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 (原卷版).docx
    • 解析
      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 (解析版).docx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1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2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3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1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2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3物态变化溶液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3物态变化溶液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精讲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的0.3%。

    5.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6.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7.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8.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9.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蒸 发

    沸 腾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不同点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速、液体温度

    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共同特点

    都属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10.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1.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2.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 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 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 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 雾的形成属于液化, 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 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 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蜡、玻璃、沥青

    状态

    固体

    固体

    熔化过程

    吸热

    吸热

    凝固过程

    放热

    放热

    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持续放热

    14.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固态、液态 ,气态的物质。天然水是溶液。

    1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16.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7.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那么20℃时在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克食盐;要溶解72克食盐需要200克水。

    18.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比如:熟石灰。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19.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

    20.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食用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悬浊液。碘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类型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概念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面形成的物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

     

     

     

    颗粒

    固体小颗粒

    小液滴

    分子或离子

    均一性

    不均一、

     

     

    浑浊

    不均一、

     

     

    浑浊

    均一、透明

     

     

    稳定性

    不稳定久置后分层

    不稳定久置后分层

    稳定(前提:温度不变溶剂不蒸发)

    举例

    血液、钡餐、泥水

    牛奶、肥皂水

    糖水、生理盐水、汽水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21.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如食盐溶液,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溶剂,含量少的叫溶质,比如5毫升汽油中加入10毫升机油,汽油是溶质,机油是溶剂。

    2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气泡,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气体也燃烧,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出现了水珠,说明该气体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水的电解的文字式表示为:水通电氢气+氧气(H2O通电H2+O2

    真题解析

    例题

    1.小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某液态物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假设每分钟物质向外放出的热量相等,且忽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固体属于晶体

    B.该物质的的熔点是60℃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25分钟

    D.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 从图象上看,有一段水平的线段,表示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物质凝固时温度是60℃,即凝固点或熔点是6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了20min−10min=10mi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整个放热过程中,由图象知,相同质量m的晶体在固态时放出相等的热量Q时温度下降的快,在液态时放出相等的热量Q时温度下降的慢,由Q=mct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下列物体之间都能“粘”在一起,其中是由物态变化引起的是(     

    A.经过挤压的铅块粘在一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粘住泡沫小球

    C.两块条形磁铁靠近粘在一起

    D.用湿纸巾粘住冷冻室内的虾

    答案

    2.D

    【解析】

    【详解】

    A.经过挤压的铅块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粘住泡沫小球 ,是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C.两块条形磁铁靠近粘在一起,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用湿纸巾粘住冷冻室内的虾,是由于纸巾上的水凝固形成的。

     

    3.去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的;       

    (2)液态氧可由气态氧经过________而形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3.     静止     液化

    【解析】

    【详解】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对接时,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运动的;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液态氧可由气态氧气经过液化而形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地球;(2)液化;

     

    4.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作出一些概念间的关系图。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

    答案

    4.液化

    【解析】

    【分析】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详解】

    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应该都是吸热变化,则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液化、凝华。

    故填:液化(合理即可)

     

    5.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潦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答案:

    5.     直线传播     音色     升华     液化     振动

    【解析】

    【详解】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

    (2)[2]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

    (3)[3][4]固态二氧化碳吸热直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属于升华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变为液态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4)[5]聋哑少女是在耳膜或听小骨上出现了问题,仍能使舞台、音箱的振动直接传到听觉神经,即通过骨传导引起听觉。

     

     

     

    突破提升

    一、选择题

    1.今年,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五省区的大旱已经持续半年之久,一些地方灾情达百年一遇,1939万人饮水困难。大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党和政府组织人力和物力进行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人工降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降雨的常用材料是干冰等

    B.人工降雨的主要原理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

    C.人工降雨不需要空气中的水汽就可以完成

    D.正在下落的雨滴具有机械能和内能

    2.如图表示a、b、c三个概念之问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       )

    A.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B.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

    C.简单机械、滑轮、动滑轮

    D.物态变化、汽化、蒸发

    3.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2.1×103

    0.39×103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北方冬天取暖室内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低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4.下列物体之间都能“粘”在一起,其中是由物态变化引起的是

    A. B.

    C. D.

    二、简答题

    5.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3kg,加热功率有大小两个档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R1=56Ω、R2=44Ω。

    (1)使用挂烫机时,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____相连。

    (2)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3)已知熔断器里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 A,请通过计算说明设计师应该选择哪个电路。____________

    (4)按照所选的电路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档位的额定功率。________

    三、填空题

    6.2008年2月1日至2日,浙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暴雪天气,全省受灾人口达238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雪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雪灾”,各方积极投入抗灾救灾工作。为保证道路交通的基本通行,有关部门采用洒工业盐,铺草垫等方法,确保公路畅通。请问:

