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B.高炉炼铁、工业合成氨等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实现反应物完全转化
C.水立方的外立面膜结构一一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三元催化器作用下转化为无害物质
2.(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镆(M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关于Mc、Mc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同种原子 B.属于同种元素
C.属于同种核素 D.属于同素异形体
3.(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海带产量高、价格低,常用作提取碘单质的原料。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干海带烧灼为海带灰 | 分离海带灰的浸取液 | 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 | 分四离四氯化碳中的碘 |
A.A B.B C.C D.D
4.(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中子数为12的钠离子:
C.苯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
5.(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意义重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暖贴在工作过程中,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B.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铁屑中的铁和碳分别作为电极外接直流电源
C.化工厂中盛装酸性溶液的管道,常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来防止腐蚀
D.食品包装袋中的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能够消耗氧气和水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6.(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饮食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羊毛都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碘遇淀粉变蓝,可以用KI溶液鉴别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D.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7.(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五种短周期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Z与X同主族;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Y的氧化物是形成雾霾、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属于第IVA族元素
B.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R>Y
C.Y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Q的氢氧化物一定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8.(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混合物 | 所用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甲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B | 乙烯(SO2)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C | 苯(Br2)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D | 溴苯(苯)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A.A B.B C.C D.D
9.(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及分液漏斗的塞子
B.实验开始后,液体处于微沸状态,证明苯与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Br2以及产生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D.制得的溴苯呈棕黄色可能是因为混有少量未反应的Br2
10.(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I为萃取
B.经操作I后剩余溶液可循环利用
C.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
D.理论上过程III、IV消耗的SO2、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1.(2020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2COOH可简写为。脱落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既可以与乙醇又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1mol脱落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产生2molH2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不同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2.(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可用作胃酸中和剂,主要利用其弱碱性
C.为酸性氧化物,可用溶液除去中的
D.硅、铝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
13.(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加成反应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C.正丁烷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用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
14.(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麻和蚕丝的燃烧产物均相同
B.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会产生氨基酸
C.油脂可用于生产甘油
D.液化石油气灶改成天然气为燃料,需要调小风门以减少空气进入量
15.(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用中子撞击铀原子的裂变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是铀元素的两种核素
B.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
C.和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差别
D.裂变产物的质量数A为92
16.(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 Y |
|
Z |
|
| W |
A.X、Y、Z、W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Z、X、W三种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形
17.(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最佳生存环境为7~8)作用下,能被硫酸根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反应为
C.将管道连接废锌块可防止腐蚀
D.酸性环境下铁管道不易被硫酸根腐蚀
18.(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是目前获取的主流方法,经过两步反应完全转化为和,其能量变化如图:
则总反应的等于
A. B. C. D.
19.(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一种新型水系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锌箔作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锌箔发生的反应为
B.过程Ⅰ石墨毡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过程Ⅱ为充电过程,A连电源的正极
D.过程Ⅱ石墨毡电极和锌箔质量均增加
