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意向与意画)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意向与意画)
诗歌鉴赏(意向与意画)1.请描绘画线诗句,并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景物特点。送万巨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2.诗歌鉴赏,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夜洛城闻笛》一诗题目中“春夜”“洛城”点出时间、地点,“闻笛”指出诗歌的主要内容,表明诗人因闻笛而写作此诗。B.“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想象和夸张,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表达诗人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两句,写诗人远赴边塞,东望故园,长路漫漫,思乡之情奔涌而出。D.《逢入京使》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复杂情感,极富情味。3.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材料二夜雨有作[宋]张嵲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选自《全宋诗》◆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歌颔联描绘了船上所见的景象,用自己的语句描述一下。6.古诗阅读。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这首小令中,诗人借“物”来抒情。请在“马、鸟、柳花”三物中任选一种做具体分析。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雨”是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意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雨”这一意象的作用。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崔国辅玉溆①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连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注】①溆(xù):指水塘边。本诗意蕴丰厚,景致优美。请发挥想象,描述“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野望 【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首句中的“乱”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诗歌一、二两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长安早春旅怀【唐】白居易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芽坼①、雨洒轻黄柳条湿。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注释】①坼:裂开,意为草木发芽。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16.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蒸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说:“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谊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甲】【乙】两首古代诗歌都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物象,然而却各有其意趣,请结合有关句子,分析作者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忆钱塘江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注】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18.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B.颔联将人带到和平静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船帆高悬。“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胸襟开阔。C.颈联写残夜将尽未尽之际,海上红日初升,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的鼓舞力量。D.尾联写了人向客路,雁向家乡,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一问一答中,给全诗笼罩上了淡淡的思乡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画线句所写的景色,并写出诗人感情的变化。2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晨登衡岳祝融峰①谭嗣同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②。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③。(注)①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②日初镕: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③起龙:使龙腾起而行雨。“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种 松宋荦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日瘦阴还薄①,风多响自重。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②?[注]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2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唐诗鉴赏辞典》评价本诗颔联“写景中寓含哲理”,请描绘该联的画面并说说你从该联中获得的启示。2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一联对仗工整,画面感极强,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一幅画面。2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峡口送友人①[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 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峡口花飞欲尽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参考答案:1.霜叶在无风的空中潇潇落下,秋日天空中虽未下雨但阴云密布。写出了秋天萧瑟(肃杀)、阴冷的景物特点。【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通过观察题目“请描绘画线诗句,并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景物特点”可知,本题共两问。一是描绘画面;二是说明诗句所表达的景物特点。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本句中的景物有“霜叶”、“秋云”等,根据翻译理解可知,霜叶在没有风的天空中兀自飘落,秋日的天空没有下雨,云彩却阴云密布。秋天红色的枫叶静静飘落,天上乌云密布,有霜叶,有乌云,可见秋天的萧瑟、凄凉。2.B【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B.有误,“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整个洛阳城无处不萦绕着悠扬的笛声。这是诗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极妙,说“笛声“散入春风”,意即笛声随着春风均匀散布于洛城的各个角落。“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洛城春夜之静谧,表达了诗人的思念故乡之心切,并非“表达诗人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故选B。3.