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6g,【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 )
    A.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B. 为了防止液体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
    C. 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
    D. 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
    下列各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滴水成冰
    ②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③工业上用石墨制造金刚石
    ④舞台上用干冰产生云雾
    ⑤模拟战争硝烟,用红磷制造烟幕
    ⑥冰箱中用活性炭除异味
    A. ②④⑤B. ③⑤C. ③⑤⑥D. ②③⑥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①③⑤⑥B. ②④C. ②③⑥D. ③④⑤
    下列能同时反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因为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 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因为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D. 因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变化的是( )
    A. 足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 将等质量的镁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并引燃镁
    D. 电解水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核废水中有大量放射性元素铀,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2B. 铀是非金属元素
    C. 铀的中子数是146D. 铀的核外电子数是238
    农业上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会加速将解
    B. 称量的氯化钠若含有杂质,会造成配制的溶液偏稀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若指针向左偏,应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D. 仰视读数取水,会造成配制的溶液偏浓
    靛蓝(C16H10N2O2)为水溶性着色剂。靛蓝类色素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可用于飞机飞行表演时的彩色拉烟剂。下列关于靛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靛蓝由30个原子构成B. 靛蓝中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C. 靛蓝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2D. 靛蓝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
    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化学用语的描述:①3个锌原子:3Z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氯原子结构示意图:;⑤氦气:He;⑥−2价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⑤⑥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②③⑤
    以甲、乙为原料合成葡萄糖及酿酒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转化①反应类型可以为化合反应B. 转化②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D. 甲、丙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2021年10月16日,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外壳材料中含有钛合金,钛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TiO2+2Cl2+2C−高温TiCl4+2X,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OB. TiO2是氧化物
    C. C和X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D.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B. BC. CD. D
    某同学进行“红磷燃烧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装置中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C段变化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B. CD段变化是由于气体量减少
    C. DE段变化是由于气体量变多D. 红磷量越多,EF段压强越小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bg氧气
    B.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 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 在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A和实验C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只有实验C能证明水的组成
    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
    ④实验C中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
    ⑤实验B中入水口在下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
    ⑥实验A和实验B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A. ①②③⑤B. ②③⑤⑥C. ②③⑤D. ②③④⑤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a的取值范围:0≤a≤16
    B. 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②常用于检验CO2
    B.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C.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是: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H2O2−MnO22H2O+O2↑,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是−1价,水中氧是−2价,氧气中的氧是0价,所以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H2O+CaO=Ca(OH)2B. Cl2+H2O=HCl+HClO
    C. CaCO3=CO2↑+CaOD. Ca(OH)2+SO2=CaSO3+H2O
    (1)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 ______;生活上常用 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某纯净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0.4g氧气充分反应,当氧气消耗完时,可生成8.8g二氧化碳和4.5g水。A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实验室欲配制1 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g,水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②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_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⑧D.只有②③④⑤
    (3)若老师提供的药品有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5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除了上述配制方案外,你还可以设计出哪些配制方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
    (2)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______或 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3)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 ______。
    (4)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其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但该同学发现锥形瓶内持续有气泡产生,但集气瓶中一直收集不满,怀疑装置漏气,请你帮他想个简单办法找出漏气部位 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图2: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______。
    (1)国际上规定,1m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现在有3.01×1023个水分子,请问这些水分子为 ______m1;1.5ml二氧化碳所含有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约为 ______。1m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1ml氧气的质量是 ______g。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具有的质量为 ______g。
    (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例如:HCl=H++Cl−,所以HCl是酸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例如:NaOH=Na++OH−,所以NaOH是碱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Na++Cl−
    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石墨②NaHCO3③Mg④CaO⑤H2SO4⑥Ca(OH)2⑦豆浆⑧乙醇。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属于酸的是 ______;属于碱的是 ______;属于盐的是 ______。
    已知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含有碳酸钙的补钙剂发生化学反应。如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中“研碎”和食用方法中“嚼食”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 _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______g。
    (3)计算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故A正确;
    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应该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故C错误;
    D、量取20mL的液体应该选择25mL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误差较大,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试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2.【答案】B
    【解析】解:①滴水成冰,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工业上用石墨制造金刚石金刚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④舞台上用干冰产生云雾,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模拟战争硝烟,用红磷制造烟幕,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冰箱中用活性炭除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①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操作;
    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造成的后果是加热时液体喷出伤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容易炸裂试管;
    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造成试管炸裂;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容易炸裂试管;
