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如图为某短肽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短肽形成时需脱去4个水分子
B. 该短肽可在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
C. 该短肽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 该短肽分子由5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形成
2. 如图三幅图均可表示细胞周期。关于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分生区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
B. 图2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段或b+c段
C. 图3中,B→A为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
D. 图1的M期存在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的变化
3. 某同学为研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并得到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底物与试剂
H2O2溶液/mL
0.5
0.5
0.5
0.5
0.5
肝脏研磨液/滴
1
1
1
1
1
磷酸缓冲液/mL
2
2
22
2
2
实验条件
pH
5
6
7
8
9
其他条件
37℃水浴
产生5mL氧气所用时间/s
53
83
35
8
36
A. 由实验结果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是在7-9之间
B. 实验加溶液的顺序是H2O2溶液→缓冲液→酸、碱→肝脏研磨液
C. 将水浴温度降至20℃,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也会相应降低
D.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可用产生5mL氧气所用时间检测
4. 下列有关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处理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最理想的顶棚颜色是绿色
B. 给大棚补充光照时,蓝紫光光源效果强于同样强度的白炽灯光源
C. 白天定时给栽培大棚通风,以保证CO2供应
D. 夜间蔬菜大棚可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5. 图中甲、乙是生物体内的两种化合物,乙由两条肽链(共含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含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相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乙的结构多样性与甲的结合方式有关
B. 化合物乙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4
C. 化合物乙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D. 化合物乙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6.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B. 乙图小麦种子在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结合水
C. 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原核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
D. 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
7. 下列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A. 胚胎干细胞 B. 癌细胞 C. 根毛细胞 D. 形成层细胞
8. 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 B. 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内部
C. 糖蛋白常分布质膜外侧 D. 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脂双层无关
9. 如图为25℃时,葡萄和草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25℃条件下,达到葡萄生长最快的最低光照强度大于草莓的
B. M点之前,限制葡萄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C. 如果从25℃提高到30℃,则葡萄生长更快,而草莓生长会减慢
D. 在Y对应的光照强度下,葡萄和草莓的实际光合速率分别是8mg•m-2•h-1、7mg•m-2•h-1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稀释鸡蛋清中加入蛋白酶,待完全水解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B. 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一定能观察到自动复原现象
C. 高倍显微镜下拍摄的黑藻叶绿体照片,属于叶绿体的物理模型
D. 将少量酒精滴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B.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C.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
D. 利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基础
12. 欲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新鲜的肝脏匀浆为材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肝脏制成匀浆的主要目的是让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得以充分释放
B. 若①为浸过新鲜肝脏匀浆的滤纸片,则②为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缓冲液
C. 不同pH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量不会相同
D. 可使用同一套实验装置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13.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同一草丛中的昆虫
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
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所有的酵母菌
④一个池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③②①
14.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研人员研究了番茄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化情况,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光照强度
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
C3的最大消耗速率
(μmol•m-2•s-1)
有机物含量
(g•L-1)
晴天时的光照
4.46
31.7
1.9
多云时的光照
4.07
11.2
1.2
A. 利用纸层析法得到两种色素带的宽窄可精确计算出二者含量的比值
B. 据表推测叶绿素a在较高的光强下更有利于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C. 多云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导致C3的最大消耗速率低
D. 实验结果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植物的生长
15. 酶的活性受某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酶的抑制剂。如图是研究物质A和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A和物质B分别是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B. 物质A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活性
C. 加入物质A提高了该酶促反应体系中产物的量
D. 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酶的影响
16. 如图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B. 乙图表示冬季密闭的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C. 丙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D. 丁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17. 人体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途径有多种,如囊泡运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
B. 与细胞膜融合后,囊泡内的物质最终都会释放到内环境中
C. 囊泡运输可实现膜的转化,有利于生物膜成分的更新
D. 核孔可以控制蛋白质、RNA等物质进出细胞核
18.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生成的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氧气
B. 有氧呼吸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D. 酸奶胀袋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19. 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的根吸收无机盐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植物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无机盐X的溶液中。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无机盐X的吸收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甲组吸收速率高于乙组,则该植物的根吸收无机盐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若两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该植物的根吸收无机盐X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 植物的生长状况、溶液中无机盐X的浓度等都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D. 若两组保持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而甲组正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20. 如图表示温室大棚内光照强度X与农作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棚内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X>Q时,可采取遮光措施确保农作物的最大产量
B. X从Q点升至Р点的过程中,农作物的有机物总量逐渐降低
C. M和N相比,N点时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 当X=P时,叶肉细胞既进行了呼吸作用,也进行了光合作用
21. 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 酶和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ATP中含有核糖,酶不含核糖
