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课外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

    一、(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宅
    白居易
    小宅里间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
    庾信①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注释】①庾信,六朝末期的一位大诗人,
    1.“小宅”除了“小”之外,还有哪些特点?
    2.诗中提及庾信、陶潜二人,有何用意?
    3.下列语句中,对自己住处的态度与《小宅》一诗最不相称的一项是(     )
    A.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二、(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寿阳曲①·_______
    (元代)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②。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③又添铺翠。
    寿阳曲·_______
    (元代)马致远
    鸣榔④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⑤在捕鱼图上。
    【注释】①两首诗歌均选自《元散曲一百首》。寿阳曲,曲牌名。②霁:雨停。③锦屏风:这里指像屏风一样的一排排山头。④榔:同“桹”,渔人系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⑤撮:聚集。
    4.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歌的标题,下面选项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边塞出猎     江头怀古 B.山中别友     晨起出渔
    C.山市晴岚     渔村夕照 D.野渡新晴     绿杨春晓
    5.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声、歌声,可能还有人们晒网时交谈的声音。如果第一首诗歌的情景中也有声音,哪两种声音最恰当?请简要描绘这个情景。

    三、(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朗诵小组选定下面这首诗参加校古诗朗诵大赛,请你参与。
    度关山
    [唐]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
    【注】①狐:一作“孤”。②窦:沟渠。③羽:箭尾上的羽毛,即箭翎,引申为箭。
    6.文博找到下面两幅图,你认为哪幅图更适合作为朗诵时的背景?请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诵颈联时,文栋想要增强诗歌感染力,请你为他配上适宜的表情、动作。
    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诵尾联时,文博对重读词语把握不准,请你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选择一个词语即可)


    四、(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9.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0.请简要分析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五、(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11.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12.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戏题盘石①
    王维
    可怜②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柳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③,何因④吹送落花来。
    【注释】①盘石:即磐石,扁平的磨盘状大岩石。②可怜:可爱。③解意:领会心意。④何因:何故,因为什么。
    1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绝句把美丽的图画和高雅的情趣熔铸在一个画面上,令人为之神往。
    B.这首诗通过对盘石、泉水、垂柳、春风、落花等景物的描绘,让人领略到一种清新秀丽的美感。
    C.这首诗可谓“诗中有画”,磐石如席、春风习习、花片飞舞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归图。
    D.诗中“可怜”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遗憾。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的第三、四句。

    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溪水。
    B.首句从溪水写起,下面三句都围绕“无情”来具体描写。
    C.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而似散文,作者立意新颖,想象丰富。
    D.次句叙事,暗示作者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
    16.诗人围绕着溪水来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簌簌①无风花自堕②,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③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④,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籁簌:花落的声音。②堕:悠然落下的样子。③系缆:代指停泊某地。④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醉·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此处意思是像《楚醉·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铁无风花自堕”描写花落情景:花落不是风吹所致,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B.“家宾园林,柳老樱桃过”,“柳老”即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二者皆为下文写老朋友远行做铺垫。
    C.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各怀心事,不忍打破这份欢乐的气氛。
    D.“路尽河回人转舵”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暗示友人之同情谊的深厚。
    18.“簌簌无风花自堕”中的“自”“堕”两字烘托出词人怎样的情趣?


    九、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①疏钟度,遥岚②破月③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古刹:古寺。②岚:山头云气。③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
    19.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描绘了南园一带从早到晚旖旎动人的山水田园风光。
    B.颔联描绘了柳絮纷飞似雪,溪水涨满麦田,春水丰足的喜人景象。
    C.诗歌前四句主要描绘了白天的自然景象,后四句主要写夜晚人物的活动。
    D.尾联写捕鱼人夜晚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照明夜渔的情景。
    20.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①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21.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诗人突然一问,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遇上燕子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B.诗人善于抓住典型来表现事物,通过写桃花开,燕双飞来描绘春日风光。
    C.第三句写雨后水涨,小桥被淹,诗人无渡桥,表达了春游中无限的遗憾。
    D.这首诗告诉人们,困境中蕴涵着希望,道出世间万物有消长变化的哲理。
    22.“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结合诗句做赏析。


