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专项练习—2023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专项练习—2023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专项练
一、单选题
1.《贞观律》中规定对贪赃枉法重罪惩治,对于官员倚仗权势谋取利益,也严格禁止。唐高宗登基不久后,褚遂良买了属下一块田地,占了些许便宜,被监察官员上奏弹劾,最终背上了不当得利的罪名,不仅失去了宰相之位,还影响了大半辈子的清白声誉。据此可知,唐朝前期( )
A.专制集权加强 B.法律严苛且轻罪重罚
C.依法从严治吏 D.重视官员的道德素质
2.《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这表明秦律( )
A.在法条中渗透-定的理性倾向 B.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
C.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 D.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
3.明清江南市镇多有书院,并成为江南市镇的重要文化景观,不仅“严立规条督课之”,而且时常要“课诸生,亲为之授”,以示表率。如南翔镇有长生书院,由巡抚赵士麟建于康熙二十六年,乾隆间重修。明清江南市镇书院的出现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形成了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
C.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 D.彰显国家对民众教化的强化
4.明代地方官并非严格按照客观性的法律条文对案件做出审判,而是以是否违反“礼”,作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的依据,同时用“情”“理”“义”等话语对当事人进行劝诱和教导。明代地方官此举
A.发挥了儒学的教化作用 B.反映出君主专制统治的弱化
C.导致社会秩序日益混乱 D.表明理学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5.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打破了原来“形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提出了“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执法原则,且要求吏民共同守法。由此可知,当时法家主张
A.加强统治秩序
B.实现国家统一
C.追求自由平等
D.维护民众利益
6.《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
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
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7.宋代《吕氏乡约》的核心精神有四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德业相劝强调个人应该修身以提升道德,同时读书、治田、营家,改善家庭经济。过失相规,是针对个人所犯的错误,制定相应处罚措施。礼俗相交,规定了日常生活中乡人之间交往的系列规则。材料反映了该乡约( )
A.以性恶论为基础来教化约束民众 B.是中央集权弱化背景下的自治法
C.有教化、救济与公共治理的功能 D.有效推动了乡民关系的和谐融洽
8.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9.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10.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亲自参与并制定了开皇律,废除多种酷刑,规定民众如果有冤屈,可以逐级上诉直至朝廷,对犯人处置采取审慎态度,而不是草菅人命。这反映出隋朝( )
A.开皇律令推动了开皇之治 B.法律制定满足了百姓利益
C.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能力 D.消除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11.明朝中后期,政府刊刻的日用类书籍摘引了许多古代贤达关于童蒙教育和四礼仪节方面的著述,如《司马温公家仪》《袁氏家范》等,使得“原来均属上层社会教育其子弟,维系家门及延续家风必采之道,如今亦见之于士民通用的民间日用类书籍中,以为四民共同参考使用”。明代政府这一做法( )
A.推动民间教化,利于基层治理 B.旨在使儒学思想实现世俗化
C.降低法律效能,发挥名门作用 D.体现了基层管理的礼法并用
12.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的彩绘流行以“卧冰求鲤”“芦衣顺母”“丁兰刻木”‘桃园三结义”苏双赠马”“八里桥饯行”等情节为重点表现内容,强调装饰内容和色彩严格程式化的等级制度。这种建筑彩绘的流行
A.强化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B.确立了心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C.冲击了官府森严的等级制度 D.阻断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进程
13.477和491年,孝文帝主持对魏初以来的法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简约律条,宽禁减刑。为了避免百姓“轻陷刑网”,他敕令天下,“勿使有留狱久囚”;还下诏限制拷掠,案件处理要“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孝文帝的上述举措( )
A.表明了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
C.体现了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D.表明了礼、法开始走向结合
14.宋代颁布的大部分法律制度都是根据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制定的,因此大部分都为敕。到了宋仁宗期间,朝廷开始设立专门的编敕所,将宋代历年来所颁布的敕令进行统一的编排,让其成为正式的法令,并付诸实施。这反映出宋代( )
A.礼制深刻影响法律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文官政治色彩浓厚 D.法律制度的成熟
15.“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反映曹魏时期( )
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 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 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
16.公元前513年,晋卿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治理逐渐转型 B.政府实行冶铁官营政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法治成为主流治国思想
17.《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
A.选官制度的嬗变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域外文化的传播 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
18.考古研究发现,在目前出土的大量汉简令文中,诸如“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击匈奴降者赏令”、“吏三百石、庶民嫁娶毋过万五千。关内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聘娶各如令,犯者没入所赍奴婢、财物”等类似或相关条文不胜枚举。据此可知汉朝( )
A.剥夺王国财权 B.文书体例繁多
C.重视社会教化 D.行政运作高效
19.明清时期,地方官在处理民间诉讼时,普遍倡导“平情息讼”,告诫百姓“毋得动辄兴词讼”;争讼一般交由家族内部自行调解,难以解决的最后才交给官府裁决。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司法实践 B.宗族势力决定着治理成效
C.民间诉讼扰乱地方秩序 D.官府与宗族职能趋于一致