D. 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22. 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有碱基不同,如图是ATP的化学结构图,A、B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B. GTP断开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
C. 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基团是图中的γ
D. 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
23. 植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分、无机盐、温度和光照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环境温度既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既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也可以用于细胞呼吸
C. 植物从土壤吸收的无机盐进入细胞后,大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一昼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24. 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O2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情况),图中AB段与BC段的长度相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O点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
B. 保存该器官时,氧气要维持在20%以上
C. 图中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D. 在图中C点的氧气浓度下,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25. 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与RNA只有②处不同
B. 若②为核糖,则③有四种,分别是A、G、C、T
C. 人体细胞内③有5种,②有2种
D. 在HIV病毒中,核苷酸共有8种
26. 光合作用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重点课题,以下是某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
Ⅰ.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和适宜光照的条件下,测定植物甲、乙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可知,当CO2浓度为q时,植物乙与植物甲固定CO2量的差值为 ______。若适当提高环境温度,p点将向 ______移动。
(2)将植物甲、乙同时种植在同一个透明的密闭环境中,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推测植物 ______首先无法正常生长,原因是 ______。
Ⅱ.景天科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2所示。
(3)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景天科植物生活环境最可能是 ______(填:“温暖湿润”或“炎热干旱”)。
(4)结合图2可知,景天科植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直接来源于 ______过程。如果白天适当提高CO2浓度,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是 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
27. 如图是高等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小分子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有 ______。
(2)A是______;在动物细胞内,物质⑥是 ______,植物细胞中,物质⑥是 ______。
(3)小分子C和D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 ______。真核细胞中物质⑨主要分布在 ______。
(4)F具有不同功能的直接原因与E的 ______有关。
(5)生物膜基本支架组成成分与图中小分子 ______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该组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具有的特性是 ______。
28. 如图,甲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图,乙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发现处于 ______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2)甲图细胞处于分裂 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共有 ______染色体,有 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乙图中的 ______段。
(3)用乙图横轴的线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时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的变化出现在 ______段,纺锤体、染色体逐渐消失的变化出现在 ______段。分裂间期可以表示为线段 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
29. 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以淀粉的形式储存。人们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间内细胞吸收的CO2与 ______(填物质)结合形成三碳酸。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 ______,需光反应提供 ______(填物质)。
(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多次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
(3)针对图1中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
科研人员继续测定不同时刻叶肉细胞中CO2吸收量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该结果支持假设 ______。请运用图中证据阐述理由 ______。
30. 菠萝同化CO2的方式比较特殊: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以适应其生活环境。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菠萝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①过程的CO2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中所示物质参与CO2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甲是____________;甲还可以通过细胞呼吸的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
(3)能为②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是在叶绿体______________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白天适当提高环境中的CO2浓度,菠萝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在CO2浓度较高时能催化RuBP与CO2反应;当О2浓度较高时却催化RuBP与O2反应。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由此推测适当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O2/CO2值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该短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这过程脱去了4个水分子,形成了4个肽键,A正确;
B、短肽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原核细胞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B正确;
C、该短肽分子中的R基没有氨基和羧基,因此该多肽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正确;
D、构成该短肽的氨基酸中,有2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则共由4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形成,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题图是某短肽分子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为-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2。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图2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段或c+d段,B错误;
C、图3中,B→A为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A→B为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C错误;
D、图1的M期为分裂期,存在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在前,分裂期时间较短,在后。
本题考查了细胞细胞周期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A、该实验pH为8时,产生5mL氧气所用时间最短,说明此时的酶活性接近最大活性,对应的pH最接近最适pH,故最适pH应在7-9之间,A正确;
B、加入底物后,应先调节pH,再加入酶,从而保证在特定的pH下发生反应,B正确;
C、最适pH不会因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错误;
D、根据表格中设计思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可用产生5mL氧气所用时间检测,D正确。
故选:C。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酶活性的大小(可用产生5mLO2所用时间来表示),无关变量为实验温度、底物及试剂的加入量等。
本题考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一课本实验,学生要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实验设计的分析方法。
4.【答案】A
【解析】解:A、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属于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绿光最少,因此,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选择红色、蓝色的顶棚,A错误;
B、光合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给蔬菜大棚补充光照,用蓝紫光光源效果强于同样强度的白炽灯光源,B正确;
C、白天定时给栽培大棚通风,以保证CO2供应,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A。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存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掌握细胞呼吸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5.【答案】B
【解析】解:A、甲的结合方式都是脱水缩合,化合物乙的结构多样性与甲的结合方式无关,A错误;
