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精品课时作业,共23页。
《穿井得一人》对比阅读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段二:
子夏①之②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窦’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注】①子夏:人名。②之:去,往。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而”字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闻而传之者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至于晋而问之
2.翻译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阅读两段选文,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案】1.B
2.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3.示例:对于传言一定要加以辨别,不要轻信。
【解析】1.A.连词,表承接;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承接;
D.连词,表承接;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重点的词有:国,国都;道,讲述;闻,使……听到;于:向。
3.本题考查谈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来谈。选段一,“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丁氏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选段二写子夏没有听信谣言,而是冷静分析,最终得到了真相。两篇选文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点睛】参考译文:
选段一:宋国有户姓丁人家,(因为)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所以)经常要留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件事,便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去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像这样来获取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选段二: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二)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②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③,和五声④,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注释】①乐正夔: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的官员。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②重黎:古代中国传说中人名,重与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③六律:即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④五声:指“唇、舌、齿、牙、喉”。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汲:_________________
(2)国人道之 道: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从《穿并得一人》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7.《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和(二)文中的鲁哀公有何相似之处?试结合文章分析。
【答案】4. 溉汲:打水浇田。 道:讲述。
5.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6.道理:①说话要防止歧义。②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③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两点即可)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不过,我们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7.相似点:①都对传闻持有谨慎的态度;②都愿求证传闻的真伪。
【解析】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溉汲:打水浇田。
(2)句意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道:讲述。
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使,使唤;非,不是;于,在。
6.考查文本主旨和阅读启示。
第一问:“吾家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说话要清楚,防止有歧义。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可得:不信谣,不传谣。根据“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得:凡事不可轻信,一定要经过仔细地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真相。
第二问: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传播谣言。对于生活中这样以讹传讹的情况,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一定要经过自己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轻信,不盲从。
7.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文本一中的“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和文本二中的“鲁哀公问于孔子”可知,两人对于流言都没有轻信,态度都很谨慎。一个去问事情的当世人丁氏,一个去问孔子,去求证流言的真假。所以两人的相似点是都不轻信谣言,都努力去寻求事情的真相。
【点睛】参考译文:
(一)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得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二)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知之。”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及其家穿井( )
②国人道之( )
③质于邯郸( )
④市之无虎也明矣( )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得一人于井中 于我如浮云
B.有闻而传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
C.国人道之 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D.夫市之无虎也明矣 夫学须静也
10.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B.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C.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D.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12.仔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填空。
【甲】【乙】两文都谈面对传言的问题,【甲】文中宋君听到传言后,是这样做的:“①___________”,【乙】文中从故事结尾“果不得见”说明魏王②________(填“真的”或“没有”)听信传言。从两文中,明白了生活中面对传言我们应该有③___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8. 及:等到 道:讲述 质:作(为)人质 明:显而易见(明显、明了)
9.D
10.C
11.①(打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②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这件事。
1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真的 求实(实事求是)
【解析】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及,等到。
(2)句意: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道,讲述。
(3)句意:到邯郸去当人质。质,作(为)人质。
(4)句意: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明,显而易见(明显、明了)。
9.A.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代词,这件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D.都是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
故选D。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恭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因此断句为: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故选C。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一人之使,一个人的劳动力;非,不是;于,在;
(2)过于,超过;愿,希望。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甲文,结合“宋君听到传言后”找到原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知,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写他没有轻信谣言、盲目随从。
乙文,“果不得见”意思是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结合“谗言先至”可知,写魏王真的听信传言。两篇文章告诉我们面对传言要像宋君一样注重调查,要实事求是,而不能像“国人”和魏王一样听信传言,甚至以谣传谣。
【参考译文】
【甲】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乙】庞恭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恭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恭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穿井得一人》)
(二)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③讼已,乃故言曰:“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④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⑤诸理?
