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近三年江苏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23 统计(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23 统计(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23统计-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23统计-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统计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开展了“学党史,悟初心”系列活动.学校对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若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人,则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 )
A.60人 B.100人 C.160人 D.400人
【答案】C
【分析】根据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人,占比为,可得总人数,根据总人数乘以即可求解.
【详解】解:总人数为.
则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一组数据,0,3,1,的极差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分析】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根据极差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为,最小的为
∴极差为最大值3与最小值的差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极差的含义,掌握“极差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3.(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某汽车评测机构对市面上多款新能源汽车的的加速时间和满电续航里程进行了性能评测,评测结果绘制如下,每个点都对应一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已知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是,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是,相应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了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直线不属于任何区域).欲将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以上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均保持不变,则这两个点可能分别落在( )
A.区域①、② B.区域①、③ C.区域①、④ D.区域③、④
【答案】B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性质即可作答.
【详解】在添加了两款新能源汽车的测评数据之后,0~100km/h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ms,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nkm,这两组中位数的值不变,即可知这两款新能源汽车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的数值分别处于直线m的上方和下方,满电续航里程的数值分别位于直线n的左侧和右侧,据此逐项判断即可:
A项,两款车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均在直线m下方,不符合要求,故A项错误;
B项,可知这两款新能源汽车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的数值分别处于直线m的上方和下方,满电续航里程的数值分别位于直线n的左侧和右侧,符合要求;
C项,两款车的满电续航里程的数值均在直线n的左侧,不符合要求,故C项错误;
D项,两款车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均在直线m上方,不符合要求,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概念,根据中位数的值不变可知新添加的一组数据分别处在中位数的左右两侧或刚好都等于该中位数,理解这一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111,113,115,115,11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A.114,115 B.114,114 C.115,114 D.115,115
【答案】A
【分析】根据众数、平均数的概念求解.
【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5+5+6)÷5+110=114,
115出现了2次,出现次数最多,则众数为:11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众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5.(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体育测试中,7名女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次/分钟):38,42,42,45,43,45,4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38 B.42 C.43 D.45
【答案】D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45出现了3次,出现次数最多,
∴众数为4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众数,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6.(2021·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B.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C.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D.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答案】A
【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
【详解】解: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B、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C、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D、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2021·江苏徐州·中考真题)第七次全国人民普查的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该统计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徐州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国 B.徐州15-59岁人口比重低于江苏
C.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国 D.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江苏
【答案】D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形统计图对四个选项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目中的条形统计图可知:
徐州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国,A选项不符合题意;
徐州15-59岁人口比重低于江苏,B选项不符合题意;
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国,C选项不符合题意;
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低于江苏,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分析,正确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取数据是解题关键.
8.(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58,53,55,52,54,51,5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54,55 B.54,54 C.55,54 D.52,55
【答案】A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解:58,53,55,52,54,51,55从小到大排序后:51,52,53,54,55,55,58,
中间一个数为54,即中位数为54,
55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55,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4,3,4,5,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 B.3.5 C.4 D.4.5
【答案】C
【分析】将原数据排序,根据中位数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将原数据排序得3,4, 4,5,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注意求中位数时注意先排序.
10.(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共建绿色文明校园.某学校组织“废纸宝宝旅行记”活动.经统计,七年级5个班级一周回收废纸情况如下表;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废纸重量()
4.5
4.4
5.1
3.3
5.7
则每个班级回收废纸的平均重量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每个班级回收废纸的平均重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某班级组织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设计了如下尚不完整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是( )(单选)
A. B. C. D.其他运动项目
准备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类运动”中选取三个作为该调查问卷问题的备选项目,选取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分析】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类运动”中找到三个互不包含,互不交叉的项目即可.
【详解】解:∵①室外体育运动,包含了②篮球和③足球,
⑤球类运动,包含了②篮球和③足球,
∴只有选择②③④,调查问卷的选项之间才没有交叉重合,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收集调查数据的过程与方法,理解题意,准确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
B.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
C.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
D.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人口的任务
【答案】A
【分析】用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A;
用2012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B;
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通过计算即可判断C;
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即可判断D.