20.关羽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分独特的现象。对关羽的崇拜从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清朝大儒赵翼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帝)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对关羽崇拜的主导因素是
A.关羽在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得到后人崇拜 B.程朱理学的大力宣传
C.明清统治者的需要和弘扬 D.老百姓需要精神寄托
21.《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又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千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这种现象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C.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
D.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
22.《大明律》将唐律的十二篇改为七篇,除第一篇仍为名例律外,其他六篇则按六部设目,形成了以名例、吏、户、札、兵、刑、工等为构架的格局。《明会典》也以六部官制为纲,规定了文武衙门的组成、权限和活动原则。明代这些举措旨在( )
A.规范政府行政活动 B.防止宦官干预朝政
C.削弱武人政治地位 D.革除唐宋律例弊端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中华民国时期曾经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经常出现以政策代替法律,或据一时的政策而提炼为法律条文的情况。
——据韦庆远、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整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
根据材料“《贞观律》中规定对贪赃枉法重罪惩治,对于官员倚仗权势谋取利益,也严格禁止”可知,材料表明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褚遂良因不当得利的罪名,同样受到处罚,这体现了唐朝依法从严治吏,C项正确;专制集权加强主要体现在皇权的加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依法从严治吏,不代表轻罪重罚,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对官吏从严治理,没有涉及官员道德素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A
根据材料“《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可知,《秦律》在量刑上区分考虑不同状况,因此体现出一定的理性特点和倾向,A项正确;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江南书院“严立规条督课之”、“课诸生,亲为之授”,而且经常由政府官员的授课.这体现了彰显国家对民众教化的强化,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理学主导地位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民众的教化,不涉及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排除B项;明清江南市镇书院的出现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4.A
依据材料“以是否违反礼,作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的依据,同时用情理义等话语对当事人进行劝诱和教导”,突出反映了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儒学的教化作用,A项正确;明朝君主专制更加强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秩序日益混乱,排除C项;理学在南宋时成为官方哲学,排除D项。故选A项。
5.A
结合所学可知,法家“打破传统”,提出“吏民共同守法”,是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A项正确;法家法治的重点不是国家格局的统一,B项错误;法家法治不是要追求自由
6.C
依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来看,这是以政治和家庭伦理为基础,注重社会秩序的规范。故答案为C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突出人性的是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排除;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出对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排除。
7.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吕氏乡约》涉及教化民众,约束乡民行为和处理公共事务的内容,C项正确;《吕氏乡约》强调个人修身,这是性善论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弱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有效推动了乡民关系的和谐融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制向封建制过渡,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部分的法律制度也发⽣了深刻的变⾰。法律由秘密变为公开,体现奴⾪主贵族意志的奴⾪制法逐步被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封建制法所取代。新兴地主阶级坚决要求将成⽂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和种种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制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C项正确;等级秩序并未瓦解,排除A项;制定成文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法家思想关系不大,排除B项;“率先”一说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9.D
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排除A项;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封建社会的法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得不出家庭教育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隋文帝亲自参与开皇律的制定,废除酷刑和审慎对待犯人,在开国之初就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C项正确;开皇律确实可以为开皇之治提供法律保障,但是题干信息反映不出其与开皇之治的关系,排除A项;开皇律并不是为了满足百姓的利益,而是处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且法律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而并不能达到满足百姓利益的结果,排除B项;法律制定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是并不能达到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依据材料“原来均属上层社会教育其子弟,维系家门及延续家风必采之道,如今亦见之于士民通用的民间日用类书籍中,以为四民共同参考使用”,可以看出明朝政府通过摘引许多古代贤达关于童蒙教育和四礼仪节方面的著述,来加强对民间的教化,加强对基层的管理,以维护统治,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间的教化以便维护统治,儒学思想世俗是其手段,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对法律效能的降低,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基层的教化,未涉及法律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民间彩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明清民间建筑的彩绘的情节都是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主流价值,故选A项;明清时期的心学并未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B项;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强化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维护,而不是冲击,故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流行并不会阻断西方文化的传播进程.