(选自《犀怪》)
【注】: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③讼:诉讼,打官司。④殆:大概。⑤揆(kuí):度量,考察。
13.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穿:挖掘、开凿 B.有闻而传之者 闻:知道,听说
C.乃故言曰 故:故意 D.国人道之 国:国家
14.请给语段(二)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于 是 艺 麦 家 持 石 往 断 犀 足 不 复 疑 邻 牛 云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
16.两个语段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3.D
14.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15.(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呀。
(2)人们都相信他的话,说石犀牛年代久远成妖怪。
16.共同点都是有人不去考证就听信他人的话;
告诉我们不可随意听信谣言,散播谣言,要求真求实,积极考察事情的真相。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D.句意为:全国人都把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国:国都。
故选D。
1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于是种麦子的这家人拿着石头前往,把犀牛的腿打断了,不再怀疑邻居家的牛。
故断句为: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1)得,得到;使,劳力;于,在。
(2)皆,都;信,相信;谓,说;岁,时间。
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解答此题,需要找出共同点,分析其类似的道理。【甲】文中大家谈论丁氏“穿井得一人”,说他打井得到一个人,道听途说,不加思考和分析。
【乙】文牛主惧其讼,嫁祸于石犀牛,“众皆信然”,种麦子的这家人信心为真,断犀足,不疑邻牛。种麦子的这家人轻信牛主之言,不作分析。说明道听途说的东西不能轻易相信,要经过认真思考、分析、甚至实地考证后才能下结论。
据此可知,两文内容上的共同之处为:日常生活中,有人不去考证就听信他人的话。
道理:切忌随意听信谣言,更不能散播谣言;凡事要求真务实,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对于不确定的信息要积极甄别。
【参考译文】
【一】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二】我的家乡延溪有一头石头刻的犀牛,时间已经很久了。近些年有人种麦子,被邻居家的牛的吃完了。牛的主人害怕他提起诉讼,于是就是说:“很早就看到那头石犀牛喘气,还看到嘴里有青沫。大概是它把邻家的麦子吃了吧?”大家都相信了这种说法,都说石犀牛因为时间久而成了精。于是种麦子的这家人拿着石头前往,把犀牛的腿打断了,不再怀疑邻居家的牛。唉,邻居家的牛吃麦子,石犀牛却被打。石犀的形状,被一下打坏,而名声也因为众人说得很神。所有的事情怎么可以不考虑事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桑中生李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⑥,远近翕赫⑦,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
[注释]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豚:小猪。⑤行:不久。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
17.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 ②丁氏对曰__________ ③欲持去__________ ④间一岁余__________
19.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视
B.后人见桑中复生李 将复何及
C.闻者传语 传不习乎
D.以余浆灌溉 间一岁余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21.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
【答案】17.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18.待,等到 应答、回答 想要 年
19.B
20.⑴居住在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
⑵这树有什么神通,就是我随手种下的罢了。
21.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轻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解析】17.考查断句。句意为:正好有个患有眼睛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有病目痛者”是主语,“息阴下”是谓语,故断句为: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待,等到。
(2)句意:丁氏回答说。对,应答,回答。
(3)句意:想要拿走。欲,想要。
(4)句意:过了一年多。岁,年。
19.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得到/动词,能够;
B.副词,又/副词,再、又;
C.动词,传播/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D.形容词,剩下/形容词,多出来的;
故选B。
20.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国,国都;道,谈论;之,这件事;闻,被……听到;
(2)此:代指那棵李树;何:什么;乃:是;耳:语气词,罢了。
21.考查理解文章主旨和感悟。解答此题要疏通文意,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结合叙述的事件和关键语句理解主旨,进而得出感悟。
甲文,《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文中最后“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由此得出道理: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乙文,“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借桑中生李的故事,主要批评了那些人云亦云者,指出了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的危害。告诫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见闻,从而揭示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
两则故事给出相同的道理,不要轻信传闻,要认真思考,客观看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参考译文】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户姓丁人家,(因为)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所以)经常要留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件事,便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去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像这样来获取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桑中生李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就互相传说开来。正好有个患有眼睛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听说后传闻道:“李树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众人随声传闻。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敬祭的酒肉很多,绵绵不断。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有什么神奇的?这是我种的李树罢了。”于是砍掉了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作“庞葱”)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
②及其家穿井( )
③闻之于宋君( )
④今一人言市有虎( ) ⑤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2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25.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答案】22. 打水浇田 待,等到 使知道 集市 距离
23.C
24.(1)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
(2)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25.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意思接近即可)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①句意: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汲:打水浇田;②句意: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及:待,等到;③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闻:听到,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④句意: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 市:集市;⑤句意: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去:距离。
2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用法。例句中的“之”字是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A.语气助词,凑读音节;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代词,这里指“打井得到了一个人”这件事;D.语气助词“的”;故选C。
2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①求闻:获取消息。若:如,像。闻:听到;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言:说。
25.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甲文中宋君听说了传言后并没有盲目的听信传言,而是派人去丁家询问,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见他并没有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乙文中魏惠王从不相信到将信将疑再到相信不疑,这种转变并不是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而是许多人这样说了他就信以为真了,可见魏惠王的无知。
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正确和错误的道理,不可不弄明白,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生活中我们对待传言应做到:坚决与谣言的发布作斗争;要树立文明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信谣、不传谣。
【参考译文】
【甲】宋国有户姓丁人家,(因为)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所以)经常要留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件事,便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去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像这样来获取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乙】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这件事吗?”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葱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夔①有一足
衰公②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③乎?”曰:“夔,人也,何故④一足?彼其无他异⑤,而独通于声⑥。尧⑦赞曰:‘夔一而足矣。⑧,使为⑨乐正⑩。故曰:‘有夔一足矣。’非一足也。”
(节选自《韩非子》)
【链接材料】足:①脚;②足够,充足,满足;③值得,配。
注:①[夔(kuí)]我国最早有史料记载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②[哀公]鲁国的国君。③[信]真实。④[何故]什么缘故:为什么。⑤[彼其无他异]这个人没有其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⑥[声]音律、音乐。⑦[尧]上古帝王名。⑧[夔一而足矣]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⑨[为]担任。⑩[乐正]古代官名,乐官之长,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负责乐舞、祭祀等事宜。
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吾闻夔一足,信乎?( )
(4)故曰:‘有夔一足矣。’( )