    十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注]。
    [注]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2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郊游的原因,雨后清新凉爽的空气唤起了诗人郊游的雅兴。
    B.颔联描绘了鹳鸟栖息,乌鸦啼叫的画面。
    C.颈联写诗人郊外的行踪以及郊行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浓烈的兴致。
    D.从尾联可知诗人在这首诗里表现的只是一次郊游的过程。
    2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饯”字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心情愉快、怡然自得的情感。
    B.颔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出发,以动衬静,表现了郊野的静谧。
    C.尾联借景抒情,表现了避世之想,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D.全诗清新淡雅,既表现了郊野清幽的境界,有透露出诗人潇洒的情怀。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①
    张九龄②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①湖口:即鄱阳湖口,当时归洪州大都督府管辖。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②这首诗大约作于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之时。唐玄宗开元十一四年,诗人被贬。旋即,又迁为冀州刺史,唐玄宗准他“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张九龄因获玄宗恩遇对朝廷感恩戴德,因自己的才华和德行获得皇帝的肯定而壮志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张九龄写下了这首诗。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浓墨重彩,渲染烘托,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瀑布远景图。
    B.首联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瑰丽险壮及迷蒙神奇的气象。
    C.瀑流从重云外奔流而下,穿过层叠的古木,坠入涧谷,展现了它的动态美。
    D.瀑布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重云,得到光照,作者照实而写,并无深意。
    26.“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瀑布的?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乙】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排闼(tà):开门。
    27.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一、二句写春天来了,绿水涨满湖河及水塘,让人感到春水盈盈,春意浓浓。
    B.甲诗中三、四句“迟”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了诗人因长时间欣赏落花和芳草以致回去得太晚的情景。
    C.乙诗中一、二句写自然环境,点明湖阴先生住处的清雅幽静。
    D.两首诗都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状写得生动可爱。
    28.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②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③舍,翛然④尚闭关。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牖yǒu:窗户。③袁安:东汉大臣,袁安还没有做官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这里用于指胡居士。④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29.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对镜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B.颔联写诗人夜间隔窗听见竹动的声响,清晨推门一看,才发现满山已是皑皑白雪。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30.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历来评价很高,任选一联赏析其表达技巧?

