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 4.1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197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 4.1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197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四 图形的变化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展开《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
教材分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简便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对称知识是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其他对称图形知识奠定基础。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说说自己的发现,明白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是“沿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从而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对称是数学中常用图形变换的一种,了解对称图形,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一生存的空间,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图形和设计图案打好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感受美欣赏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轴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认识对称图形,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对称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纸、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剪得漂亮图案。你想得到这些漂亮的图案吗?
2、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3、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折一折,做一做。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个图形的右边和左边,你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说
(2)每个图形从中间分开,左右图案都是一样的。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了,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感受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是美的。
(3)将一件衣服对折,(左右两边重合)打开,在对折,再打开。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演示,“王”字,五角星,树叶(进一步感知两边图案重叠)
(4)老师还带来一片枫叶和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了,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三、深度对话,共同概括。(剪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衣服的图形。问:你能剪出衣服吗?
怎么样剪出来的?你想怎么剪?谁想来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
(1) 课件动画示范淘气剪对称图形:衣服
看完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剪的?
a、 教师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并对折。
b、 教师在对折后的正方形的纸上画出所剪对称图形一半的形状。
(追问:为什么只需要画小衣服的一半边就可以了?从而强调说明因为通过对折,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所以只需要在对折的纸上画小衣服的一半就可以了)
c、 教师沿着画的图案线剪出图形的一半。
d、 请学生说一说,这片衣服图案有什么特征(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啊)
(2)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衣服
师:请大家照刚才剪的方法,自己利用桌上的纸,笔,剪刀,尺子这些材料来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书上的图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并分析有的学生没有剪成功的原因。
3、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A对折纸一定要对齐。
B描线要描的像。
4、在“王”,树叶,五角星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想办法画一画,剪一剪。
四、多样练习,巩固提高。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3题。
3、欣赏生活中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图片。(如:中国古典的剪纸)
五、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现在你知道淘气美术课上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了吗?
六、课后实践:剪一剪
七、教学反思:
教材只提供了帮助学生积累轴对称图形经验的情境和线索,“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配图)。你能剪出衣服吗?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说一说,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只是短短的四句话和四幅配图。
该如何细化,设计成可实施的具体活动内容呢?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我把积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经验定位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学中,在第一环节中,注重设计“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怎么知道衣服的左边和右边是不是一样的?动手折一折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辨识轴对称图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折、表达想法等活动感受、思考四个图形的共同特点——左面和右面是重合在一起的,帮助学生积累轴对称图形认识经验,同进也为下面的“剪衣服”做了有效的铺垫。
接着以“你想剪出这样的衣服吗?”来激发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剪出这样的衣服来。学生的回答似乎就水到渠成了。因为衣服的左面和右面一样,所以将纸对折,画出衣服的左面,剪下来,打开图形就得到衣服了。先看课件播放淘气剪小衣服的步骤,再让学生动手剪。剪完后,还不忘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把纸对折,有条折痕,折痕左右两面的衣服是一样的,折痕在衣服的中间。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全面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一步体会感受轴对称现象。即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还让学生在“做”与“思考”的活动中,主动建构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生成性的认识。
另外,这节课结束前,我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环节,在轻音乐的氛围下,倒映在水里的完整图,还有古今中外的建筑物,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等等。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课后我认真总结本节课的得失,认真分析不足的地方,如下: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安排不合理。一节课的时间太仓促,学生对新内容的消化过于紧张,动手操作的时间太少,只让学生一起动手剪了小衣服,另外的“王”字,枫叶,海星,没有一一让孩子们动手剪,只是让学生三选一动手剪。
我将落实今天的收获,立足教师的长远发展,扎实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 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 折一折,做一做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公开课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折一折,做一做,总结剪纸方法,巩固练习,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