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48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48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48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展开
24* 周亚夫军细柳精彩开篇词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学习目标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3. 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学生朗读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棘门(jí) 彀(gòu) 弓弩(nǔ) 诏(zhào)按辔(pèi) 揖(yī) 胄 (zhòu) 曩(nǎng)2.作者连接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3.作品连接《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朗读指导(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2)已而/之/细柳军(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二)理解词语1.重点实词彀弓弩(张开)天子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军中闻将军令(听从 ) 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将军亚夫持兵揖(行礼)使人称谢(告知) 2.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同“披”)(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3.一词多义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1)使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①军霸上(驻军)(2)军②上自劳军(军队)①已而之细柳军(到)(3)之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4)以 ②请以军礼见(用)4.古今异义(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5.词类活用(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三)翻译句子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四)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交流点拨】第一段: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情节。【交流点拨】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四、拓展延伸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出发前向景帝提出用梁王刘武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粮道的战略,得到景帝的认可。后实际作战中,梁军受到吴楚军压迫,不停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按兵不动,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食供给。缺粮的叛军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周亚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句答)【交流点拨】“此真将军矣!”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交流点拨】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二)深层探究1. 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三)人物形象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交流点拨】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交流点拨】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四)写法探究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三、板书设计 刘礼军周亚夫 直驰入,骑送迎 军纪涣散军细柳 徐厉军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纪 相结合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令;开壁门;以军礼见 严明四、拓展延伸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交流】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