    在结冰的地面上铺设草垫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从而达到防滑目的。温州市虽未遭受大面积降雪,但因寒冷天气影响,永嘉、文成等地出现了罕见的“冻雨”,即雨滴与地面一接触就立刻结冰。请问“冻雨”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

    7.环境污染导致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雾是指小液滴,霾主要由颗粒物形成。根据颗粒物大小差异,霾可以分为 PM10、PM2.5、PM1、PM0.5等。

    (1)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图甲是不同霾颗粒物进入到人体不同部位的示意图。如 PM10 大部分能被阻挡在肺外,而 PM1 颗粒进入血液后,吞噬细胞会对部分 PM1 颗粒进行吞噬,保护人体健康。人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

    (3)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等过程中排放的 CO、NOx 等都是 PM2.5 的主要来。“ 三效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其微观示意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8.在使用开瓶器开瓶盖时,开瓶器相当于一根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听到“嘭”的一声,并看见瓶口有一股 “白气”冒出,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____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汽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

    9.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如图甲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

    (1)空调扇底座安装四个万向轮,这种设计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便于移动空调扇。

    (2)该空调扇工作时,若只闭合送风开关,送风电动机工作;若同时闭合送风开关和加湿开关,两个电动机都工作;若只闭合加湿开关,加湿电动机不工作。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______。

    (3)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时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

    10.绍兴有东湖和镜湖湿地,风景秀丽如画。盛夏时节,湖水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假设湖水吸收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_____湖水升高的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热的特点,使城市较为凉爽。


    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

    B.人工降雨的主要作用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固或凝华,故B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降雨主要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固或凝华来完成;故C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D.雨滴下落时,处在高处,而且具有速度,因此正在下落的雨滴具有机械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故符合题意;

    C、动滑轮是滑轮的一种,滑轮属于简单机械,故不符合题意;

    D、蒸发属于汽化,汽化属于物态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所以北方冬天取暖室内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故A正确;

    B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海水升温较慢,而陆地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低。故B正确;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故C正确;

    D. 水和冰是同一物质,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变化了,由此可知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变化了。故D错误;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粘住泡沫小球,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两块磁铁靠近能在一起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湿纸巾粘住冷冻室内的虾,是湿纸巾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虾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

    5.     (1)大地     (2)液化     (3) 甲电路     (4)该挂烫机的两个档位分别是1100 W和484W

    【解析】

    【详解】

    (1)挂烫机属于金属外壳用电器,因此与挂烫机外壳相连接的是地线,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2)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将衣服熨平;

    (3)如果选择甲电路,当开关旋至1、2之间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此时的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电流:I== =5A;

    如果选择乙电路,当开关旋至1、2之间时,R1R2并联,电路中电流最大,

    电流:I=I1+I2=+= + =3.9A+5A=8.9A,

    由于两个电路中所选熔断器里的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A,故设计师最终选择了甲电路。

    (4)挂烫机大功率挡工作时,电路中电流为5 A,此时功率

    P1=UI=220V×5A=1100W;

    挂烫机小功率挡工作时,R1R2串联,此时功率

    P2===484W.

    6.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     凝固    

    【解析】

    【详解】

    [1][2]冬天,在结冰的地面上铺设草垫,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滑目的;

    [3][4]雨滴与地面一接触就立刻结冰,从液体变为固态,属于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

    7.     汽化(或蒸发)     非特异性免疫     2NO2+4CO N2+4CO2

    【解析】

    【详解】

    (1)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汽化;

    (2)PM10大部分能被阻挡在肺外,PM1颗粒进入血液后,吞噬细胞会对部分颗粒进行吞噬,这些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由题目中图可以得出钙反应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N2+4CO2

    故答为:(1)汽化;(2)非特异性免疫;(3)2NO2+4CON2+4CO2

    8.     省力     内能     液化

    【解析】

    【详解】

    因为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开启啤酒瓶盖瞬间,瓶内水蒸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同时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即我们看到的“白烟”。

    9.     用滚动代替滑动     B     蒸发(汽化)

    【解析】

    【详解】

    (1)[1]空调扇底座A装四个万向轮是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2)[2]A图只闭合加湿开关,加湿电动机工作,不符合题意;B图符合题意;C图中只闭合送风开关,送风电动机不工作,不符合题意;D图中不论闭合哪个开关,加湿电动机都工作,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3)[3]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时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汽化,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

    10.     大于     蒸发    

    【解析】

    【详解】

    [1]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同样的阳光照射)沙石的温度变化大,升高的温度值大,所以沙石的温度比湖水高得多;

    [2][3] 在路面上洒水后,水会蒸发,由于蒸发是吸热的,故这样可以降低温度。

    相关试卷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8 欧姆定律: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8 欧姆定律,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8欧姆定律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8欧姆定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3 物态变化、溶液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