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时作业 13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页
    课时作业 13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2页
    课时作业 13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共7页。
    1.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泪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 60 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中氯金酸钠为氧化剂
    B.纳米金单质颗粒为还原产物,分散在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
    C.检测时,NaAuCl4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葡萄糖在反应中为还原剂,表现了还原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做氧化剂
    B.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
    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为-1价)能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4.反应3Cl2+8NH3===6NH4Cl+N2,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常用于判断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对这一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8
    B.若生成22.4 L N2,反应转移6 ml e-
    C.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元素与未被氧化的氮元素质量之比是1∶3
    5.在反应3Cl2+6KOH(浓) eq \(=====,\s\up7(△)) KClO3 +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1 B.4∶1
    C.1∶5 D.1∶4
    6.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H2O( )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生产: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Fe(NO3)3是氧化剂
    C.铁元素被氧化
    D.NaOH发生氧化反应
    8.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在此过程中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9.实验室常利用此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 m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双选)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个e-时生成“1分子”CuI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做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等级突破]
    11.(双选)在离子方程式xR2++yH++O2===mR3++nH2O中,对系数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4;R2+是还原剂
    B.m=y;R3+是氧化产物
    C.m=2;R2+是氧化剂
    D.m=y; R3+是还原产物
    12.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呈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C.酸性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2O2+2H+===Fe3++2H2O
    D.将烧杯中溶液换成KI­淀粉溶液也能验证生成物具有氧化性
    13.已知: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
    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③中生成0.1 ml I2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
    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
    14.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上将氯气溶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不能和洁厕剂(有效成分是HCl)混用。若混用会产生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粉精,其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将含有3%~6%水分的石灰乳从塔顶喷洒而入,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从氯化塔中逸出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在用二氧化氯进行水处理时,ClO2除了杀菌消毒外,还能除去水中的Fe2+和Mn2+。用ClO2氧化除去Mn2+生成ClO eq \\al(\s\up1(-),\s\d1(2)) 和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已知:①Se+2H2SO4(浓)===2SO2↑+SeO2+2H2O;
    ②2SO2+SeO2+2H2O===Se+2SO eq \\al(\s\up1(2-),\s\d1(4)) +4H+。
    (1)Se与浓H2SO4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当标准状况下有22.4 L SO2气体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l。
    (2)依据反应①、②判断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单线桥法标出反应②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eO2、KI和HNO3发生如下反应:
    SeO2+KI+HNO3―→Se+I2+KNO3+H2O
    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气体和NO2(红棕色)气体;亚硝酸还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浅绿色)氧化成Fe3+(棕黄色);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请仔细阅读以上信息,并结合有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换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对此过程中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标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维生素C被氧化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选项标号)。
    a.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b.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
    c.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
    (3)某同学把氯气通入到NaNO2溶液中,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废水中的NO eq \\al(\s\up1(-),\s\d1(2)) 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 NaOH、 NaAlO2、NaNO2、NH3和H2O六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13 氧化剂和还原剂
    1.解析: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求出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生成纳米金单质,氯金酸钠中金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正确;纳米金单质颗粒为还原产物,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 nm,分散在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故B正确;氯金酸钠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氯金酸钠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所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答案:C
    2.解析: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故A错误;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故B错误;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故C错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如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故D正确。
    答案:D
    3.解析:NaBH4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后生成H2,氢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O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后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故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答案:D