    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试管内液体受热不均会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故③④⑤会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D。
    试管在加热时发生破裂,主要原因是试管受热布局造成的。据此进行分析,即可轻松解题。
    本题主要考查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原因,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在这两个反应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当高锰酸钾、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但均不会为零;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始终不变,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在这两个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当高锰酸钾、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B错误;
    C、在这三个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大,当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大,故C正确;
    D、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由零开始慢慢增大,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故D错误。
    故选:C。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如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8;故选项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因为分子种类改变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D、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解析】解:A.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大,又因为消耗密度容器内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错误;
    B.二氧化锰的质量多少不影响氧气的产生的质量,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将等质量的镁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镁有剩余,且氧气完全反应,镁剩余的质量与氧化镁的质量的比值是(32g−24g):56g=1:7,而图中是1:5,故错误;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正确;
    故选:D。
    A.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据此解答;
    B.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解答;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据此解答;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范围广,难度系数偏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完全燃烧的质量变化的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38−92=146;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会加速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B、称量的氯化钠若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会造成配制的溶液偏稀,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称量的氯化钠若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靛蓝是由靛蓝分子构成的,1个靛蓝分子由30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靛蓝是由靛蓝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靛蓝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0+14×2+16×2+262,故选项说法正确。
    D、靛蓝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2)≠8: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靛蓝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靛蓝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难度不大。
    【解答】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故①错误。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故②正确。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故③错误。
    ④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保护气,故④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解: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结束,得到的是二氧化锰和水的混合物,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加肥皂水,能检验水是否是硬水,不能把硬水软化,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硫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在集气瓶中事先装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C。
    A、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D
    【解析】解:①锌的元素符号为Zn。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锌原子表示为:3Zn,故错误;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正确;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氧根离子:2OH−,故正确;
    ④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17个电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因此,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
    ⑤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氦气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即氦气的化学式为He,故正确;
    ⑥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氧元素可表示为O−2,故错误。
    故选:D。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并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转化①反应类型可以为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
    B、一定条件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l2O6−发酵2C2H5OH+2CO2,转化②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该选项正确;
    C、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该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一定条件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C
    【解析】解:A.反应前后均有4个钛原子、4个氯原子;而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故2X中含有2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CO,故正确;
    B.TiO2中含有钛和氧两种元素,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正确;
    C.C和X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12+16)=3:7,故错误;
    D.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正确;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原子数目不发生改变,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15.【答案】A
    【解析】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但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故正确;
    B.煤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会引起爆炸,所以不能开灯检查,故错误;
    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可制成铅笔芯,故错误;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6.【答案】AB
    【解析】解:A、BC段变化,即气压增大,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该选项正确;
    B、CD段变化是由于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体减少,该选项不正确;
    C、DE段变化是由于水进入集气瓶,该选项不正确;
    D、红磷足量后能把氧气耗尽,红磷过量后即使再增加,也不影响EF段压强,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B。
    磷燃烧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7.【答案】C
    【解析】解:A、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ag−bg,该选项不正确;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二氧化锰,该选项不正确;
    C、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正确;
    D、在0∼t1时段,没有反应,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答案】C
    【解析】解:①实验A是水的蒸馏,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
    ②实验AB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的组成;实验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能证明水的组成,能说法正确;
    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说法正确;
    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需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说法错误;
    ⑤实验B中入水口在下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说法正确;
    ⑥实验A是水的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B不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的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说法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⑤正确。
    故选:C。
    ①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来分析;
    ②根据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来分析;
    ③根据蒸馏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④根据电解水的现象以及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⑤根据净化水的效果来分析;
    ⑥根据所得水的组成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水的电解等相关知识,记忆性知识较多,因此,同学们学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记忆才能灵活应用解答问题。
