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2.1.3 一元二次不等式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3.1.3 函数的单调性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3.2.1 一次、二次问题 教案 0 次下载
中职数学3.1 函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3.1 函数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1 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2. 理解函数符号y=f (x)的意义,会求函数在 x=a处的函数值.3. 通过教学,渗透一切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及两要素,会求函数在 x=a处的函数值,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教学难点】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抽象出函数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关系的实质以及函数两要素.然后通过求函数值与定义域的两类题目,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 入1.试举出各类学过的一些函数例子. 2.初中函数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如果给定一个 x 值,就相应地确定了唯一的y值,那么我们就称 y 是 x 的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师: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如: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变化;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逐年增长等.在这些变化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在数学中,我们用函数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师:提出问题.生:回忆解答.师生共同回忆初中函数定义.为知识迁移做准备.在阅读适量的例子后再回顾引出初中定义,由具体到抽象,符合职校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 课 新 课 新 课 一、函数概念1. 问题1 一辆汽车在一段平坦的道路上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小时.(1)在这个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量,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2)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行驶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3)行驶时间t(h)的取值范围是什么?(4)对于行驶时间中的每一个确定的t值,你能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吗?(5)根据初中知识,关系式s=100 t(0≤t≤2)表示的是函数关系吗?2.问题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用r表示,它的面积用A表示.(1)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圆的面积A与它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吗?(2)在A与r的关系式中,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3)关系式A= r2(r>0)表达的是一种函数关系吗?因变量是哪个量?自变量是哪个量?3.两个事实 4.函数概念设集合 A 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对 A 内任意实数 x,按照某个确定的法则 f,有唯一确定的实数值 y 与它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其中 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自变量 x 的取值集合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对应的因变量 y 的取值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5. 6.函数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要检验给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函数,只要检验:(1)定义域是否给出;(2)对应法则是否给出,并且根据这个对应法则,能否由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确定唯一的y值.例1 判断下列图中对应关系是否是函数: 7.有关符号:(1) 函数y=f (x)也经常写作函数 f (x)或函数f.(2) 也可以将 y 是 x 的函数记为 y=g(x),或者 y=h(x),等.二、求函数值函数 y=f (x)在 x=a 处对应的函数值y,记作 y=f (a). 例2 已知函数 f (x)=.求: f (0),f (1),f (-2), f (a).解 f (0)==1,f (1)==,f (-2)==-.f (a)=. 练习1 教材 P61,练习A组第2题.三、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关系式中,函数的定义域有时可以省略,如果不特别指明一个函数的定义域,那么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有意义的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例3 求函数 y= 的定义域.解 要使已知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 x≥-3,x≠0}. 练习2 教材 P61,练习B组第2题.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师: 从问题1和问题2中,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事实:(1)在每个例子中都指出了自变量的取值集合;(2)都给出了对应法则.对自变量的一个值,都有唯一的一个因变量值与之对应.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本函数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函数概念.师:函数关系实质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对应关系. 师:函数的值域被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确定. 学生讨论例题中的对应关系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并解答之.教师总结,一个自变量x只能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 教师讲解函数符号的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求解的方法;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求函数值. 教师强调函数的定义域是一个集合.总结求分式函数,偶次根式函数的定义域的方法. 教师强调定义域的表示形式. 学生讨论求解. 问题一、二是为突出本课重难点而设计.深度挖掘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回顾了初中的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为顺利引出函数定义做准备.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结合问题1、2的实例,降低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难度. 分析两个实例,归纳得出两个事实,为引出函数的概念做最后的准备.用图形能更直观地表示两个重要事实. 借助问题1、问题2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强调“集合 A 是一个非空的数集”、“法则”、“唯一”等关键词语.使学生理解函数关系实质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明确(1)函数值域不是函数的要素的原因;(2)函数两要素的作用.利用函数的两要素来判断两变量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巩固. 通过本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关系的实质. 在本节中首次引入了抽象的函数符号 f (x),学生往往只接受具体的函数解析式,而不能接受 f (x),所以应让学生从符号的含义开始认识,这部分教师必须讲解清楚.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f(a)的理解. 求定义域题目不必过难,重点在理解定义域的概念. 小结1. 函数概念. 2. 两要素.3. 函数符号. 4. 定义域.师生合作.梳理总结也可针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进行强调和总结.作业教材 P61,练习A 组第2(3)题;练习B 组第2(3)题. 巩固拓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上册3.1 函数的概念教案设计,文件包含道法一下第9课我和我的家课件pptx、道法一下第9课我和我的家教案docx、家庭称呼歌mp4、幸福的一家mp4、我家是动物园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3.1 函数优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义域,函数关系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3.1函数的概念(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