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0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展开
考点精讲
溶液的鉴别问题:
1从色、挥发性等物理形态上判别。
2通过酸碱指示剂鉴别(只能判断酸碱性,不能确认是酸或碱)。
3通过加入其它试剂反应得到的现象来鉴别(沉淀,气泡等)
4多种物质共存时,原则上按以上顺序先易后难,依次鉴别。
5已鉴别出来的物质,可以作为试剂来使用。
6若只能相互反应,不添加新的试剂,要特别注意用排除法。
气体的鉴别问题:
1熟悉各种气体的特性和鉴别方法
2当有多种气体混合时,注意将化学反应后有新气体产生的物质排在后面,以防干扰。
O2:带火星木条复燃,并产生CO2。
H2: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产生H2O(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浓硫酸吸水后增重)
CO:燃烧产生CO2。
C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燃烧木条熄灭。
N2:燃烧木条熄灭。
CH4:燃烧产生CO2和H2O
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颜色及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
无水CuSO4、CuSO4.5H2O(蓝色)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FeO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
②碱: Cu(OH)2:蓝色 Fe(OH)3 :红褐色 其余碱: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Cl2(黄绿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 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物质之间的转化和反应
常见离子的检验
1、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钠离子: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其火焰呈黄色。
3、钾离子:焰色反应,火焰浅紫色(需通过蓝色钴玻片观察)。
4、钡离子:先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5、镁离子: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6、铝离子: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7、银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溶解于过量氨水;②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能溶于氨水。
8、铵根:向溶液中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9、亚铁离子:(初中只依据溶液浅绿色判断)①向溶液中滴加K₃Fe(CN)₆,生成蓝色沉淀;②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
10、铁离子:(初中依据黄色或棕黄色溶液判断)①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成血红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11、铜离子:①溶液显蓝色(浓的CuCl₂溶液显绿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向溶液中加入铁片(或Zn片)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12、氢氧根:向溶液使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或蓝色)。
13、氯离子: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的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14、溴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淡黄色沉淀不溶解。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显红色。
15、碘离子:①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黄色沉淀不溶解;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和淀粉,溶液变蓝。
16、硫酸根: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无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17、亚硫酸根:①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与BaCl₂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碳酸根:滴入BaCl₂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硝酸(或盐酸),沉淀溶解。
真题解析
例题
1.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渐滴入装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铝片 B.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C.铜片 D.表面被氧化的铜片
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铝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与稀盐酸接触后立即反应生成氯化铝的氢气,选项错误;
B、表面被氧化的铝片与稀盐酸接触后,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氧化铝完全反应后,内层的铝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正确;
C、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错误;
D、表面被氧化的铜片与稀盐酸接触后,铜片表面的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物质,不生成氢气,且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错误,故选B。
2.经氯化法消毒杀菌后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鉴别此类自来水与蒸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Ba(NO3)2溶液
答案
2.B
【解析】
【详解】
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经氯化法消毒杀菌后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蒸馏水中不含有氯离子,所以鉴别经氯化法消毒杀菌后的自来水与蒸馏水可选用硝酸银溶液,故选B。
3.下列对各组成分的鉴别,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鉴别 | 方法 | 现象 | 结论 |
A | 鉴别固体中的成分(含有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 取部分样品溶于水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一定有BaCl2、Na2SO4,可能有Na2CO3 |
B | 鉴别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 取部分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 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 | 一定有Na2SO4、Na2CO3,可能有NaNO3 |
C | 鉴别气体的成分(含有CO、H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 | 将气体先后通入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再对玻璃管加热→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 黑色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一定有CO、H2、H2O |
D | 鉴别生成的沉淀(含有Mg(OH)2、B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 | 过滤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 一定有Mg(OH)2、BaCO3、AgCl |
A.A B.B C.C D.D
答案
3.B
【解析】
【详解】
A. 鉴别固体中的成分,含有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部分样品溶于水中,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BaCl2,至少含有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此选项错误;
B. 鉴别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部分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气泡,说明含有Na2C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Na2SO4,可能有NaNO3,此选项正确;
C. 鉴别气体的成分,含有CO、H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先后通入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再对玻璃管加热→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说明CO、H2中至少含有一种,无水硫酸铜变蓝,不能说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因为如果气体中含有氢气时,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影响对水蒸气的干扰,应该先让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以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此选项错误;
D. 鉴别生成的沉淀,含有Mg(OH)2、B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过滤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说明一定有BaCO3、AgC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OH)2,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别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 通过足量溶液后,干燥,收集气体 |
B | 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提纯混有少量的溶液 | 加入过量溶液,振荡、静置、过滤 |
D | 鉴别、稀、、溶液 | 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答案
4.D
【解析】
【详解】
A、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会把二氧化碳除去,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除去了铁,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K2CO3溶液,除去氢氧化钙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碳酸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
5.下列选项中,所用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NaCl、NaOH、CuSO4、三种白色固体 | 加水溶解 |
B | 鉴别H2、CO、CH4三种无色气体 | 点燃三种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
C | 鉴别水、稀硫酸、NaOH三种无色溶液 |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D | 鉴别Na2SO4和Na2CO3两瓶无色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A.A B.B C.C D.D
答案.