    19.【答案】A
    【解析】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2+1+37=a+32+b+12,a+b=16,a=16−b,b=0时,a=16;b=16时,a=0,则a的取值范围:0≤a≤16;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Q为反应物,Y为生成物,但X、Z无法确定,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无法确定,故B错误;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但催化剂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改变其它反应速率,则物质Z在反应中不一定起催化作用,故C错误;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b=1时,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15:15=1:1,无法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B.依据题中数据,推出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C.依据催化剂特点分析;
    D.依据题中数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应用,主要是利用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0.【答案】C
    【解析】解:A、反应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于检验CO2,该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都是分解反应,该选项正确。
    C、氧气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不正确。
    D、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化合物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都是−2,该选项正确。
    故选:C。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B、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氧气不能燃烧。
    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B
    【解析】解:A.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l2+H2O=HCl+HClO中Cl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是,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2.【答案】软水 煮沸 2H2O−通电2H2↑+O2↑C4H10
    【解析】解:(1)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因为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电解水是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3)A的质量=8.8g+4.5g−10.4g=2.9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244×100%=2.4g,氧元素质量为8.8g−2.4g=6.4g;4.5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5g×218×100%=0.5g,氧元素质量为4.5g−0.5g=4g;氧元素总质量为6.4g+4g=10.4g,所以说明A中没有氧元素。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g12:0.5g1=2:5,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所以A的化学式为C4H10。
    给答案为:(1)软水;煮沸;
    (2)2H2O−通电2H2↑+O2↑;
    (3)C4H10。
    (1)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及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
    (2)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不变,结合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3.【答案】40 960 左 D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4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600g水来配制
    【解析】解:(1)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0g×4%=40g,所以溶剂质量为:1000g−40g=960g,水的体积为:960g1g/mL=960mL故答案为:15;8540、960;
    ②天平称量物体时遵循“左物右码”,故填:左;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故填:玻璃棒;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故填:;
    (2)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D;
    (3)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500g×8%=40g,需水:1000g−500g=500g,所以可以用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
    4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400g×1%=40g,需水:1000g−400g=600g,所以可以用4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600g水来配制.
    故填: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4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600g水来配制(答案不唯一,设计的方案中只要含有40 g的氢氧化钠和960 g水即可,但若只满足溶质质量分数为4%一个要求的不得分).
    (1)①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进行分析;
    ②根据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左物右码”进行解答;
    ③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④试剂瓶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据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是水的体积偏大进行解答;
    (3)配制溶液的方法很多:可直接用溶质和水配;如果用所给的溶液配时,要先算一算溶质是否够,如果不够加溶质,剩余的质量用水补充.
    本题较细致的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等知识,能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分析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是解答的关键.
    24.【答案】试管 CD2KClO3−MnO2△2KCl+3O2↑AECO2+Ca(OH)2=CaCO3↓+H2O把肥皂水涂在橡皮塞和试管口连接处、导管和橡皮管连接处,出现肥皂泡的地方漏气 D 吸收水蒸气
    【解析】解:(1)图中标号仪器①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故答案为:C;D;2KClO3−MnO2△2KCl+3O2↑;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收集装置可选用E;故答案为:A;E;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原理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可以把肥皂水涂在橡皮塞和试管口连接处、导管和橡皮管连接处,出现肥皂泡的地方漏气,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把肥皂水涂在橡皮塞和试管口连接处、导管和橡皮管连接处,出现肥皂泡的地方漏气;
    (5)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硫酸铜溶液,用来吸收硫化氢;故答案为:D;
    ②装置丙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其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4)根据二氧化碳的的检验方法、检查装置漏气的做法来分析;
    (5)根据气体的制备、除杂、干燥与收集方法来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5.【答案】×1023 32 28 ⑦ ④ ⑤ ⑥ ②
    【解析】解:(1)国际上规定,1m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现在有3.01×1023个水分子,这些水分子为0.5m1;1.5ml二氧化碳所含有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约为:6.02×1023×1.5=9.03×102。1m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由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1ml氧气的质量是32g。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物质的量是1ml,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所具有的质量为28g。
    (2)豆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⑦;
    氧化钙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④;
    H2SO4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属于酸,故选⑤;
    Ca(OH)2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属于碱,故选⑥;
    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②。
    故答案为:(1)0.5;9.03×1023;32;28;
    (2)⑦;④;⑤;⑥;②。
    (1)根据物质的量的含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计算;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常见物质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6.【答案】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4.4
    【解析】解(1)实验过程中“研碎”和食用方法中“嚼食”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1g+100g−115.6g=4.4g,故答案为:4.4;
    (3)解:设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4.4g
    10044=x4.4g x=10g
    20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10g×(40100×100%)=4g
    则该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g20g×100%=20%
    答:该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1)根据促进反应的措施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入计算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难度不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
    过滤
    B
    区分O2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C
    把硬水软化
    加肥皂水
    D
    防止硫燃烧的生成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事先装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A物质的分类
    B安全常识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夜间煤气泄露--关闭阀门,开灯检查
    C性质与用途
    D粒子中的数量关系
    石墨能导电--作铅笔芯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大理石
    阳离子--质子数一定大于电子数
    原子--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枫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枫叶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94%、二氧化碳0,【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