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 了解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3、 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
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难点:
生命的起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讨、自学、引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钟)
提问检查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1、 什么叫遗传、变异?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对生物有何意义?
有了遗传,物种得以延续;有了变异,生物变得多样化;有了遗传的变异,才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
二、新课(30分钟)
1、 引入:
地球在距今46亿年前刚形成,那时候,地球上还没有生命,那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呢?
2、 生命的起源
播放关于生命起源的录相资料,学生观看后让学生自己叙述生命是怎样起源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述能力。
3、 展示生物进化系统树,由学生叙述植物和动物进化的过程,教师用课件随同展示。
4、 当明确生物进化过程后,由学生讨论总结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5、 生物进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出现人类,让学生看书找出人类出现过程中是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用课件展示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 处理动动脑
2、 投影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
作业设计:
1、地球形成于 亿年前,那时因为 而没有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有 、 、 等,它们在 、 、 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 ,并汇集到 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的 ,因此, 是 的摇蓝。
3、原始生命由于 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具有 (能自养)的 ;另一部分进化成没有 (不能自养)的 。
4、植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藻类 。
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古代鱼类 。
6、人类起源于 ,在从类人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中, 起了决定性作用。
板书设计: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人类的出现
教学后记:
1、植物进化的内容学生既感兴趣,但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面窄,又找不到很充足的证据,本想让学生去收集,后改为教师收集。
2、 学生在充足的资料中能自己总结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3、 人类起源观点较多,较为人们接受的是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起源过程中,劳动起着关健性的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