、核仁消失 B. 形成纺锤体
C. 着丝粒分裂 D.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35. 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 细胞增殖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坏死 D. 细胞凋亡
36. 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包膜,包膜上的S蛋白含有三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基是由1273个氨基酸构成的一条多肽(如图1)。
(1)组成S蛋白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______,每个亚基至少有 ______个游离的氨基。
(2)S蛋白是在 ______(填“病毒”或“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整个S蛋白合成过程至少需要脱去 ______分子水。
(3)研究表明,S蛋白的亚基包含氨基端(N端)的S1亚单位和羧基端(C端)的S2亚单位(如图2)。当S1亚单位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时,宿主蛋白酶切割S蛋白亚基的S1/S2位点,使 ______断裂,导致S1亚单位脱落,进而S2亚单位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4)综上所述,开发 ______药物可以作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发方向。
37. 胃酸的分泌依赖于胃腺壁细胞上的一种质子泵,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胃腺壁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2)组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均可刺激胃腺壁细胞膜上的受体,使细胞内Ca2+、cAMP浓度升高,引起含质子泵的囊泡向胃腺腔侧的细胞膜移动并融合,融合过程依赖生物膜的 ______性。
(3)胃腺壁细胞通过 ______方式分泌H+,该过程中质子泵除催化 ______直接供能外,还起转运作用,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 ______的改变。
(4)胃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但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溃疡。结合上述资料,请提出一种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方案:______。
38. 褐变往往导致果蔬的色泽加深、风味劣变和营养物质流失。研究发现,梨果中参与褐变反应的酶类主要是多酚氧化酶(PPO)。
(1)PPO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 ______。自然状态下,酚类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PPO存在于细胞的其他部位。果实自然衰老、冷害、有害产物累积等因素均可导致细胞 ______系统受损,使得PPO与酚类物质接触,发生图1所示的化学反应。
(2)为探究pH值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梨中PPO的 ______不同。pH过高、过低都会破坏PPO的空间结构,导致 ______变化。
(3)食品添加剂L-半胱氨酸等与酚类物质结构相似,可与PPO ______(选填“竞争”或“非竞争”)性结合,抑制褐变反应发生。食品添加剂VC可将醌类物质还原为酚类物质,抑制褐变反应发生,推测该过程中VC与PPO的作用机理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结合上述分析,请提出一种在果蔬加工中减少褐变的方法:______。
39.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是梨受精坐果的重要前提。研究人员为探究重金属Cu2+对梨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1)花粉萌发过程中需要通过 ______过程供能,该过程分解细胞中的 ______。
(2)研究人员以两个品种的梨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______。
②结果表明Cu2+对两个品种梨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 ______。
(3)另有实验表明,Cu2+对梨花粉管呼吸有抑制作用。有人推测Cu2+可通过抑制梨花粉管呼吸从而抑制花粉管的萌发和伸长。为验证该推测,可增加一组实验: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不使用 ______处理花粉。若结果为 ______,则说明该推测合理。
40. 研究镉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中药材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200μmol/L氯化镉对长势相同的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和光叶绞股蓝进行处理,生长状况如图1。用不同浓度氯化镉对三种植物进行处理,结果如图2。请回答问题。
(1)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可用 ______。经定量实验测定镉处理组三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均降低,植株叶片枯黄主要是因为镉处理降低了位于叶肉细胞内 ______上的叶绿素含量。
(2)叶片中的色素利用光能,将水分解成 ______,同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NADPH和ATP中;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 ______结合生成C3,C3在NADPH和ATP的作用下,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有机物。据图1推测,影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 ______(答出2个即可)。
(3)图2中镉处理浓度为0μmol/L在本实验中作为 ______组。由结果可知,______对镉的耐受性相对较强,因此在镉含量较高环境中生长的植株不宜入药。
41. 肝癌细胞分裂失控,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治疗肝癌的药物——shKIF2OB(如图)。
(1)根据 ______的行为,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图中的C是处于中期图像,判断依据是每条染色体的 ______。
(2)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存在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检查机制,在纺锤体装配完成之前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紫杉醇通过结合细胞中的微管蛋白,阻碍纺锤体的装配,从而将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 ______期。某些肝癌细胞的SAC功能受损,紫杉醇的药效 ______。
(3)KI F20B是细胞完成细胞质分裂的重要分子,药物shKIF20B的作用是抑制KIF20B,将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 ______期,该药物对SAC功能受损的肝癌细胞 ______(填“有”或“无”)疗效。
42. 薯蓣皂苷广泛存在于薯蓣科植物穿山龙、山药等植物中,为探明其对皮肤癌的药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癌细胞是脱离正常分化、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将接种皮肤癌细胞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
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能够 ______肿瘤生长,推测其能够促进癌细胞凋亡或抑制癌细胞增殖所致。
(2)用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分别处理皮肤癌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皮肤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如图2。
①细胞凋亡是由 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②图2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能够 ______皮肤癌细胞凋亡,且浓度越 ______效果越显著。
(3)进一步实验发现,接种少量癌细胞的小鼠,有些并没有形成肿瘤,这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或者是接种的癌细胞已经 ______成异质细胞群,从而失去了无限增殖能力。
(4)综合以上研究,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
43.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研究表明,在真核生物中膜蛋白、分泌蛋白的经典运输途径中存在一个中间膜区室,称为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
在经典运输途径中,被运输的“货物”在内质网排出点(ERES)处富集并分选至COPⅡ小泡,随后运输至ERGIC。如果“货物”是错误分选运输过来的,ERGIC就会产生反向运输的COPⅠ小泡将“货物”运回至内质网;对于正确分选的“货物”,ERGIC通过COPⅠ小泡顺向运输至顺面高尔基体,再通过反面高尔基体网络输送到细胞膜或细胞外。
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还可通过非经典途径分泌到细胞外,ERGIC也参与其中。非经典分泌蛋白“货物”在胞质中HSP9OA的作用下,发生去折叠,随后与位于ERGIC上的膜蛋白TMED10结合,进而诱发TMED10寡聚化形成蛋白通道。在HSP9OB1的帮助下,“货物”通过TMED10蛋白通道转位进入到ERGIC腔内。随后“货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分泌到细胞外。
