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
    1.对文学作品中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考点解说】鉴赏作品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
    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
    人物形象(作者刻画的)
    意象(主要是写景诗)
    (主要是咏物诗)
    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诗人创造出来寄寓了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意象物
    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认识人物形象
    Please write the title herePlease write the title here
    田园乐七首·其五[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人物形象类型
    田园乐七首·其五[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人物形象类型
    类型一:不慕名利、傲视权贵的形象
    《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人形象类型
    《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人形象类型
    类型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人物形象类型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物形象类型
    类型三:寄情山水、热爱田园的隐者形象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田园作 [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人物形象类型
    田园作 [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人物形象类型
    类型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
    诗人形象类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
    诗人形象类型
    类型五:建功立业、矢志报国的形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人形象类型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人形象类型
    类型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形象类型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形象类型
    类型七: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人形象类型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人形象类型
    类型八:爱恨情长的形象
    类型一:不慕名利、傲视权贵的形象类型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类型三:寄情山水、热爱田园的隐者形象类型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类型五:建功立业、矢志报国的形象类型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类型七: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类型八:爱恨情长的形象
    掌握答题技巧
    Please write the title herePlease write the title here
    设问方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①蓑笠翁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③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简要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答案】①这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②诗人只顾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题思路
    答题模板
    点特点 说内容 表情感
    ①塑造了......形象, ②写出了......内容, ③表达了......思想感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①诗歌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点特点)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心中悲愤,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说内容)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表情感)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诗歌中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
    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意象
    意象和意境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命题模式
    分析景物形象的方法:
    点击输入你想输入的文字内容
    一、找出诗中画面所描写的景物,找出诗中体现主观情感的词语。
    二、将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词语构成画面。
    三、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
    归纳:一找二想三感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题引路】
    【追溯教材】
    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情感:断肠画面: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感觉:凄凉悲苦 
    意象
    意境
    鉴赏景物形象答题步骤
    点击输入你想输入的文字内容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宋朝·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一步,抓住物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读懂诗意
    咏物(梅花)
    遗世独立
    高雅脱俗
    想象
    咏物
    二、准做题目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C.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D.“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解析:“‘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错误。诗中是说梅花的高洁风致是天然生成,与风露冰雪无关。答案:C 
    临风一笑问群芳中谁是真的又纯又白。傲然独立,没有与之相比的,只有姑射山上的仙人勉强可比。如此绝世艳姿有谁怜惜,自己保有真心,与媚俗尘世遥远相隔。天然如此卓越美好,跟风露冰雪无关。 应当笑李花桃花太粗俗,不说话却总引来狂蜂浪蝶。哪里比得上梅花黄昏时分对着清浅的一溪霜月,摆弄自己的影子来的高贵脱俗呢。雕刻着美丽图案的号角吹着残破的声响,瑶台梦醒,径直悄无声息地休歇去了。绿阴下的青青的果子,不要轻易摘下。
    诗歌大意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宋朝·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通过“梅花、清溪、霜月”为意象,描绘了黄昏时刻梅花摆弄姿态,梅的芳姿倒映在水中的,月色清凉,构成了一幅清雅幽静、安谧美好的画面。
    系统知能——建模型(一)必备知识常见诗歌意境特点
    续表
    (二)必会方法1.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三要”(1)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则只需提炼出景物并简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就需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描述或者分析,拟写的答案要包含景物、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达效果,有时还要提及表达的情感等。(2)要掌握写景的主要技巧。如虚实相生、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远近高低等角度位置变化,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描写手法。
    (3)要掌握表现写景特色的名词术语:
    2.鉴赏景物形象题答题“三步骤”
    课堂小练
    易水[ 宋 ] 汪元量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鼙才动起人愁。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
    【答题步骤】A.抓住意象B.再现画面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①首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萧瑟的古渡秋景图。②深秋时节,诗人卸罢征鞍又孤舟北上,人目所见芦苇萧萧,古渡口边冷冷清清,渲染出一片冷落萧条的气氛。③古渡、孤舟自然引出诗人的羁旅之愁、漂泊之感、故国之思,为全诗奠定乃悲凉的感情基调。
