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教案
展开《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初步把握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学习从文本出发,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2、3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设想: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观察附近的桥,收集有关桥的图片、各类桥的资料,课前交流。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和课前交流给桥下定义,初步训练抓事物特征。
(桥: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方法: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方法:找文中的明显的标志词语“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为介绍中国石拱桥,作者举了什么例子?
(赵州桥、卢沟桥)
2、分别举例说明两桥有没有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总结:说明文举例时,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
3、既然两例都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能否删去其中的一个?
(不能。因为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 联 拱石桥,两者分别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
(总结:运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时,如果说明对象存在几个类别 , 那么一般来说也就相应的举几个例子。)
四、三读课文,重点速度9、10自然段,抢答问题。
1、作者写了几个原因, 哪个最主要?
(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巧妙绝伦的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
2、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
( ①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②造成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③新创造了“双曲拱桥”。)
方法:找到关键段落,抓住关键语句。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5.“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能否互换?“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5.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先后次序也不可以颠倒,若是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就改变了作者的原意。可见词、句的次序,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五、学以致用
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建筑,注意明方法。
六、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到关于桥的什么知识?学会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清课文脉络,明确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比较版本,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