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479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随堂练习题
展开(成语积累)活动中,小黎同学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他。
(2)(连线主角)“狼”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李华同学根据《狼》一文,设计了一档连线节目,他连线了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狼,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李华:狼,从你们和屠户之间发生的那件事中,作者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悟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道理。你们是否在即将毙命的那一刻进行了反思,获得了些许启示呢?
狼:
(3)(探究狼性)博洋同学搜集、展示了一组同学们不熟悉的有关“狼”的成语,请你阅读并写出探究结果。
①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③狼授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④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我探究的结果是:
2 .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顾野有麦场
⑵一狼洞其中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相委而去 委:委托
一狼洞其中 洞:这里指挖洞
止有剩骨 止:仅,只
目似瞑,意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其人舍然大喜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学而时习之
C.相委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静以修身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A.(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麦草覆盖在打麦场里,形成一座小山。
B.(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
C.(屠户)光顾野地里的一个打麦场,发现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好像一座小山。
D.(屠户)光顾野地里的一个打麦场,发现场主人把麦草覆盖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
【小题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元方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他以“入门不顾”来表明自己对“友人”的立场和态度。
B.乙文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形象,并逐步展开他与狼的斗争。
C.古人称谓有敬辞谦辞之别,甲文中的“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D.乙文中的两狼是主要形象,屠户是次要形象,本故事的主题是侧重歌颂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
4 .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牖(yò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还(xuán):掉转。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施尾于堂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弃而还走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小题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参考答案
1 .(1)(狼)烟四起 引(狼)入室
(2)(示例)哎,后悔呀!我们要是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啊!还有,你们人类有勇有谋,我们应该看清这一点,不该与之抗衡。
(3)(示例)①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狼,还是文学家笔下的狼,都很聪明,都很有智慧。
②狼很重视独立能力。
③人可以从狼的身上学到很多处世哲学。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 ,根据图片中的事物及与狼的关系确定成语。第一幅图中的“狼”,身上冒烟了,而且是四处,所以是“狼烟四起”。第二幅图中国,女主人对“狼先生”说,“先生,请进”,身后是自己的家,所以是“引狼入室”。
(2)注意要站在狼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行为,由“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见其贪婪,若适可而止,便不会丧命。还要站在狼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对手——屠户,屠户有勇有谋,自己不是对手,不该与之抗衡。言之有理即可。
(3)细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分条归纳。关键信息如:“群而攻之”“了解对手”“独立能力”“最团结”,以及同伴受伤时不会独自逃走。答案不唯一。
2 .【小题1】⑴回头看 ⑵打洞
【小题2】C
【小题3】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4】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小题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洞”:打洞。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小题2】C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表转折。A前者“用”,后者“因为”。B前者“在”,后者“比”。D前者代词,代“积薪”,后者副词“一定”。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黠”:狡猾。“变诈”:欺骗手段。“几何”:多少。
【小题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对付像狼一样的恶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的角度作答。
3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D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A.句意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故选A。
【小题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其:代词,其中的/代词,这个;
B.之:助词,用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
C.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D.以: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目的,来;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顾,看,视;积薪,堆积柴草;苫蔽,覆盖,遮盖。故选B。
【小题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两个形象同等重要。故事主旨是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表现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并非主旨所在;
故选D。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4 .【小题1】 在,到 跑
【小题2】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
【小题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表面喜欢龙,而并非真正喜欢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热衷于幻想而并非脚踏实地(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走”为古今异义,在本文中为“跑”,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小题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是”“好”“似”“非”“安乐”,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根据“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一句可知叶公喜欢的是画上的龙,并不是真正的龙。第二个问题,直接根据对成语的了解作答即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春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春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1《春》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春》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春》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课时作业,文件包含21《女娲造人》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21《女娲造人》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21《女娲造人》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16 猫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6 猫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16《猫》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6《猫》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6《猫》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