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10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109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
(2)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
展开这是一份(2)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共5页。
(2)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
1.【2022年北京】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
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2.【2022年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2022年陕西】“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4.【2022年山西】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的复制品,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鱼洗”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5.【2022年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6.【2022年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7.【2022年青海】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2022年新疆】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 )
A.音调相近 B.音色相近 C.频率相近 D.响度相近
9.【2022年湖南长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讲课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太空授课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
C.女宇航员的音调高是由于振幅大 D.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10.【2022年重庆B】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空气_______产生的,李白是根据________判断声音是笛子发出的。
11.【2022年重庆A】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___________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12.【2022年河南】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_______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13.【2022年安徽】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14.【2022年江西】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15.【2022年河北】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用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_______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A错;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琴和瑟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故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响度没有必然联系,琴和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是因为它们的弦的振动频率相同,不能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C错;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人们就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琴和瑟的声音的,D正确.
2.答案:C
解析: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听众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C正确.
3.答案:A
解析: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A正确;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B错;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错;洪亮的宣誓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D错.
4.答案:A
解析:“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B错误;“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盆中的水和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正确;由于声音具有能量,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B正确;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次被听到的现象,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C正确;声呐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的,D不正确.
6.答案:D
解析: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地震时会伴随有低频的振动,产生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D
解析: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男女两位歌唱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男女两位歌唱家唱歌时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男女两位歌唱家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相近,响度相近,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航天员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正确;太空授课的声音不能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太空授课的声音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的,B错误;女航天员的音调高是因为声带振动频率高,C错误;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D错误.
10.答案:振动;音色
解析: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性,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我们判断不同的声音依据的是音色的不同.
11.答案:振动;音色
解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故人们听到琴声能根据音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12.答案:空气柱;右
解析:对着装水的瓶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瓶内的空气柱越短,吹气时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越靠近右端音调越高.
13.答案:音色
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材料、结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闻声辨人、凭音乐声分辨乐器依据的都是音色.
14.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跳绳时能听到“鸣…鸣…”声,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绳子转动得越快,空气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5.答案:振动;音色;电磁波
解析: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利用的是音色;电视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2—《声现象》 (含详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第3期01 声现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第2期01 声现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