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种群和群落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在日常生活中,家里养的一只猫,种的一盆花,或者在路上看到的一只狗,院子里栽的一棵树,它们都是生物个体,可以单独生活。 在自然环境中,同一物种的个体是经常聚集在一起的。
1、种群 种群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点: 一个种群里的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只要它们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那就是一个种群。
植物种群: 假如组成种群的个体同属一种植物,那么就称为该种植物的种群,如水杉种群;
动物种群: 假如组成种群的个体同属一种动物,那么就称为该种动物的种群,如大天鹅种群。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个体之间有差异吗?2. 它们属于同一物种吗?3. 它们占据的地域是什么?4. 从以上三条考虑,图中是瓢虫种群吗?
有雌雄、大小、年龄等差异
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种群并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在一定的区域中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
1、群落: 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有多种种群的集合体,即群落。 群落内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一个区域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综合体,称为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 生活在同一森林里的许多种植物,不会长得一样高,总是有的植物长得高些,有的长得矮些;有的很挺拔粗壮,有的很细弱矮小,这样在群落里就出现了分层现象。 一般高大的乔木处于上层,构成乔木层;矮一些的灌木和小树处于中层,构成灌木层;一些草本植物处于下层,为草本层。 它们各自生活在最适合自己生长的空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
组成群落的各生物种群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从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思考。)
以森林为例,在这样一个群落中,有很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此现象的出现,是以各种群的生存条件为需要的。上层有高大的乔木,一般喜欢阳光,中层有矮一些的灌木,下面是一些草本植物,喜欢阴湿的环境。上中下三层植物在利用空间和生物所学的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方面很好的协调着:上层的乔木遮挡了大部分阳光,使下面比较阴湿,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中层的小灌木需要较弱的阳光,所以下层的草本植物依赖于上层的乔木遮挡阳光,而上层的乔木依赖于下层的草本植物使地面保持阴湿。又如高大的大树的根系发达,可以深达地下几米,范围也大,而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范围很小,这样他们可以在同一地面的不同深度获得各自所需的营养物质。
3、群落的类型: 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及其生活的环境,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地球上陆生生物群落主要有下面六种类型: 热带雨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针叶林群落、草原群落、荒漠生物群落、沼泽群落。
4、植被: 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植被往往是由一定的植物群落所组成,每种类型的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物种组成,并在环境相同的地段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因此,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又构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森林形成过程: 沙丘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植物 → 灌木群落→ 乔木 → 乔木群落
天然森林的整个形成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从裸露的沙丘到稳定的森林群落大约要经历近千年的历史。
森林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地球上各种类型的森林群落,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更要保护好天然森林。
森林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保持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是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流失的卫士。森林涵养水分的作用很大,据测算,每1 000m2 林地比无林地多蓄30m3 的水,100km2 森林蓄积的水就相当于一个库容量为3×10 6m3 的中小型水库。 森林是水分的调度员。雨多时,可贮水;雨少时,可慢慢释放水。森林是调节气候的工程师。大面积的森林对温度、湿度、降水、风速等因素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森林地段通常比无林地段温差小、空气湿度高、风速低、降水量多,每天还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对全球生物的生存与气候稳定有很大作用。
森林还具有显著的防风固沙、防洪保土的能力。森林土壤只要有1 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防止沙化。 森林还是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的清洁工。对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都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1 公顷(0.01 km2 )松林一年可消除36 t烟尘,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
测量树林内外的温度和湿度
1、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4~ 5人),每个小组选择下述树林类型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观测:面积大的树林,面积小的树林;树种得密的树林,树种得稀的树林;只有乔木的树林,有乔木又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树林等。(注意:不要忘记选一块没有植物生长的裸地作对照。)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于8时、14时和17时将温度计和湿度计放在树林适当的地方(如1.5 m高处、地面、土壤中等处)测定,每次测定时间为10 mim,并设计一个表格记录测定的数据。 3、各小组写出观测报告。 4、 比较各小组测定结果,并讨论什么样的树林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1、种群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一个种群里的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只要它们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那就是一个种群。 2、当有多种生物的种群在一定的条件下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生物群落。 3、群落内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类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一座山上全部的树木 D.一块菜地里的全部油菜
2、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虫 D.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3、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B.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C.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呈均匀分布 D.竹林中的箭竹个体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4、以下属于群落的是( ) A. 动物园中全部动物 B. 水库中全部淡水鱼 C. 校园里全部动植物 D. 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5、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C.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6、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为(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7、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8、今年,某省决定完成“退耕还林”70万亩,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保护当地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植物的无性生殖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植物的无性生殖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HS版七下73植物的无性生殖pptx、HS版七下73植物的无性生殖课后小练doc、月季压条mp4、月季扦插mp4、植物的无性生殖mp4、组织培养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下册3 生物圈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3 生物圈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HS版七下53生物圈pptx、HS版七下53生物圈课后小练doc、在200米以下的海底缺乏光照和氧气那里的生物靠什么生存mp4、生物圈mp4、生物圈二号为什么失败mp4、黄土高原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华师大版1 种群和群落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华师大版1 种群和群落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HS版七下51种群和群落pptx、HS版七下51种群和群落课后小练doc、HS版七下51种群和群落预学案doc、我国的植物群落mp4、种群mp4、群落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