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节余多少钱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辛勤劳动。亮亮的爸爸妈妈就是进城务工人员,而亮亮呢,却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
(二)讲授新课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亮亮和奶奶的生活情况。出生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找生说一说知道的信息。
1.出示问题1“亮亮和奶奶8月份花了745元,8月份节余了多少元?”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
先算每月共收入多少元,再算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注意运算顺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方法二:先用父母寄回的钱减去花了的钱,再加上每月奶奶领取的补助就是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 出示问题2“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需要知道两个月各节余了多少元。
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能求出来?
九月节余的知道了,不知道十月节余的钱数,可以根据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来求出。画图分析后解答。
方法一:分步
260-230=230(元)
260+230=490(元)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方法二:
画图分析
综合算式(1)十月加九月
260-30+260
=230+260
=490(元)
综合算式(2)九月加十月
260+(260-30)
=260+230
=490(元)
强调运算顺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3.课堂小结: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知识运用
1.算一算。
2.清江小学四年级有368人,比三年级少57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归纳小结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五)随堂检测
1. 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⑴ 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个?
(2)笑笑踢毽子,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个?
2. 人民剧场楼下有425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85个座位,人民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画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计算。
3. 278-199+680 318+254-190
六、板书设计
节余多少钱
260-30+260 260+(260-30)
=230+260 =260+230
=490(元) =490(元)
注意运算顺序
七、作业布置
800-289+484 500-294-106
653+97+203 427+273-165
八、教学反思
小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公开课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公开课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