【详解】A、1660-551=1109,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故本选项推断不合理,符合题意;
B、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551=9348,所以超过9000万人,故本选项推断合理,不符合题意;
C、9899-8249=1650,8249-7017=1232,7017-5575=1442,5575-4335=1240,4335-3046=1289,3046-1660=1386,1660-551=1109,所以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
D、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知:2019年末,还有551万农村人口的脱贫任务,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13.(2020·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5,4,4,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4 B.5 C.6 D.8
【答案】A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众数的含义,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一组数据5,4,4,6,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14.(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一组数据2,4,6,x,3,9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 B.3.5 C.4 D.4.5
【答案】B
【分析】根据众数求出的值,在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中位数即可.
【详解】解:∵这组数据2,4,6,x,3,9的众数是3,
∴x=3,
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2,3,3,4,6,9,
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3,4,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4)÷2=3.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及中位数的计算,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020·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小红连续天的体温数据如下(单位相):,,,,.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 B.众数是 C.平均数是 D.极差是
【答案】B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得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极差公式计算平均数和极差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6.2,36.2,36.3,36.5,36.6,
则中位数为36.3,故此选项错误
B.36.2出现了两次,故众数是36.2,故此选项正确;
C.平均数为(),故此选项错误;
D.极差为36.6-36.2=0.4(),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极差,熟练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16.(2020·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一组数据9、10、10、11、8的众数是( )
A.10 B.9 C.11 D.8
【答案】A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是10,
∴众数为1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7.(2020·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某手表厂抽查了1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
日走时误差
0
1
2
3
只数
3
4
2
1
则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单位:)是( )
A.0 B.0.6 C.0.8 D.1.1
【答案】D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列出算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0×3+1×4+2×2+3×1)÷10=1.1(s)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红色小讲解员”演讲比赛中,7位评委分别给出某位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成绩时,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这两组数据一定不变的是( ).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由数据的数字特征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
7个有效评分与5个原始评分相比,最中间的一个数不变,即中位数不变.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19.(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21,23,25,25,2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4,24 C.25,24 D.25,25
【答案】A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1+23+25+25+26)÷5=24;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1,23,25,25,26,最中间的数是25,则中位数是25;
故应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中位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中位数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20.(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为了了解“双减”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情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_(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
【详解】解:为了了解“双减”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情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1.(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学校要从王静,李玉两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运动会志愿者工作,选拔项目为普通话,体育知识和旅游知识.并将成绩依次按4∶3∶3计分. 两人的各项选拔成绩如下表所示,则最终胜出的同学是____.
普通话
体育知识
旅游知识
王静
80
90
70
李玉
90
80
70
【答案】李玉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王静得分:=80(分)
李玉得分:=81(分)
∵81分>80分,
∴最终胜出的同学是李玉.
故答案为:李玉.
【点睛】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2.(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4,5,5,6,5,4,7,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
【答案】5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这组数据中5出现3次,次数最多,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3.(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某射击运动队进行了五次射击测试,甲、乙两名选手的测试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两选手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为,则________.(填“>”“<”或“=”)
【答案】>
【分析】分别求出平均数,再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甲、乙的方差,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某班按课外阅读时间将学生分为3组,第1、2组的频率分别为0.2、0.5,则第3组的频率是 ___.
【答案】0.3
【分析】利用1减去第1、2组的频率即可得出第3组的频率.
【详解】解:1-0.2-0.5=0.3,
∴第3组的频率是0.3;
故答案为:0.3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熟练掌握频率的定义和各小组的频率之和为1是解题的关键.
25.(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丽的笔试成绩为100分,面试成绩为90分,若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6:4计算平均成绩,则小丽的平均成绩是__分.
【答案】96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小丽的平均成绩是=96(分),
故答案为:9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100,90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
26.(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某射手在一次训练中共射出了10发子弹,射击成绩如图所示,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__环.
【答案】9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中间的两个数据是9,9,然后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即可得到相应的中位数.
【详解】解:由统计图可得,
中间的两个数据是9,9,故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9+9)÷2=9(环),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位数,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7.(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现有一组数据4、5、5、6、5、7,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
【答案】5
【分析】根据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共出现3次,因此众数是5,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熟练掌握众数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一组数据2,0,2,1,6的众数为________.