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这首诗写诗人在秋季雨夜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感叹自己的飘零孤寂,抒发自己的深重愁思。“天涯此夕叹飘零”,“天涯”“叹”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肠堪断”,写“空阶滴沥“的雨声让诗人的心情悲伤到了极点,一个“更”字表明“雨打芭蕉”的声音让人更加悲伤,表现了诗人此时的深重愁思。4.举目远眺,回乐烽前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受降城之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如同深秋的寒霜遍铺大地。【详解】此题考查画面描述。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描绘即可。示例: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5.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顺风疾行,船帆端直高挂,令人心潮澎湃。【详解】本题考查诗文画面描绘。描绘画面应该根据句意,抓住关键事物,用修饰性词语加以描绘;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据此描绘即可。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得开阔,船儿行驶在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驶的平稳而轻快。6.示例一:用“瘦”状马,用马“驮”诗,写出了诗人在落泊困顿中的孤寂愁苦之情;示例二:以“倦”绘鸟,愁由鸟“呼”,通过“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倦于漂泊,抒发了诗人乡思愁绪。【详解】本题考查意象的赏析。这个小令以三个主要自然意象作线,这三个自然意象是瘦马、倦鸟、柳花。它们依次引出相关人文意象:瘦马引出的意象有诗、天涯;倦鸟引出的意象有愁、村;柳花引出的意象有人、鬓华。示例1:前两句写瘦马驮诗的悲苦以及人不如鸟的羁旅情怀。“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瘦马驮诗”四字就足以想见其悲苦,何况此刻又在远离故土的旅途之中。第二句与上句相对,作者通过“倦”“愁”二字。移情入景,巧妙地抒发了人不如鸟的羁旅愁怀。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鸟倦飞而知还”一句,可视为此曲之典所出。再说,不管此鸟是不是归鸟,在浪子心目中,依然可能把它视为一只归鸟。所以倦鸟之愁,无疑代表了浪子之愁,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手法。 示例2:后两句言匆匆春去,岁月蹉跎,游子恋乡,身世凄凉。“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远方浪子进而看到不远处的人家,这必定更勾起了他“吾乡似此乡,此乡非吾乡”的羁旅思乡之怀。至此作者已百感交集,不料更有那不懂事的柳花,竟然飞上作者的头发,使得头上的白发显得更多了。此处不直言头发之白,而借柳絮言之,可谓妙笔。作者白发从何而来,当然是羁旅之情和思乡之念所致。全曲从瘦马入笔,至柳絮收笔,不直接写人,而已将人的羁旅之愁写得入木三分,刻骨铭心。7.第二联描绘了诗人薄瞢时分于东皋所见的山园风光。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这是诗人薄瞢时分于东皋所见的山园风光,是作者孤寂心境的反映。画面要描绘得具体一点。示例:我放眼四望,漫山遍野一片衰败景象。那起伏的连山,在落日余晖中萧瑟凄凉;那无尽的树木,一片片憔悴枯黄。8.云梦大泽水汽蒸腾茫茫一片,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描绘了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画面。【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意象有浩大的云梦泽、升腾的水汽、汹涌的波涛、远方的岳阳城,一个“蒸”字,一个“撼”字表现出水汽和波涛的气势。故浩大的云梦泽上一片白茫茫的水汽环绕,水汽升腾到天空,汹涌的波涛翻滚着,气势极其雄豪,这是从正面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把岳阳城都撼动了,又是从侧面烘托出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示例: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的摇晃起来。9.李诗中写巴山夜雨,秋雨涨池,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陆诗中写夜深风雨大作,一方面是实写自然界的风雨,另一方面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危急形势,风雨又引发诗人“铁马冰河”战争生活的联想,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壮志。(意近即可)【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答。《夜雨寄北》第一个“巴山夜雨”叙写秋雨缠绵的夜晚,渲染出凄清忧伤的氛围;第二个“巴山夜雨”是作者想象与妻子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作者借“雨”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并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因此,作者借“雨”这意象,抒发想要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0.小孩子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候的寂寞、死时的寂寞。【详解】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以及意象的作用。在概括诗歌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外在特征和环境特点,然后再挖掘人物的内在品格,抓人与志的契合点,最后再总结塑造此形象的意义。“意象”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因此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在卞之琳的这首短诗中,诗人选择了两个物象来表现寂寞:蝈蝈和夜明表。我们对寂寞的认识和感受都有类似的经验,那就是寂寞总和死寂般的空间有关。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的内心总会渴望有些声音,打破这种死寂,来驱逐内心的寂寞。或者说,声音的出现,总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而暂时忘掉寂寞。蝈蝈和夜明表,都是能发出细碎且悦耳声音的两个实物,一个是童年时期的玩物,一个是成年人的附赘。但长大了的乡下孩子,正是认同了夜明表与蝈蝈在发声上存在着的同属性,故而也会常常将它置于枕边。因此诗中“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是“小孩子”儿时排遣寂寞的工具,是他活着的见证之物;“夜明表”是“小孩子”长大后寂寞的陪伴者,是他为衣食奔波的提醒者,更是时光流逝的见证者,衬托了他死时的寂寞。11.玉光闪闪的水塘之边,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灿灿阳光之下,青年男女轻舟竞采,繁忙不息,若得塘上水波相向回旋,碧荷兰舟,相映生辉。【详解】本题考查诗文描绘的画面。诗文画面是对诗文内容深刻理解,应在理解诗文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文描绘的意象意境用诗化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可多用形容词来描绘。句意: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示例:波光粼粼的水塘边草茂气清、阳光明媚,五彩斑斓的花儿争相怒放,采莲轻舟,来回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熠熠生辉。12.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即可。“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是: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示例:诗中所绘是在秋季,有山有水,描绘了一副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放眼看去是满天的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映入眼中。13.描绘了一幅黄莺在林间枝头上下穿梭,发出欢快的鸣叫声的生机盎然的画面。