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docx
    •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解析版).docx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第1页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第2页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第3页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解析版)第1页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解析版)第2页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解析),文件包含第17讲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解析版docx、第17讲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讲 相似常见模型之母子三角形
    【知识点睛】
    其中:
    ∠A是公共角
    AB是公共边
    BD与BC是对应边
    当∠ABD=∠ACB时
    △ABD∽△ACB
    性质:

    一般母子型:



    联系应用:
    切割线定理:如图,PB为圆O切线,B为切点,
    则:△PAB∽△PBC
    得:

    在Rt△ACB与Rt△ADC中,当∠ABC=∠ACD时,有
    Rt△ACB∽Rt△ADC∽Rt△CDB
    射影定理:


    特殊母子型——射影定理




    ☆:有关射影定理图形常见的三个应用方向:
    1. 等积法(求斜边上的高)
    2. 同角的余角相等(得∠A=∠BCD)
    3. 射影定理
    在圆中因为直径所对圆周角=90°,转化得此图形,进而利用以上3个结论!
    ☆:“母子△”与“阿氏圆”
    阿氏圆的基本原理就是构造母子三角形,之后再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最后结果。





    母子相似证明题一般思路方法:
    ①  由线段乘积相等转化成线段比例式相等;
    ②  分子和分子组成一个三角形、分母和分母组成一个三角形;
    ③  第②步成立,直接从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逆向证明到线段乘积相等;
    ④  第②步不成立,则选择替换掉线段比例式中的个别线段,之后再重复第三步;
    【类题训练】
    1.如图,Rt△ABC中,∠ACB=90°,CD⊥AB于点D,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C2=AD•AB B.CD2=CA•CB C.CD2=AD•DB D.BC2=BD•BA
    【分析】直接根据射影定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CB=90°,CD⊥AB于点D,
    ∴AC2=AD•AB,CD2=DA•DB,BC2=BD•BA.
    故选:B.
    2.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B∽△ABC,下列不正确的是(  )

    A.∠ABD=∠C B.∠ADB=∠ABC C. D.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依次判断即可.
    【解答】解:A、若∠ABD=∠C,∠A=∠A,则△ADB∽△A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ADB=∠ABC,∠A=∠A,则△ADB∽△A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若,其夹角不相等,则不能判定△ADB∽△A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若,∠A=∠A,则△ADB∽△A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在△ABC中,∠ACB=90°,CD⊥AB,若AD=4,BD=8,则CD的长为(  )

    A.4 B.4 C.4 D.
    【分析】证明△ADC∽△CD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把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ACB=90°,
    ∴∠A+∠B=90°,
    ∵CD⊥AB,
    ∴∠DCB+∠B=90°,
    ∴∠A=∠DCB,
    ∵∠ADC=∠CDB=90°,
    ∴△ADC∽△CDB,
    ∴=,即=,
    解得:CD=4,
    故选:A.
    4.如图,Rt△ABC中,∠ACB=90°,CD⊥AB于点D,∠ACD=3∠BCD,E为斜边AB的中点,则=(  )