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很有限,但研究者乐观地认为,如果能够清楚ERGIC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将为诊治某些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1)ERGIC的成分有 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中溶酶体中的酶符合文中所述“经典运输途径”,则该过程可表示为:核糖体→内质网→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体→溶酶体。如果ERES处发生错误分选,则“货物”将 ______(填“会”或“不会”)经过COPⅠ运输。
(3)在“非经典途径”中,TMED10所发挥的作用是 ______。
(4)综上所述,你认为“清楚ERGIC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将为诊治以下 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A.缺铁性贫血
B.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C.消化酶缺乏型消化不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鱼腥藻等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A错误;
B、鱼腥藻等蓝细菌含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B错误;
C、鱼腥藻等蓝细菌没有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呈绿色与含有的叶绿素有关,C错误;
D、鱼腥藻等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D正确。
故选:D。
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与原核细胞的区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A、蔗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和P,A错误;
B、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核酸,因为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B正确;
CD、脂肪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和P,CD错误。
故选:B。
核酸、ATP和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
本题考查糖类、核酸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意在考查学生区别糖类、核酸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难度不大。
3.【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
B、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体染成红色,B错误;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C错误;
D、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D错误。
故选:A。
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3)淀粉遇碘液变蓝。
2、醋酸洋红可以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答案】A
【解析】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且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故磷脂参与组成细胞膜,A正确;
B、中心体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B错误;
C、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C错误;
D、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故选:A。
1、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2、中心体:无膜结构(微管蛋白构成),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车间,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故选:C。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6.【答案】D
【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故选:D。
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
本题考查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7.【答案】D
【解析】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与题干信息无关,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与题干信息无关,C错误;
D、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说明细胞核与新陈代谢和运动有密切关系,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D。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是“有无细胞核细胞核”“新陈代谢发生变化”,因此说明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与代谢活动的关系。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提取信息。
8.【答案】B
【解析】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是胞吐,A正确;
B、“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说明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B错误;
C、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GLUT4能转运葡萄糖,GLUT4的数量增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C正确;
D、根据“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可以推测胰岛素可促进GLUT4分子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1、根据题意“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胰岛素的靶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说明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9.【答案】A
【解析】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由于试管内清水小于透析袋中3%的淀粉溶液的浓度,表现为试管内水分子进入到透析袋中,故透析袋胀大,试管内液体浓度不变。
故选:A。
要发生渗透作用,需要渗透装置,即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当细胞内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细胞中的水分就透过半透膜进入到外界溶液中;当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半透膜进入到细胞中。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了渗透作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并能提升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错误;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B错误;
C、酶在催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且不可恢复,D正确。
故选:D。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化学本质,识记酶的特性,识记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答案】C
【解析】解:A、荧光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的作用机理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ATP是驱动细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细菌中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化学能或光能提供,C错误;
D、正常细胞中通过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而使二者的比值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识记ATP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A
【解析】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以产生CO2,A正确;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需要氧气,B错误;
C、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进行,B错误;
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故受温度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无氧呼吸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A、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目的是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A正确;
