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当为人体输入药物时,应以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而不以蒸馏水作为溶剂。主要原因是(  )
    A. 蒸馏水不含能源物质,而生理盐水含有
    B. 生理盐水中的Na是构成血红素的重要元素
    C. 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形态
    D. 无机盐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2. 在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糖类。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类
    B. 家禽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大量转化
    C. 蔗糖是常见的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D. 几丁质是多糖,广泛分布于甲壳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3.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可引起肺炎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 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C. 与肺炎支原体相比,蓝细菌中没有核糖体
    D. 一个肺炎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4. 龙虾的血蓝蛋白由6条相同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都由658个氨基酸形成,其中第176~400位氨基酸组成活性部位,两个铜离子分别与活性部位的三个组氨酸侧链结合,该区是结合O2分子所必需的。下列关于龙虾血蓝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血蓝蛋白分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氨基、657个肽键
    B. 有活性的血蓝蛋白彻底水解后将产生21种氨基酸
    C. 铜是组成龙虾细胞的大量元素,参与维持血蓝蛋白的空间结构
    D. 龙虾煮熟后,其体内的血蓝蛋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呈紫色
    5.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中只有DNA没有RNA,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区域
    B. 大熊猫细胞的细胞质中DNA和RNA的含量没有差异
    C. DNA和RNA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 与DNA相比,RNA在碱基组成上的区别是RNA只含有U

    6. 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具有能量转换的作用
    B. 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呈对称分布
    C. 生物膜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的作用
    D. 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7.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植物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
    B. 细胞膜上都含有蛋白质,每种蛋白质都参与物质运输
    C.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蛋白质也可以运动
    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 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通过追踪放射性元素在不同时刻出现的位置,大致弄清了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豚鼠的消化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
    B. 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
    C. 对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内质网比高尔基体先检测到3H
    D.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9. 如图为细胞核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结构可能参与维持细胞核的形态
    B. 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①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②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组成成分中有碱基U
    10. 某学生进行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可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为实验材料
    B. 实验中用吸水纸吸水的作用是引流
    C. 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需在高倍镜下进行
    D. 利用该实验原理无法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11. 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图表示甲、乙、丙和病菌进入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与物质丙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
    B. 温度会影响物质甲进入细胞的速率
    C. 病菌进入细胞的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加入呼吸抑制剂对甲~丙运输影响最大的是乙
    12. 细胞转运大分子物质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胞吞和胞吐只能用于运输大分子物质
    B. 胞吞和胞吐的对象只能是固体物质
    C. 胞吞和胞吐只与细胞膜上磷脂分子有关,与膜蛋白无关
    D. 胞吞和胞吐过程都会形成囊泡,并且都要消耗能量
    13. 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K+、Na+等物质吸收和运输的过程和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B. 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
    C. Na+-K+泵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构象变化
    D. Na+-K+泵作用加强时会引起细胞破裂
    14.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参与。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是蛋白质,可以多次利用
    B. 一般在酶促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
    C. 酶催化反应的机理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D. 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都存在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15. 某同学设计了如表实验,以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1.加质量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2.不同条件处理
    室温
    90℃水浴加热
    质量分数3.5%的FeCl3溶液2滴
    肝脏研磨液2滴
    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的肝脏研磨液2滴
    蒸馏水2滴
    3.将点燃的卫生香置于试管口上方
    -
    4.通过观察卫生香燃烧情况判断气体产生量的多少
    -
    +
    ++
    +++

    -
    注:“-”表示几乎无气体产生,“+”代表有气体产生,“+”个数越多代表产生的气体量越多。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试管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为自变量
    B. B组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加热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C. C组、D组和F组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D. E组和D组可说明高温能提高酶的活性,“?”处“+”个数比D组的多
    16. 下列关于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B. ATP中的3个磷酸基团很容易脱离和结合
    C.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的比值相对稳定
    D. ATP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17. 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持续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如图为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细胞主要通过图中a、b过程供能
    B. 甲为丙酮酸,c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不发生在植物细胞
    C. 人体细胞中催化b过程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D. c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18.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主要消耗糖类,无氧呼吸主要消耗脂肪