    【答题步骤】A.抓住意象B.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范式】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景——境——情)【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 )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小结

    诗歌鉴赏复习之 事物形象
    学习目标:如何鉴赏事物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这类诗一般称为“咏物诗”“托物言志诗”。
    咏物诗的特点
    1、标题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形似 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3、神似 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4、常用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等。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的情感归类 1.对所咏之物喜爱,赞美;2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3、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4、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5、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鉴赏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⑴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含意。⑵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⑶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
    提问方式: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③某物象象征什么?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⑤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外在特征+内在品格)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典型例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⑴借问:犹询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⑵飞空:飞入空中。⑶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⑷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2] 白话译文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外在特征)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内在品性)。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注】本题有两问,属小口径题,两问刻分开来答,问什么答什么,可不用分析,视分值而定。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实战演练1
    【参考答案】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2分)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2分)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2分)
    实战演练2
    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6分)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2分)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2分)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2分)
    解 答
    古诗语言鉴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 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抒情性2.精炼含蓄性3.跳跃省略性

    炼字: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活用 词、色彩词、拟声词、情感(传神显旨)词等
    炼句:关注句法、词法 关注位置 关注表达技巧
    炼篇:语言风格
    解 答
    古诗鉴赏炼字
    炼字,指锤炼字词,作者经过反复琢磨,选出最精确、最妥帖、最形象生动的字词,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一、何谓炼字?
    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字与另一个字比较哪个更好? 亮观点并比较鉴赏
    二、鉴赏诗歌炼字的解题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1、手法角度
    2、声韵角度
    4、语境角度
    3、活用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 诗中的“绿”字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
    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诗人的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
    (一)“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
    1、肯定“好”或者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并指出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3、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还原到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4、点出字词作用:展现了怎样的情景,烘托出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二)答题步骤
    (三)大致格式: 引述关键词语+分析用法用意+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表感情、谈作用}。
    (三)真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品味颔联中“钟”字的妙处。(2分)
    答案:(1)“钟”字是聚集之意,(释含义)(2)运用拟人手法,(明手法)(3)写出了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描景象)(4)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表情感)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典题示例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释含义)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描景象)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点技巧,析形象)或:化静为动(以动写静)通感: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情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典题示例
    五、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答案:1.争:争着,抢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表现出了莺的活泼可爱。3.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4.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题目:本诗最后一句的“空”字历来被评论家称道,请你说说它妙在哪里。
    答案:“空”指只有,写出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没有修辞手法,没有转化,没有前后照应,不用回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26.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参考答案:1.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 释含义2.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 描景象3.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表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
    -----炼句
    提问方式:1、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2、某句妙在何处? 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句。4、前人评价此句XX,你同意吗?5、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更好?为什么?