【答案】2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数据2,0,2,1,6中数据2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9.(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a、4、5、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答案】5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算出a的值,再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
【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
则,
解得:a=3,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3,4,5,6,7,
观察数据可知最中间的数是5,
则中位数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0.(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一组数据2,1,3,1,2,4的中位数是______.
【答案】2
【分析】先排序,再进行计算;
【详解】解:从小到大排序为:1,1,2,2,3,4,
∵数字有6个,
∴中位数为:,
故答案是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求解,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1.(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今年月日是第个全国爱眼日,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并根据视力值绘制成统计图(如图),这名学生视力的中位数所在范围是______.
【答案】4.65-4.95.
【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数据和中位数概念可知,在这50个数据的中位数位于第四组,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中位数概念知道这个数据位于中间位置,共50个数据,根据频率直方图的数据可知,中位数位于第四组,即这名学生视力的中位数所在范围是4.65-4.95.
故答案为:4.65-4.95.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频率直方图的认识和应用,以及对中位数的理解,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2.(2020·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在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数x,3,6,8,12中再加入一个数,若这六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与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相等,则x的值为_____.
【答案】1
【分析】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是6,如果再加入一个数,变成了偶数个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由此可知加入的一个数是6,再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数x,3,6,8,12的中位数是6,
∵再加入一个数,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与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相等,
∴加入的一个数是6,
∵这六个数的平均数与原来五个数的平均数相等,
∴
解得x=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3.(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分别相加,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详解】由题意知,数据的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按照平均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4.(2020·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已知一组数据1、3,、10的平均数为5,则__________.
【答案】6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方程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解:依题意有,
解得.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正确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35.(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合理的膳食可以保证青少年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综合实践小组为了解某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从该校1380名学生中调查了100名学生的膳食情况,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参考值
蛋白质
10%~15%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0%~65%
注:供能比为某物质提供的能量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百分比.
(1)本次调查采用___________的调查方法;(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2)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计算,样本中的蛋白质平均供能比约为14.6%,请计算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和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
(3)结合以上的调查和计算,对照下表中的参考值,请你针对该校学生膳食状况存在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答案】(1)抽样调查
(2)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38.59%,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46.825%
(3)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可得答案;
(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得:求解三个年级的人数分别乘以各自的平均供能比的和,再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到整体的平均数;
(3)结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参考值,把求解出来的平均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可得:蛋白质平均供能比在合理的范围内,脂肪平均供能比高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参考值,再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1)
解:由该校1380名学生中调查了100名学生的膳食情况,
可得:本次调查采用抽样的调查方法;
故答案为:抽样
(2)
样本中所有学生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
样本中所有学生的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
答:样本中的脂肪平均供能比为38.59%,碳水化合物平均供能比为46.825%.
(3)
该校学生蛋白质平均供能比在合理的范围内,脂肪平均供能比高于参考值,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参考值,膳食不合理,营养搭配不均衡,建议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人量.(答案不唯一,建议合理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利用平均数作决策,掌握“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6.(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本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情况,A,B两个县区分别随机抽查了200名八年级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统计图表,部分图表如下:
A,B两个县区的统计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A县区
3.85
3
3
B县区
3.85
4
2.5
(1)若A县区八年级共有约5000名学生,估计该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天的学生约为___________名;
(2)请对A,B两个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情况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3750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A县区统计图得不小于三天的比例,根据总数乘以比例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比较即可.
(1)
解:根据A县区统计图得,该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天的比例为:
,
∴该县区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天的学生约为:名,
故答案为:3750;
(2)
∵A县区和B县区的平均活动天数均为3.85天,
∴A县区和B县区的平均活动天数相同;
∵A县区的中位数是3,B县区的中位数是2.5,
∴B县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于3天的人数比A县区多,从中位数看,A县区要好;
∵A县区的众数是3,B县区的众数是4,
∴A县区参加社会实践人数最多的是3天,B县区参加社会实践人数最多的是4天,从众数看,B县区要好.
【点睛】本题考查数据统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相关知识.
37.(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统称为“三产”,2021年泰州市“三产”总值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一.观察下列两幅统计图,回答问题.
(1)2017—2021年农业产值增长率的中位数是 %﹔若2019年“三产”总值为5200亿元,则2020年服务业产值比2019年约增加 亿元(结果保留整数).