    4.解析:反应中Cl2为氧化剂,NH3是还原剂,8 ml氨气中只有2 ml被氧化,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故A错误;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故B错误;反应中Cl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NH4Cl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反应中若有8 ml NH3参加反应,则有2 ml NH3被氧化,还有6 ml NH3未被氧化,被氧化的氮元素与未被氧化的氮元素质量之比是1∶3,故D正确。
    答案:D
    5.解析:由反应的方程式3Cl2+6KOH(浓) eq \(=====,\s\up7(△)) KClO3+5KCl+3H2O可知,Cl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Cl的反应为被还原的过程,Cl2为氧化剂,生成KClO3的反应为被氧化的过程,Cl2为还原剂。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答案:A
    6.解析:题给反应中,H2O中的部分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答案:A
    7.解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A项错误;铁元素由+3价升高到+6价,Fe(NO3)3是还原剂,B项错误;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项正确;NaOH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NaOH未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8.解析:由题意可知,活性氧具有较强氧化性,若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除去人体内的活性氧,应该加入还原剂,故Na2SeO3的作用是还原剂。
    答案:B
    9.解析:反应中NH4Cl中氮元素化合物升高,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则NH4Cl是还原剂,NaNO2是氧化剂。
    答案:A
    10.解析:由题意可知,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说明Cu2+氧化I-生成I2和Cu+,同时Cu+结合I-生成CuI,再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又氧化二氧化硫,自身被还原成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滴加KI溶液时,转移2个e-时生成“2分子”CuI白色沉淀,A错误;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正确;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做氧化剂,C错误;根据实验事实分析,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D正确。
    答案:BD
    11.解析:在反应xR2++yH++O2===mR3++nH2O中由原子守恒可知x=m,n=2,y=4,由电荷守恒可知,2x+4=3m,所以m=4,该反应中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R3+是氧化产物,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是还原产物。
    答案:AB
    12.解析:由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H2燃烧生成了还原性的物质;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生成了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故A、B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C不正确;换成KI­淀粉溶液,I-有还原性,也能验证生成物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答案:C
    13.解析:反应①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反应③中生成0.1 ml I2时,消耗0.2 ml HI,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错误;反应②中K2Cr2O7为氧化剂,FeSO4为还原剂,则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错误;反应②中K2Cr2O7为氧化剂,FeSO4为还原剂,Fe2(SO4)3为氧化产物,Cr2(SO4)3为还原产物,反应③中Fe2(SO4)3为氧化剂,HI为还原剂,I2为氧化产物,FeSO4为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故D正确。
    答案:D
    14.解析:(1)氯气溶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有效成分是HCl)混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氯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Cl2↑+NaCl+H2O。(3)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将含有3%~6%水分的石灰乳从塔顶喷洒而入,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Cl2有毒,可用碱液来吸收。(4)在酸性条件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H2O和Na2SO4,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用ClO2氧化除去Mn2+生成ClO eq \\al(\s\up1(-),\s\d1(2)) 和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Mn2++2H2O===2ClO eq \\al(\s\up1(-),\s\d1(2)) +MnO2↓+4H+。
    答案:(1)Cl2+2OH-===Cl-+ClO-+H2O (2)NaClO+2HCl(浓)===Cl2↑+NaCl+H2O (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用碱液吸收 (4)2∶1 (5)2ClO2+Mn2++2H2O===2ClO eq \\al(\s\up1(-),\s\d1(2)) +MnO2↓+4H+
    15.解析:(1)反应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Se被氧化,为还原剂,硫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H2SO4被还原,是氧化剂;当标准状况下有22.4 L SO2气体生成时,转移电子为2 ml。(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3)反应②中,2 ml SO2共失去4 ml电子,失去的电子被SeO2得到,故此反应转移4 ml电子,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2SO2 +S4e-eO2+2H2O===Se+2SO eq \\al(\s\up1(2-),\s\d1(4)) +4H+。(4)在反应SeO2+KI+HNO3―→Se+I2+KNO3+H2O中,由SeO2→Se,硒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由KI→I2,碘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SeO2的化学计量数为1,KI的化学计量数为4,所以Se的化学计量数为1,I2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KNO3的化学计量数为4,则HNO3的化学计量数为4,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化学方程式为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答案:(1)H2SO4 Se 2 (2)H2SO4(浓)>SeO2>SO2
    (3) (4)SeO2 +4KI+4HNO3===Se+2I2+4KNO3+2H2O
    16.解析:(1)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说明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Fe3+又转化为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而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为Fe3+,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亚硝酸盐在反应中为氧化剂,故选b。
    (2)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亚硝酸钠能和H2SO4反应生成HNO2,然后分解生成NO和NO2,NaCl和H2SO4不反应,故能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AgNO3能与NO eq \\al(\s\up1(-),\s\d1(2)) 、Cl-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符合题意;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和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eq \\al(\s\up1(-),\s\d1(2)) +2I-+4H+===2NO↑+I2+2H2O,淀粉遇碘变蓝色,氯离子和碘离子不反应,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KI­淀粉溶液来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 eq \\al(\s\up1(-),\s\d1(2)) +Cl2+H2O===NO eq \\al(\s\up1(-),\s\d1(3)) +2H++2Cl-。
    (4)工业废水中的NO eq \\al(\s\up1(-),\s\d1(2)) 可用铝粉除去,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NaOH、NaAlO2、NaNO2、NH3和H2O六种物质,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铝化合价升高,得到Na[Al(OH)4],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NaNO2+NaOH+H2O===2NaAlO2+NH3↑。
    答案:(1)b (2)b (3)Cl2+NO eq \\al(\s\up1(-),\s\d1(2)) +H2O===NO eq \\al(\s\up1(-),\s\d1(3)) +2H++2Cl-
    (4)2Al+NaNO2+NaOH+H2O===2NaAlO2+NH3↑

    相关试卷

    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3: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达标测试,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