    炼句类型
    在诗歌创作中能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
    炼句关键环节炼句题考的一般都是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句子,熔铸了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它主要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真题引路1
    你能读懂这首诗吗?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内容
    语言,手法
    感情
    诗人月夜下游山,山谷宁静,风声响亮,谷中空旷,月色深深。
    参考
    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可将一二步骤结合分析)
    表达出作者向往宁静,喜好山水,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1、解释该句的表层含义,或描述景象。(此句写景)
    2、结合关键词、手法具体分析。
    3、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释句义(或绘景象)——析手法——明作用(悟情感)
    解题步骤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意蕴,概括内容。第二步,抓住突出的一点(技巧手法、语言特色、艺术构思)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第四步,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答题模板,四大关注点】 形象内容(画面) 手法技巧 (写景、抒情手法) 语言炼字(关键词) 作用(结构、情感和主旨)
    释句义(或绘景象)——析手法——明作用(悟情感)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巩固提升 1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①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简析句意
    结合文意具体赏析
    ②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③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
    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巩固提升2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赏析。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①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
    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2)
    ③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
    一、炼主旨句或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杜甫的《江村》)
    二、炼写景句(如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三、炼有特殊手法或特殊效果的句子(如白居易《望月有感》)
    经常进行锤炼的语句
    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牛刀小试1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比喻)用春蚕食叶比喻(描摹)考场内考生笔落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手法精妙:
    (以响衬静)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4分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明确:(1)此句的意思是:举子们紧张地答题,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明句意)(2)用春蚕食叶比喻(描摹)考场内考生笔落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比喻)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以响衬静)(析手法)(3)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悟感情)
    6分
    鉴赏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焚起了香,增添了肃静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举子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入场后,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作者面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贤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牛刀小试2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为这残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暖。
    温馨提醒: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字进行分析。(关注:构思、用词、手法、情感)
    ②用词巧妙,“抱”“吹”等动词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拟人手法的运用尤使这残春无半点落寞之意。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风格的含义
    诗歌风格简称诗风,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诗人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总的特色。从诗风渊源看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体裁看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还有通俗和幽默之别。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人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等因素决定的。
    知人论世,了解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做到知人论世。
    陶渊明朴素自然白居易通俗易懂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温庭筠绮丽香艳李清照缠绵悱恻范仲淹苍凉悲壮王安石雄健高俊辛弃疾豪迈奔放
    杜甫沉郁顿挫晏殊婉约含蓄苏轼旷达豪迈李白豪迈飘逸 杜牧清健俊爽王维恬淡优美高适悲壮苍凉 陆游悲壮爱国 李贺幽峭冷艳李煜伤感细腻
    1.1了解语言风格
    作家的语言风格虽然干差万别,但有规律可寻。
    “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rù,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经靡。“——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今天我们讲解六组十二类。
    1.2朴实和藻丽
    朴实(朴素、平淡、自然):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地描写、议论、说明。藻丽(华丽、绚丽、奇丽):它讲究词藻美,多用修辞想象,叙事议论铺张渲染。
    那边的墙角有一只柳条箱,三个衣包,大概就是三位先生带来的,仅仅这些,房里已没有空地了,电灯的光本来很弱,又蒙上一层灰尘,照得房里的人都昏暗模糊。——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文学是什么?是七色的阳光,喧嚣的大海,苍茫的丛林,炽热的火焰;是生活的折光,人生的梦幻,奇异的感觉,苦闷的象征;或者就是有人说的只是作者与读者躲避风雨的凄苦的小舟……
    多为用词角度
    1.2朴实和藻丽
    朴实(朴素、平淡、自然、冲淡):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地描写、议论、说明。藻丽(华丽、绚丽、奇丽、飘逸):它讲究词藻美,多用修辞想象,叙事议论铺张渲xuàn 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代表诗人:陶渊明
    代表诗人:李白、李商隐
    多为用词角度
    1.3豪放与婉柔
    豪放(奔放、雄奇):词语道劲,音调高亢,气势浩荡,意境雄浑。婉柔(婉约、细腻):笔墨纤细、格调柔和、语调舒缓、情意绵绵。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的,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郭沫若《太阳礼赞 》