【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字词的一般方法为: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画面;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乱”本义是没有秩序和条理,这里主要形容黄莺啼叫声和频繁穿梭树林的状态,由诗句“花开红树乱莺啼”我们自然联想到: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林间枝头上下翻飞,不停地鸣叫,体现出春天万物繁茂的盛况。由此“乱”字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幅黄莺穿梭林间枝头,发出欢快的鸣叫声的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14.寒夜过后,初霜轻轻地附着在屋瓦上,芭蕉叶断,枯败的荷叶倾倒在水面的一幅萧条残败的深秋景象。【详解】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解答时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再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描述,最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的意思是: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示例:描绘出了经过一夜之后,初降的新霜轻轻地附着在瓦片上,芭蕉叶和衰败的荷花也无法承受,芭蕉叶被折断,衰败的荷花倾倒在水面上的一幅萧条残败的深秋景象。15.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风”“草芽”“雨”“柳条”的动态画面;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吹”“新绿”“洒”“轻黄”等,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示例:春风轻拂,草芽舒展,草地一片新绿,细雨如丝,滋润了河边泛黄的柳条。16.《浣溪沙》中“夕阳西下”,既是写景,也是词人心情的反映。词人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了不尽的幽思;同时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微妙情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之景,则更增添了游子的孤独之感,衬托思乡之情。【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浣溪沙》:“夕阳西下”,落日向地平线落去,夕阳西下是眼前景,结合前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词人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在小园里,今日类似的天气与眼前类似的景物引起了他对去年的回忆。这一句中包含了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新”和“旧”的对比、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同时“几时回”表现出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也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天净沙·秋思》:本文前四句皆写景色,“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再结合“断肠人在天涯”可知,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17.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详解】题干要求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夕阳返照江面的美丽景象描绘出来。如: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18.C【详解】C.“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意为: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本句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并非“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故选C。19.皎洁的月光朗照看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月明荠麦花如雪”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表现出惊喜愉悦的感情。【详解】第一问,考查画面的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意思是: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该诗句中写到的意象有“月、荞麦花”,所写的景色为“月光皎洁,荞麦花开,远远望去,灿烂如雪”,据此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第二问,考查诗歌的情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的意思是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为我们勾勒了一副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图,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意思是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这里,作者又勾勒了一副月下花开图,抒发了惊喜愉悦的感情。因此,诗人情感的变化是由孤独寂寞到惊喜愉悦。20.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21.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的意思是:大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边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作答时要抓住“大地”“星星”“天空”“太阳”几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22.在微弱的阳光照耀下,松树上数条横生的枝干显得更加优雅,寒风吹过,树枝摇曳,引来云鹤与之相伴,而那些独生的树干枝枝刚劲有力,好似腾空的苍龙。【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描写画面题,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句子大意是“数条枝干引来云鹤相伴,独生的树干已经长得遒劲似龙了”。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及特点发挥想象,句子中的意象有“枝干”“云鹤”“孤干”等,其特点是横生的枝干摇曳生姿,引来云鹤相伴,“孤干”则苍劲有力,像腾飞的苍龙,联系上下句加上背景“日光微照”“寒风吹过”,构成一幅画面。23.画面: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启示:只要我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水”“柳”“花”“小路”“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24.天色昏暗,水气迷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一切都似乎凝固不前,充满浓浓的离愁别绪。【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作答此题,要抓住诗歌意象“帆”和“鸟”来描绘。示例:天色昏暗,雨丝繁密,将船帆打得沉重;暮色中,鸟儿飞得迟缓。这一切,无不染上了离愁别绪。25.描绘了悲凉的画面:微风拂过,峡口的花随风飘落,春天即将过去。【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这句诗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因此。这里写的是暮春时节,主要描写的景物是西陵峡口的花在飘落。据此分析,展开想象,用更优美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检测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专题练习:专题4 阅读理解与鉴赏之诗歌鉴赏,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