    B. 有氧呼吸过程产生CO2,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CO2
    C. 有氧呼吸过程能产生ATP,无氧呼吸过程不能产生ATP
    D.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9. 如图是细胞呼吸过程的某一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 H+从膜间腔跨越线粒体内膜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C. 线粒体内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 NAD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能合成
    20. 果蔬储藏与种子储藏的适宜条件分别是(  )
    A. 高O2、低温、适宜湿度;高O2、高温、干燥
    B. 低O2、低温、适宜湿度;低O2、高温、适宜湿度
    C. 无O2、低温、适宜湿度;无O2、低温、适宜湿度
    D. 低O2、低温、适宜湿度;低O2、低温、干燥
    21. 如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甲是 ______;脂质中 ______能够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吸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______;人体细胞中丁主要分布在 ______中。
    (2)吃熟牛肉更容易消化,原因是 ______。
    (3)妈妈给小明准备的早餐常有豆浆或者牛奶,小明欲比较豆浆和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22. 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图中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 ______。
    (2)据图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理由是 ______。
    (3)该细胞的边界是 ______(填数字)。植物细胞在结构1的外面还有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 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
    (4)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 ______(填数字)。
    (5)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______,这种结构是由 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
    23. 植物需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以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溶液中的K+能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其运输特点是 ______(答两点)。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 ______,其包括细胞膜和 ______。
    (2)科学家将水稻和番茄分别培养在含有多种无机盐离子的培养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占开始实验时的浓度百分数(100%表示最初培养液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分析结果可知,水稻培养液中Mg2+、Ca2+会超过100%,原因是 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是具有 ______性的生物膜。该实验及结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意义:______(答两点)。


    24. 回答下列与酶和ATP有关的问题:
    (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_____。
    (2)ATP是一种 ______化合物。如图为ATP的结构简图,若要用15N标记ATP分子,需要标记图中的 ______(填数字)。若将ATP彻底水解,可得到 ______种小分子物质。

    (3)在人体消化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 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理由是 ______。
    (4)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某种从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25.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某兴趣小组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装置1测量的是 ______,装置2测量的是 ______。
    (2)可用 ______检测装置中是否产生酒精,若产生了酒精,实验现象是 ______。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 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和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______;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______。
    (4)有一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2所示。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只进行 ______;当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只进行 ______;当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中用于无氧呼吸的占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生理盐水也不含能源物质,不能提供能源,A错误;
    B、血红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Fe,B错误;
    C、生理盐水通常是指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在此溶液浓度下细胞既不失水皱缩,也不吸水膨胀,故当人体输入药物时,应以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而不以蒸馏水作为溶剂的原因是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C正确;
    D、生理盐水的无机盐为Na+和Cl-,静脉输入生理盐水不能调节病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这是因为调节酸碱平衡的离子为HCO3-和HPO42-,D错误。
    故选:C。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细胞内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没有甜味,A错误;
    B、家禽细胞中,糖类在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在糖供能不足时,脂肪只能少量转化为糖,B错误;
    C、蔗糖是常见的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C错误;
    D、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昆虫的外骨骼中,D正确。
    故选:D。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A、支原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
    C、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都含有核糖体,C错误;
    D、肺炎支原体是单细胞生物,一个肺炎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其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A、血蓝蛋白由6条相同的肽链组成,所以一个血蓝蛋白分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氨基,一分子血蓝蛋白含658×6-6=3942个肽键,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因此有活性的血蓝蛋白彻底水解最多可得到21种氨基酸,B错误;
    C、铜参与维持血蓝蛋白的空间结构,是组成龙虾细胞的微量元素,C错误;
    D、龙虾煮熟后,其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仍然存在,所以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正确。
    故选:D。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是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2、蛋白质水解后为氨基酸,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区域,A错误;
    B、大熊猫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中含有RNA,所以两者含量有差异,B错误;
    C、DNA和RNA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C正确;
    D、与DNA相比,RNA在碱基组成上的区别是RNA有A、G、C、U,而DNA碱基有A、G、C、T,D错误。
    故选:C。
    DNA和RNA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本题着重考查DNA和RNA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的化学组成,能够通过列表的方式对两者进行比较,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实现能量的转换,A正确;.