    A. B. C. D.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BCD=∠A=22.5°,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CED=45°,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E=CE=BE=AB,设CD=DE=x,则CE=,AD=(+1)x,代入化简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CB=90°,∠ACD=3∠BCD,
    ∴∠BCD=22.5°,∠ACD=67.5°.
    ∵∠ACB=90°,CD⊥AB,
    ∴△BCD∽△BAC,
    ∴∠BCD=∠A=22.5°.
    ∵∠ACB=90°,E为斜边AB的中点,
    ∴AE=CE=BE=AB.
    ∴∠ECA=∠A=22.5°,
    ∴∠CED=∠A+∠ECA=45°,
    ∵CD⊥AB,
    ∴CD=DE.
    设CD=DE=x,则CE=,
    ∴AE=x,
    ∴AD=AE+DE=(+1)x,
    ∴=+1.
    故选:B.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AE=FC;②∠PDE=15°;③;④DE2=PF•FC.其中正确的为(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由△BPC是等边三角形,得AE=,而BE=CF,故①正确;由PC=BC=CD,∠PCD=90°﹣60°=30°,可判定②正确;由△FDN∽△CHB,得,由△BHC与△DHC同高,可知,则判定③错误,由△PED∽△DEB,得,则ED2=PE•BE,可判定④正确.
    【解答】解:∵△BPC为等边三角形,
    ∴PB=PC,∠PBC=∠PCB=60°,
    ∵FE∥BC,
    ∴△FEP∽△CPB,
    又∵PB=PC,
    ∴PE=PF,
    ∴FC=EB,
    ∵∠PBC=60°,∠ABC=90°,
    ∴∠ABE=30°,
    在Rt△ABE中,∵∠ABE=30°,
    ∴AE=,
    又∵BE=FC,
    ∴AE=,
    故①正确;
    ∵PC=BC=CD,∠PCD=90°﹣60°=30°,
    ∴∠DPC=∠PDC==75°,
    ∴∠PDE=∠ADC﹣∠PDC=90°﹣75°=15°,
    故②正确;
    ∵FD∥BC,
    ∴△FDN∽△CHB,
    ∴,
    又∵△BHC与△DHC同高,
    ∴,
    又∵,F不是AD中点,
    ∴≠,
    ∴,
    故③错误;
    ∵∠EPD=180°﹣∠EPF﹣∠DPC=180°﹣60°﹣75°=45°=∠ADB,
    ∠PED=∠PED,
    ∴△PED∽△DEB,
    ∴,
    ∴ED2=PE•BE,
    又∵PE=PF,BE=FC,
    ∴DE2=PF•FC,
    故④正确,
    故选:D.
    (多选)6.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中,AB=6cm,AC=12cm,动点D从A点出发到B点止,动点E从C点出发到A点止.点D运动的速度为1cm/秒,点E运动的速度为2cm/秒.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  )

    A.4.8秒 B.2秒 C.3秒 D.4秒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由题意可知有两种相似形式,△ADE∽△ABC和△ADE∽△ACB,可求运动的时间是3秒或4.8秒.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设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x秒,
    ①若△ADE∽△ABC,则AD:AB=AE:AC,
    即x:6=(12﹣2x):12,
    解得:x=3;
    ②若△ADE∽△ACB,则AD:AC=AE:AB,
    即x:12=(12﹣2x):6,
    解得:x=4.8;
    综上所述: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3秒或4.8秒,
    故选:AC.
    (多选)7.如图,AB是⊙O的直径,D,E是半圆上任意两点,连接AD,DE,AE与BD相交于点C,若添加一个条件使△ADC与△ABD相似,则可添加下列条件中的(  )

    A.= B.AD=DE C.AB∥DE D.AD2=BD•CD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只要添加B,D,两三角形就相似.
    【解答】解:在△ADC和△ADB中,当AD=DE时,∠DAB=∠E,
    ∵∠E=∠B,
    ∴∠DAC=∠B
    ∵∠ADC=∠ADB,
    ∴△ADC∽△BDA,
    另外当AD2=BD•CD时,则有=,
    ∵∠ADC=∠ADB,
    ∴△ADC∽△BDA,
    故选:BD.

    8.在△ABC中,AB=12,AE=14,BD=6,BC=24,且∠BAE=∠DAC.
    (1)求证:△ABD∽△CBA;
    (2)求DE的长.

    【分析】(1)利用两组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证明即可;
    (2)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C,结合∠BAE=∠DAC可证得∠C=∠CAE,从而可知CE=AE,利用DE=BC﹣BD﹣CE计算即可.
    【解答】解:(1)证明:∵AB=12,AE=14,BD=6,BC=24,
    ∴=,=,
    ∴=,
    又∵∠B=∠B,
    ∴△ABD∽△CBA;
    (2)∵△ABD∽△CBA,
    ∴∠BAD=∠C,
    ∵∠BAE=∠DAC,
    ∴∠BAD=∠CAE,
    ∴∠C=∠CAE,
    ∴CE=AE=14,
    ∴DE=BC﹣BD﹣CE
    =24﹣6﹣14
    =4.
    9.已知:如图,△ABC中,点E在中线BD上,∠DAE=∠ABD.
    求证:(1)AD2=DE•DB;
    (2)∠DEC=∠ACB.

