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218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218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218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二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三书。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形成胶体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2.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属于( )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C.离子反应 D.复分解反应3.已知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转移B.电解质溶于水需要在通电的条件下才能解离出离子C.单质钠在空气中不与反应,加热时与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D.在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HCl气体5.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 L 含有的分子数为B.相同质量的与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4:6C.标准状况下,22.4 L 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D.1 mol 和的混合物中含的氧原子数为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7.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纯净物混合物酸电解质非电解质A胶体胆矾液态蔗糖BCaO海水铜乙醇C胆矾铝合金HClOAgClD氢氧化钠氯水溶液食醋8.下列关于新制氯水进行的实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C.将镁条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D.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9.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从而可知在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10.下列转化关系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C. D.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BCD验证电解质的导电性比较和的热稳定性验证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12.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铁丝代替13.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B.反应Ⅱ的氧化剂是C.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D.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作催化剂14.小组同学探究相同浓度的和与碱的反应,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实验装置试剂X实验结果ⅠⅡⅢ蒸馏水溶液溶液①Ⅱ、Ⅲ均产生白色沉淀②烧杯中溶液pH变化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是空白实验,排除因体积变化对Ⅱ、Ⅲ溶液pH的影响B.Ⅰ和Ⅱ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与不反应,Ⅱ中发生反应:C.Ⅲ比Ⅱ的pH曲线降低,说明与反应,Ⅲ中初期发生反应:D.Ⅲ中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15.已知在一定温度下,氯气和氯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含有1 mol溶质的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NaClO、共存体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与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9:7B.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5 molC.1 mol NaOH参加反应,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D.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1:1: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7分)按要求填空:(1)现有下列物质,请用序号填空:①硫酸钡 ②固体氢氧化钠 ③熔融氯化钠 ④稀盐酸 ⑤氨水 ⑤蔗糖 ⑦二氧化硫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2)向50 mL沸水中加入5~6滴饱和溶液,加热至产生红褐色液体,停止加热,利用______来证明得到的分散系是氢氧化铁胶体,生成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固体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写出少量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②③反应①~③中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若某溶液中有、、-共存,加入足量后,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17.(10分)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氯气和碱反应放出热量;②温度高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该小组制得的漂白粉中的量远大于的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为提高的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18.(12分)亚硝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因其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容易误食中毒。亚硝酸钠加热到320℃以上会分解产生、和,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由于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比为______。(3)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4)误食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列______(填字母)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相同。A.B.C.D.(5)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19.(16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再用副产品溶液吸收有毒的。已知:无水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通入干燥的,赶尽装置中的空气;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④……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并用干燥的赶尽,将收集器密封。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2)操作步骤中,为防止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3)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4)为将尾气吸收完全,在虚线框中可以使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_。(5)①装置D吸收氯气属于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若用装置D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吸收,得到单质硫,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2.D Fe与溶液发生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3.D 4.A 5.D6.B 氨水中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改写为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根据离子反应的条件判断,B正确;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错误;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根据少量进行书写,正确的方程式为,D错误。7.C 胶体是混合物,胆矾是纯净物,A错误;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B错误;各物质都符合分类,C正确;不是酸,溶液、食醋都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8.B 9.A 10.C11.A NaCl固体不导电,A错误;碳酸氢钠加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B正确;与水反应生成,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正确;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图中装置收集,D正确。12.C 为防止其它离子干扰,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A正确;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离子的干扰,B正确;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C错误;铁的焰色几乎为无色,对其它元素的焰色无影响,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D正确。13.B14.D 由上述分析可知,Ⅰ是空白实验,目的是排除因体积变化对Ⅱ、Ⅲ溶液pH的影响,A正确;Ⅰ和Ⅱ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加入的只与石灰水中的反应,不与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Ⅲ比Ⅱ的pH曲线降低,说明反应开始时,少量的碳酸氢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方程式为,溶液呈碱性,,D错误。15.C 若氯气和NaOH只发生反应,则,若氯气和NaOH只发生反应,则,9:7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可能为9:7,故A正确;NaCl、NaClO、中Na和Cl的个数均相等,所以和1 mol NaOH反应的氯气为0.5 mol,故B正确;若氯气和NaOH只发生反应,1 mol NaOH参加反应,转移0.5 mol电子;若氯气和NaOH只发生反应,6 mol NaOH参加反应,转移5 mol电子,则1 mol NaOH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所以,故C错误;若n为11:1:2,假设NaCl为11 mol,则NaClO为1 mol,为2 mol,生成11 mol NaCl,得到11 mol电子,生成1 mol NaClO,失去1 mol电子,生成2 mol N,失去10 mol电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符合电子守恒,故D正确。16.(1)③④⑤(2分) ①②③(2分) ⑥⑦(2分)(2)丁达尔效应(1分) (2分)(3)(2分)(4)(2分)(5)(2分) (2分)17.(1)(2分) 吸收中的HCl气体(1分)(2)(2分) (2分)(3)氯气和碱反应会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发生了副反应(2分)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1分,合理即可)18.(每空2分)(1)(2)KI 1:2(3)(4)C(5)19.(每空2分)(1) 在沉积的固体下方加热(2)②⑤(3)冷却,使沉积,便于收集产品 干燥管(4)AD(5)①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联氨,某离子化合物,乙烯水合法是工业制乙醇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docx、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