    B、根据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根据功能结构的不同,分布有所差异,故呈不对称分布,B错误;
    C、细胞膜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器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
    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D正确;
    故选:B。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
    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7.【答案】C
    【解析】解: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动物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植物细胞中不含胆固醇,A错误;
    B、细胞膜上都含有蛋白质,但并不是每种蛋白质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如:受体蛋白和酶,B错误;
    C、由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C。
    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8.【答案】B
    【解析】解:A、消化酶要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属于分泌蛋白,A正确;
    B、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应该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B错误;
    C、分泌蛋白经内质网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内质网应先检测到3H,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线粒体,D正确。
    故选:B。
    蛋白质合成加工
    (1)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线粒体。
    (4)在细胞内,许多由膜形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着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的探究与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能够理解同位素标记法在本知识探究中的应用。

    9.【答案】D
    【解析】解:A、④核基质由含蛋白质的细纤维网架结构构成,纤维网架结构可能参与维持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
    B、③核仁与某种RNA (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①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
    D、②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组成成分中有碱基AGCT,不含U,D错误;
    故选:D。
    图中①为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是核仁,与某种RNA (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是核基质。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细胞核结构的理解,明白核孔的作用.尤其是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染色体是染色质缩短变粗后形成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10.【答案】B
    【解析】解: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其材料需要有大液泡,而洋葱根尖分生区没有大液泡,不能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在该实验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引流使植物细胞浸润在液体中,B正确;
    C、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C错误;
    D、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在高渗环境下,因水分从液泡中流失而出现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只要膜两侧存在浓度差,膜内高于膜外,植物细胞就可以渗透吸水,反过来细胞就会失水,如果两侧浓度相等,那就是渗透平衡,取决于浓度差,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D错误。
    故选:B。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本题考查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氧气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丙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B、甲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温度影响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进而影响物质甲进入细胞的速率,B正确;
    C、病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利用细胞膜流动性,体现结构特点,C正确;
    D、甲物质属于协助扩散;乙物质属于主动运输;丙物质自由扩散,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所以对乙影响最大,D正确;
    故选:A。
    据图分析,甲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乙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丙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病菌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2.【答案】D
    【解析】解:A、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出细胞,而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A错误;
    B、图乙中胞吞、胞吐的对象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B错误;
    C、胞吞胞吐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关,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因为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错误;
    D、胞吞的过程是: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胞吐的过程是: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可见,胞吞和胞吐作用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且都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D。
    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胞吞和胞吐是通过囊泡的运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本题考查了胞吞和胞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3.【答案】C
    【解析】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错误;
    B、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主动运输时,Na+-K+泵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
    D、Na+-K+泵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3个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2个K+泵入细胞内,使细胞内溶液浓度减小,Na+-K+泵作用加强时不会引起细胞破裂,D错误;
    故选:C。
    据图分析,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说明Na+出细胞、K+进细胞均为主动运输,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运进葡萄糖,说明葡萄糖运进也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出细胞则为协助扩散。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4.【答案】A
    【解析】解: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可以多次利用,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B正确;
    C、酶起催化作用时,和无机催化剂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中,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一步氧化分解,据此可推断在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D正确。
    故选:A。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作用机理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和有无,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无关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体积,A错误;
    B、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B错误;
    C、蒸馏水组可作为对照组,无机催化剂组(质量分数3.5%的FeCl3溶液)和酶组(过氧化氢酶)为实验组,通过C组、D组和F组的对比,可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
    D、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在高温下容易失活,因此E组的酶活性比D组低,“?”处“+”个数比D组的少,D错误。
    故选:C。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观测指标是卫生香复燃情况。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时间等。
    2、过氧化氢在常温条件下也会有少量分解,但活化能最高,在高温条件下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无机催化剂和相应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但是酶具有高效性,降低了活化能,速度最快。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解:A、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此外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还有GTP、CTP等,A错误;
    B、ATP中的,远离A的磷酸基团很容易脱离和结合,B错误;
    C、正常细胞中通过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而使二者的比值相对稳定,C正确;
    D、ATP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D错误。
    故选:C。
    1、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特殊化学键,也称高能磷酸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从而形成ADP,如果两个高能磷酸键都发生断裂,则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2、动物和人体内ATP只来源于细胞呼吸,绿色植物的ATP 可以来源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ATP的结构特点,识记产生ATP的途径和场所,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答案】B
    【解析】解:A、图中a、b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有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以在训练中,肌纤维(肌细胞)可通过图中的ab过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供能,A正确;
    B、甲表示丙酮酸和[H],c表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C、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所以人体催化b过程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C正确;
    D、c表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过程有机物没有彻底氧化分解,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甲表示丙酮酸和[H],a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c表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8.【答案】D