20.(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酯粗品中常混有乙酸、乙醇等杂质,加入饱和溶液等经分液、蒸馏可制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Na检验乙酸乙酯粗品中的乙醇
B.乙酸乙酯粗品中加入饱和溶液可除去乙酸
C.用装置Ⅰ分液时,将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D.装置Ⅱ中直形冷凝管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21.(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某化学小组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若a处变为橙色,b处变为蓝色,说明非金属性
C.若c处褪色,说明与发生反应
D.若d处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22.(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近年来和光催化合成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机理如下:光催化剂吸收太阳光产生电子和空穴,和分离后迁移到光催化剂表面,与吸附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可表示为
B.反应Ⅰ中每生成,将有被消耗
C.该催化过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热能
D.反应Ⅲ化学方程式为
23.(2022春·山东潍坊·高一统考期末)学习小组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将与按物质的量混合发生反应:,测得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后期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温度逐渐降低
C.反应开始加入溶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对该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D.反应完成后继续向溶液中加入固体,一段时间后较原来反应体系增大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A错误;
B.高炉炼铁、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存在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B错误;
C.ETFE膜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已经发生聚合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Mc、Mc含有的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属于同种元素中的同位素,答案为B。
3.C
【详解】A.烧灼干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分离海带灰的浸取液应用漏斗,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则氯气能氧化碘离子为单质,C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碘和四氯化碳相互溶解,则分四离四氯化碳中的碘用蒸馏的方法,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为C。
4.C
【详解】A.S是16号元素,S2-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Na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的钠离子为,B错误;
C.苯分子空间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空间填充模型为,C正确;
D.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保暖贴原料层可以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15-20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主要为铁发生了吸氧腐蚀,A说法正确;
B.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铁-碳合金浸没在废水溶液中时,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电池回路,形成一种内部电解反应,B说法错误;
C.化工厂中盛装酸性溶液的管道,常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来保护金属不被腐蚀,C说法正确;
D.食品包装袋中的铁粉在有水和氧气并存的条件下能生锈,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能够消耗氧气和水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6.D
【详解】A.蚕丝、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但n的值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I2遇淀粉变蓝,I-不能使淀粉变蓝,故不能鉴别淀粉和蛋白质,C错误;
D.油脂是甘油三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则R为Si;X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X为H;Y的氧化物是形成雾霾、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则Y为N;Z与X同主族,则均为IA族,则Z为Na;
【详解】A.X为H,属于IA族元素,A说法错误;
B.R、Y分别为Si、N,非金属性:Si<N,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R<Y,B说法错误;
C.Y与Z的简单离子均有2个电子层,且均为2、8结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说法正确;
D.Q可能为Mg或Al,则其氢氧化物不一定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说法错误;
答案为C。
8.C
【详解】A.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A选用试剂错误;
B.乙烯与二氧化硫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B选用试剂错误;
C.溴可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而苯不可以,出现分层现象,用分液法分离,C试剂及方法正确;
D.溴苯和苯是沸点不同的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方法错误;
答案为C。
9.C
【详解】A.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使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顺利滴下,滴液前需先打开K及分液漏斗的塞子,A说法正确;
B.实验开始后,苯与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液体处于微沸状态,B说法正确;
C.装置b中的四氯化碳能够吸收挥发出的溴和苯,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HBr,防止污染环境,C说法错误;
D.制得的溴苯为无色物质,呈棕黄色可能是因为混有少量未反应的Br2,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0.A
【分析】晒盐苦卤中加入H2SO4和Cl2,可将晒盐苦卤中的Br-氧化为Br2,通入热的水蒸气和空气将Br2吹出,然后再加入SO2将Br2还原,生成H2SO4和HBr,再通入Cl2将Br-氧化为Br2,得到浓溴水,后经蒸馏得到溴蒸气。
【详解】A.经过操作I后得到溴蒸气,故操作I为蒸馏,A错误;
B.根据分析,经操作I后剩余溶液中含有H2SO4,可以用于过程I,可循环利用,B正确;
C.根据分析,过程I是Cl2将Br-氧化为Br2,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C正确;
D.过程III的反应为SO2+Br2+2H2O=H2SO4+2HBr,过程IV的反应为Cl2+2HBr=2HCl+Br2,由于Br2的量相等,故消耗的SO2、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由脱落酸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脱落酸中有羧基,可以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脱落酸中也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
B.1mol脱落酸有1mol羟基和1mol羧基,与Na反应能生成1molH2,B错误;
C.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属于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两者反应原理不同,C正确;
D.图中箭头所指的六元环的3个C为烷烃的C,烷烃C与相连的C或H形成的是四面体形,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A.二氧化硅能导光,故能做光导纤维,故A错误;