    【分析】(1)由∠DAE=∠ABD,∠ADE=∠BDA,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得△ADE∽△BDA,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证得AD2=DE•DB;
    (2)由点E在中线BD上,可得,又由∠CDE=∠BDC,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CDE∽△BDC,继而证得∠DEC=∠ACB.
    【解答】证明:(1)∵∠DAE=∠ABD,∠ADE=∠BDA,
    ∴△ADE∽△BDA.
    ∴,
    即AD2=DE•DB.

    (2)∵D是AC边上的中点,
    ∴AD=DC.
    ∵,
    ∴,
    又∵∠CDE=∠BDC.
    ∴△CDE∽△BDC.
    ∴∠DEC=∠ACB.
    10.已知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在AB上,且BD2=BE•BC;
    (1)求证:∠BDE=∠C;
    (2)求证:AD2=AE•AB.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D=∠CBD,由BD2=BE•BC,得到,推出△EBD∽△D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BDE=∠C,推出∠DBC=∠ADE,等量代换得到∠ABD=∠ADE,证得△ADE∽△AB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1)∵BD平分∠ABC,
    ∴∠ABD=∠CBD,
    ∵BD2=BE•BC,
    ∴,
    ∴△EBD∽△DBC,
    ∴∠BDE=∠C;

    (2)∵∠BDE=∠C,
    ∠DBC+∠C=∠BDE+∠ADE,
    ∴∠DBC=∠ADE,
    ∵∠ABD=∠CBD,
    ∴∠ABD=∠ADE,
    ∴△ADE∽△ABD,
    ∴,
    即AD2=AE•AB.
    11.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PD≌△CPD;
    (2)求证:△APE∽△FPA;
    (3)如果PE=4,PF=5,求线PC的长.

    【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得到判定△APD≌△CPD的条件;
    (2)由△APD≌△CPD得∠PAE=∠PCD,即可证明△APE∽△FPA;
    (3)由△APE∽△FPA得到=,再等量代换即可.
    【解答】(1)证明:∵ABCD是菱形,
    ∴DA=DC,∠ADP=∠CDP
    在△APD和△CPD中,

    ∴△APD≌△CPD(SAS);
    (2)证明:由(1)得△APD≌△CPD,
    ∴∠PAE=∠PCD,
    又由DC∥FB得:∠PFA=∠PCD,
    ∴∠PAE=∠PFA,
    又∵∠APE=∠APF,
    ∴△APE∽△FPA;
    (3)解:∵△APE∽△FPA,
    ∴=,
    ∴PA2=PE•PF,
    ∵PE=4,PF=5,
    ∴PA=2,
    由(1)知△APD≌△CPD,
    ∴PC=PA,
    ∴PC=2.
    12.如图,AC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C,CF是⊙O的弦,过点A作AE∥CF,交⊙O于点E,交BC于点B,点D为CF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F、AD,且∠DAF=∠CAB.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AB=4,AD=,求BE的长.

    【分析】(1)要证明AD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OAD=90°即可,先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出∠AFC=90°,从而得∠FAC+∠ACF=90°,然后再证明∠DAF=∠ACD即可;
    (2)根据BC是⊙O的切线,切点为C,可得∠ACB=90°,所以AD∥BC,从而证明四边形DABC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根据已知AC是⊙O的直径,想到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连接CE,最后利用射影定理求出BE即可.
    【解答】(1)证明:∵AC是⊙O的直径,
    ∴∠AFC=90°,
    ∴∠FAC+∠ACF=90°,
    ∵AE∥CF,
    ∴∠ACF=∠CAB,
    ∵∠DAF=∠CAB,
    ∴∠ACF=∠DAF,
    ∴∠FAC+∠DAF=90°,
    即∠DAO=90°,
    ∵OA是圆O的半径,
    ∴AD是⊙O的切线;
    (2)连接CE,