    别了,春水感谢你潺潺的细流,带去我许多意愁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我要坐到泉源边静听回响。——冰心《繁星·春水》
    多为意境角度
    1.3豪放与婉柔
    豪放(奔放、雄奇):词语道劲,音调高亢,气势浩荡,意境雄浑。婉柔(婉约、细腻):笔墨纤细、格调柔和、语调舒缓、情意绵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代表诗人:柳永、李清照
    多为意境角度
    1.4含蓄与明快
    含蓄(蕴藉):用简约的语言表达丰厚的语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玩味揣摩。明快(简洁):干净利落,一语破的,语意鲜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
    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多为抒情角度
    含蓄(蕴藉、隽永):用简约的语言表达丰厚的语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玩味揣摩。明快:干净利落,一语破的,语意鲜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4含蓄与明快
    多为抒情角度
    李白借助宗悫的话,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给同样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繁丰:力求酣畅淋漓、详尽丰满地表现事物。多用长句、排比、细节描写。简洁(简约 、简炼 ):文词简洁,言简意丰,力戒冗词赘句。多用成语、短句,白描。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1.5繁丰与简洁
    多为描写角度
    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问,对。哪来这么多的问题?从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这第一个问号开始,十一问,急急忙忙,不等人回答的十一问,这十一问需不需要解答?不需要解答。把自己的思乡情切全部表达在这个问当中。
    繁丰:力求酣畅淋漓、详尽丰满地表现事物。多用长句、排比、细节描写。简洁(简约 、简炼 ):文词简洁,言简意丰,力戒冗rǒng词赘句。多用成语、短句,白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5繁丰与简洁
    多为描写角度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但他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细细品味,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1.6清新与悲壮
    清新(秀丽、明丽):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语言通俗,比喻新颖,包含着喜悦之情。悲壮(沉郁、悲慨):意境深沉,出语高昂,含思悲壮,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多为情感色彩
    1.6清新与悲壮
    清新(秀丽、明丽):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语言通俗,比喻新颖,包含着喜悦之情。悲壮(沉郁、悲慨):意境深沉,出语高昂,含思悲壮,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多为情感色彩
    庄重:话题较为庄重严肃。诙谐: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语言幽默轻松,诙谐、风趣或含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用语贴近生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1.7庄重与诙谐
    多为叙事角度
    庄重:话题较为庄重严肃。诙谐: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语言幽默轻松,诙谐、风趣或含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用语贴近生活。
    在文映江解甲归田之后,深居简出,穿着粗糙,根本不像当过官的老爷模样。一次,几个乡邻相聚饮茶,有一迟者赶来,四下打量了一番,便问“文老爷”来了没有。众人一指文映江说这就是,可那人却始终不肯相信,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就是老爷。可见,人在很多情况下都只关注外表。这就是势利眼的一种体现,文映江莞尔一笑,决定以针来讽刺这种现象。
    《咏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1.7庄重与诙谐
    多为叙事角度
    1.8 总结
    多为叙事角度
    语言风格
    (记忆)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清新明丽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平白如话、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含蓄隽永、雄浑豪放豪迈雄起、绚丽飘逸、慷慨悲凉沉郁顿挫、生动形象、幽默讽刺……
    学以致用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小试牛刀
    清新自然
    委婉含蓄(含蓄隽永)
    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
    生动形象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迈雄起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清新自然
    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平白如话(朴素直白) 口语化
    2.设问与作答
    从高考命题来看,对语言风格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出语言风格,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如:二是直接分析语言风格,如:
    语言风格题答题思路
    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列例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效果)
    行 香 子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bēi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yáng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池塘
    安闲自在的步行
    趁着一时高兴
    显见春意之浓,村庄之美
    点明心情
    点明季节
    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概括准确,淋漓尽致地写春的生命活力
    快意和舒畅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2.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6分)
    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全诗表达了诗人表生机优美的农村风光的喜爱以及快意和舒畅的心情。
    诗歌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用词、句式、手法①用一两个词(一般为四字短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等。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该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②“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思亲的神态,“影半身”更显形影相吊孤单寂寞的情状,给人极大的孤独感和真实感。三四句又想象家人深夜静坐,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③从而自然流畅地表达了诗人真挚动人的思乡之情。
    2.设问与作答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3.真题巩固
    3.真题巩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6.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3.真题巩固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析。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3.真题巩固
    古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技巧·关键能力】明确古诗歌表达技巧的“四类型”考查类型一 修辞手法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二是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其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是考查的重点。