(2)小亮观察折线统计图后认为:这五年中,每年服务业产值都比工业产值高,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扇形统计图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2.8,96
(2)不同意,理由见解析
【分析】(1)2017—2021年农业产值增长率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按照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先求出2019年的服务业产值,再用2020年的服务业产值增长率乘以2019年服务业产值;
(2)先从折线统计图分析,再从扇形统计图分析即可.
(1)
解:∵2017—2021年农业产值增长率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为:
2.3%,2.7%,2.8%,2.8%,3.0%,
∴中位数为2.8%,
2019年服务业产值为:5200×45%=2340(亿元),
2020年服务业产值比2019年约增加:2340×4.1%=95.94≈96(亿元);
故答案为:2.8,96
(2)
解:不同意,理由是:从折线统计图看,每年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都比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高,因为不知道每年的具体数量和占当年的百分比,所以这五年中,每年服务业产值都比工业产值高是错误的,例如:从扇形统计图看,2019年服务业产值占“三产”的比重为45%,工业产值占“三产”的比重为49%,服务业产值低于工业产值,
∴每年服务业产值都比工业产值高是错误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位数等知识,读懂题意,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38.(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为减少传统塑料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提倡使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下(特定微生物、温度、湿度)较快完成降解的环保塑料袋.调查小组就某小区每户家庭1周内环保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使用情况为(不使用)、(1~3个)、(4~6个)、(7个及以上),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已知该小区有1500户家庭,调查小组估计: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调查小组的估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1)100,图见解析
(2)合理,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频数除以频率即可得出,结合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求出涉及的户数再画图即可;
(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来解释即可.
(1)
解: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户),
使用情况的户数为:(户),
占的比例为:,
的比例为:,
使用情况的户数为:(户),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故答案为:100.
(2)
解:合理,理由如下:
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占的比例为:,
(户),
调查小组的估计是合理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数形结合对数据进行分析.
39.(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某校九年级640名学生在“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测试,并以同一标准折算成“6分”、“7分”、“8分”、“9分”、“10分”5个成绩.为了解培训效果,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中抽取了32名学生的2次测试成绩,并用划记法制成了如下表格:
培训前
成绩(分)
6
7
8
9
10
划记
正正
正
正
人数(人)
12
4
7
5
4
培训后
成绩(分)
6
7
8
9
10
划记
一
正
正正正
人数(人)
4
1
3
9
15
(1)这32名学生2次测试成绩中,培训前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m,培训后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n,则m______n;(填“>”、“<”或“=”)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多少?
(3)估计该校九年级640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多少人?
【答案】(1)<
(2)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25%
(3)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220人
【分析】(1)先分别求解培训前与培训后的中位数,从而可得答案;
(2)分别求解培训前与培训后得6分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作差即可;
(3)分别计算培训前与培训后得满分的人数,再作差即可.
(1)
解:由频数分布表可得:培训前的中位数为:
培训后的中位数为:
所以
故答案为:;
(2)
答: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25%.
(3)
培训前:,培训后:,
.
答: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220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表,中位数的含义,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题意,从频数分布表中获取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
40.(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育人中学初二年级共有200名学生,2021年秋学期学校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参加30秒跳绳训练,开学初和学期末分别对初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和最终测试,两次测试数据如下:
育人中学初二学生30秒跳绳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跳绳个数(x)
x≤50
50<x≤60
60<x≤70
70<x≤80
x>80
频数(摸底测试)
19
27
72
a
17
频数(最终测试)
3
6
59
b
c
育人中学初二学生30秒跳绳最终测试成绩的扇形统计图
(1)表格中a= ;
(2)请把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只需标注相应的数据)
(3)请问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该校初二年级学生最终测试30秒跳绳超过80个的人数有多少?
【答案】(1)65
(2)见解析
(3)50名
【分析】(1)用全校初二年级总人数200名减去非70<x≤80的总人数即可求得a;
(2)用户减去小于等于80个点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大于80个占的百分比,据此可补全扇形统计图;
(3)用总人数200名乘以大于80个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1)
解:a=200-19-27-72-17=65,
故答案为:65;
(2)
解:x>80的人数占的百分比为:1-1.5%-3%-29.5%-41%=25%,
补充扇形统计图为:
(3)
解:最终测试30秒跳绳超过80个的人数有:200×25%=50(名),
答:最终测试30秒跳绳超过80个的人数有50名.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与扇形统计图,频数与频率,能从统计表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情况,抽样调查了该校名九年级学生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天数,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两幅统计图.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2000名学生中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4天及以上的人数.