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故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依据材料“孝文帝主持对魏初以来的法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简约律条,宽禁减刑”,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通过大规模修改法律,以德政为主,刑罚为辅,进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北魏时期的法律状况,“开始向基层渗透”,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法律,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礼法开始走向结合”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根据材料可知,敕为中国古代帝王的诏令文书,将历年来所颁布的敕令统一编排并让其成为正式的法令,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礼制对法律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文官政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宋代法律制度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理解。“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些材料反映曹魏时期利用为亲贵赋予法律特权的契机,拉拢贵族实现统治的政治本质,同时也体现出世家大族势力增强成为君主重点联合关照的对象,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看到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法律制度相对宽松,排除A项、B项;材料中也没有看到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儒法结合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体现其“完成”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根据材料中的“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信息可知,晋卿铸刑鼎,将国家法律明文昭于天下,传统礼乐制度受到冲击,社会治理逐渐转向法治,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冶铁官营,排除B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德治与法治之争,不能说明各诸侯国都以法治作为主要治国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7.D
材料反映出唐代政府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并对各级官员的教化职能作出了明文规定,体现出唐代社会教化趋于规范化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唐代的社会教化问题,与选官制度的变化、域外文化的传入无关,排除A、C项;材料所涉及的教化内容多是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并不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故选D项。
18.C
根据材料“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体现对老人的优待;“击匈奴降者赏令”是指参与打击匈奴的汉人得到奖赏;“吏三百石、庶民嫁娶毋过万五千。关内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聘娶各如令,犯者没入所赍奴婢、财物”是指婚嫁费用的标准;这些条文体现汉朝重视社会教化,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剥夺王国财权,排除A项;文书体例繁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
19.A
材料“争讼一般交由家族内部自行调解,难以解决的最后才交给官府裁决”体现的是儒家伦理思想对基层管理及司法实践的渗透,A项正确;B项错在夸大宗族势力,排除;民间诉讼扰乱地方秩序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官府与宗族承担者不同的职能,排除D项。
20.C
根据材料“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帝)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并结合所学可知,对关羽的崇拜从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主要是因为明清统治者的需要和弘扬。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项正确;对关羽的崇拜,主要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并不是因为关羽在历史上做出多大贡献,也不是仅仅因为程朱理学的大力宣传,排除A、B项;对关羽的崇拜,是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并不是老百姓需要精神寄托,排除D项。
21.C
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的“尊老”之风,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故C正确;商朝时期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A;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宗法观念强调血缘关系,材料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
22.A
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述为明代律令对政府的相关要求和规范,这些律令的颁布旨在规范政府行政活动,A项正确;B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题干所示并非武人政治,更不能说明对武人政治地位的削弱,排除C项;明代律令更改是服务于政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革除唐宋律例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
23.(1)特点:强调君主权威;渗透儒家伦理;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
(2)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24.(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2)不同: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3)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十三古代欧洲的法律与教化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罗马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元至明清的教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小题狂练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