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
展开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 2.D 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 5.A
6.①紧扣主题,不枝不蔓。记者的提问,紧扣“诗心,需要被激活”这一主题,和《中国诗词大会》这一中心。第一处提问,从网友留言当中的诗词引入,说到“没想到,诗词一直与我们相伴”,是说“诗心”不曾远离,我们需要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好的传播形态;第二处提问“和选手接触的过程中,你们有怎样的感受?”是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询问嘉宾对已经被激活“诗心”的人的感受。而“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当下如何被唤醒”,则是探讨“诗心被激活”的方式和途径。
②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问题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由网友有关诗词的留言引出话题到爱好诗词的具体实例到如何激活“诗心”。
③适时应和,便于沟通。适时应和,能够拉近与被访者的感情距离,自然延续话题。这是访谈的一种提问艺术。如蒙曼在第一个问题结尾说“走近诗词……应当成为现代人可以亲近的生活方式”紧接着记者就接续“生活”这个话题,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最终将问题引向生活中的诗词爱好者,并且,引导转换非常得体、自然。
④熟悉对象,引起共鸣。记者的第二次提问“通过节目,我们认识了一位位最普通的诗词热爱者:农民白茹云、快递员曹中希、乡村医生、支教教师……”,体现出作者对《中国诗词大会》这挡节目很熟悉,提前做了很多功课,这样容易引起受众和嘉宾的共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A
8.①表现人物的性格,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道静表达对大海的赞美以及介绍自己的语言描写,表现出道静热爱自然、单纯可爱。②交代或暗示内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脚夫和老头谈到道静的表哥时避而不谈转移话题,暗示表哥已去向不明,道静寻亲不遇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9.①这段文字刻意渲染了此时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气质,以使其后来的成长更具意义。②更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特点,更好地表现林道静单纯、不谙世事的性格特点。③有作家个人情感的因素,杨沫年轻时有过与林道静类似的经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 11.A 12.D
13.(1)现在先生郑重地不远千里而来,在大庭中教导我(兼并诸侯的道理),希望日后再聆听您的教导。
(2)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地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
参考译文: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寡人常听人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先生郑重地不远千里而来,在大庭中教导我(兼并诸侯的道理),希望日后再聆听您的教导。”苏秦说:“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让车辆来回奔驰,用言语互相交结,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纵有的连横,战争没有停息;文士个个巧舌如簧,诸侯听得稀里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穿着讲究服饰的文士虽然善辩,攻战却难以止息;嘴上大讲仁义礼信,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就废却文治、信用武力。现在,要想并吞天下,超越大国,使敌国屈服,制服海内,君临天下百姓,使诸侯臣服,非发动战争不可。”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身形又干又瘦,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太公阴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就在华丽的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而函谷关交通断绝。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D
15.杜诗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讽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李诗把晋阳已被攻陷的画面和高纬与冯淑妃还在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的画面构成鲜明的对比,讽刺了皇帝的昏庸。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示例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三: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戴叔伦《暮春感怀》)
示例四: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陆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17.翩翩起舞 身临其境 一览无余 目不暇接
18.《千里江山图》不仅是他唯一传世的画作,更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9.D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20.B
21.①构建出生物混合机器人 ②当暴露在磁场中时 ③会自动在肿瘤附近释放
四、写作(60分)
22.【参考立意】
(1)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2)不争是一种超脱和自信的表现。
(3)争是为了不争。
语文-2022-2023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语文-2022-2023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考试版),共13页。
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 这是一份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文件包含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解析版docx、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考试版docx、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乙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 这是一份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文件包含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解析版docx、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考试版docx、语文-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