【答案】(1)200,30
(2)补全图形见解析
(3)1600人
【分析】(1)利用活动天数为2天的人数占比,可得总人数,再扇形图的信息可得n的值;
(2)先求解活动3天的人数,再补全图形即可;
(3)由2000乘以活动4天及以上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答案.
(1)
解:由题意可得:(人),
故答案为:200,30
(2)
活动3天的人数为:(人),
补全图形如下:
(3)
该校九年级2000名学生中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4天及以上的人数为:
(人).
答:估计该校九年级2000名学生中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4天及以上的有1600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补全条形图,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题意,获取两个图中相关联的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
4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某校初一年级有600名男生 ,为增强体质,拟在初一男生中开展引体向上达标测试活动.为制定合格标准,开展如下调查统计活动.
(1)A调查组从初一体育社团中随机抽取20名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B调查组从初一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其中_________(填“A”或“B”),调查组收集的测试成绩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水平状况;
(2)根据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到的测试成绩数据记录如下:
成绩/个
2
3
4
5
7
13
14
15
人数/人
1
1
1
8
5
1
2
1
这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_________个,中位数为__________个;
(3)若以(2)中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作为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合格标准,请估计该校初一有多少名男生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答案】(1)B
(2)7;5
(3)90名
【分析】(1)根据随机调查要具有代表性考虑即可求解;
(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再根据中位数的概念确定这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即可;
(3)根据中位数确定样本中不合格的百分比,再乘以该校初一男生的总人数即可求解.
(1)
解:∵随机调查要具有代表性,
∴从初一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能较好地反映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水平状况,
故答案为:B;
(2)
解:;
这组数据排序后,中位数应该是第10,11两个人成绩的平均数,而第10,11两人的成绩都是5,
∴这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7;5
(3)
解:以(2)中测试成绩的中位数5作为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合格标准,则这组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有3人,
∴不合格率为 ,
∴该校初一男生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为(名).
【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调查,中位数,众数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题意,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43.(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某校为学生开展了课后服务,其中在体育类活动中开设了四种运动项目:A乒乓球,B排球,C篮球,D跳绳.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学生仅选一种),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问卷情况统计表:
运动项目
人数
A乒乓球
m
B排球
10
C篮球
80
D跳绳
70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统计表中m=_________;
(2)在扇形统计图中,“B排球”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3)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欢“A乒乓球”的学生人数.
【答案】(1)200,40
(2)18
(3)约为400人
【分析】(1)从两个统计图中可知,“C篮球”的人数80人,占调查人数的40%,可求出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进而求出m的值;
(2)“B排球”的人数10人,据此可求得相应的圆心角;
(3)用总人数乘以“A乒乓球”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1)
解: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80÷40%=200(人),
m=200-10-80-70=40;
故答案为:200,40;
(2)
解:扇形统计图中B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8°,
故答案为:18;
(3)
解:(人),
估计该校最喜欢“A乒乓球”的学生人数约为400人.
【点睛】此题考查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结合,从两个统计图中获取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44.(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市环保部门为了解城区某一天18:00时噪声污染情况,随机抽取了城区部分噪声测量点这一时刻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把所抽取的测量数据分成A、B、C、D、E五组,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噪声声级x/dB
频数
A
55≤x<60
4
B
60≤x<65
10
C
65≤x<70
m
D
70≤x<75
8
E
75≤x<80
n
请解答下列问题:
(1)m= ,n= ;
(2)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
(3)若该市城区共有400个噪声测量点,请估计该市城区这一天18:00时噪声声级低于70dB的测量点的个数.