B、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目的是促进根部细胞呼吸,利于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B正确;
C、真空包装属于低氧环境,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以延长食品保质期,C正确;
D、快速短跑属于剧烈运动,D错误。
故选:D。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产物等基础知识,掌握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4.【答案】C
【解析】A、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
B、层析液容易挥发,需要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
C、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
D、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
故选:C。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
本题考查色素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难度不大。
15.【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干中,用酒精或乙醚提取青蒿素,可知青蒿素易溶于脂类物质,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
B、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知,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B正确;
C、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故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低,C错误;
D、根据题干中“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可知,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D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也能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说明青蒿素易溶于脂类物质,属于脂溶性物质。
本题以青蒿素为题材,考查了细胞结构、组成生物的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并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16.【答案】B
【解析】解: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因此为了提高光合作用强度,适宜的光源组合为红光和蓝光。
故选:B。
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解: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A正确;
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B正确;
C、细胞体积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越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C正确;
D、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不一定越大,例如大象与小鼠细胞体积相差不大,D错误。
故选:D。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并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18.【答案】C
【解析】A、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
B、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
D、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的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明确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9.【答案】D
【解析】解:AB、诱导分化过程中,胚胎干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过程,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AB正确;
C、胚胎干细胞和肝细胞属于不同种类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C正确;
D、诱导分化过程只是“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肝细胞”,不是分化成了各类细胞,因此不能体现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1、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全能性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成熟的个体的细胞(如全能干细胞)。狭义上全能性细胞就是受精卵(也被称为全能干细胞)和未分化的胚胎;广义上,因为理论上所有细胞(多细胞体内的)都有全能性,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APSC多能细胞,所以都是全能性细胞。较为接受的是狭义上的意义。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解:A、已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错误;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机体是有利的,D正确。
故选:D。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施旺和施莱登。
2、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解答】
A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D正确;
B、细胞学说并没有说明人类认识细胞过程,B错误;
C、细胞学说没有说明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C错误。
故选D。
2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明确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答题。
【解答】
A、氮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A错误;
B、氢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B错误;
C、氧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C错误;
D、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D正确。
故选D。
23.【答案】B
【解析】解:在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80%-90%;其次是蛋白质,占7%-10%,所以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故选:B。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两大类,即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答案】A
【解析】A、据题意可知,烫发时,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故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A正确;
B、据题意可知,该过程中,氨基酸种类未改变,B错误;
C、据题意可知,该过程中,氨基酸数目没有增多或减少,C错误;
D、据题意可知,该过程中,只是二硫键断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故氨基酸排列顺序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A。
蛋白质形成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等空间构型的变化→蛋白质。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答案】B
【解析】A、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A错误;
B、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B正确;
C、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
D、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D错误。
故选:B。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本题考查细胞器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6.【答案】C
【解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
故选:C。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7.【答案】A
【解析】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水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同时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使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