    【真题示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3分)浣 溪 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姜 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请简要分析上片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3分)
    【解题导图】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雁“怯”重云,画船“愁”过,(1分)表达了词人急切归家却遇阻碍的愁苦之情。(1分)
    【核心知识·诗词常见修辞手法归纳】
    考查类型二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2.(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采 地 黄 者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答:  
    【点拨】
    答案: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6分)答:  【点拨】本题从比较描写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上片前三句介绍乐曲的演奏者,五、六句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乐曲的复杂变化,第十句写乐曲超出了最天然的音律和乐器,属于正面描写。下片由“洗耳为渠听”可知,主要是从听者的角度来描写乐曲,并且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渲染描绘,属于侧面描写。
    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核心知识·常见表达方式归纳】(一)描写手法1.侧面描写
    2.正面描写
    (二)抒情手法
    考查类型三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则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真题示范】4.(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送 王 昌 龄李 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单一型)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答:  
    【点拨】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点染一词是借用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体感。运用到诗词创作上,“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厚,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一般说,点出的是内在情感和诗歌主题,而渲染用的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点染分为三种类型,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时加染,染中有点。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二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5.(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秋  兴陆 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狭窄。
    (多样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以颈联、尾联为例,选择其中两种作简要赏析。(6分)答:   【点拨】这是一道典型的诗句赏析题,答题思路是“手法+诗意+情感”。颈联中理想与现实的状态是鲜明的对比。尾联中“明朝”点明所写内容是作者想象,是虚写;“桐江”上有严子陵隐居的钓台,此处为用典。尾联还有对秋景的描述,表现了诗人的愁思,这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
    答案:①对比。想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现实中,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已是愁肠百结,悲愤难平。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②想象(虚写)和用典。明日诗人且学严子陵,在烟雨迷蒙的桐江岸边,在红枫树下系上钓舟,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的愿望。③寓情于景。想象自己(虚写)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核心知识·表现手法归纳】
    考查类型四 结构技巧  古代诗歌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作者为了表情达意,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主要有开门见山、首尾照应、层层深入、重章叠句、统领全诗、抑扬结合、先景后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意象组合、过渡、铺垫、伏笔等。对此,高考命题时有涉及,经常会就诗歌的开头、中间、结尾、整体结构等设置问题。
    【真题示范】6.(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 甫先帝御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   【点拨】诗歌前四句是为了突出曹霸的画技而做的铺垫。先看前两句,“画工如山”是形容画师众多,“貌不同”是说所画之马都不逼真。这两句意思是说,先帝的御马玉花骢许多画师都画过,每个画师画的都不同,但都不逼真,暗含玉花骢难画之意。这是第一层衬托。再看后两句,这两句是描写真马。“迥立”“生长风”写出了真马的昂首挺立、气宇轩昂,暗含画家要画出此马的神采实属不易。这是第二层衬托。
    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核心知识·结构技巧归纳】
    活动2:掌握古诗歌表达技巧三步骤,有效突破表达技巧题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4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三步骤”。
    【说明】(1)若题干中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省略;(2)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可以合并,也可以调换顺序。
    【典例剖析】【典例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4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答:  
    【解题示范】
    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6分)答: 
    【解题示范】
    答案:①选取景物,铺陈描摹。诗人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描绘。②移步换景,富有层次。作者描绘时是采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顺序来写的。③虚实结合,寓情于景。这首诗的颔联实写,颈联虚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向往之情。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山石(节选)韩 愈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C.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D.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解析】选A。此诗标题虽然为“山石”,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具体描绘,没有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运用象征或起兴手法。所以,“咏物诗”的说法错误。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
    (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是手法,要分析这种手法就要了解诗歌内容,了解了诗歌内容必然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作为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的简答题,一定要注意逐句解读。
