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至第六章背诵学案
2019人教版必修一迎年终考试第三单元背诵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19人教版必修一迎年终考试第三单元背诵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十五前后,太阳,初八和二十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水循环
1、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的类型,各有哪些环节,作用(学案P1)
类型 | 海陆间循环 | 陆地内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发生领域 | 海洋与陆地之间 |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
示意图 | |||
特点 |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
典例 |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登陆的台风 |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
2、描述水循环的过程(课本P47)
3、(本节重点)课本活动题P48
(1)砂石覆盖层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削减了地表径流,增加了下渗量
(2)差异:砂田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影响: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沙石覆盖层将土壤表层与空气隔绝开,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3)四月末,砂田含水量高于裸田。
砂田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作用: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墒。
(4)读图2,描述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的特征
①随深度增大,土壤含水量增加,0至10厘米最为明显;②同一深度,砂田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土壤含水量;③随深度增大,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变小。
4、(本节重点)影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的因素有哪些(学案P2)
(1) 影响蒸发的因素 (2) 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是风。
(3) 影响降水的因素
(4)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年降水量 |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
植被 |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
蒸发 |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
人类活动 |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
(5) 影响下渗的因素
(6)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5、(本节重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案P3)
(1).有利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不利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6、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水体更新:更新陆地淡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②物质迁移:通过水循环促进了地球各圈层及海陆之间的物质迁移。(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水、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③能量交换:通过水循环促进了地球各圈层、海陆之间、不同纬度间的能量交换。
④地貌塑造: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
⑤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
⑥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7、据图分析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1).原因:①短时间内降水多,强度大;②城市人口激增,建筑物密集,城市热岛环流加强了暴雨程度;③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大,不利于下渗;④绿地、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⑤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城市管网不完善,排水能力弱。
(2).措施:①提高透水能力,如采用透水砖;②保护湿地,增加绿地面积;③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排水系统;④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⑤疏浚河道。
8、指出城市大量使用透水砖取代全硬化地面对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
①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城市植被生长;②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局地城市涝灾;③增加地下水,提高城市地面负压能力,减轻地面沉降;④有利于保持大气湿度,减小局地气温变化幅度。
第二节 海水性质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
(2)洋流(海水运动):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
(5)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
2、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
(1)垂直分布: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原因: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少。)
(2)水平分布:①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尤其南纬40度以南海域的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原因: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同一纬度海域,暖流经过海域,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域水温低
■■时间分布:季节分布: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原因: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支出大于收入。)
3、海水温度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 ①深度差异: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集聚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
②纬度差异:不同纬度海洋表层因水温不同,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 |
③季节差异: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导致海洋生物季节性洄游,即越冬洄游。 | |
影响海洋运输 |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
调节气温 | ①全球尺度: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②区域尺度:沿海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沿海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③北半球海洋最高温在8月。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 ④局部海水水温异常变化,会引发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 |
海平面升降 | 近年来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
人类活动 | 影响人类的远洋捕捞、近海养殖,休闲旅游 |
4、课本活动题:
(1)三个海域中,西沙附近海域纬度最低,表层海水的月平均温度最高,季节变化最小;厦门附近海域的海水月平均温度较高,季节变化较小;葫芦岛附近的海域纬度最高,表层海水的月平均温度最低,季节变化最大。
(2)西沙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高,全年都适宜游泳;厦门附近海域4-10月适宜游泳;葫芦岛附近海域只有6-9月适宜游泳。
(3)西沙海域是一人们游泳的时间最长,厦门海域次之,葫芦岛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最短。这主要是纬度差异造成的,越往低纬海域水温越高,水温的季节变化越小,适宜游泳的时间越长。
5、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课本P52)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地区 |
| 原因 |
