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含课件、习题及解析)
- 专题08 盐与化肥(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试卷 31 次下载
- 专题08 盐与化肥(专题精练)-【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试卷 25 次下载
-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精练)-【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试卷 25 次下载
-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试卷 28 次下载
-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专题精练)-【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试卷 25 次下载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文件包含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精讲PPT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pptx、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九 碳和碳的氧化物
聚焦中考:复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用途;3、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关注温室效应;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步骤、现象、装置和注意事项。
【复习目标】
聚焦中考:命题解读
1、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是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常见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有时也会拓展考查氢气和氨气等)的制备,并且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常穿插于气体的制取考题中,常考题型是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二氧化碳的性质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3、碳单质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4、一氧化碳的性质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常结合金属冶炼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即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二氧化碳的不同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命题解读】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
切割玻璃 作钻头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作铅笔芯
作电极
作润滑剂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冰箱中的去味剂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用途:用墨绘制书画、书写档案材料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1.稳定性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红光
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2.可燃性
回忆木炭在氧气和空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还原性
金属网罩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①气密性检验②装药③如图连接固定装置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⑤实验结束:将导管移出小试管,同时停止加热。
操作步骤: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3:一氧化碳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难溶于水
1.CO物理性质
(3)密度比空气略小
【思考与交流】
请选择收集CO的方法。
CO的性质:
1.CO难溶于水。
2. CO密度比空气略小。
收集CO的方法:
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3:一氧化碳
1.可燃性
纯净的一氧化碳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一氧化碳在空气里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不纯的一氧化碳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操作:
⑴点燃纯净的CO。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3:一氧化碳
2.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3:一氧化碳
①实验前先检验CO的纯度
①防止CO不纯,点燃或加热后爆炸
②先通入CO,排尽空气,点燃酒精灯,对有氧化铜的位置加热
②排尽管中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③管中的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
④尾气用酒精灯燃烧掉或用气球收集备用
③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④尾气中有未反应的CO,有剧毒,防止污染空气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实验前:先通CO后点灯,防爆炸.实验后:先撤灯后撤CO,防氧化。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处理
处理方法: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或医院急救。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4: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所以能像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无色
无味
气体
能溶于水
比空气略大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4: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
CO2+H2O =H2CO3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OH)2=CaCO3↓+H2O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2CO3=H2O+CO2↑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4:二氧化碳的性质
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
A
B
C或D
固体
加热
固体、液体
不需要加热;催化剂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注意: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2.反应原理: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和氯化钙:
CaCO3+2HCl=CaCl2+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总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导管应略伸出橡皮塞
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
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
便于排出气体
能充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
只能用向上排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因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解于水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4.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聚焦中考:考点梳理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记法:连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固体→加液体→收集气体→验满
2、向锥形瓶中加大理石。
3、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
聚焦中考:解题方法指导
1、气体制取此类题难度较大,但是这部分知识规律性很强,掌握好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可掌握好大半。希望大家熟练掌握该部分的实验基础,在练习过程中研究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在什么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选择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气体。(2)确定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3)确定如何验证制得气体就是需要的气体。
【解题方法指导】
2、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的前提了解气体制备的原理,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应选固固加热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常温下进行反应,则选择固液不加热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是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一 碳单质】
【2021辽宁鞍山】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能导电 B. 都是黑色固体C. 硬度都很大 D. 都由碳原子构成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的硬度小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没有
石墨是黑色晶体,但金刚石不是黑色晶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
D
2、【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2021广西玉林】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铁矿石 C.石墨 D.大理石
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是天然存在的硬度大物质。
A
D
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的条件,酒精灯的温度一般很难达到,需要加网罩提高火焰温度
由于一氧化碳不能完全反应,需要尾气处理,可以用气球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D
氧化铜被还原为金属铜,所以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固体
装置中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和氧化铜发生反应,并不是碳和氧化铜反应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4、【2021湖北宜昌】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 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C.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 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C
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性质
