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二 题型二、力学实验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二 题型二、力学实验课件PPT,共32页。
力学的范围比较广泛,中考命题的变数也比较大,这一部分的探究题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中考试题中力学探究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摩擦力、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各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探究等。解力学探究题首先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其次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实验1 测量固体的密度例1(2019·四川绵阳中考)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室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质量。三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在量筒中装入60 mL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4)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设计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答案:(1)右 (3)20 (4)2.62 (5)大于
解析:(1)天平要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图甲中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则小石块质量m=52.4 g;(3)由题图知,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80 cm3,则石块的体积V=V2-V1=80 cm3-60 cm3=20 cm3;
实验2 测量液体的密度例2(2019·湖南怀化中考改编)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72.0 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 g。
答案:(1)左 (2)30 (3)39 (4)1.1×103
解析:(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大,因此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2)量筒的分度值为1 cm3,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30 cm3;(3)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m2=20 g+10 g+5 g+4 g=39 g; (4)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m1-m2=72.0 g-39 g=33 g,液体的密
实验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例3(2018·河池中考)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 。 (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大小相等 (2)同一直线上 (3)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解析:(1)当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2)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木块将发生转动,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木块在桌面上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对实验影响较大,而乙实验小车的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乙实验优于甲实验。
实验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4(2019·山西中考)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直线运动;根据 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创新”小组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象。对比分析两组图象你的新发现是 。
答案:(1)匀速 二力平衡 (2)同一木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3)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解析:(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多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而测力计的示数较大,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木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象。对比分析两组图象你的新发现是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不同,可得结论: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实验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例5(2019·山东聊城中考改编)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 cm,钩码每个重0.5 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
答案:(1)右 (2)4 (3)3.8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解析:(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右端偏高,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设在A点处应挂n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设每个钩码重为G,每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则6G×2L=nG×3L,故n=4,即在A点处应挂4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3)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 N,每一个小格代表0.2 N,示数为3.8 N。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小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臂变小。
实验6 测量滑轮组的效率例6(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改编)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1)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 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 (4)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 N、2 N、4 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
答案:(1)74.1% (2)越大 (3)0.54 (4)C
1.(2019·江苏苏州中考改编)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天平放置于水平 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线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此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17.4 g。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绑好小石块,缓慢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3.48×103 kg/m3。
解析:(1)天平调平之前,应先放在水平面上,并将游码归零,然后根据指针偏转方向,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旋、右偏左旋。天平分度值是0.2 g,右盘砝码质量是15 g,游码左侧指在标尺上2 g后面第2个小格上,所以小石块的质量为m=10 g+5 g+2.4 g=17.4 g;量筒中原有30 mL水,放入石块后,量筒液面上升到35 mL,因此石块体积V=35
2.(2019·甘肃武威中考)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BCA (填字母代号);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 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18.4 g,体积是20 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0.92×103 kg/m3。
解析:(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当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2)在测量时,需先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油的体积,并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所以测量顺序为BCA;(3)剩余油与烧杯的总质量m剩=20 g+10 g+5 g+2.4 g=37.4 g,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m=m总-m剩=55.8 g-37.4 g=18.4 g,量筒中油的体积V=20 mL=20 cm3;
3.(2019·江苏扬州中考改编)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 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测量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测量摩擦力,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方法,①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粗糙程度,控制变量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5力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平向左,木块对木板,沙和桶的总重力,往小桶中增加沙子,木板的形变不明显,受力面积有关,F1L1F2L2,左端下沉,右侧下降,右端将下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二 声现象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