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狼》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777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完美版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志怪小说,译读文章,重点字句翻译练习,译讲故事,译解故事,中心句主旨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
缀行( ) 大窘( ) 苫( )蔽成丘奔倚( ) 耽眈( )相向 少( )时 目似瞑( ) 意暇( )甚隧( )入 尻尾( ) 黠( ) 假寐( )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顾/野有麦场(4)其一/犬坐/于前(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请根据以下关键词,介绍相关知识。 ①蒲松龄 ②《聊斋志异》 ③志怪小说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长期为塾师、幕友,一生郁郁不得志。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以鬼狐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揭露封建官吏的罪恶及科举制度的弊端等。《聊斋志异》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灵鬼怪和奇闻逸事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1.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标注出疑难字句,同桌交流,讨论解决。2. 试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人听故事,一人讲故事。听故事的人注意给对方补充有遗漏和讲得不太准确的地方)。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⑤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⑥目似瞑,意暇甚。(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⑦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润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⑧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换用第一人称口吻来讲故事。(任选“狼”或者“屠夫”的叙述口吻。)可以选择这样开头:“我是一个屠夫,有一天,我挑着担子回家,天色已晚,忽然,发现后面跟着两只狼……”也可以这么讲:“我是一只狼,我跟我的伙伴有一天傍晚正在找吃的,忽然看到前面有个人……”
2.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加上“我想”。请选某一处故事情节,继续讲故事。如: 在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的时候,这样讲——我想:“不如把骨头扔给他们,两只狼抢骨头吃,我就可以脱身了。”这是站在屠夫的角度来讲。 两只狼“缀行甚远”的时候,狼心里会想:“我不能轻易地去攻击,我得看看他有没有同伴,路上有没有其他的帮手。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们就扑过去。”这是站在狼的角度来讲。
1.作者对屠户与狼的斗争故事持什么态度?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这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是作者发表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主题。
2.故事里有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狼的狡猾呢?
3.如此贪婪狡猾的狼最后却被屠户“顷刻两毙”,这个屠户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结:作者赞美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果断。
4.狼究竟是不是真的狡猾呢?
小结:狼表面狡猾,实际很愚蠢。
例: “缀行甚远”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狼狡猾却又不是真聪明,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有没有更为深刻的寓意?
“异史氏(注)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他把贪官写成长着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认为他们“可诛”“可恨”。
小结:“狼”隐喻生活中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 文章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①像狼一样的恶人, 。②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 ,不要 。 ,才能取得胜利。③做一个 的人。
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读完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7.一篇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原因何在?请从写作手法上加以思考。
文章采用了先叙事、后议论抒情的写作模式,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叙议结合或卒章显志。好处在于可以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卒,完结;章,文章;显,彰显;志,观点或情感。)
写文章时不能单纯只写所见所闻,一定要有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文章才更有思想内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学ppt课件,共3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介绍作者,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内容理解,跟原来一样,把骨头投给狼,连词表转折可是,这里指跟了上来,处境困迫为难,堆积柴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文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检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一词多义,文言知识积累,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