【答案】(1)12、6;(2)72;(3)260个
【分析】(1)先由B组频数及其对应的百分比求出样本容量,再用样本容量乘以C这组对应的百分比求出m的值,继而根据5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可得n的值;
(2)用360°乘以D组频数所占比例即可;
(3)用总个数乘以样本中噪声声级低于70dB的测量点的个数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解:(1)∵样本容量为10÷25%=40,
∴m=40×30%=12,
∴n=40﹣(4+10+12+8)=6,
故答案为:12、6;
(2)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60°×=72°,
故答案为:72;
(3)估计该市城区这一天18:00时噪声声级低于70dB的测量点的个数为(个).
该市城区共有400个噪声测量点,估计该市城区这一天18:00时噪声声级低于70dB的测量点的个数为260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得出样本容量及样本估计总体.
45.(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表是第四至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年份
我国大陆人口总数
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
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
1990年
1133682501
16124678
1422
2000年
1265830000
45710000
3611
2010年
1339724852
119636790
8930
2020年
1411778724
218360767
15467
(1)设下一次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共a人,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b人,则该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 ;(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将2020年大陆人口中具有各类文化程度(含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其他)的人数分布制作成扇形统计图,求其中表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类别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精确到1°)
(3)你认为统计“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这样的数据有什么好处?(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2)56°;(3)比较直观的反应出“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大小,说明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情况
【分析】(1)根据“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2)求出2020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相应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实际意义得出结论.
【详解】解:(1)由题意得,下一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
(2)360°×≈56°,
答:表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类别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大约为56°;
(3)比较直观的反应出“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大小,说明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情况.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理解“每10万大陆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实际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46.(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近5年,我省家电业的发展发生了新变化.以甲、乙、丙3种家电为例,将这3种家电2016~2020年的产量(单位:万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图中只标注了甲种家电产量的数据.
观察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的中位数为 万台;
(2)若将这5年家电产量按年份绘制成5个扇形统计图,每个统计图只反映该年这3种家电产量占比,其中有一个扇形统计图的某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这个扇形统计图对应的年份是 年;
(3)小明认为:某种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变化情况说明理由.
【答案】(1);(2);(3)不同意,理由见解析
【分析】(1)首先把这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确定结果;
(2)根据扇形统计图圆心角的计算公式,即可确定;
(3)根据方差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解:(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整理得:,
∴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
(2)∵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公式为:所占百分比,观察统计图可知年,甲种家电产量和丙种家电产量之和小于乙种产量,
∴年乙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
故答案为:;
(3)不同意,理由如下:
因为方差只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小说明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从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的变化情况来看,丙种家电产量较为稳定,即方差较小,乙种家电产量波动较大,即方差较大,但是从年起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降低,而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所以乙种家电发展趋势更好,即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不能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方差等,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7.(2021·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某市近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人数(以下简称“中考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11年间,该市中考人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万人;
(2)与上年相比,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____年;
(3)下列选项中,与该市2022年中考人数最有可能接近的是( )
A. 12.8万人 ; B. 14.0万人;C. 15.3万人
(4)2019年上半年,该市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约为( )
A. 23.1万人;B. 28.1万人;C. 34.4万人
(5)该市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共有4000人,若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根据(3)(4)的结论,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多少人(结果取整数)?
【答案】(1)7.6;(2)2020;(3)C;(4)C;(5)721
【分析】(1)先把11个数据进行排序,再根据中位数的定定义,求解即可;
(2)先算出相邻两年增加的人数,进而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的差,即可推出2022年中考人数;
(4)通过2019年中考,2021年中考, 2020年中考人数,即可得到答案;
(5)先算出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再根据比例求出求出2020年数学教师人数,进而即可得到增加的教师人数.
【详解】解:(1)∵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13.7,11.6,10.3,9.1,8.6,7.6,7.4,6.8,6.6,6.2,6.1,
∴中位数为:7.6,
故答案是:7.6;
(2)∵6.6-6.1=0.5,7.4-6.6=0.8,9.1-7.4=1.7,11.6-9.1=2.5,13.7-11.6=2.1,
∴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
故答案是:2020;
(3)∵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
∴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
∴2022年中考人数为15.3万人最合适,
故选C;
(4)∵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
∴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年级总人数为:9.1+11.6+13.7=34.4(万)
故选C;
(5)由题意得: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人)
答: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721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中位数,通过折线统计图,准确提取数据,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8.(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为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消耗,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引导居民根据“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这四类标准将垃圾分类处理调查小组就某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已知该小区有居民2000人,请估计该小区对垃圾分类知识“完全了解”的居民人数.
