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电流是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自由电荷: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
【思考】在什么条件下,自由电荷才能定向移动?
1、定义:物理学中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Q 与所用时间 t 之比称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
3、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1A=1C/s 1A=103mA=106μA
4、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思考】电流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电流是矢量吗?
不是。电流的计算不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直流:导体中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恒定电流:电流的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流(交变电流):方向改变的电流。
如图所示,一段均匀导体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设导体中单位体积内所含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平均速率为v。试推导处导体中电流I的表达式。
【练1】(单)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率v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大小为ve/2πr,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电流大小为ve/r,电流方向为顺时针C.电流大小为ve/2πr,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电流大小为ve/r,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练3】(单)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面积为S的截面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n1=n2时电流强度为零B.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强度为I=(n1-n2)e/tC.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B→A,电流强度为I=(n2-n1)e/t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B,电流强度为I=(n1+n2)e/t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电阻的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的电流之比。
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再利用电阻表达式计算电阻。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金属导体a的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U,图中虚线框内是一个能提供可变电压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得到金属导体的几组I和U的值。然后,换用金属导体b代替a进行实验,可得到金属导体b的几组I和U的值。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I和 U的图像。
(1)改变电阻a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相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内。
(2)改变电阻b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相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内。
如图所示的直线a、b的斜率有什么物理意义?哪一条表示的金属导体的电阻较大?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纵轴表示电流I,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像。
总结:I-U图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斜率越小,电阻越大。
【思考】U-I图斜率的意义?
(3)将电阻换成小灯泡,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并记录实验数据。
如图所示是某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I-U图:图线是直线,表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是线性关系。图线是曲线,表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
【思考】非线性元件(电阻改变的元件)电阻怎么确定?
如图所示是某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是0.2V、0.9V、3V时,求小灯泡钨丝的电阻,并讨论其导电特性。
【思考】如图,小灯泡的I-U图像不是直线,请根据图像分析哪部分曲线斜率大,曲线切线的斜率有什么物理意义?
【注意】I-U图中,导体电阻等于该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曲线切线的斜率没有什么物理意义。
【练4】(多)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在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练5】(单)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像,图中α=45°,由此得出A.欧姆定律适用于该元件B.电阻R=0.5 ΩC.因IU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tanα=1.0 Ω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2.0 C
初中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请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接法的区别。
为什么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用分压法?用限流法行不行?
以下讨论中,电源电压E不变,忽略电源内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1.两种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
2.两种电路中,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变化范围
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的比较
除分压电路①②③外,一般应用限流电路
①电流与电压从0开始取值②变阻器最大值比R小很多时……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① 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② 当用电器的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0(用限流法调节时电压、电流变化不明显),且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③ 当用限流式接法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
理想电流表:内阻极小,可以忽略它的分压理想电压表:内阻极大,可以忽略它的分流
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
若RX≫RA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
若RV≫RX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1、内接法和外接法、及误差分析
“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在具体问题中如何选择内接、外接
【练6】已知电流表的内阻约为0.2Ω,电压表内阻约为4kΩ,若待测电阻分别约为3Ω、30 Ω 、300 Ω ,各应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当Rx2>RARV时,采用内接法当Rx2<RARV时,采用外接法当Rx2=RARV时,采用内、外接法均可
①当被测电阻阻值大约值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阻值大约值也已知时,如何选择?
【练7】如图示,测量同一个电阻Rx,当电压表的一端接触在P点时,U1=6.0V、I1=6mA当电压表接触在M点时,U2=5.9V I2=10mA1、测量时接在哪点所测电阻的误差较小?2、此时测量值为多少?是偏大还是偏小?
②当RX阻值未知时,采用试测法(试触法)判断内接、外接。
总结:根据两表变化来判断哪种接法误差小。 本质还是先判断出被测电阻大小
【练8】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mA和2V,电压表的内阻为1000Ω,则待测电阻Rx的真实值为A、150Ω B、200Ω C、250Ω D、300Ω
③若知道电表的内阻如何求得电阻的真实值?
小结:在内接法中若知电流表的内阻,则在外接法中若知电压表的内阻,则
【思考】如何设计完整的电阻测量电路?
2.限流外接法
1.分压外接法
画出下列四种电路的电路图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正电荷,负电荷,平均速率,微思考,欧姆定律,电解质溶液,通过导体电流,过坐标原点,课堂•重难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优质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电流是标量,欧姆定律,本课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