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全册课件PPT+同步教学设计(多课时压缩包)
高中语文《红楼梦》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红楼梦》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课时36_第一单元_走进《红楼梦》-课件pptx、课时36_第一单元_走进《红楼梦》-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红楼梦》专题系列课教学设计与练习第一课时 走进《红楼梦》学习目标1. 了解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成书经过。2. 初步了解前五回的基本内容,掌握《红楼梦》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导入:假如去往一座孤岛,只能带一本书,你会带哪一本呢?很多人选择了带《红楼梦》, 这是一本随时都可以读,翻到哪一页都能读下去的常读常新的书,今天让我一起走进红楼梦。一、名人眼中《红楼梦》《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 所不备。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 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王蒙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 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 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 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 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 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样一个奇才绝才写出来 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周汝昌很多人觉得,《红楼梦》是一本描写从繁华到幻灭的书,从而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很消极 的书,我不这么想,我认为《红楼梦》最想表达的是:活出你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让这个 生命发光,我相信这是《红楼梦》最精彩的部分!—— 蒋勋《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曹雪芹假托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 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 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红楼梦》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其中更有对 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 等级制度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 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 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容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 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二、曹雪芹其人其事基本资料展示:名字的由来;曹雪芹家世;曹雪芹其人;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 (约 1715— 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皇室包衣, 曾祖 母乃康熙乳母。曹家三代四人任江宁织造官。名霑 曹雪芹满月后数日,曹頫奏折: “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 ”此即曹雪芹名 “霑”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均占。有“世沾皇恩”之意。字梦阮 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 ,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 “雪芹”二字出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
鸠行可脍”,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曹家特点:①祖上有战功 。 ②与皇室关系密切。 ③是书香门第。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 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 于世。三、《红楼梦》前五回简介。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 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 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红楼梦》的前五回构成整个小说的序幕,分别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第一回——女娲补天 第二回——贾府人物 第三回——黛玉进府 第四回——贾史王薛 第五回——太虚梦游
木石前盟上下关系典型环境社会背景隐喻结局
四、课后探究:请同学们阅读《红楼梦》前五回,统计一下在前五回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 人物?参考答案:出现了大约 70 个人物。按照出场顺序有女娲、未用的补天石、茫茫大士、渺渺 真人、空空道人、甄士隐、甄英莲、警幻仙子、绛珠仙草、神瑛侍者、贾雨村、娇杏、霍启、 甄士隐夫人封氏、封肃、林如海、贾敏、林黛玉、冷子兴、荣宁二公、贾代化、贾敷、贾敬、 贾敬、贾蓉、贾蓉、贾母、贾赦、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贾兰、贾元春、贾宝玉、甄 宝玉、贾环、贾琏、王熙凤、张如圭、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邢夫人 (贾赦妻) 、王嬷 嬷 (黛玉乳母) 、雪雁 (黛玉从家里带来的丫鬟) 、紫鹃、李嬷嬷 (宝玉乳母) 、袭人、王 子腾夫妇、薛姨妈、薛蟠、李守中 (李纨父亲) 、人贩子 (拐走甄英莲的拐子) 、冯渊、冯 渊仆人 (告状者) 、门子 (小沙弥) 、冯家人、薛宝钗、尤氏 (贾珍妻) 、秦可卿 (贾蓉妻)、 秦钟 (秦可卿弟弟) 、晴雯、麝月、秋纹、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兼 美 (秦可卿仙境化身) 等。 第二课时 《红楼梦》人物图谱 学习目标1.初步理清《红楼梦》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建《红楼梦》的人物图谱。 教学过程导入:《红楼梦》中一共出现多少个人物?资料展示:1974 年南充师院中文系统计为 601 人,其中男 323 人,女 278 人。1974 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统计为 623 人,其中男 282 人,女 341 人。1982 年上海师大徐恭时先生统计为 975 人,其中男 495 人,女 480 人。一、《红楼梦》中人物,从活动空间来看,分为天上人,地上人和地下鬼。 别具匠心的神话背景。