【答案】(1)100;(2)补全图形见详解;(3)600
【分析】(1)用较多了解的人数÷对应百分比,即可求解;
(2)先算出完全了解人数,较少了解人数,再补全统计图,即可;
(3)用2000ד完全了解”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解:(1)55÷55%=100(人),
故答案是:100;
(2)完全了解人数:100×30%=30(人),
较少了解人数:100-30-55-5=10(人),
补全统计图如下:
(3)2000×30%=600(人),
答:估计该小区对垃圾分类知识“完全了解”的居民人数有60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准确找出相关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49.(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某企业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员工身体素质,号召员工开展健身锻炼活动,经过两个月的宣传发动,员工健身锻炼的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为了调查本企业员工上月参加健身锻炼的情况,现从1500名员工中随机抽取200人调查每人上月健身锻炼的次数,并将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如下:
某企业员工参加健身锻炼次数的频数分布表
锻炼次数x(代号)
(A)
(B)
(C)
(D)
(E)
(F)
频数
10
a
68
c
24
6
频率
0.05
b
0.34
d
0.12
0.03
某企业员工参加健身锻炼次数的扇形统计图
(1)表格中________;
(2)请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只需标注相应的数据)
(3)请估计该企业上月参加健身锻炼超过10次的员工有多少人?
【答案】(1)42;(2)见详解;(3)估计该企业上月参加健身锻炼超过10次的员工有1110人.
【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直接得出b的值,再用200×b,即可求解;
(2)先算出c,d的值,再补充统计图,即可;
(3)用总人数×健身锻炼超过10次的员工的频率之和,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由扇形统计图可知:b=0.21,a=200×0.21=42,
故答案是:42;
(2)c=200-10-42-68-24-6=50,d=50÷200×100%=25%,
补全扇形统计图如下:
(3)1500×(0.34+0.25+0.12+0.03)=1110(人),
答:估计该企业上月参加健身锻炼超过10次的员工有111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以及频数分布表,准确找出相关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50.(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为了防控新冠疫情,某地区积极推广疫苗接种工作,卫生防疫部门对该地区八周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绘制得到如下图表:
该地区每周接种疫苗人数统计表
周次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接种人数(万人)
7
10
12
18
25
29
37
42
该地区全民接种疫苗情况扇形统计图
A:建议接种疫苗已接种人群
B:建议接种疫苗尚未接种人群
C:暂不建议接种疫苗人群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建立以周次为横坐标,接种人数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以上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发现从第3周开始这些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现过其中两点、作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那么这条直线可近似反映该地区接种人数的变化趋势.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八周中每周接种人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万人:该地区的总人口约为________万人;
(2)若从第9周开始,每周的接种人数仍符合上述变化趋势.
①估计第9周的接种人数约为________万人;
②专家表示:疫苗接种率至少达60%,才能实现全民免疫.那么,从推广疫苗接种工作开始,最早到第几周,该地区可达到实现全民免疫的标准?
(3)实际上,受疫苗供应等客观因素,从第9周开始接种人数将会逐周减少万人,为了尽快提高接种率,一旦周接种人数低于20万人时,卫生防疫部门将会采取措施,使得之后每周的接种能力一直维持在20万人.如果,那么该地区的建议接种人群最早将于第几周全部完成接种?
【答案】(1)22.5,800;(2)①48;②最早到13周实现全面免疫;(3)25周时全部完成接种
【分析】(1)根据前8周总数除以8即可得平均数,8周总数除以所占百分比即可;
(2)①将代入即可;②设最早到第周,根据题意列不等式求解;
(3)设第周接种人数不低于20万人,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1)22.5,
故答案为:
(2)①把代入
故答案为:48
②∵疫苗接种率至少达到60%
∴接种总人数至少为万
设最早到第周,达到实现全民免疫的标准
则由题意得接种总人数为
∴
化简得
当时,
∴最早到13周实现全面免疫
(3)由题意得,第9周接种人数为万
以此类推,设第周接种人数不低于20万人,即
∴,即
∴当周时,不低于20万人;当周时,低于20万人;
从第9周开始当周接种人数为,
∴当时
总接种人数为:解之得
∴当为25周时全部完成接种.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平均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性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1.(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机构为了解宿迁市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对宿迁市的人口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析,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类别
A
B
C
D
年龄(t岁)
0≤t<15
15≤t<60
60≤t<65
t≥65
人数(万人)
4.7
11.6
m
2.7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____万人;
(2)请计算统计表中的值以及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宿迁市现有人口约500万人,请根据此次抽查结果,试估计宿迁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
【答案】(1)20;(2)1;18°;(3)92.5万人.
