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教学课件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5力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5力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平向左,木块对木板,沙和桶的总重力,往小桶中增加沙子,木板的形变不明显,受力面积有关,F1L1F2L2,左端下沉,右侧下降,右端将下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1】(2022贺州二模)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兰设计了如图2-2-35所示的实验。
(1)(2022永州改编)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__(填“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2)为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图中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3)(2022淄博改编)相比甲实验,乙实验中木块上增加砝码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__(填“砝码对木块”“木块对木板”或“木板对桌面”)的压力。(4)在做图甲的实验时,小兰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速度的大小有关,她发现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2022淄博改编)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C. 测量固体的密度图
(6)【变式1】(2022荆州改编)为了更方便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2-36所示。水平拉动木板向左运动,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8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 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________(填“左”或“右”),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7)【变式2】(2022丽水改编)为更精确地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小丽引入拉力传感器并设计了如图2-2-37甲的实验。她将一块长、宽、高均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平放,拉动木板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同时观察到实验中木块总有些摆动,获得数据如图2-2-37乙所示。是什么引起了木块的摆动,进而引起摩擦力测量值的不稳定?小丽继续实验,将同一木块侧放,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2-2-37丙。
分析图乙,第1秒末,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小丽认为,本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科认为不正确,并从实验中找出了说服小丽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变式3】(2022通辽改编)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甲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2-38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细绳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①为了测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桶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木块具有________,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把毛巾铺在木板上,想要测出图中木块在毛巾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同学觉得用已知质量的钩码代替沙桶,可以简化实验操作步骤,你觉得哪组的方法更好: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例2】(2022平顶山模拟)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2-2-39所示。
(1)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比较图________,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分析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填“>”“<”或“=”)p′,本实验选择海绵而不是木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式】(2022丽水)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 cm2,瓶盖面积为7 cm2,并将瓶子装满600 mL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2-2-40)。
①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③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__mL水。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例3】(2022南昌模拟)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 N的钩码。
(1)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2-2-41甲、乙、丙所示,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等于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若将图丙所示的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____________(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2)(2022朝阳改编)第2次实验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将两侧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移动一格,杠杆会__________(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3)如图2-2-41丁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____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
(4)【变式1】(2022广东改编)在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2-2-42所示,则力臂l1∶l2=________,若两边同时各取走―枚硬币,则杠杆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变式2】(改编)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后,同学们把实验装置改装成了一个杠杆液体密度计,该装置可测量小桶内液体的密度。如图2-2-43所示,将容积为20 mL的小桶挂在M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已知OM=OA=5 cm,则杠杆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在________(填“O”或“A”)点,将待测液体倒满小桶,在杠杆右端挂上重物并调节至N点位置时,杠杆刚好水平平衡。重物质量10 g,ON=15 cm,N点位置应标注的密度刻度值是________g/cm3,改装后杠杆右端的密度刻度线___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分布的。
四、探究滑轮组(或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例4】(2022葫芦岛模拟)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2-2-44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2)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________(填“无关”或“有关”)。(3)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4)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5)(2022襄阳改编)小琪同学在仅改变提升物体速度的情况下,又做了上述第4次实验,结果会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22江苏改编)实验中若仅增大绳端移动的距离,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本实验中,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5】(2022广东模拟)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金属块、大烧杯若干、水、盐水、细线等。(g取10 N/kg)
(1)小明进行了如图2-2-45所示实验:按A步骤所示测出金属块重为________N。(2)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的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3)在实验步骤D中金属块所受浮力是________N;在实验步骤E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4)(2022齐齐哈尔改编)若先完成步骤F,再完成步骤A,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6)(2022毕节改编)分析图__________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7)(2022泰州改编)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控制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他发现液体密度改变,而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小明想出下列四种实验改进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B. 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C. 换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力计D. 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8)(2022朝阳改编)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由实验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g取10 N/kg)
(9)【变式1】(2022威海改编)小明将一个物体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合理,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体在液体1中处于沉底状态,说明物体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1的密度;若使该物体在液体1中上浮,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0)【变式2】(2022吉林改编)某小组同学在做科学探究实验,如图2-2-46所示。
a. 将一个长方体物体(物体不吸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如图2-2-46甲所示;b. 移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向下移动4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2-46乙所示;c. 继续移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再向下移动4 cm,物体刚好浸没水中,如图2-2-46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
①分析测量结果可知,在图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比在图乙中受到的浮力大________N,由此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图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图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丙,则F乙________F丙;③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g取10 N/kg)
六、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6】(2022南京模拟)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钢球(M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可知s2<s1<s3,实验过程如图3-2-47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________(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本实验用同一个钢球是为了控制________相同,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关系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潍坊改编)实验中,对于同一个钢球,要改变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阜新改编)比较________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此探究过程中两球刚好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由此实验联想到某段道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________(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80 km/h。
改变钢球在斜面上静止释放的高度
(5)假如图中的水平面绝对光滑,则用图中的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实验,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2玉林改编)在实验中,若增大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则木块移动的距离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下面的实验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B.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C. 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D. 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6电磁学探究型实验验教学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流表示数,开关未断开,L2断路,ICIA+IB,观察到L1发光了,电功率太小造成的,不相等,切割磁感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4热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④②③⑤①,出现液态水,ABC,比热容,热传递,加热时间,使煤油和水受热均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实验专题类型3光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透过,替代蜡烛的像,近视眼,光源稳定便于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