二、《红楼梦》中人物,从身份地位来看,分为人上人、人中人和人下人。难能可贵的平视视角。曹雪芹不仅塑造了许多熠熠生辉的显贵人物,也写活了很多小人 物。比如伶牙俐齿的丫鬟小红,痴情的戏子龄官,幽默风趣而又朴实善良的刘姥姥等等。三、《红楼梦》中人物,从血缘关系来看,分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关系错综复杂。 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1. 贾府人物关系图分析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 (薛) ,珍珠如土金如铁。2. 核心人物简介贾氏贾政、宝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珍、贾琏、贾赦等史氏贾母、史湘云等王氏王熙凤、王夫人、薛姨妈等薛氏薛宝钗、薛蟠、薛宝琴、薛蝌等3.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4.初识十二金钗。四、小结。 第三课时 林黛玉进贾府 ( 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围绕林黛玉进贾府与众人见面这一中心事件,梳理故事情节。2.寻踪索迹,赏析典型环境。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为线索,呈现贾府地图,分析贾府 的建筑特点及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 1.知识回顾:小说三要素:环境、
2.情节结构:开端: 初进荣府 (第 1 段)发展:拜见贾母及众人 (2 到 4 段)高潮: 初见凤姐 (5 到 6 段)继续发展:拜见贾政、贾赦及陪贾母晚餐 (7 到 12 段)最高潮:宝黛会面 (13、14 段)结局:安排起居 (15、16 段)二、寻踪索迹,赏析典型环境 1.欣赏《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片段,形象感知贾府环境。2.展示宁荣二府平面图,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次序观察贾府布局。3.寻踪索迹,赏析典型环境。未进贾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 别家不同,这些不同是如何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的?①贾府建筑的外部观感:宏伟 显赫②贾府建筑的内部结构:精巧 别致③以荣禧堂为主的装饰:陈设华贵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贾府里众人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贾府的人物如 何表现出贾府的与众不同?4.小结: “与别家不同”的贾府三、总结: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豪门贵族 的威严、显赫,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让我们感受到了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同寻 常的豪门望族,是皇帝信任的簪缨世家。 第四课时 林黛玉进贾府 (二)学习目标1. 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2. 学习围绕中心事件,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众人眼中的林黛玉:言谈举止不俗、体质病弱不足二、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容貌标致气度不凡三、宝玉眼中的林黛玉:飘逸脱俗、多愁善感、弱不禁风、聪慧灵秀四、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
1.婉拒邢夫人留饭 2.在王夫人家小心择座 3.吃饭时推让、接茶 4.对读书的不同回答 5.见到各种人时的表现
顾全大局、处处留心多思多虑 小心谨慎聪敏懂礼、小心谨慎细心周到 言行得体礼节周全 富有教养
五、林黛玉人物形象及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小结
1.肖像描写 (三次叠加的笔法)言谈不俗,聪慧灵秀;美貌多情,病态纤弱。2.动作描写 (观察打谅、遵礼谦让)知书达礼,富有教养,谨慎小心。1. 心理描写 (纳罕、忖度) 小心谨慎。2. 语言描写 (应对、改口) 识礼仪、敏感多思六、拓展探究:为什么不写林黛玉的服饰?1.寄人篱下,穿着过于华丽,则缺少了寄人篱下的辛酸感,削弱其凄凉的悲剧色彩 。 2.黛玉清雅脱俗,无须华丽装扮。3.这也是情理的需要,身处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宝玉,正是见腻了珠光宝气,遇到清新 脱俗的黛玉才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七、主题曲《枉凝眉》欣赏。八、总结。 第五课时 林黛玉进贾府 (三)学习目标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围绕“林黛玉进贾府” 这一中心事件,在迎客声中让众多人物纷纷登场亮相,略讲曹 雪芹对登场的各个人物的不同使用的不同手法。二、依据课文内容,详细分析贾宝玉和王熙凤出场方式的特点与不同,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性 格特征,感受小说中人物形象之生动,感受曹雪芹塑造人物手法之高妙。三、人物形象小结。
王熙凤:泼辣放诞善于逢迎贾宝玉:清秀俊朗任性率真
精明狡黠八面玲珑温文多情痴狂叛逆
四、人物塑造之艺术手法及艺术效果小结。 中心事件(出场)艺术手法艺术效果出场前王:正面描写+对比手法宝:侧面描写+先抑后扬1. 渲染铺垫,造成悬念,引起观众 兴趣和联想。2. 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出场后多角度的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个性化的动作描写1. 有利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凸显 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和善于逢迎, 贾宝玉的俊朗多情和叛逆任性。2. 照应第一回“木石前盟”的情节。 3.有利于表现主题,如:宝玉的叛 逆性格只能以“似傻似狂的”形式 表现出来,包含着对封建道德规范 的蔑视,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 反抗。 五、专题小结。第一节:介绍背景、了解前五回的内容。第二节:构建贾府人物关系图谱。第三节: 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梳理故事情节,赏析典型环境。第四节:分析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第五节:初步感受曹雪芹塑造人物手法之灵活多变,人物形象之个性鲜明。小说中还有很多个性鲜明之人物,感人肺腑之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红楼梦》的 世界,感受《红楼梦》的魅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红楼梦》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课时37_第一单元_《红楼梦》人物图谱-课件pptx、课时37_第一单元_《红楼梦》人物图谱-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教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课时108_第六单元_14促织蒲松龄二-课件pptx、课时107_第六单元_14促织蒲松龄一-课件pptx、课时107_第六单元_14促织蒲松龄一-教案docx、课时108_第六单元_14促织蒲松龄二-教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