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3 尝试与猜测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设计
尝试与猜测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尝试与猜测》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求鸡兔同笼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尝试用假设法和一元一次方程法来求鸡兔同笼问题以及解决一些鸡兔同笼问题所拓展的问题,为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掌握用方程法和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与猜测掌握假设法和方程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多种途径,掌握解决问题可以多角度进行解决。
【教学重点】学生体验用方程法和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尝试与猜测掌握假设法和方程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进行解决的步骤。
生:有逐一列表;折中列表,和跳跃列表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也有利用新课的教育教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
用假设法求鸡兔同笼问题
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以下例题,引导学生用假设法解决
例2:鸡兔同笼。有14个头,34条腿,,问鸡兔各几只?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假设法求解
假设全部是鸡:14x2=28(条)
多了几只腿:34-28=6(条)
一只兔比一只多几只腿:4-2=2(条)
兔的只数;6÷2=3(只)
鸡的只数14-3=11(只)
生:所以有鸡11只,兔3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二)
用方程法求鸡兔同笼问题
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以下例题,引导学生用方程法解决
例3:鸡兔同笼。有17个头,38条腿,,问鸡兔各几只?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方程法求解
兔子的腿+鸡的腿=38条
解:设兔子有x只,则鸡有17-x只
4x+2x(17-x)=38
4x+34-2x=38
2x=4
x=2
17-2=15(只)
答:鸡有15只,兔子有2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方程的思想。
四、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以下例题,引导学生用方程法或者假设法解决
例题“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生1:根据教师的提示用假设法求解
假设全部是鸡:35x2=70(条)
多了几只腿:94-70=24(条)
一只兔比一只多几只腿:4-2=2(条)
兔的只数;24÷2=12(只)
鸡的只数35-12=23(只)
答:所以有鸡23只,兔12只
生2:根据老师的提示用方程法求解
兔子的腿+鸡的腿=38条
解:设兔子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x(35-x)=94
4x+70-2x=94
2x=24
x=12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来源于生活,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 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师:1.谈谈大家收获?
2.用方程法求解的时候最好设兔子的只数为x,方便我们解答。
3.作业布置:自己设计一个鸡兔同笼问题并分别用方程法和假设法解答。
生:课外拓展延伸,记作业。
【设计意图】: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可以培养孩子总结归纳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
1.用假设法求鸡兔同笼问题
2.用假设法求鸡兔同笼问题
3. 用方程法求解的时候最好设兔子的只数为x,方便我们解答。
五年级上册3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3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3 尝试与猜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3 尝试与猜测教案设计,共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3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3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