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无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特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易错点1 不能正确识别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
1.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某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错因分析】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清楚精(卵)原
细胞的分裂方式以及能进行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读图识图不准确,不能据图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据图分析,①表示生殖细胞、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表示正常的体细胞、⑤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⑥⑦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精子的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③②⑦,B错误;图②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C正确;据图④观察,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D正确。
【参考答案】B
1.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
(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判断
(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判断
2.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变化分析
(1)曲线模型
(2)分析
A→B
B→C
C→D
D→E
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减数分裂对应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3.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
(1)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为性细胞。
(2)若图2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A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以及性细胞;B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
细胞识别类试题可以从数、形、行三个方面判断:
(1)数:奇数染色体的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或生殖细胞,不含染色单体的为生殖细胞;
(2)形: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
(3)行: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为有丝分裂的细胞。
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答案】D
【解析】核DNA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由图甲中的Ⅰ和图乙中的Ⅱ,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由于在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所以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从图甲和图乙中染色体的颜色和形状可知,
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而不是图甲细胞,D错误。
易错点2 对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理解和拓展不够
2.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错因分析】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现象及病毒的标记过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出现错误。
熟悉教材中经典实验的结论,掌握精髓部分,如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有“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最终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内容。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成分中不含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形成对比实验,两组都是实验组,B正确;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是由于搅拌不充分引起的误差,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参考答案】B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比较两个转化实验的区别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在小鼠体内
体外培养基
实验对照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
巧妙构思
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2.“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的事实,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D.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相关知识。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利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C错误;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只有RNA,以R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易错点3 计算碱基比率问题时易出错
3.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26%,C占20%,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A.30%和24%
B.28%和22%
C.26%和20%
D.24%和30%
【错因分析】对碱基数相关计算、碱基对的氢键数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另外审阅试题不仔细,没看清题中的“对”等出错。
解答碱基比例计算类试题时,需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画出DNA分子或RNA分子的模式图,并在上面标注已知的碱基及其比例,注意题中给的是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还是占该条链的碱基比例;其次,明确要计算的碱基及条件要求;最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规律进行计算。
【试题解析】已知一条双链DNA分子中(G+C)占44%,即G+C=44%,G=C=22%,则A+T=56%,A=T=28%,且每一条单链中G+C=44%,A+T=56%。又已知一条链中A占26%,C占20%,则T=56%—26%=30%,G=44%—20%=24%,所以另一条链中A占30%,C占24%。
【参考答案】A
1.把握DNA结构的3个常考点
(1)
(2)
(3)
2.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计算的解题步骤
解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计算的试题时要分三步进行:
(1)搞清题中已知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是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上碱基的比例。
(2)画一个DNA分子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和所求的碱基。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规律进行计算。
3.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9%,若其中一条链中的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30%,那么,在其互补链上胸腺嘧啶占
A.30%
B.28%
C.29%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9%,则A=T=29%,C=G=50%−29%=21%。又其中一条链中的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30%,即T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所以T2=28%,B正确。
易错点4 没有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和相关计算方法
4.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清楚各种酶的作用部位;缺乏做题技巧,不会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解答DNA复制类型的题时,首先要确定标记的是模板还是原料;然后确定复制次数,注意连续复制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最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多起点双向同时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A正确;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DNA,所以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C错误;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D正确。
【参考答案】C
DNA分子复制中的相关计算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图:
(1)子代DNA分子数:2n个。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有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
②含14N的DNA分子有2n个,只含14的DNA分子有(2n -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2n×2=2n+1条。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链数始终是2条。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来源:Z.xx.k.Com]
②含14N的链数是(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为m×(2n+1-1)个。
②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为2n-1个。
解答DNA复制类型的题时,首先要确定标记的是模板还是原料;然后确定复制次数,注意连续复制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最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4.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个
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1/2n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C占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A+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相关知识。某DNA分子含腺嘌呤a个,DNA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是(2n−1)a,A正确;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共2n+1个脱氧核苷酸链,含32P标记的是2条链,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1/2n,B正确;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能确定,C错误;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A1=C2、C1=A2,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C的比值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等,D正确。
易错点5 不能准确把握中心法则的内涵及应用
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⑤过程中RNA复制过程需要经过一个双链RNA的过程
C.保证①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关键步骤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方式不完全相同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特点和中心法则的过程不清楚是出错的主要原因。
首先根据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达过程时空的不同,确定细胞类型,进而确定信息的传递过程;其次明确中心法则的每一过程的模板、原料、酶、碱基配对方式、产物等知识,此类型的题即可迎刃而解。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其中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①DNA的复制、②转录和④逆转录过程分别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A错误;⑤过程中RNA复制过程需要经过一个双链RNA的过程,B正确;保证①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关键步骤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图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T、T−A、C−G、G−C,②为转录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是翻译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D正确。
【参考答案】A
1.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3点易错点