B、化合物乙由两条多肽链(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20个氨基酸)组成,且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则该蛋白质合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18+2×2=1264,B正确;
C、化合物乙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参与,若为分泌蛋白,则需要高尔基体进行加工,C错误;
D、环状肽可能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化合物乙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D错误。
故选:B。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失去的水分子分子量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分子量之和。
本题结合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图解,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数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甲图是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才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错误;
B、乙图小麦种子在烘烤过程中高温会破坏细胞结构,此时所失去的水主要是结合水,B正确;
C、若a为核糖,则b组成的核酸是R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D错误。
故选:B。
由图分析可知,甲图是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乙图中晒干失去的是自由水,烘烤失去的是结合水,燃烧剩下的粉末是无机盐;丙是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m是含氮碱基;丁是二糖的分子式。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考生对细胞中化合物的掌握,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A、胚胎干细胞可以继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
B、癌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B正确;
C、根毛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
D、形成层细胞为分生组织,能够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C。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明确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答案】D
【解析】解:A、磷脂中含有脂肪酸、甘油、磷酸等,A正确;
B、胆固醇为脂质,疏水性质,位于脂双层内部,B正确;
C、糖蛋白常分布于质膜的外侧,具有识别、传递信息的功能,C正确;
D、膜的选透性与脂双层和蛋白质都有关系,D错误。
故选:D。
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糖蛋白等,膜的选透性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膜能选择性的让一些物质通过,如小分子的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流动镶嵌模型及脂双层的结构功能,学生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内容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在25℃条件下,达到葡萄生长最快的最低光照强度大于草莓的,A正确;
B、M点之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葡萄光合速率也逐渐增加,则限制葡萄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正确;
C、由于并不清楚葡萄和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因此无法判断从25℃提高到30℃,葡萄和草莓的生长情况,C错误;
D、实际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在Y对应的光照强度下,葡萄的实际光合速率是6+2=8mg•m-2•h-1,草莓的实际光合速率是6+1=7mg•m-2•h-1,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形: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草莓CO2释放量为1mg•m-2•h-1,葡萄CO2释放量为2mg•m-2•h-1,图中看出葡萄的呼吸作用强度高。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曲线图,尤其是曲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含义及各段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大小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A
【解析】解:A、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
B、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又可以吸收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因此也可以发生复原,但是浓度过高也可能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不能复原,B错误;
C、高倍显微镜下拍摄的黑藻叶绿体照片,属于真实的图像,不属于模型,C错误;
D、将少量酒精滴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颜色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错误。
故选:A。
1、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渗透装置,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见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本题考查经典的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1.【答案】C
【解析】A、细胞内不同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不同,密度也不同,常用的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A正确;
B、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是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
C、研究人鼠细胞融合,利用了荧光标记法,C错误;
D、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1、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实验。
12.【答案】C
【解析】解:A、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将肝脏制成匀浆的主要目的是让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得以充分释放,A正确;
B、若①为浸过新鲜肝脏匀浆的滤纸片(含有过氧化氢酶),则②为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缓冲液,B正确;
C、pH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最适pH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pH,但酶的活性相同,因此不同pH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量可能会相同,C错误;
D、氧气的释放速率可代表酶的活性,因此可使用同一套实验装置来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以新鲜的肝脏匀浆为材料,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其中新鲜的肝脏匀浆中有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水解产生氧气,因此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原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3.【答案】C
【解析】解:①生活在同一草丛中的昆虫属于多种生物,不属于种群和群落层次。
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所有的酵母菌,属于种群层次。
④一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故选:C。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本题综合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答案】A
【解析】解:A、利用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的宽窄只能说明含量多与少,不能精确计算数量,A错误;
B、与多云时相比,晴天时的光照强度更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更大,叶绿素a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更强,产生的NADPH和ATP更多,则C3的消耗更多,B正确;
C、多云时光照强度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导致C3的还原过程减弱,则C3的最大消耗速率低,C正确;
D、由表格可知,晴天时的光照条件下有机物含量更多,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植物的生长,D正确。
故选:A。
1、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2、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可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5.【答案】C
【解析】解:A、结合图示可知,加入物质A后反应速率加快,因此A是酶的激活剂,加入B后反应速率减慢,因此B是酶的抑制剂,A正确;
B、物质A加快了反应速率,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活性,B正确;
C、产物的量由底物决定,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量,C错误;
D、加入物质B会减低了酶促反应速率,但增大底物浓度能提高反应速率,所以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酶促反应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酶分子与配体结合后,可以改变酶的活性。使酶活性降低乃至完全丧失活性的配体,称为酶的抑制剂;能启动和(或)增强酶的活性,称为酶的激活剂。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分析曲线图,明确只加酶的一组为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相比判断物质A和物质B的作用,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6.【答案】C
【解析】解:A、小鼠是恒温动物,其体内能保持相对稳定,与甲图不符,A错误;
B、冬季密闭的蔬菜大棚中白天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中午12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浓度继续降低,当傍晚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及夜间时,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乙图不能表示温室中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B错误;