外海或 大洋 | 副热带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递减的原因? | 赤道附近盐度较低: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
由副热带海区向极地递减的原因? | 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渐低 | |
南、北纬60°海区盐度的差异及原因 | 北纬60°附近比南纬60°附近盐度低:北纬60°附近陆地面积广大,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注入海洋,对该海域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
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学案P2表格)
因素 | 原因 | 影响 |
海水温度 | 海水温度影响海水的蒸发量 | 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
蒸发量与降水量 | 降水稀释盐分,蒸发使海水浓缩 |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低 |
入海径流 | 入海径流能稀释海水 | 有淡水注入的海域,盐度偏低 |
洋流 | 暖流增大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发加强,使得盐度升高;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发减弱,使得盐度降低 | 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
海域封闭程度 | 主要影响内外海水的交换能力和交换量 |
|
冰情 | 融冰过程中释放淡水,稀释海水,盐度降低;反之,结冰过程盐度升高 | 融冰海区盐度低,结冰海区盐度高 |
7、海水盐度的影响(学案P2表格)
影响 | 具体表现 |
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利用 | 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
海水制碱,提取溴、镁等资源 | |
影响养殖业 | 盐度的稳定性对海水养殖业至关重要 |
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 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 |
海水冲厕、作为工业冷却用水 |
8、盐场区位条件分析,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条件(学案P5,思考3,4)
⑴气候条件:晴天多,降水少,气温高,平均风速大,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晒制;或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⑵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盐田的布局和晒制。
⑶海滩条件:淤泥质海滩,有利于盐产量提高。
⑷海水盐度条件:附近无大河注入,海水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产量。
盐场 | 分布 | 条件 |
长芦盐场 (我国最大的盐场) | 渤海沿岸地区 | ①海滩宽广平坦,多淤泥质海滩;②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日照充足蒸发旺盛;③晒盐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晒盐经验。 |
布袋盐场 (东南盐仓) | 台湾岛西南沿海平原 | ①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②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蒸发;③河流注入淡水少,海水盐度高,有利于晒盐;④台西平原地形平坦,晒盐规模大。 |
莺歌海盐场 | 海南岛西南海滨 | ①位于东南季风背风陂,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③海南岛西部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 ④淤泥质海滩,盐分不易下渗;⑤海水含盐量较其它海区高且海水水质优。 |
9、
⑴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红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热干燥,发旺旺盛。
波罗的海地区:温带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的气候,全年温和,蒸发较弱,降水较多,比较湿润。
⑵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对红海的影响:红海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高;且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注入红海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小,对红海的海水稀释作用小。
对波罗的海的影响: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的气候,蒸发较弱,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低;且因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众多,流量大,对波罗的海的海水稀释作用大,使波罗的海盐度进一步降低。
⑶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红海、波罗的海海域都较封闭,与外海仅有狭窄水道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受外海影响较小。
⑷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①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区,终年热干燥,蒸发旺盛;②沿岸热带沙漠广布,降水稀少,河流发育少,淡水注入量小;③海域较封闭,与周围盐度较低的海水交换少,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①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蒸发量很小;②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③周围众多河流汇入,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大;④海域较封闭,与周围高盐度海水交换少,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10、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深度,含沙量
⑴温度升高,海水体积变大,密度减小
⑵盐度升高,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⑶压力增大,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⑷含沙量大,质量增加;
11、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学案P3表格)
(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①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变化很小。
②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⑶时间分布: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
⑷特殊分布:海水跃层: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12、海水密度的影响(学案P4)
①有利于潜艇航行。(原因: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浮力较大。)
②出现“海中断崖”,不利于潜艇航行,易造成艇毁人亡。(原因: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突然减小,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③海洋航行。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因此,在远洋海运中,标准吨位船只的核载量要考虑不同海区的海水密度差异,以确保航运安全。
④军事侦察。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具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13、新加坡淡水资源不足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及其理由
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措施及其理由: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4、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
(1)什么是海冰资源:海冰是低温条件下的海水冻结物。海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析出盐分,导致海冰含盐量远低于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这是海冰作为潜在淡水资源的基础。
(2)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有何特点?——总体上北多南少,自北向南递减;近岸多外海少,从近岸向外海递减。
(3)渤海海冰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总体上北多南少,自北向南递减;辽东湾最多,莱州湾最少;近岸多外海少,从近岸向外海递减。
(4)据右图描述渤海海域海冰范围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分布:高纬度海域海冰范围广;靠近陆地海域海冰范围广;较封闭海域海冰范围广。原因:纬度高,气温低,易结冰;靠近陆地海域有陆地淡水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冬季陆地气温低,靠近陆地海域受陆地影响大,易结冰;较封闭海域与外海交换少,易结冰。
渤海海冰资源是否可开采利用?