27.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B.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8.这两则寓言讲述的故事都跟传闻有关,阅读后都能带给我们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将表格填写完整。
篇名
传闻
事情原貌
启示
《穿井得一人》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①
③
《夔有一足》
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
②
【答案】26.(1)从井里取水 (2)待,等到 (3)听说 (4)所以
27.C
28.示例:①丁家在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等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②夔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说:“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意思对即可)③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意思对即可)。
【解析】2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汲:从井里取水。
(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井。及:等到。
(3)句意: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闻:听说。
(4)句意:因此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故:所以。
2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例句句意:宋国的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之:结构助词,的。
A.句意: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此就去劝他。之:代词,代指他;
B.句意: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之:代词,代指元方;
C.句意:君子的修行。之:结构助词,的;
D.句意:过了一会儿,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之:语气助词,无义;
故选C。
28.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①根据“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可知,丁家无井,只能出门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在家里打了井后,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等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②根据“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菱有一足’”可知,姜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夔一而足矣”意思是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足”是足够的意思。
③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对所听到的话理解有误,误传出去,听的人轻信盲从,以讹传讹闹出笑话。启示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
【参考译文】
【甲】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乙】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使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29.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或虚词的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吾穿井得一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D.有闻而传之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①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宋国河流名)。澭水暴涨,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②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③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31.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先表澭水(表,作标记。) B.遽契其舟(契,刻。)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困惑。) D.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任,任意。)
3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33.有人说,【甲】文与【乙】①文均采用“先叙后议”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答案】29.A
30.(1)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像这样寻找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31.D
32.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33.同意。甲文先讲述“丁氏凿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的故事,然后得出“为获得真知灼见,不应该道听途说”的观点。乙①文先讲述“荆人按记号渡河”的故事,然后得出“不与时俱进造成失败”的结论。两者均属于“先叙后议”。
【解析】2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词性辨析。
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狼;
B.动词,得到/动词,得到;
C.代词,他的/代词,它们的;
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故选A。
3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道,谈论;之,代词,代指这件事;闻,使……听道。
(2)第一个“闻”,名词,消息;第二个“闻”,听到,引申为知道。
3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任:对待。
故选D。
3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也”“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此……也”是判断句,其前面应断开。故断句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3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同意。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由甲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知,先讲述“丁氏凿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的故事,由“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可知,然后得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
由乙①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宋国河流名)。澭水暴涨,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可知,先讲述“荆人按记号渡河”的故事,由“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可知,然后得出“不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思想和做法,最终就会招致失败”的道理。
故两者均采用“先叙后议”的手法。
【参考译文】
【甲】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乙】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人的有一千多人。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于是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立的一棵树。③衽:卧席。④濡:沾湿
3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复徙衽以从阴
3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复/徙衽/以从阴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3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
37.你从甲乙两则寓言中各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34.(1)从井里取水(2)待,等到(3)移动、迁移、转移。
35.B
36.(1)(这样)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不是从井中挖到了一个人。
(2)那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来越湿了。
37.甲文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乙文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
【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
(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及:待,等到。
(3)句意: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徙:移动,转移。
35.本题考查划分句子停顿。要根据句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划分。
A.句意: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宋君”是主语,“令”作谓语,“人”作宾语,“宋君令人”满足主谓宾结构,句子成分完整,应在其后划分停顿;
B.句意: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复”做副词,译为“又、再”,此处表示郑人动作的重复,其后应划分停顿;“以从阴”是“徙衽”的目的,其前应断句,此选项正确;
C.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其一”是主语,“犬”作状语,应在主语后划分停顿,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
D.句意:以静思反省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以修身”“以养德”分别是“静”“俭”的目的,应在“静”“俭”后划分停顿;
故选B。
3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
(1)句意: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不是从井中挖到了一个人。之:的;使:使唤,使用;于:在。
(2)句意: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逾:同“愈”,更加;去:离开,这里指越来越远。
3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得一人之使”被众人传为“穿井得一人”,可见谣言往往失真,事情的真相可能被传得面目全非,告诉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乙文中,郑人白天随着树影移动席子可以乘凉,夜晚用同样的办法却被露水沾湿身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此综合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传出去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把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乙】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察传》)
【乙】
世之听者①,多有所尤②。多有所尤,则听必悖③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④视者不堵北方,意有所在也。
【注释】①听者:指靠听闻下结论的人。②尤:通“囿”,蒙蔽。③悖(bèi):迷乱,违背。④乡:通“向”。
(《吕氏春秋》)
38.下列加点词语都是动词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将复何及
B.有闻而传之者 传不习乎
C.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D.闻之于宋君 博闻强识
39.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乙】文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意义
查字典
其要必因人所喜
(1)yāo:①邀请。②要挟,威胁。③求取。
(2)yào:①要领,关键。②概括,总括。③需要,想要。
(1)________
迁移法
尤者多故
无缘无故
(2)________
40.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1.“智者止于流言”,你认为【甲】文中谁最有可能成为阻断谣言流传的智者,为什么?