    【解析】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底物主要是糖类,糖类供能不足的情况下,脂肪也氧化分解供能,A错误;
    B、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在产生酒精的同时,也能产生CO2,B错误;
    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C错误;
    D、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故选:D。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9.【答案】B
    【解析】解:A、图中存在H+与氧气结合水的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
    B、H+从膜间腔跨越线粒体内膜的过程是顺浓度运输,需要蛋白质参与,是协助扩散,不需消耗能量,B错误;
    C、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磷脂双分子层是其基本骨架,线粒体内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NADH,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因此NAD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能合成,D正确。
    故选:B。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解: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但若温度低于零度,则会冻伤果蔬。果蔬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O2、高CO2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果蔬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果蔬鲜美。因此在低O2、高CO2、零上低温、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果蔬储藏;而干燥条件下,细胞内自由水比例低,代谢缓慢,所以储藏种子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和干燥。
    故选:D。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21.【答案】淀粉  维生素D   细胞质  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取等量的牛奶和豆浆,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液中紫色的深浅
    【解析】解:(1)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故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甲是淀粉;脂质中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吸收;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通式为;丁是RNA,人体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由于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牛肉更容易消化。
    (3)小明欲比较豆浆和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故可取等量的牛奶和豆浆,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液紫色的深浅。
    故答案为:
    (1)淀粉   维生素D        细胞质
    (2)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3)取等量的牛奶和豆浆,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液中紫色的深浅
    由图分析可知,图中甲是多糖,乙是磷脂、脂肪或固醇,丙是蛋白质,丁是RNA。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2.【答案】差速离心法  有中心体而无细胞壁  1  细胞壁  支持、保护  2  细胞骨架  蛋白质纤维
    【解析】解:(1)各种细胞器形态大小不同,可有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
    (2)由题图可知,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故该图表示动物细胞。
    (3)1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将细胞与外界分割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植物细胞在结构1的外面还有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4)图中2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当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2线粒体。
    (5)支持细胞器的结构是细胞骨架,对细胞器起到锚定的作用,这种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故答案为:
    (1)差速离心法
    (2)有中心体而无细胞壁
    (3)1           细胞壁            支持、保护
    (4)2
    (5)细胞骨架          蛋白质纤维
    分析题图,1为细胞膜,2为线粒体,3为内质网,4为高尔基体,5为中心体,6为细胞质,7为核糖体,8为核仁,9为染色质,10为核膜。
    本题结合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及功能,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23.【答案】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  原生质层  液泡膜、细胞质  水稻吸收Mg2+、Ca2+的相对量比吸收水的相对量少  选择透过  培养液的浓度要控制好,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施肥要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进行
    【解析】解:(1)土壤溶液中的K+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其运输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其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①本实验的纵坐标为实验结束后培养液中各种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占开始实验时的浓度百分数,水稻培养液中Mg2+、Ca2+会超过100%,说明实验验后培养液中Mg2+、Ca2+浓度上升了,原因是水稻吸收Mg2+、Ca2+的相对量比吸收水的相对量少。
    ②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该实验结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意义是培养液的浓度要控制好,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施肥要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进行。
    故答案为:
    (1)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         原生质层      液泡膜、细胞质
    (2)①水稻吸收Mg2+、Ca2+的相对量比吸收水的相对量少
    ②选择透过        培养液的浓度要控制好,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施肥要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进行
    据柱形图分析可知,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 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4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42-浓度上升.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42-吸收较多,而番茄对Ca2+、Mg2+ 吸收较多。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4.【答案】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高能磷酸  ①  3  需要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  将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若实验结果出现紫色,则证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解析】解:(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如图为ATP的结构简图,其中①腺嘌呤中含有N元素,若要用15N标记ATP分子,需要标记图中的①。1分子A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A(腺嘌呤)。
    (3)在人体消化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理由是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
    (4)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验证某种从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实验思路为:将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若实验结果出现紫色,则证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
    (1)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高能磷酸    ①3
    (3)需要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
    (4)将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若实验结果出现紫色,则证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ATP的结构如图所示(虚线框表示腺苷):

    本题考查了ATP 的结构、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的鉴定等相关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25.【答案】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色  会  只进行无氧呼吸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解析】解:(1)装置1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其中酵母菌消耗氧气后装置中压强减小,使得红色液滴左移,所以装置1测量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2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体积相等,所以其测量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2)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酸性重铬酸钾与培养液中的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热能,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会因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而升高。
    (3)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即装置1内压强未发生改变,装置2内压强增大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和酒精的量相等,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d时,无酒精产生,但有CO2产生,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0.6mol,则无氧呼吸产生CO2为0.6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5-0.6=0.9mol,根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0.6÷2=0.3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9÷6=0.15mol,即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中用于无氧呼吸的占。
    故答案为:
    (1)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2)酸性重铬酸钾;灰绿色;会
    (3)只进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1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2中的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2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十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年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十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年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安徽省皖南十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