故选:A。
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要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K+等
本题考查了水分子的运输方式以及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易错点是水分子也有协助扩散这种运输方式。
28.【答案】C
【解析】解:A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的量和浓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且相同,AB正确;
C、说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错误;
D、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因此过氧化氢酶组气泡生成速率高于氯化铁组气泡生成速率,D正确。
故选:C。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
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特点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9.【答案】A
【解析】ATP的结构式是:A-P~P~P。一分子ATP中,含有2个特殊化学键,3个磷酸基团。
故选:A。
ATP又叫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
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
30.【答案】B
【解析】解: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CO2。
故选:B。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比较,包括具体过程和场所、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产物不同等,要正确的运用表格进行比较。
31.【答案】A
【解析】解:1、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水果,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水果保鲜时间。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同时产生酒精,一样不利于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3、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
故选:B。
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无氧时,水果无氧呼吸积累较多的酒精而损害细胞,使水果品质下降。
本题考查存储蔬菜和水果的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水分等。
32.【答案】D
【解析】解: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则会表现出来。
故选:D。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作用:
色素种类
颜色
含量
定性滤纸条上显现的色素层析图谱
吸收光谱
主要功能
化学性质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①橙黄色
蓝紫光
吸收、传递光能
①四种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②叶绿素的化学性质没有类胡萝卜素稳定,其合成易受温度、光照和Mg等的影响
叶黄素
黄色
较多
②黄色
吸收、传递光能
叶
绿
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③蓝绿色
蓝紫光
红橙光
少数吸收、转化光能;
大多数吸收、传递光能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少
④黄绿色
吸收、传递光能
本题考查色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色素的分布,明确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33.【答案】B
【解析】解:A、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将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A错误;
B、封闭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限,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产量,B正确;
C、增加光照强度,可促进光反应,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C错误;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错误。
故选:B。
在提高封闭的温室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等均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和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4.【答案】D
【解析】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都分裂,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通过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正确。
故选: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
动物有丝分裂
相同点
①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②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
③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
④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⑤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不
同
点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5.【答案】D
【解析】解: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鸡爪胚胎发育时期蹼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故选: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实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
36.【答案】 1 宿主细胞 3816 肽键 抑制宿主蛋白酶活性
【解析】解:(1)组成S蛋白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因为S蛋白的每个亚基是由1273个氨基酸构成的一条多肽,因此每个亚基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
(2)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整个S蛋白合成过程至少需要脱去水分子数为(1273-1)×3=3816个。
(3)因为S蛋白的亚基包含氨基端(N端)的S1亚单位和羧基端(C端)的S2亚单位,S蛋白亚基的S1/S2位点之间通过肽键连接,所以当S1亚单位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时,宿主蛋白酶切割S蛋白亚基的S1/S2位点,使肽键断裂。
(4)由(3)信息可知,当S1亚单位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时,宿主蛋白酶切割S蛋白亚基的S1/S2位点,使肽键断裂,导致S1亚单位脱落,进而S2亚单位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因此开发抑制宿主蛋白酶活性药物,可以避免S蛋白亚基的S1/S2位点被切割,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发方向之一。
故答案为:
(1) 1
(2)宿主细胞 3816
(3)肽键
(4)抑制宿主蛋白酶活性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7.【答案】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 主动运输 ATP水解 构象 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
【解析】解:(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含质子泵的囊泡向胃腺腔侧的细胞膜移动并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3)由图示可知,H+由胃腺壁细胞进入胃腺腔是逆浓度运输,需要质子泵的协助,并且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属于主动运输。质子泵除催化ATP水解直接供能外,还具有转运作用,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4)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可研制药物,抑制H+-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H+进入胃腺腔。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2)流动
(3)主动运输 ATP水解 构象
(4)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
1、被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答案】活化能 生物膜 最适pH 酶活性降低 竞争 不同 降低PPO的活性
【解析】解:(1)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自然状态下,酚类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PPO存在于细胞的其他部位。果实在自然衰老、冷害、有害产物累积等因素作用下导致细胞生物膜系统受损,酚类物质从液泡中出来,与PPO接触,发生褐变。