5.A
【解析】
【详解】
A、NaOH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时无色且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H2、CO、CH4三种无色气体燃烧,生成物分别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只能鉴别出一氧化碳,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故选项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水、稀硫酸、NaOH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碱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红色,只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进行其它操作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D、Na2SO4和Na2CO3两瓶无色溶液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为了鉴别它们:先把两支试管分别贴上标签①、②,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未知无色溶液于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
| ①试管中加入的无色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 |
(2)继续探究②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验证猜想】若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猜想三成立,请写出相应的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答案
6. 氢氧化钠溶液 NaOH和Ca(OH)2 取水量②试管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静置,然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详解】
(1)氢氧化钠溶液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①试管中加入的无色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2)Na2CO3+Ca(OH)2=CaCO3↓+2NaOH,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所以猜想猜想二:NaOH和Ca(OH)2。
[验证猜想] 取水量②试管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然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即猜想三成立。
答案:
突破提升
一、选择题
1.能一次性将K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硫酸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CuCl2溶液 B.KOH溶液 C.Ba(OH)2溶液 D.Na2CO3溶液
2.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固体是否消失,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CaCl2、C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
B.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CaO、NH4NO3: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
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5.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NaOH、NH4NO3、NaCl(水)
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石蕊溶液)
C.固体:ZnSO4、CaCO3、KCl(水)
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
6.对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分析错误的是( )
A.黑色粉末:FeO、Fe、CuO、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B.无色溶液:KOH、H2SO4、BaCl2、NaNO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C.无色溶液:Na2CO3、AgNO3、BaCl2、HCl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
D.无色溶液:Ba(OH)2、Na2CO3、BaCl2、HNO3不用其他试剂就无法鉴别
二、填空题
7.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时,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E后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
(1)确定A溶液是___________;
(2)取B、E原溶液少量混合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8.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Ⅰ、将适量A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______(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通入CO2 C.分别滴加少量水 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其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所有组合是______(填字母)。
9.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A是一种氧化物,B的水溶液呈棕黄色,C是红褐色沉淀,则D是_____(填化学式),由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0.实验台上有序摆放整齐的药品如图所示。
(1)要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它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向盛有酚酞和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溶液,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以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
①稀盐酸 ②镁带 ③石灰石 ④氯化钡溶液
(4)各取等质量的、溶液充分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呈紫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溶液。
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钾、氢氧化钙都能够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相同,因此不能鉴别,故A错误。
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但无现象,和其它物质也不能反应,都无现象,因此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其它物质不能反应,都无现象,因此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碳酸钠和稀硫酸会反应产生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无现象,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因此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
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l2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则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可以鉴别,故A正确。
B、CO2不支持燃烧,不燃烧,O2支持燃烧,则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熄灭的为CO2,燃得更旺的是O2,故B正确。
C、浓H2SO4具有吸水性,浓H2SO4、稀H2SO4都不具有挥发性,浓H2SO4、稀H2SO4的打开瓶盖,都没有白雾,故C错误。
D、CaO与水反应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则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温度变化能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不能用指示剂,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利用提示的试剂可选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④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可选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只能选择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钙不反应);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选择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不反应);综上所述,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A、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A错误;