C、甲图表示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其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与题图相符,C正确;
D、丁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ATP产生量比较少,D错误。
故选:C。
分析题图:
甲图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乙图表示二氧化碳浓度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
丙图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代表无氧呼吸;
丁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关系,氧气浓度为0,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b点之后,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呼吸作用和酶、光合作用过程、ATP的合成、酶活性与温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有一定难度。
17.【答案】B
【解析】解:A、在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能形成囊泡,A正确;
B、与细胞膜融合后,囊泡内的物质会释放到内环境中或外界环境中,B错误;
C、通过囊泡的形成与融合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体现膜的流动性,C正确;
D、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孔道,但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D正确。
故选:B。
1、内质网、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式形成囊泡,细胞膜的内吞和外排过程中也形成囊泡,囊泡的形成与融合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2、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对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重要作用。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C
【解析】解:A、有氧呼吸生成的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和水,A错误;
B、有氧呼吸中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需要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故选:C。
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9.【答案】D
【解析】解:A、若甲组吸收速率高于乙组,说明吸收无机盐X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A正确;
B、若两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说明有无能量供应不影响无机盐X的吸收,则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能量的供应,植物的生长状况、溶液中无机盐X的浓度等都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正确;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能量,若两组保持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而甲组正常,实验的自变量为载体蛋白的有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D。
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常见的有水、气体、甘油、苯、酒精等。
2、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钾离子等。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实验信息,并结合所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0.【答案】B
【解析】解:A、X>Q时,采取遮光措施可使农作物处于最大净光合速率,从而获得高产量,A正确;
B、X从Q点升至Р点的过程中,虽然净光合速率在减小,但一直存在有机物的积累,即有机物总量逐渐升高,B错误;
C、M和N相比,N点时的净光合速率强,因此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正确;
D、当X=P时,净光合速率为0,即总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说明此时叶肉细胞除了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进行了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分析曲线可知:M点之前,光照强度低,光合作用强度低,小于呼吸强度,M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合强度=呼吸强度,MN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N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已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QP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过强,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1.【答案】D
【解析】解:A、ATP的作用不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A错误;
B、酶和ATP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
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RNA中含有核糖,ATP的结构中A指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具有核糖,C错误;
D、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酶的形成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D。
1、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
2、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酶的特性、ATP的结构简式及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2.【答案】D
【解析】解:A、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为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正确;
B、GTP所含五碳糖也为核糖,断开两个特殊化学键后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B正确;
C、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ADP)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是图中的γ,C正确;
D、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故选:D。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3.【答案】C
【解析】解:A、环境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则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既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也可以用于细胞呼吸,B正确;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一昼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则有有机物的积累,这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总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当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生长。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24.【答案】C
【解析】解:A、图中O点时,有CO2产生,但不吸收O2,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图中R点时CO2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该点O2浓度有利于保存该器官,B错误;
C、由图中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D、在图中C点的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大于O2的消耗量,说明该器官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分析曲线图:Q点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QP段,CO2释放量大于O2的消耗量,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P点后,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总反应式,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5.【答案】C
【解析】解:A、DNA和RNA的②五碳糖不同,③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若②为核糖,则③有四种,分别是A、G、C、U,B错误;
C、人体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③有5种即A、G、C、U、T,②有2种即核糖、脱氧核糖,C正确;
D、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组成单位共有4种,即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据图分析,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
本题结合核苷酸的结构图,考查DNA和RNA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基本组成单位及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6.【答案】2 左下 甲 在适宜光照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密闭环境中CO2浓度不断下降,在低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首先小于0,无法正常生长 炎热干旱 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和苹果酸脱羧作用(分解) 基本不变
【解析】解:Ⅰ(1)图1中CO2浓度为q时,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为5,根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可知,在该条件下,植物甲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6,乙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5+3=8,显然物乙与植物甲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8-6=2。结合图1可知,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也能直接用于光合作用,因此景天科植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来源于有氧呼吸过程。图示曲线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所测,若提高环境温度,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p点将向左下移动。