(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没有A—T,而是A—U。
2.巧辨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界定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2)辨析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数量关系
①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
②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和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理论上有61种。
3.“三看”法判断与中心法则有关的模拟实验
(1)“一看”模板
①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转录。
②如果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RNA逆转录或翻译。
(2)“二看”原料
①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
②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转录或RNA复制。
③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3)“三看”产物
①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RNA逆转录。
②如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转录。
③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5.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
B.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C.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答案】B
【解析】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DNA→DNA、DNA→RNA、RNA→蛋白质,DNA、R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A正确;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存在逆转录过程,故存在A—T的配对,B错误;核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是大分子,从核孔进入细胞质,D正确。
1.二倍体生物细胞三个时期分裂方式的判断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来源:Zxxk.Com]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曲线的判断
(1)模型
(2)判断
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特点
类型
菌落
荚膜
毒性
S型
光滑
有
有
R型
粗糙
无
无
(1)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4.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与结果
(2)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5.T2噬菌体侵染实验
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活细胞寄生。
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2)侵染细菌
实验结果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对比实验[来源:Zxxk.Com]
(相互对照)
含32P噬菌体+细菌[来源:Z|xx|k.Com]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含35S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6.DNA分子的结构
(1)主要特点
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例如: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7.DNA分子的特性
(1)相对稳定性: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不同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若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排列顺序有4n种。
(3)特异性:每种DNA分子都有区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8.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过程
(4)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5)方式:半保留复制。
(6)结果: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7)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9.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见下图)
(3)翻译:
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模板
mRNA
原料
20种氨基酸
产物
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4)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碱基,共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
(5)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的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10.中心法则图解及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①DNA的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RNA的复制;⑤逆转录。
(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生物体的性状。
(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基因酶的合成代谢过程生物体的性状。
1.(2018海南卷)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2.(2018浙江卷)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 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 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
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3.(2018海南卷)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4.(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幽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
5.(2018浙江卷)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
B.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
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miRNA直接与W基因mRNA结合所致
6.(2017•新课标Ⅱ卷)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7.(2017•江苏卷)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8.(2017•海南卷)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9.(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
10.(2017•新课标Ⅱ卷)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11.(2017•新课标Ⅲ卷)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12.(2017•海南卷)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13.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像常用于变量分析,如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像,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cd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de段
C.丙图所示曲线,无论表示何种分裂方式纵坐标均有三种含义
D.丙图所示曲线,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或四倍
1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15.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B.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D.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16.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即为一个基因
B.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T)/(C+G)=1
C.该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最多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p/3
D.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分别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以获得含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
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35S标记的噬菌体
18.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
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D.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19.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的比例为
A.17%
B.32%
C.34%
D.50%
20.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3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一条单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50%
B.该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和嘧啶形成碱基对
C.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90个
D.该DNA分子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21.将14N—DNA(轻)、15N—DNA(重)以及15N、14N—DNA(中)分别离心处理,其结果如左图所示。现将15N—DNA转移到只含14N的环境中,再使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Ⅰ和Ⅱ)后,将所得DNA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离心处理,则结果最可能是图中的
22.如图为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DNA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进行半保留复制
D.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23.如图中心法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都包括①③⑤三条途径
B.烟草花叶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它不包括①③④三条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C.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包括①②③④⑤途径
D.朊病毒是一种没有核酸,仅由蛋白质组成的病毒,可推测朊病毒可能含有除上图遗传信息流动以外的途径
24.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基因表达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其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是以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D.图中④表示tRNA,一个tRNA能携带多种不同的氨基酸
25.请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_______。
(5)请你在下面框图中画出某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模式图。
26.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HIV相比,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有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原料是______________。
(2)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在过程c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以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________,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3)T2噬菌体和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
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特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特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特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