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Cd-112
一、单选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能正确地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H
B. ∆H
C. ∆H
D. ∆H
【答案】D
【解析】
【详解】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2的燃烧热表示为1molH2与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故答案选D。
2. 下列有关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且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
B. 向新制氯水中加适量石灰石不能增大溶液中的
C. 对于的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都能使化学反应发生,碰撞越多,反应速率越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时反应自发进行,则且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故A正确;
B.由于碳酸钙可消耗盐酸,使平衡Cl2+H2OHCI+HClO向右移动,c(HClO)增大,B错误;
C.对△H<0的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小反应物转化率,C错误;
D.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正确答案是A。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F是弱电解质
B. 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周体,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增大
C. 将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一定增大
D. 将溶液加水稀释,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HF溶于水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氟离子,HF是弱电解质,A正确;
B.往氨水中加入NaOH,NaOH提供的OH-,比一水合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掉的OH-多,所以c(OH−)增大,B正确;
C.0.3mol/L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程度增大,电离产生的H+对溶液中c(H+)增大的影响小于稀释对溶液中c(H+)减小的影响,最终溶液中c(H+)减小,C错误;
D.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CH3COO−)浓度减小,=变大,D正确;
答案选C。
4.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为:2SO2(g)+O2(g)2SO3(g) △H<0,下列措施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压缩体积 C. 分离出SO3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压缩体积使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压缩体积导致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B符合题意;
C.分离出SO3后,导致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会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分离出SO3后,物质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能提高物质的平衡转化率,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5.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SO4、(NH4)2SO4、(NH4)2CO3溶液,(NH4)2SO4、(NH4)2CO3中大于NH4HSO4溶液中,(NH4)2CO3是弱酸弱碱盐,(NH4)2CO3溶液中的会促进的水解,NH4HSO4电离出的H+会抑制的水解,为弱电解质,最小,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NH4)2SO4>(NH4)2CO3>NH4HSO4>,故选C。
6. 已知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关系式:c(Na+)=c(HB-)+c(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B的电离方程式为:①H2B⇌H++HB-,②HB-⇌H++B2-
B. NaH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Na+)>c(HB-)>c(H+)>c(OH-)
C. NaHB水溶液呈碱性
D. c(Na+)+c(H+)=c(HB-)+c(B2-)+c(OH-)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关系式:c(Na+)=c(HB-)+c(B2-),此等式为物料守恒,说明H2B的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二级电离为部分电离;
【详解】A.由分析可知,H2B的电离方程式为:①H2B=H++HB-,②HB-⇌H++B2-,故A错误;
B.NaHB为盐溶液且HB-只电离不水解,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Na+)>c(HB-)>c(H+)>c(OH-),故B正确;
C.由B分析可知,NaHB水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HB-)+2c(B2-)+c(OH-),故D错误;
故选B。
7.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
B. 中和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C.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M+)=c(OH-)+c(A-)
D. 在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中,K+、Mg2+、、I-一定能大量共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HCO3溶液中由质子守恒可知,c(H+)+c(H2CO3)=c(OH-)+c(CO),故A错误;
B.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pH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中醋酸浓度更大,则中和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醋酸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更大,故B错误;
C.由电荷守恒可知,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M+)=c(OH-)+c(A-),故C正确;
D.在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中可能为酸性或碱性;若为酸性溶液,、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若为碱性溶液,Mg2+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8. 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2XY3(g) ΔH=-akJ/mol。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表:
容器
反应条件
起始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
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X2
Y2
XY3
①
恒容
1
3
0
10
放热0.1akJ
②
恒压
1
3
0
t
放热b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上述反应,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相同
B. ①中:从开始至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1mol/(L•min)
C. 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
D. b0.1a,故D错误;
答案选A。
9.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间该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反应方程式中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时降低温度,时升高温度 D. 时减小压强,时升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第一幅图可知0~30min内,A、B的浓度由2.0mol/L变为1.0mol/L,变化量为1.0mol/L,C的浓度由0变为2.0mol/L,变化量为2.0mol/L,变化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可计算出x,根据第二幅图中v(正)和v(逆)的位置关系分析出改变平衡的外界条件,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根据第一幅图可知30~40min内,反应速率降低,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间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浓度,A错误;