42.【甲】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传》),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推测【乙】文是否选自《察传》篇?并结合内容阐明理由。
题解:“察传”,即慎重审查传言的意思。因为有些话像是对的,实际却是错的;有些话像是错的,实际却是对的。在辗转相传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的现象。而关于察传的方法,应根据情理加以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真正的实情。
【答案】38.A
39. 关键; 原因
40.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41.示例一:第一个听到这个谣言的人,如果他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不主观臆断,而是用冷静客观的态度稍加思索,质疑其现实存在的荒诞性,去向丁家人求证其真伪,就有可能不再毫无根据地传播;
示例二:传播过程中听到的任何人都可能是智者,如果其中一个人听到谣言之后,不是不加思索地接受,不负责任地传播,而是能够审慎地辨别其真假,带着疑问向丁家人求证,得到证实后能向世人解释其真相,就有可能中止谣言传播;
示例三:在国人传播过程中,丁家人听到谣言后如果不是置身事外,任凭谣言传播,而是主动向大众澄清事实真相,负责任地明确谣言的源头,就会阻断谣言流传。 42.示例:不能归入。根据“题解”,《察传》侧重强调应慎重审查传言及如何“察传”,而【乙】文着眼“去掉蒙蔽”的观点,重在强调靠听闻下结论的人,往往会被蒙蔽,而人之所以会被蒙蔽,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是因为局限于个人的好恶。由此可见,【乙】文内容与《察传》主题不一致,所以不应该放入《察传》。(能分别结合乙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3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动词,等到/动词,来得及,赶上;
B.动词,传播/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C.动词,像/代词,你;
D.动词,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名词,见闻。
故选A。
3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其关键必定在于人的有所喜爱。要,关键。
(2)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故,原因。尤者多故,受局限的原因很多。故,原因。
40.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非,并非。
41.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来分析。《穿井得一人》故事中的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要想阻断谣言,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很关键,由原文“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可知,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没有分析思考就传播出去了,如果他能够冷静对待,对这样荒谬的现象持怀疑态度,并能够去向丁家人求证,就不会有后面的传播了。据此分析,第一个人可以阻断,那么任何一个听到这个谣言的人都可以阻断,由“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可知,听到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探究真伪就传播出去,甚至传到了国君那里,所以如果每一个传播者都客观对待、及时求证的话都可以阻断谣言。
此外,丁家人作为这句话的起源者,当国君询问时才说出真相,如果丁家人听到大家的传言之后马上去澄清事实,让大家不再以讹传讹,丁家人也可以成为阻断流言的智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做出判断即可。由“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可知,乙文告诉人们靠听闻下结论的人,往往会被蒙蔽,而人之所以会被蒙蔽,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是因为局限于个人的好恶。所以对事物做出判断时要尽力脱离个人好恶,努力去掉蒙蔽。而链接材料中指出“‘察传’,即慎重审查传言的意思”,强调的是听到传言时要慎重对待,结合实际认真审查,“根据情理加以判断”,不要盲从。两者强调的主题是不一致的。所以乙文不能放入《察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乙:世上只根据听闻下结论的人,常常会有一定的局限。常常会有一定的局限,那么根据听闻下的结论就一定是谬误的了。受局限的原因非常多,关键点一定在于人的有所喜爱和有所憎恶。面朝着东望的人,看不到西面的墙,朝南看的人,看不到北方。这是由于心意专于一方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 04《醉翁亭记》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共24页。
这是一份中考 04《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共16页。
这是一份中考 04《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