    答案:①“百虫绝”暗示夜深之前百虫鸣奏,百虫鸣息,清月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②“穷烟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③阳光冲出浓雾,天光一开,眼见花红水碧,烂漫纷呈,还不时见到粗大的松枥。④涧水激激,微风习习,赤足涉山涧,作者不觉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融情于景。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朱 湾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注】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隐沦”指代韦九山人,“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他山行之中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C.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谁作主”“自为邻”两句一问一答。“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D.尾联以议论作结,“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山林,是天性使然,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
    【解析】选D。D项,“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错误,应为表达了对韦九山人的敬佩之情。
    (2)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答:  【解析】题干提示本诗运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因此可以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本诗。诗歌的前三联描写了幽静脱俗的自然环境,结尾表露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首联“无尘”二字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安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污浊尘世的厌弃。②颔联“唯通马”足见深山之僻野幽邃,“始见人”则进一步表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③颈联描写了一个四面云山、寥廓寂静、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作者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备选题库】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9分)临江仙·送光州①曾使君②[宋]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③。不应④霜塞晚,横槊看诗成。【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②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③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④不应:不顾。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的前两句中,“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事情,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B.“回头双鬓已星星”这句是上片关合前后的过渡句。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在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C.“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通过江上杯酒相倾的细节,描写了词人与友人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的情景,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D.“铁马红旗寒日暮”这句,词人借助意象的描绘表达情感,其中“铁马”表现出了友人久守边城的艰辛,进而表现出词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寒日暮”表达了友人思归的急切之情。
    【解析】选D。D项,“表达了友人思归的急切之情”属于理解错误。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
    (2)本词的下片为人称赏,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下片。(6分)答: 
    【解析】词的下片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想象使君到任后军队的面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本题回答出下片使用的虚写手法以及该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即可。答案:词的下片虚写,运用想象手法。想象使君到任后在边塞生活的场景以及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
    CONTENTS
    题型一 词句情感题
    题型二 整体情感题
    素养提升训练
    题型一词句情感题
    要明确题目是要求“概括”还是要求“分析”,“概括”只需归纳总结要点,“分析”则既要归纳总结要点又要结合诗句阐释要点。示例考题中的“表达”“什么”,“有”“什么”表示该类题目要求“概括”思想情感。
    (1)(2020·江苏高考)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关键词:表达、什么)(2)(2019·全国卷Ⅰ)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关键词:有、什么)(3)(2019·江苏高考)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关键词:表达、什么)
    作答方向
    考题分析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结合注释,整体理解诗意。“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王安石和沈康乃前后两任常州知州。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自己离任),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
    步骤一:抓人、事、景,确定诗歌表达的情感
    题干问的是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
    步骤二:分析设题诗句,写出规范答案
    题型二整体情感题
    要明确题目是要求“概括”还是要求“分析”:示例考题中的“阐述”“有何”“什么”“表达”“哪些”等表示该类题目要求“概括”思想情感;“分析”则表明既要归纳总结思想情感又要结合诗句阐述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
    (1)(2020·全国卷Ⅰ)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关键词:简要概括)(2)(2020·全国卷Ⅱ)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关键词:阐述、什么、有何)(3)(2019·天津高考)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关键词:表达、哪些)(4)(2017·全国卷Ⅲ)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关键词:分析)
    作答方向
    考题分析
    诗歌首联写道“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期”,约会,对于因为病情和朋友爽约,未能写诗的遗憾;颔联“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作者虽然在教书,但是对外面的春色充满了向往;从尾联“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从注释可知,沈约的眼疾都能医好,那么您的病一定也能治好,那时江花满枝,一切都会变好。
    抓诗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情感
    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
    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确方向有的放矢,找准路径整体把握,考查点,读懂诗歌,如何理解,反衬对比,咏物诗,诗歌鉴赏方法小结,答题步骤与方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诗歌鉴赏,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诗歌鉴赏之炼句,命题特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语言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