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 第06讲 极值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06讲 极值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讲 极值法(原卷版)—高中物理解题方法28法20讲 江苏省特级教师 学科网特约金牌名师 戴儒京高中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活跃话题。本文通过例题归纳综合出极值问题的四种主要解法。一、 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函数,当时,y有极值,若a>0,为极小值,若a<0,为极大值。例题1. 试证明在非弹性碰撞中,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粘合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 例题2. 求弹性正碰中m1所传递给m2的动能最大或最小的条件。 二、 三角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当时,取最小值0,当时,取最大值1,(在0到范围内),同理,时,取最大值1,时,取最小值0。例题3. 在倾角=30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重量为200牛顿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所加的力至少要多大?方向如何? 三、导数法求极值:一般的函数,求一阶导数,令其为零时的值,即为取极值的条件;再求二阶导数,当时,若,则上述极值为极小值;若,则为极大值。例题4. 在用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触头在滑线中点附近平衡时,实验误差较小。 R Ig Rx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不等式求极值,也可以根据物理中的临界条件求极值,等等。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用求极值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首先要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或物理图景,恰当地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正确地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才能用极值方法去解。 四、平抛运动中的极值问题例题5. 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 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2) 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 例题6.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1) 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2) 若绳长=2m,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3) 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例题7. 如图所示,长为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km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3)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 例题8.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θ=37°斜滑道AB和水平滑道BC平滑连接(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起点A距水面的高度H=7.0m,BC长d=2.0m,端点C距水面的高度h=1.0m.一质量m=50kg的运动员从滑道起点A无初速地自由滑下,运动员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1)求运动员沿AB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
(2)求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和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3)保持水平滑道端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调节水平滑道高度h和长度d到图中B′C′位置时,运动员从滑梯平抛到水面的水平位移最大,求此时滑道B′C′距水面的高度h′. 归纳总结:平抛运动中的极值问题,一般解法如下:首先根据平抛运动分解的原理列出平抛运动的方程:,,然后根据其它条件结合以上两个公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求极值的数学问题。之后,用数学方法求极值。方法1:配方法。对形如的二次函数,配方为,则当时,有最小值。方法2:求导法。对形如的二次函数,求其导数,令其等于0,得当时,代入得的最小值。最后探究极值的物理意义,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物理问题。五、小船渡河问题位移最小问题。例题9. 设河宽为d,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水流速度为V水,小船如何渡河到达对岸的位移最小,最小位移是多少?分两种情况研究:(1)当时 河宽60m,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水流速度为3m/s。求小船渡河的最小位移是多少,小船实际渡河的时间为多大? (2)当时,设河宽60m,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m/s,水流速度5m/s。求小船渡河的最小位移是多少,小船实际渡河的时间为多大? 六、电源最大输出功率问题1. 电源最大输出功率问题的基本问题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6V,内阻为2,外电路接一滑动变阻器R,求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值。2、变式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6V,内阻为2,外电路接一滑动变阻器R和一定值电阻,求:(1)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2) 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3)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4)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1)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2) 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注意】在求定值电阻和内阻消耗的功率的时候,有的同学套用“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的基本问题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基本问题中,要求的电阻的功率的电阻是可变的,而在求定值电阻和内阻消耗的功率的时候,要求的功率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解物理题不能墨守成规,守株待兔或刻舟求剑,要灵活应用已经做过的题目里已经得到的结论。(3)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及其最大值。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电源输出功率最大问题和滑动变阻器功率最大问题的条件不同,而最大功率相同。 习题1. 如图,外电路由一个可变电阻R和一个固定电阻R0串联构成,电源电动势为ε,电源内阻为r, 问:R调到什么时候,R0上将得到最大功率。 【小结】 在讨论物理问题时选择研究对象是重要的一环。研究对象选错了,就要犯张冠李戴的错误。明明题目中要我们计算定值电阻的功率,有人却套用滑动变阻器的结论。所以认真审题找出研究对象,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具体操作步骤。 习题2 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8V,内阻分别为1Ω、2Ω、4Ω、8Ω,今要对R = 2Ω的电阻供电,问选择内阻为多大的电源才能使R上获得的功率最大? [ ] A、1Ω B、2Ω C、4Ω D、8Ω 【小结】 物理学的任何规律结论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都有其适用范围。有的同学做题比较多,习惯于套用一些熟悉题目的解题路子。这种方法有它合理的一面,也有其造成危害的一面。关键是要掌握好“条件和范围”。习题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12V,内阻r=3Ω,R0=1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Ω,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1=2Ω时,可使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时可使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功率为6W),则此时R2的阻值为( )A.1.5Ω B.2Ω C.2.5Ω D.3Ω习题4.高考上海物理试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1)若滑动片P由a滑至b时A示数一直变小,则R1和R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R1=6,R2=12,电源内电阻r=6,,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R3的阻值应该选择( )(A)2。 (B)4。 (C)6。 (D)8。 图a 图b【点评】本题确有创新之处,第一,它是设计性实验,不是验证性实验,第二,求R3的阻值,不特别仔细研究,难于看出这两个值的区别,命题确实别具匠心。 习题5.2020版鲁科版新教科书必修第1册第2章章末练习第7题. 如图(a)所示,一辆自行车以速度v=5m/s匀速经过汽车时,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在图(b)中画出两车的v-t图像。(2)当汽车速度是多少时,自行车超过汽车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3)当汽车速度是多少时,汽车刚好追上自行车?经历了多长时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11讲 辨析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力学,电学,振动与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10讲 建模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07讲 守恒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量守恒,能的转化与守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