B.0~30min内,A、B的浓度由2.0mol/L变为1.0mol/L,变化量为1.0mol/L,C的浓度由0变为2.0mol/L,变化量为2.0mol/L,变化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x=1,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v(逆)> v(正),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
C.3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降低,但平衡不移动,因而不是温度的影响,而是减小压强造成的,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逆)> v(正),平衡逆向移动,是升高温度造成的,C错误;
D.根据C项分析,D正确;
故选D。
1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5L密闭容器内发生应应,气体X、Y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Y = 2X
B. 前2min,Y的反应速率v=1mol/(L·min)
C. 3min时,X、Y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D.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0~6min内,△n(X)=4mol,△n(Y)=6mol,相同时间内各物质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则X、Y的系数之比等于2:3,方程式为3Y 2X,A错误;
B.v(Y)= =1mol/(L·min),B正确;
C.3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还在变化,未达到平衡,6min才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ρ= ,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容器的体积恒定,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所以不能用来判断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B。
11.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 2C(g) ΔHc(H+)
B. 室温下,HA-A2-+ 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10-3
C. 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
D.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 +HA-,HA-A2-+H+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结合图像分析,1 mol·L-1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pH=0时,第一级电离完全,随着pH升高直到pH=6,第二级电离完全,NaHA属于盐,电离使溶液显酸性,则c(OH-)<c(H+),故A错误;
B.当c(A2-)=c(HA-)时,溶液的pH=3,HA-⇌A2-+H+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c(H+)=10-3,故B正确;
C.根据图知,开始时pH=0,溶液中c(H+)=1mol/L=c(H2A),说明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该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Na)=2n(A),即c(Na+)=2c(A2-)+2c(HA-),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知,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该二元酸两步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A2-+H+,故D正确;
答案选A。
14. 常温下,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 HB、HC三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常温下:Ka(HB)> Ka(HA)
B. 水的电离程度:b点c(HB),稀释相同的倍数后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点”“c(CN-)>c(OH-)>c(H+)
(3)> (4)9:11
(5)Fe3+ +3H2O⇌Fe(OH)3+3H+;加入盐酸后,增加了c(H+), 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Fe3+的水解
(6)CN-+CO2+H2O=HCN+
(7)中
【解析】
【小问1详解】
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CH3COO-+ H2O⇌CH3COOH+OH-,所以CH3COONa溶液pH=10;NH3·H2O是弱碱,NH3·H2O电离出氢氧根离子,NH3·H2O⇌+OH-,所以溶液溶液④pH=11。
【小问2详解】
NaCN是强碱弱酸盐,CN-水解,溶液呈碱性,NaCN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 )>c(CN-)>c(OH-)>c(H+);
【小问3详解】
HCN酸性小于CH3COOH,根据“越弱越水解”,同浓度的NaCN、CH3COONa,NaCN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所以溶液①和③相比较,pH (NaCN)>pH (CH3COONa)。
【小问4详解】
25℃时,V1L⑤HCl溶液和V2L②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12,则,所以V1:V2=9:11。
【小问5详解】
Fe3+易水解,Fe3++3H2O⇌Fe(OH)3+3H+,加入盐酸后,c(H+)增大, 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Fe3+的水解,所以实验室配置⑥FeCl3溶液时通常加入少量盐酸。
【小问6详解】
25℃时,Ka1(H2CO3)> Ka (HCN)>Ka2(H2CO3),向①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氢钠和HCN,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
【小问7详解】
常温下若③CH3COONa和④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 ),根据电荷守恒c(H+) =c(OH- ),则该溶液呈中性。
19. I.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用水中镉的排放量不超过0.005mg•L-1。处理含镉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
(1)写出磷酸镉[Cd3(PO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sp[Cd3(PO4)2]=____。
(2)一定温度下,CdCO3的Ksp=4.0×10-12,Cd(OH)2的Ksp=3.2×10-14,该温度下____[填“CdCO3”或“Cd(OH)2”]的饱和溶液中Cd2+浓度较大。
(3)向某含镉废水中加入Na2S,当S2-浓度达到7.9×10-8mol•L-1时,废水中Cd2+的浓度为____mol•L-1[已知:Ksp(CdS)=7.9×10-27],此时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II.根据题目提供的溶度积数据进行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4)已知25℃时,Ksp[Mg(OH)2]=5.6×10-12;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
pH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5℃时,向Mg(OH)2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____。
(5)常温下,向50mL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0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已知该温度下,Ksp(AgCl)=1.8×10-10,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反应后,溶液的pH=____。
②如果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0mL0.001mol•L-1的盐酸,____(填“有”或“无”)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1)c3(Cd2+)c2(PO)
(2)Cd(OH)2 (3) ①. 1.0×10-19 ②. 符合
(4)蓝色 (5) ①. 2 ②. 无
【解析】
【小问1详解】
磷酸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小问2详解】
当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有,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当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有,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则的饱和溶液中浓度较大。
【小问3详解】
当时,,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小问4详解】
25℃时,,设饱和溶液中,则,解得;,,所以溶液呈蓝色。
【小问5详解】
①反应后,溶液中,则溶液的;
②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0mL盐酸,溶液中、,,故无沉淀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doc、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