    ∵BC是⊙O的切线,切点为C,
    ∴∠ACB=90°,
    ∵∠ACB=∠DAC=90°,
    ∴AD∥BC,
    ∵AE∥CF,
    ∴四边形DABC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C是⊙O的直径,
    ∴∠AEC=90°,
    ∵∠ACB=∠CEB=90°,∠B=∠B,
    ∴△BCE∽△BAC,
    ∴=,
    ∴=,
    ∴BE=.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对角线AC是⊙O的直径,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F为CE的中点,连接BD,DF,BD与AC交于点P.
    (1)求证:DF是⊙O的切线;
    (2)若AC=2DE,求tan∠ABD的值;
    (3)若∠DPC=45°,PD2+PB2=8,求AC的长.

    【分析】(1)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DC=∠CDE=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DF=∠ODC+∠FDC=∠OCD+∠DCF=90°,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表示出AD,DC的长,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tan∠ABD的值;
    (3)过点O作OG⊥BD于点G,由垂径定理可得BG=DG,利用PD2+PB2=8,可求半径为2,即可求解.
    【解答】证明:(1)证明:如图,连接OD,

    ∵AC是⊙O的直径,
    ∴∠ADC=90°,
    ∴∠EDC=90°,
    ∵F是EC的中点,
    ∴DF=FC,
    ∴∠FDC=∠FCD,
    ∵OD=OC,
    ∴∠ODC=∠OCD,
    ∵AC⊥CE,
    ∴∠OCF=90°,
    ∴∠ODF=∠ODC+∠FDC=∠OCD+∠FCD=∠OCF=90°,即DF⊥OD,
    ∴DF是⊙O的切线;
    (2)∵∠CAE+∠E=90°,∠CAE+∠ACD=90°,
    ∴∠E=∠ACD,
    又∠ACE=∠ADC=90°,
    ∴△ACE∽△ADC,
    ∴,即AC2=AD•AE.
    设DE=x,则AC=x,
    即(x)2=AD(AD+x).
    整理,得AD2+AD•x﹣20x2=0.
    解得AD=4x或AD=﹣5x(舍去).
    ∴DC==2x.
    ∴tan∠ABD=tan∠ACD===2;
    (3)如图,过点O作OG⊥BD于点G,

    由垂径定理,得BG=DG,
    设BG=DG=m,则PD=m+PG,PB=m﹣PG,
    ∵PD2+PB2=8,
    ∴(m+PG)2+(m﹣PG)2=8,整理,得2m2+2PG2=8,即m2+PG2=4.
    ∵∠DPC=45°,
    ∴OG=PG.
    ∴OD2=DG2+OG2=m2+PG2=4,
    ∴⊙O的半径为2.
    ∴AC=4.
    14.【基础巩固】
    (1)如图1,在△ABC中,D为AB上一点,∠ACD=∠B.求证:AC2=AD•AB.
    【尝试应用】
    (2)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F为CD延长线上一点.∠BFE=∠A,若BF=6,BE=4,求AD的长.
    【拓展提高】
    (3)如图3,在菱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BC内一点.EF∥AC,AC=2EF,∠EDF=∠BAD直接写出线段DE与线段EF之间的数量关系.