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石墨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可以制作铅笔芯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5、【2021广西北海】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图2代表的物质是 (写物质名称),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不同。
排列方式
石墨
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图2代表的物质是石墨;故填:石墨;排列方式;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二 一氧化碳的性质】
【2020湖南株洲】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示意图。(1)写出试管b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处操作的目的为 。
Ca(OH)2+CO2 =CaCO3↓+H2O
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CO进入空气中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二 一氧化碳的性质】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后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故答案为:Ca(OH)2+CO2 =CaCO3↓+H2O。(2)由于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防止造成污染,其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以点燃进行处理;故答案为: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CO进入空气中。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2021湖南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B.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C. 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D. 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C
CO具有可燃性,CO和O2反应生成CO2,放出热量,所以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CO能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内缺氧,使人中毒
CO和O2都难溶于水,所以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
CO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CO能把Fe2O3里面的铁还原出来,生成Fe和CO2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2、【2020云南】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C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3、【2021湖北襄阳】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 氮气 B. 氢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2021辽宁盘锦】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
A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是利用了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
【题型三 二氧化碳的性质】
塑料瓶会变瘪,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该实验能体现其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之变红,该实验能体现其化学性质
倒入二氧化碳后气球上浮,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2021辽宁抚顺】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用于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2、【2020浙江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A
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3、【2021湖北十堰】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氧化性
C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二氧化碳没有酸性,CO2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CO2可用于灭火,这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5、【2021江苏常州】如图为体现CO2性质的趣味实验装置。(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2)准备相同的两套装置,锥形瓶内均预先集满CO2。
铁架台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①向其中一套锥形瓶内加入30mL水,搅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轻质塑料球向左移动一小段,移动原因是 ,实验中b管的作用为: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和 。②向另一套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30mL6%的NaOH溶液,搅排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轻质塑料球向左移动的距离比①中大得多,主要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随后,向锥形瓶内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可观察到轻质型料球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气压减小
防止加入液体的体积导致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变化
2NaOH+CO2=Na2CO3+H2O
向右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2)①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装置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轻质塑料球向左移动一小段;实验中b管使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形成一个连通器样的装置,其作用为: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和防止加入液体的体积导致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变化。②向另一套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30mL6%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导致装置中气体减小更多,压强减小更大,故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轻质塑料球向左移动的距离比①中大得多;向锥形瓶内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稀盐酸和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可观察到轻质型料球向右移动。
【2021黑龙江哈尔滨】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四 制取二氧化碳】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2)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b”或“c”)导管口进入。(4)B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锥形瓶内液面。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2HCl+CaCO3=CaCl2+H2O+CO2↑
【题型四 制取二氧化碳】
C
b
高于
【解析】Ⅰ(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3)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b导管通入,二氧化碳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4)B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2020山西阳泉】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仪器a的名称是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 。
锥形瓶
2HCl+CaCO3=CaCl2+H2O+CO2↑
碳酸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2、【2021贵州铜仁】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
长颈漏斗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 (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
A
2HCl+CaCO3=CaCl2+H2O+CO2↑
BFEC
NaHCO3+HCl=NaCl+H2O+CO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3、【2021广西贵港】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趁热打铁】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C,装置C的优点是 ;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长颈漏斗
水槽
BF
2HCl+CaCO3=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解答】(1)①为加入液体的分液漏斗,②为收集液体的水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故选排水法收集气体,因此选择F为收集装置;故答案为:BF。(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C装置带有活塞开关和多孔隔板,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所以从短口a进气;故答案为:2HCl+CaCO3=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0 化学计算(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文件包含专题20化学计算考点精讲PPT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pptx、专题20化学计算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0化学计算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文件包含专题15化学与生活考点精讲PPT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pptx、专题15化学与生活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5化学与生活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化学式与化学用语(考点精讲)-【满分之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适用2023年中考化学),文件包含专题12化学式与化学用语考点精讲PPT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pptx、专题12化学式与化学用语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2化学式与化学用语考点精讲word版-满分之路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