1.可以。(1)海冰质量:渤海海冰融水盐度低,易于转化成散水资源。(2)海冰数量:渤海海冰面积大,冰层厚,储量大。(3)海冰开采条件:渤海冬季气温低,海冰生成速度快,可开采的时间长、次数多,且距海岸近,易于开采。
为什么渤海海冰可开采次数由北向南递减
2.因为渤海由北向南纬度逐渐降低,气温逐渐升高,结冰时间变短,因此可开采次数减少。
为什么海冰淡化技术可行,但海冰淡化未进入大规模化生产:①海冰淡化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不同时间资源量不同,一年之中只有冬季才能开采;②不同地域资源量不同,需要准确测算才能开采到足够多的海冰;③海冰淡化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设备和技术保障,否则规模化生产就不稳定,成本较高,而且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1.可以用作化工厂的原料,从高浓度盐水中提取盐、碱和其他有用的成分。
1.赞同:①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淡水资源缺乏;②环渤海海冰资源十分丰富;③渤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较充足;④海冰淡化技术有可行性;⑤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海冰淡化成本可降低至工业用水价格,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2.不赞同:①受季节条件限制,不能持续满足用水需要;②海冰在采集、运输、储存等方面存在较难克服的困难,开采成本较高;③大规模开采海冰使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环境,并且海冰开采可能影响气候,导致生态失调,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风浪,海啸,风暴潮的概念
(1)海浪: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波动形成的巨浪。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2、海浪的影响
影响 | 举例或说明 |
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 对船只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 |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 ①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②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
波浪是重要的海洋能源 | 波浪能具有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
3、潮汐的成因,分类,运动规律(日变化,月变化)
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分类: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为大潮、小潮。
①大潮: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前后(新月/满月),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
②小潮: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时(上弦月/下弦月),月球、地球连线与太阳、地球连线形成直角,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其合力最小,地球海水的涨落差距最小,形成小潮。
(2)运动规律
①一天中,通常可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早为潮、晚为汐,合称潮汐。
②一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两次。大潮出现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小潮出现在农历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前后。
4、潮汐的影响
(1)潮间带采集和养殖:①掌握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或栖息于海洋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至海底,便于捕捞;②利用广阔的海涂,发展水产养殖事业;③赶海 (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2)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巨型的远洋轮船只有利用涨潮时的较高水位才能进出海港,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强大船的通行能力。
(3)潮汐发电。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潮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4)利用潮汐登陆作战。利用潮汐规律,诺曼底登陆指挥部把登陆的时间选择在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月圆之夜。
(5)引海水晒盐。在涨潮时打开闸门,让海水自动流入盐田,退潮时关上闸门,把海水晒干制盐。
(6)利用潮汐现象发展旅游业。利用特殊沿海地形区形成的潮汐现象发展旅游业,如我国钱塘江大潮。
5、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①天文: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日、月、地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天体引潮力最大;
②地形: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外深内浅,呈喇叭口状,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海水涌积,水位暴涨。
③气象: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④水文: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江水与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6、潮汐电站的优缺点
(1)优点:①可再生,清洁、无污染;②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发电总量稳定;③潮汐电站的建设基本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④不需要筑高水坝,对下游城市、农田、人民财产等造成的影响小;⑤运行费用较低,是一种经济能源。
(2)缺点:①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发电有间歇性,给用户带来不便;②潮汐存在半月变化,潮差可相差二倍,故发电的年利用时数也低;③潮汐电站建在港湾海口,通常水深坝长,机电投资大,造价较高;④涨潮、落潮水流方向相反,进出水建筑结构复杂;⑤设备浸泡在海水中,设备需做特殊处理。
7、怎样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关系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判断洋流
判断定南、北半球:北半球海水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逐斩增大;南半球海水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判断洋流流向: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凸向即流向。
判断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8、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环流 东暖西寒)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西风漂流(向东流) 南极环流(向西流)
(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 冬逆夏顺
9、洋流的影响
环境 要素 | 影响 | 案例 |
气候 | 对全球,促进高低纬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
对沿岸地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促进沿岸荒漠环境形成 | |
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
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
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大渔场 | 秘鲁渔场 | |
海洋航行 | 顺流航行加速,节约燃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逆流航行减速 |
|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海雾多发区:寒暖流交汇处;夏季中低纬度海区,寒流流经区;冬季中高纬度海区,暖流流经区) |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 |
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海区漂移,对航运不利 |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南下 | |
环境 | 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 陆地近海污染、油轮泄露等 |
10、试分析我国舟山渔场的成因?
①温带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②台湾暖流和南下冷水性的沿岸流交汇;③长江和钱塘江带来丰富有机质,鱼饵丰富;④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环境;⑤位置适中,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为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⑥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11、寒流处夏季多雾的原因
夏半年水温高,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经过寒流海域上空,遇冷易凝结成雾。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19人教版选必三迎期中考试第二章背诵学案
这是一份2019人教版必修一迎年终考试第一单元背诵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19人教版必修一迎年终考试第五单元背诵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