    十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②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③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④。
    倚槛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繁露:浓重的露水。③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④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3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
    B.颔联描绘了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冷冷水声的景象,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
    C.颈联中“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
    D.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聆听,一直到天明。
    32.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以动衬静”这一艺术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
    1.地处市井(或“毗邻百姓”);建筑简陋(或“屋内陈设简陋”)。(意思对即可)
    2.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这两人的园屋和作者的宅院一样狭小,以此表明自己和他俩一样,不重物质生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运用村托(类比)手法,以“庾信园”“陶潜屋”衬托自己的“小宅”(或“以小宅类比古人的陋室”),隐含以“贤人”自居之意,抒发自己虽居小宅,但心胸宽广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可知“小宅”地处市井,毗邻百姓;根据“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可知“小宅”是建筑简陋。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运用典故,借古代的贤人“庾信”“陶潜”自比,表达自己虽居陋室,但品格高洁。安贫乐道的情怀。以“庾信园”“陶潜屋”衬托自己的“小宅”,以小宅类比古人的陋室”,以古代贤者自居,“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表明自己不介意生活的清贫,更在意精神世界的满足。
    3.本题考查迁移拓展。A.“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与《小宅》一致;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了陶渊明喜爱远离俗世的隐居生活,淡泊的情怀。与《小宅》一致;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表现的是杜甫因为自己的茅屋破漏而感到忧伤,并由此想到天下百姓的苦难生活。与《小宅》不一致;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现了刘禹锡身在陋室,安贫乐道的情怀。与《小宅》一致;故选C。
    4.C
    5.示例:流水声、鸟鸣声。雨过天晴,天空明净如洗,晚霞照得满天绚艳,山谷小溪里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雨水洗濯过的山峦,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格外青翠,不时传来鸟归山林的鸣叫声。
    【解析】
    4.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首,“花村外,草店西”写的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是“山市”。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因此,本首曲以“山市晴岚”作标题敢贴切;
    第二首开头两句“鸣榔罢,闪暮光”,说捕完了鱼,已是夕阳残照的时分了。第三句“绿杨堤数声渔唱”,承接上两句,渔人上了岸,把船系在绿杨树下,于是绿杨堤上就飞出渔人的歌唱声。第四句“挂柴门几家闲晒网”,说有几家渔家的柴门上,挂着鱼网,晒着。第五句“都撮在捕鱼图上”,这一句是总收全曲,说上面所写的“鸣榔罢”、夕阳残照、绿树系舟、堤上渔唱、柴门晒网等景致,都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捕鱼的图画。这捕鱼图,就是“渔村夕照”图;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根据“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雨过天晴,可知有流水的声音;根据“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可以想象有鸟归山林的鸣叫声。可围绕“雨过天晴,流水潺潺,群山铺绿,归鸟乱鸣”来描绘情景。如:仰望天空,天空明净如洗,晚霞又照得满天光华绚艳,流水潺潺,景色极为迷人。本来就很美的像是小镇屏风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濯,又在夕阳的映照之下,还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显得格外青翠,时时传来鸟归山林的鸣叫声。
    6.示例:选B,     首联、颔联中“红日”“狐关”“危楼”“广漠”“长城”等,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颈联中“拂剑”“弯弧”,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图B中的画面符合本诗的内容与意境。
    7.示例:表情:表情严肃,眼神坚定。     动作:拔剑、拉弓。
    8.示例1:宜重读“系虏”,可以突出英雄壮举,体现豪迈气概。
    示例2:宜重读“贾谊”(或“书生”),可以凸显诗人虽是书生,但仍可以杀敌报国的志气与豪情。
    示例3:宜重读“谁知”,说明人人皆可成为报效国家的英雄,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扣住画面,进行描述。根据诗歌内容,首联“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中的“雁塞”“红日”“雪”展现的是边塞雪后初晴的景象;颔联“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高楼、大漠、长城展现了边塞特有的雄浑壮阔的图景;颈联“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拂剑”“弯弧”刻画了一位挽弓射箭的英雄形象;尾联“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意思是俘获敌人的人竟然是个少年儒生,表现的是作者对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的赞美之情。据此分析,图B中的画面符合本诗的内容与意境。
    7.本题考查朗读的技巧。
    要根据诗句所展现的意境或是情感,注意朗读的语气、重音和朗读时的动作。“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中,“拂剑”是拔剑的意思,“金星出”写出拔剑时迅速,刚劲有力;“弯弧玉羽鸣”写拉弓射箭,箭呼啸而出。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据此分析,朗读时应该用坚定的眼神,严肃的表情,配以拔剑、拉弓的动作,展现为国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8.本题考查朗读重音的处理能力。重音是朗读时,为了传情达意的需要,对某些词或短语进行重读,加以强调。要结合语境分析,做到言之有理。
    ①可重读“系虏”,意思是俘获敌人,写战场上打了胜仗,俘虏了敌人,更能突出英雄壮举,体现豪迈气概;
    ②可重读“书生”,说明诗人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仍可以上战场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③可重读“谁知”,意思是哪里知道,说明报效国家的英雄竟然是少年儒生,出人意料。
    9.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瀑布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
    10.瀑布不满足于小小溪润式的安乐,一往无前,最终东归大海,寄寓了作者不甘平庸、思有作为(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情怀。
    【解析】
    9.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意思是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1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意思是,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此诗前两句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表达出作者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1.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凄黯迷惘)之情。
    1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顺的贬谪之思(政治失意的郁结或宦情的凄凄),又包含羁旅无归的怀乡之念(漂泊在外的愁绪或羁思的凄凄)。
    【解析】
    1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可以从字词含义、诗文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是: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这两句偏重叙事描写“百花尽”,写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将“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写出植物在雨后凋零之景;而“莺乱啼”则写出雨后的生灵——莺,啼叫扰人心扉,杂乱而无韵律,借鸟声传达诗人因景伤悲,心烦意乱,因贬谪离家凄迷惆怅的精神状态,因此是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的写法。
    1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诗歌情感分析。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意思是: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联系注释中“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因为作者一贬再贬的仕途失意经历,让作者心生愁意。被贬十年后刚回长安,随即又被贬到更荒僻的柳州做官,背井离乡,因此“宦情”“羁思”两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共凄凄”。
    13.D
    14.运用了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春风的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又以反问强调春风多情,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解析】
    1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D.有误,“可怜盘石临泉水”的意思是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可怜”的意思是可爱,表现了盘石临水、杨柳拂杯,可爱之至,并无遗憾之意。故选D。
    14.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结合题目提示,从修辞角度赏析。判断修辞方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和情感。三、四句的意思是“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不解意”把春风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何因吹送落花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春风的善解人意,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和陶醉于山间美景的独得意趣。
    15.B
    16.诗人围绕溪水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寂寞,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
