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森林狂想曲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森林狂想曲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问好;,发声练习;,欣赏《喀纳斯湖》;,欣赏《森林狂想曲》,总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听《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2.了解民族乐器曲笛,进一步了解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3.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欣赏《喀纳斯湖》;
四、欣赏《森林狂想曲》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欣赏《喀纳斯湖》;
喀拉斯湖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距乌鲁木齐900公里。是一处风景胜地。
“喀拉斯”是蒙古语“美丽富饶而神秘”的意思,其水源是阿尔泰山主峰——中俄蒙边境的友谊峰。
湖面长25公里,湖面宽1.6到3公里,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湖深188.5米,是我国第二深的湖泊。湖的周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这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泰加林系“飞地”。20万年以来,喀拉斯湖一直笼罩在与世隔绝的迷雾之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护林员来到这里,一个隐匿已久的秘密才公之于世。
从布尔津县城出发,经过了阿尔泰山的第一个景观带——黑钙土草甸草原带,穿过一片古老的森林,喀拉斯湖就宁静而安详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远望友谊峰,蓝天白云下,雪峰、森林,交相辉映。森林簇拥着雪峰,雪峰映照着森林。雪峰洁白耀眼,森林碧绿苍翠,给人以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感觉。
喀拉斯湖的水色靓丽而神奇,它会随着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它以深蓝绿为主色调;阴天,它以暗灰绿色做底色;炎炎夏日,冰川融化,大量乳白色的烨状冰碛物质流入湖中,蓝绿色的湖水中又融进了乳白色。因此,喀拉斯湖又称“变色湖”。
四、欣赏《森林狂想曲》
1、 与森林共赏:
今天我们要随着这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
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
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并思考问题:
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生:乐曲轻快、流畅
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
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
2、 与森林共奏:
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
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
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3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是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那么1、2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1、2、3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LA来模唱。挥舞手臂。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春到沂河 美丽的村庄 晓风之舞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森林狂想曲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银色的桦树林 绿色的祖国教案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学习歌曲,创编与延伸,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