    【分析】(1)直接利用两个角相等证明△ACD∽△ABC,可得结论;
    (2)首先说明△BFE∽△BCF,得,求出BC的长,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的长;
    (3)延长DC、EF交于G,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得四边形AEGC是平行四边形,得EG=AC=2EF,∠G=∠ACD,再利用△EDF∽△EGD,得,代入化简即可.
    【解答】(1)证明:∵∠ACD=∠B,∠A=∠A,
    ∴△ACD∽△ABC,
    ∴,
    ∴AC2=AD•AB;
    (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C=AD,
    ∵∠BFE=∠A,
    ∴∠BFE=∠C,
    ∵∠FBE=∠CBF,
    ∴△BFE∽△BCF,
    ∴,
    ∴BF2=BC×BE,
    ∵BF=6,BE=4,
    ∴BC=9,
    ∴AD=BC=9;
    (3)解:延长DC、EF交于G,

    ∵四边形ABCD是菱形,
    ∴DC∥AB,∠ACD=∠BAD,
    ∵EF∥AC,
    ∴四边形AEGC是平行四边形,
    ∴EG=AC=2EF,∠G=∠ACD,
    ∵∠EDF=∠BAD,
    ∴∠G=∠EDF,
    ∵∠DEF=∠DEF,
    ∴△EDF∽△EGD,
    ∴,
    ∴ED2=EG•EF,
    ∴ED2=2EF2,
    ∴EG=EF.
    15.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BC+∠OAB=90°,过点C作CD⊥AB于点D,交OB于点E.
    (1)求证:AB=AC;
    (2)若DE=2,CE=6,求BC的长;
    (3)①若四边形ADEO的面积等于△BEC的面积,求sin∠BAC的值;
    ②记tan∠BAC=x,△AOB与△CDB的面积之比为y,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

    【分析】(1)利用∠ABC+∠OAB=90°及圆周角定理可推出∠ACB=∠ABC,从而得到AB=AC;
    (2)利用“母子型相似”直接可解出BC值;
    (3)①过点O作OF⊥AB于点F,将题干“四边形ADEO的面积等于△BEC的面积“处理可得到S△BDC和S△OFA的关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转化成线段比,从而得到sin∠BAC的值;
    ②利用tan∠BAC=x和面积比可得AC与DC的关系,利用线段关系设相关线段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与y的关系.
    【解答】解:(1)证明:∵OA=OB,
    ∴∠OAB=∠OBA,
    ∴∠AOB=180°﹣2∠OAB,
    ∴∠ACB==90°﹣∠OAB,
    ∵∠ABC+∠OAB=90°即∠ABC=90°﹣∠OAB,
    ∴∠ACB=∠ABC,
    ∴AB=AC;
    (2)∵CD⊥AB,
    ∴∠BDE=90°,
    ∴∠OBA+∠DEB=90°,
    ∵∠ABC+∠OAB=∠ABC+∠OBA=90°,
    ∴∠DEB=∠ABC,
    ∴△EDB∽△BDC,
    ∴即,
    ∴BD=4,
    在Rt△BDC中,BC=;
    (3)①过点O作OF⊥AB于点F,
    ∵S四边形ADEO=S△BEC,
    ∴S四边形ADEO+S△BED=S△BEC+S△BED即S△AOB=S△BDC,
    ∵OA=OB,OF⊥AB,
    ∴S△AOB=2S△OFA,
    ∴S△BDC=2S△OFA,
    由(2)可得:∠OAF=∠OBD=∠BCD,
    ∵△OAF∽△BCD,
    ∴,
    ∵S△ABO=S△BDC即AB•OF=BD•DC,
    ∴,
    ∴即;

    ②如图,延长AO交BC于点P,可得∠APB=90°,∠BAC=∠BOP,
    设OP=1,
    ∵tan∠BAC=tan∠BOP=x,
    ∴BP=x,则BC=2x,
    在Rt△OBP中,OB=,
    由①易得:△OBF∽△BCD,
    ∴y==.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练习:相似模型--母子型相似(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练习:相似模型--母子型相似(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练习相似模型--母子型相似原卷版doc、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专项练习相似模型--母子型相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13 相似三角形中的母子型相似模型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13 相似三角形中的母子型相似模型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相似三角形中的母子型相似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13相似三角形中的母子型相似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0 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之母子型(共边共角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之母子型(共边共角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之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0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之母子型共边共角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20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之母子型共边共角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