(2)图1显示,植物甲可二氧化碳的补偿点高于植物乙,据此可推测:若将植物甲、乙同时种植在同一个透明的密闭环境中,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植物甲首先无法正常生长,因为,在适宜光照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密闭环境中CO2浓度不断下降,在低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首先小于0,因而首先无法正常生长。
Ⅱ(3)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如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会关闭,从而起到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而图示的景天科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因此,景天科植物最可能生活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
(4)图2显示,景天科植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一方面来源于苹果树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还有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白天适当提高CO2浓度,对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几乎无影响,因为景天科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并不直接来自与外界。
故答案为:
(1)2 左下
(2)甲 在适宜光照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密闭环境中CO2浓度不断下降,在低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首先小于0,无法正常生长
(3)炎热干旱
(4)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和苹果酸脱羧作用(分解) 基本不变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题意分析,景天科许多肉质植物绿色组织上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而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还原糖。
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27.【答案】C、H、O 葡萄糖 糖原 淀粉 含核糖和尿嘧啶,D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细胞核 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CD 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
【解析】解:(1)据以上分析,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有C、H、O。
(2)A是葡萄糖,是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且是大分子应为糖原,因此⑥为糖原;植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为淀粉。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C是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氨碱基为A/U/C/G),D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氛碱基为A/T/C/G),因此C和D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C含核糖和尿嘧啶,D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真核细胞中物质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
(4)F为蛋白质,E为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直接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5)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的元素组成为C、H、O、N、P,因此与CD且有相同的元素组成;磷脂头部且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在膜中呈双层排列。
故答案为:
(1)C、H、O
(2)葡萄糖 糖原 淀粉
(3)含核糖和尿嘧啶,D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细胞核
(4)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5)CD 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
⑥主要是能源物质,表示糖类,因此A是葡萄糖,元素组成为C、H、O。⑦主要是储能物质,表示脂肪,因此B是甘油和脂肪酸,元素组成为C、H、O。⑧是少数生物遗传物质,是RNA,因此C是核糖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⑨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表示DNA,因此D为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表示蛋白质,因此E为氨基酸,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组成及细胞结构,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28.【答案】分裂间 后 8 0 CD AB DE OA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解:(1)分裂间期时间比较长,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2)甲图细胞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粒的数目,此时细胞内共有8条染色体,因为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图乙中CD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甲图细胞对应于乙图中的CD段。
(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在有丝分裂的前期,AB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纺锤体、染色体逐渐消失在有丝分裂的末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分裂间期是OA段,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故答案为:
(1)分裂间
(2)后 8 0 CD
(3)AB DE OA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据图可知,甲图中着丝粒分裂,在纺锤体的作用下染色体均分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中OA段表示细胞分裂的间期,AB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CD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9.【答案】五碳糖(RuBP/五碳化合物) 基质 ATP和NADPH 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淀粉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 二 实验结果显示,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麦芽糖含量快速增加,说明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
【解析】解:(1)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被还原。
(2)由图1结果可知,在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淀粉积累量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
(3)分析图2可知,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量代表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合成量,麦芽糖的含量代表淀粉的分解量,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麦芽糖含量快速增加,说明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故支持假设二。
故答案为:
(1)五碳糖(RuBP/五碳化合物) 基质 ATP和NADPH
(2)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淀粉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
(3)二 实验结果显示,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麦芽糖含量快速增加,说明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完成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由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在叶绿体基质完成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结合题图的实验结果分析解题,难度中等。
30.【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苹果酸脱羧作用和细胞呼吸
(2)PEP和RuBP 丙酮酸 葡萄糖分解
(3)类囊体薄膜 NADPH、ATP
(4)基本不变 白天菠萝气孔关闭,不从外界环境中吸收CO2
(5)C3 降低
【解析】(1)白天菠萝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CO2的固定,其中CO2来自于苹果酸脱羧作用和细胞呼吸。
(2)该细胞中PEP和RuBP都可以固定CO2,甲可以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所以可以推测甲是丙酮酸,丙酮酸还可以通过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过程产生。
(3)②是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H]作为还原剂和ATP提供能量,这两种物质都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
(4)根据题干信息,菠萝白天气孔关闭,不从外界环境中吸收CO2,因此如果在白天提高外界CO2的浓度,其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
(5)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能催化RuBP与CO2反应,这是CO2的固定阶段,产物是C3,适当降低O2/CO2值可以减少RuBP和O2结合,更多的RuBP与CO2反应,能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菠萝许多肉质植物绿色组织上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而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还原糖。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万多例,【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