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课时全阶练】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5《草船借箭》-课中随堂填解析版docx、5《草船借箭》-课中随堂填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5.《草船借箭》——课中随堂填
1.读《草船借箭》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选一选。
(1)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 )
A.军情紧急,急需用箭
B.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
C.他相信三天可以造出十万支箭
(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
A.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B.他怕周瑜惩罚
C.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3)“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诸葛亮答应造箭
B.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答案】(1)B (2)C (3)C
【解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故选B。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故选C。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故选C。
2.《草船借箭》一文中,借箭过程中,下列最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⑥布置周密、准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文章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讲述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文中诸葛亮知晓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清楚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明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了解曹操谨慎多疑;且能布置周密、准确,最终成功“借箭”,完成了“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的任务,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读读课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改写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本文叙述了_________妒忌________的聪明才干,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妙地向___________“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周瑜 诸葛亮 曹操 足智多谋、有胆有识。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联系文中的情节,体会人物的个性心理,平时要多阅读,多做题。《草船借箭》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智,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4.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虚实”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内心的___________。画线句子②主要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曹操________的特点。
(3)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你思考诸葛亮一系列行动的动机: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______;“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答案】(1)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2)语言 神态 从容自信 语言 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3)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 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4)比喻 放出的箭很多,像雨滴一样密密麻麻的
【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虚实”的意思: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在文中指因为雾太大,敌人忽然来攻,曹操看不清实际情况。
(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是对诸葛亮的神态与语言描写,“笑”是对诸葛亮的神态描写,“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是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所以诸葛亮笑了,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内心的从容自信。
“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是对曹操的语言描写,他因为雾太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他看不清虚实,所以不敢轻易出动,体现出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中诸葛亮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放出的箭比作下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出的箭很多,像雨滴一样密密麻麻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中国美食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识字4《中国美食》-课后巩固练解析版docx、识字4《中国美食》-课后巩固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课时作业,文件包含4《梅花魂》-课前预习单解析版docx、4《梅花魂》-课前预习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2 手指课后测评,文件包含22《手指》-课后巩固练解析版docx、22《手指》-课后巩固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