B.Al(OH)3具有弱碱性,能够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硅可制造半导体芯片,但铝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故D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甲烷中的H被Cl取代,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聚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
C.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呈锯齿形连接,正丁烷分子中四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C错误;
D.溶液与溴反应生成NaBr和NaBrO,与溴苯互不相溶,可除去,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A.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组成元素只有C、H、O,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等,燃烧产物含氮氧化物,则燃烧产物不相同,故A错误;
B.蛋白质在人体内初步水解为多肽,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故B正确;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能水解出甘油,和碳碳双键无关,故C正确;
D.天然气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比液化石油气少,为了使天然气完全燃烧,可以减少空气进入量,故D正确;
故选:A。
15.B
【详解】A.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铀元素的两种核素,A项正确;
B.根据裂变的方程式,可知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B项错误;
C.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项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裂变产物的质量数A==92,D项正确;
答案选B。
16.C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Y是第二周期元素而Z和W位于第三周期,设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Y、Z、W原子序数分别是a+1、a-1、a+2,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a+a+1+a-1+a+2=22,则a=5,则X、Y、Z、W分别是N、O、Si、Cl元素;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Si、W为Cl,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X、Y、Z、W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Si),故A错误;
B.Z、X、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故B错误;
C.W为Cl,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
D.X为N,简单气态氢化物NH3的N原子价电子数为4,是sp3杂化,含有三个单键和一对孤电子对,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D错误;
故选:C。
17.B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铁失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硫酸根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S-,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铁失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正极上硫酸根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S-,正极反应为,B项错误;
C.将管道连接废锌块,形成原电池,其中废锌块为负极,会先反应,可防止腐蚀,C项正确;
D.酸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菌会失活,则铁管道不易被硫酸根腐蚀,D项正确;
答案选B。
18.A
【详解】由图知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由盖斯定律,(第一步+第二步反应)可得总反应,=(+206.4-41.0)= ,故选:A。
19.B
【分析】过程I中Zn2+离子得电子生成锌沉积沉积在锌箔上,Mn2+离子失电子生成二氧化锰沉积在石墨上,故过程I为充电过程,过程II为放电过程,放电时,负极Zn失去电子,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溶解,据此解答。
【详解】A.过程I中Zn2+离子得电子生成锌沉积沉积在锌箔上,反应为,A错误;
B.过程I中Mn2+离子失电子生成二氧化锰沉积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B错误;
C.过程II为放电过程,锌箔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错误;
D.过程Ⅱ为放电过程,锌箔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石墨毡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2e-+4H+═Mn2++2H2O,锌箔质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20.B
【详解】A.乙酸乙酯粗品中常混有乙酸、乙醇等杂质,乙酸、乙醇与Na都能反应生成气体,不能检验乙醇,A错误;
B.乙酸具有弱酸性,能用饱和溶液除去乙酸,B正确;
C.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在上层,用装置Ⅰ分液时,将水从下口放出,有机层从上口倒出,C错误;
D.为达到更佳的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下进上出,装置Ⅱ中直形冷凝管b为进水口,a为出水口,D错误;
故选:B。
21.A
【详解】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与浓盐酸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
B.具支试管产生氯气在a处于K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溶液变橙色,可得氧化性Cl2>Br2,b处氯气和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得氧化性:Cl2>I2,但未知I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无法得到非金属性,B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气体也能与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是与发生反应,C错误;
D.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溶液碱性变弱,酚酞溶液褪色,不是氯气的漂白性造成的,D错误;
故选:A。
22.B
【详解】A.由图知反应物有H2O、O2,生成物有H2O2,总反应可表示为,A正确;
B.反应Ⅰ中O元素从-2价升到0价,每生成转移4mole-,反应III为,将有被消耗,B错误;
C.该催化过程吸收太阳光经光催化剂产生电子,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由氧气得电子发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
D.由图知反应Ⅲ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B。
23.B
【详解】A.由图知的化学反应速率,由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则,A正确;
B.反应后期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B错误;
C.反应开始加入溶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由反应中K+不参与反应,而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对该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C正确;
D.反应完成后继续向溶液中加入固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一段时间后较原来反应体系增大,D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各项事实的判断错误的是,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蔗糖是重要的甜味调味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