B、稀盐酸、H2O、Ca(OH)2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紫色、蓝色,可以鉴别,故B错误;
C、ZnSO4、KCl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CaCO3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故C正确;
D、稀硫酸能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稀硫酸,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的是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的是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浅绿色的是氧化亚铁;无明显变化的是碳;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H2SO4、BaCl2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鉴别KOH、NaNO3,H2SO4、BaCl2溶液,用硫酸铜溶液可以鉴别KOH、NaNO3与H2SO4、BaCl2溶,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能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为AgNO3;与盐酸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BaCl2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鉴别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可以通过先分别滴加少量碳酸钠,均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加硝酸,稀硝酸先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再与碳酸钡沉淀反应,故马上能产生气泡的试管中原来是氯化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 NaCl 产生气泡 Ba(OH)2+2HCl=BaCl2+2H2O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中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根据实验分析,加入石蕊溶液后A溶液无明显变化,则A溶液是氯化钠溶液,B、C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是一个是稀盐酸另一个是稀硫酸,D、E溶液呈蓝色,则证明一个是氢氧化钡和另一个是碳酸钠,两两混合时,B和D混合时产生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说明B是稀硫酸,D是氢氧化钡,则C是稀盐酸,E是碳酸钠。
【详解】
(1)A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此A溶液是NaCl溶液。
(2)B是稀硫酸,E是碳酸钠,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会有气泡产生。
(3)C是稀盐酸,D是氢氧化钡,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主要考点是溶液酸碱性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容易出错的点是误认为碳酸钠显中性,碳酸钠是盐,俗称纯碱,水溶液显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8. B为HCl、C为Na2CO3、E为Ca(OH)2 D BC、CE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质中只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所以BC是碳酸钠和盐酸中的一种,因II中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可知B是盐酸,C是碳酸钠,因为假设B是碳酸钠时滴加到ACDE中时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这与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同时结合I、III中AD加入四种溶液中均无现象,依据物之间的反应情况可知AD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因为这两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均没有现象发生,故E为Ca(OH)2。
(2)由以上分析可知未确定的液体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要想鉴别两者采用的方式:
A、加盐酸时两者均无明显现象发生,故不能鉴别;
B、分别通入CO2时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现象,故不能鉴别;
C、加入水后两者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
D、滴加酚酞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能使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酚酞不变色的物质是氯化钠溶液,故能区分。
故选D。
(3)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即生成沉淀或气体的反应,故盐酸和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溶液质量会减轻,即为BC、CE。
9. FeCl3 FeCl3+3NaOH=Fe(OH)3↓+3NaCl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B的水溶液呈棕黄色,C是红褐色沉淀,所以可知B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A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氧化铁也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均能生成C氢氧化铁沉淀;所以D是FeCl3;D转化成C的化学反应为FeCl3+3NaOH=Fe(OH)3↓+3NaCl。
10. 氯化钡等 氯化钙、氢氧化钙等 ②③
【解析】
【分析】
【详解】
(1)要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即鉴别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盐酸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2)由实验台上有序摆放整齐的药品图可知,药品是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则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D为碱或盐,则可以为氯化钙、氢氧化钙等。
(3)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钠,可能有稀硫
酸,为了探究稀硫酸是否存在。
①稀盐酸和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②镁带和稀硫酸反应有气泡生成,有明显现象;
③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生成,有明显现象;
④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以及稀硫酸都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存在。故填②③。
(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呈紫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需氢氧化钠要多,则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溶液。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4 物质的转化与循环: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24 物质的转化与循环,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4物质的转化与循环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24物质的转化与循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9 电和磁,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9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科学专题导练 考点17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科学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考点17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