    1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B.“下面三句都围绕‘无情’来具体描写”的说法错误,下面三句都围绕“有情”来具体描写。溪水本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的。入山时,作者孤身一人,没有陪伴,幸得溪水同行三日不离不弃,眼看要到岭头分别处,借溪水表达出自己的不舍之情。作者将无情的溪水写得有情,别有趣味。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景物描写和创作背景来分析。诗的首句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的。次句叙事,暗点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山路蜿蜒曲折,缘溪而行,所以行人感到这溪水一直在自己侧畔同行。因为深山空寂无人,旅途孤孑无伴,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就变得特别亲切,仿佛是有意不离左右,以它清澈的面影、流动的身姿和清脆的声韵来慰藉旅人的寂寞。后两句是说,登上山岭头就是我俩的分手之处,潺湲流淌与我惜别一夜有声。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与日俱增,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与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涌起依依惜别之情。综上所述,诗人围绕溪水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寂寞,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17.C
    18.“自”“堕”两个字写出了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烘托出离别时清冷寂寞的情景及词人无可亲何的心情。
    【解析】
    17.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通读全词可知,作者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忧伤的气氛。由此可见,选项中“不忍打破这份欢乐的气氛”表述有误,应是“不忍打破这份静默、忧伤的气氛”;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词人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簌簌无风花自堕”的意思是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句中写暮春花谢,点明了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在“自”“堕”两个字的烘托下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写出了词人安闲自在的情态,联系下句“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可知,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烘托出冷清寂寞的氛围及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19.C
    20.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浓厚的归隐情怀。
    【解析】
    1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可知后四句也描写了自然景象;故选C。
    20.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首联写晨景。夜雾逐渐消散,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路边的蒙茸细草沾满了露水,湿漉漉的,分外苍翠可爱。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然后由此及彼,依次点染。显然,它展示的是诗人清晨出游时观察所得的印象。  颔联写白昼的景色。诗人由幽静、逼仄的林间小道来到空旷的溪水旁边。这时风和日暖,晨露已晞,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像是铺了一层雪。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诗人沿途所见多是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田园。到了这里,眼前忽地出现一片银白色,不禁大为惊奇。惊定之后,也就尽情欣赏起这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来。  颈联描写了古刹钟声,云岚月色之美,皎月高悬,写出夜晚所见幽静,安宁美好的景色。尾联写捕鱼人夜晚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照明夜渔的情景。乡间生活的悠游自在,跃然纸上。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21.C
    22.“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娇艳欲滴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解析】
    21.C.“无限的遗憾”表述有误。“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意思是: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结合“小舟撑出柳阴来”可知,“人不度”尽管是一个莫大的挫折,但撑出小船带来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故选C。
    22.本题考查炼字。“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是: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蘸水开放。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蘸”字把桃花人格化,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了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衬托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23.D
    24.C
    【解析】
    23.D.“表现的只是一次郊游的过程”有误。“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的意思是:我一个人独游是那么有趣,何必忙碌劳顿呢。诗人在这首诗里所要表现的也不只是一次郊游的过程,还表现了避世之想,以示对现实的不满。故选D。
    24.C.“借景抒情”有误。“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的意思是:我一个人独游是那么有趣,何必忙碌劳顿呢?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并不是借景抒情。故选C。
    25.D
    26.是从比喻修辞写瀑布(把阳光照射下的瀑布比作缤纷的彩虹);或:是从色彩和声响来写瀑布的,或:是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瀑布的。
    【解析】
    25.D.“作者照实而写,并无深意”表述有误,张九龄表面写瀑布,实则寄托了诗人的遭遇和情怀。故选D。
    26.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是此诗的颈联,这一联描绘了飞瀑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的奇幻风采,运用比喻,把阳光照射下的瀑布比作缤纷的彩虹。立足于瀑布的色彩和声响来描绘,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缤纷的颜色,绚丽瑰奇;万丈洪泉直泻而下,发出巨大声响,声威远播。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7.C
    28.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2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C.有误,《书湖阴先生壁》的前两句的意思是“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两句写由于主人勤劳而使家中庭院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不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故选C。
    28.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感情。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包括: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正侧、欲抑、点面、象征、联想、想象、起兴、用典等。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北山》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北山本是无情之物,但春天到来,万物萌生,山上一片浓绿,映现在春水中也是一片绿色,景中含情,表达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作者仔细地数着落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整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书湖阴先生壁》前两句描绘了诗人住所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幅洁净清幽的家居图景,表现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借景抒情,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29.D
    30.颔联:“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隔窗听见竹子发出的声响,以为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实则是夜来大雪纷纷,雪打竹叶,簌簌作响。“风惊竹”三字,未直接从视觉的角度写雪,却从听觉角度侧面将大雪纷纷的景象描摹出来。
    颈联:“洒空”、“积素”动静结合,分别描写了雪花的动态和静态,既描绘下雪的情景,又写出雪下得很厚,为下文写想到友人作铺垫。
    【解析】
    2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跟袁安没有关系。故选D。
    3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表达技巧。①颔联“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意思是: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因此可判断,“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雪之大,“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②颈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意思是: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句中“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这样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了雪景及雪之大、厚的特点,也为下文由此联想到友人胡居士作铺垫。
    31.A
    32.①“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凸显了被贬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②全诗着力写声音,反衬诗人内心的黯然、凄凉、孤寂。
    【解析】
    3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理解不正确。根据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意思“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可知,深秋(或繁露坠)使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因此,诗人寂寞的原因不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还有环境的寂静。故选A。
    32.本题考查艺术手法。首联“觉闻繁露坠”中的“露”写露水下降,本来“露坠”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颔联“寒月上东岭”,“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用“上”字化静为动,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颈联“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中的“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检测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检测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练习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