(2)由图2曲线可知,两种梨中PPO的最适pH不同。pH过高、过低都会破坏PPO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活性降低。
(3)食品添加剂L-半胱氨酸等与酚类物质结构相似,可与PPO 竞争性结合,抑制褐变反应发生。食品添加剂VC可将醌类物质还原为酚类物质,抑制褐变反应发生,而PPO催化酚类形成醌类物质,由此说明VC与PPO的作用机理不同。
(4)根据上述分析,可通过降低PPO的活性,减少果蔬加工中褐变问题。
故答案为:
(1)活化能 生物膜
(2)最适pH 酶活性降低
(3)竞争 不同
(4)降低PPO的活性
1、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能正确分析题文,明确实验的目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39.【答案】细胞呼吸 糖类等有机物 Cu2+的浓度 强 呼吸抑制剂 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花粉管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额长度均小于不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
【解析】解:(1)花粉萌发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呼吸供能,该过程分解细胞中的糖类等有机物。
(2)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Cu2+的浓度,因变量是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长度。
②两个柱形图表明Cu2+对两个品种梨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强。
(3)另有实验表明,Cu2+对梨花粉管呼吸有抑制作用。有人推测Cu2+可通过抑制梨花粉管呼吸从而抑制花粉管的萌发和伸长。为验证该推测,可增加一组实验: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不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花粉。若结果为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花粉管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额长度均小于不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则说明该推测合理。
故答案为:
(1)细胞呼吸 糖类等有机物
(2)①Cu2+的浓度
②强
(3)呼吸抑制剂 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花粉管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额长度均小于不使用呼吸抑制剂的一组
分析题图:Cu2+对两个品种梨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强。
本题借助于“探究重金属Cu2+对梨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
40.【答案】无水乙醇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氧气和NADPH,同时产生ATP C5 氯化镉和植物种类 对照 光叶绞股蓝
【解析】解:(1)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叶绿体中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据图1可知,本实验自变量为是否200μmol/L氯化镉处理,植物种类,因此影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氯化镉和植物种类。
(3)据图2可知,不同浓度的镉是实验组,镉处理浓度为0μmol/L在本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由图可知,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光叶绞股蓝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因此光叶绞股蓝对镉的耐受性相对较强。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氧气和NADPH,同时产生ATP C5 氯化镉和植物种类
(3)对照 光叶绞股蓝
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1.【答案】染色体 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中 减低 末 有
【解析】解:(1)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把分裂期划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2)细胞分裂过程中,SAC蛋白位于染色体上,监控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当所有染色体与来自两极的纺锤丝都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消失,从而解除对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的抑制。该机制能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紫杉醇通过结合细胞中的微管蛋白,阻碍纺锤体的装配,SAC蛋白就不会失活,从而抑制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所以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中期。如果SAC功能受损,紫杉醇的药效就会减低。
(3)由题意可知,KI F20B是细胞完成细胞质分裂的重要分子,药物shKIF20B的作用是抑制KIF20B,就是细胞无法完成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是有丝分裂末期的特点,所以细胞会阻滞在有丝分裂末期,该药物对SAC功能受损的肝癌细胞有疗效。
故答案为:
(1)染色体 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2)中 减低
(3)末 有
细胞分裂过程中,SAC蛋白位于染色体上,监控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当所有染色体与来自两极的纺锤丝都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消失,从而解除对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的抑制。该机制能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获取有效信息,难度适中。
42.【答案】抑制 基因 促进 高 突变 用适宜浓度的薯蓣皂苷治疗癌症
【解析】解:(1)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苷处理后,肿瘤体积减少,说明薯蓣皂苷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推测其能够促进癌细胞凋亡或抑制癌细胞增殖所致。
(2)①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②图2结果表明,随着薯蓣皂苷浓度的升高,凋亡的皮肤癌细胞更多,说明薯蓣皂苷能够促进皮肤癌细胞凋亡,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显著。
(3)进一步实验发现,接种少量癌细胞的小鼠,有些并没有形成肿瘤,这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或者是接种的癌细胞已经突变成异质细胞群,从而失去了无限增殖能力。
(4)据题意可知,薯蓣皂苷能够促进皮肤癌细胞凋亡,因此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薯蓣皂苷治疗癌症。
故答案为:
(1)抑制
(2)①基因 ②促进 高
(3)突变
(4)用适宜浓度的薯蓣皂苷治疗癌症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3.【答案】脂质、蛋白质 COPⅡ ERGIC COPⅠ 会 运输 BC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在真核生物中膜蛋白、分泌蛋白的经典运输途径中存在一个中间膜区室,称为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ERGIC的成分应该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相似,故ERGIC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
(2)由题意可知,“经典运输途径”与分泌蛋白运输途径是一致的,细胞中溶酶体中的酶符合文中所述“经典运输途径”,则该过程可表示为:核糖体→内质网→COPⅡ→ERGIC→COPⅠ→高尔基体→溶酶体;如果ERES处发生错误分选,有题干“如果“货物”是错误分选运输过来的,ERGIC就会产生反向运输的COPⅠ小泡将“货物”运回至内质网”可知,则“货物”将会经过COPⅠ运输。
(3)有题干“随后与位于ERGIC上的膜蛋白TMED10结合,进而诱发TMED10寡聚化形成蛋白通道”可知,在“非经典途径”中,TMED10所发挥的作用是运输。
(4)结合图文推测ERGIC与分泌蛋白的运输密切相关,胰岛素、消化酶都属于分泌蛋白,故“清楚ERGIC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将为诊治B、C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故答案为:
(1)脂质、蛋白质
(2)COPⅡERGIC COPⅠ会
(3)运输
(4)BC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在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本题结合题干中的信息考查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过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粉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胞学说揭示了,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生长在低寒地带, 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