【分析】(1)用B类的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
(2)用总人数减去A,B,D类的人数即可求出m的值,再用C类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到的百分比乘以360° 即可得到结论;
(3)首先计算出样本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所占百分比,再乘以500万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11.6÷58%=20(万人),
故答案为:20;
(2)
故m的值为1;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8°;
(3)宿迁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万人)
所以,宿迁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92.5万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52.(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某学校计划在八年级开设“折扇”、“刺绣”、“剪纸”、“陶艺”四门校本课程,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为了解学生对这四门课程的选择情况,学校从八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名.补全条形统计图(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
(2)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陶艺”课程的学生占______%;
(3)若该校八年级一共有1000名学生,试估计选择“刺绣”课程的学生有多少名?
【答案】(1)50,见解析;(2)10;(3)200名
【分析】(1)根据参加“折扇”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参加“折扇”、“刺绣”和“陶艺”的人数即可得到参加“剪纸”的人数,从而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2)用选择“陶艺”课程的学生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到结果;
(3)先求出样本中参加“刺绣”课程的百分比,再用八年级人数乘以这个百分比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15÷30%=50(人),
所以,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名,
参加“剪纸”课程的人数为:50-15-10-5=20(名)
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50;
(2)5÷50=0.1=10%
故答案为10;
(3)由题意得:(名).
答:选择“刺绣”课程有200名学生.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3.(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为推进扬州市“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某校开展“每日健身操”活动,为了解学生对“每日健身操”活动的喜欢程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调查信息结果绘制成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抽样调查各类喜欢程度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无所谓 D.不喜欢
抽样调查各类喜欢程度人数统计表
喜欢程度
人数
A.非常喜欢
50人
B.比较喜欢
m人
C.无所谓
n人
D.不喜欢
16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程度的扇形圆心角为_____,统计表中______;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喜欢“每日健身操”活动(包含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
【答案】(1)200;(2)90,94;(3)1440名
【分析】(1)用D程度人数除以对应百分比即可;
(2)用A程度的人数与样本人数的比值乘以360°即可得到对应圆心角,算出B等级对应百分比,乘以样本容量可得m值;
(3)用样本中A、B程度的人数之和所占样本的比例,乘以全校总人数即可.
【详解】解:(1)16÷8%=200,
则样本容量是200;
(2)×360°=90°,
则表示A程度的扇形圆心角为90°;
200×(1-8%-20%-×100%)=94,
则m=94;
(3)=1440名,
∴该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1440名学生喜欢“每日健身操”活动.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统计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54.(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A、B、C、D四种粽子的喜爱情况,在端午节前对某小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粽子),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中,D种粽子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
(3)这个小区有2500人,请你估计爱吃B种粽子的人数为______.
【答案】(1)见解析;(2)108;(3)500
【分析】(1)由A种粽子数量240除以占比40%可得粽子总数为600个,继而解得B种粽子的数量即可解题;
(2)将D种粽子数量除以总数再乘以360°即可解题;
(3)用B种粽子的人数除以总数再乘以2500即可解题.
【详解】解:(1)由条形图知,A种粽子有240个,由扇形图知A种粽子占总数的40%,
可知粽子总数有:(个)
B种粽子有(个);
(2),
故答案为:108;
(3)(人),
故答案为:500.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求扇形的圆心角、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55.(2021·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某农业科技部门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西瓜的品质(大小、甜度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两种西瓜各7份样品,对西瓜的品质进行评分(百分制),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下面给出两种西瓜得分的统计图表.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种西瓜(分)
75
85
86
88
90
96
96
乙种西瓜(分)
80
83
87
90
90
92
94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统计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种西瓜
88
a
96
乙种西瓜
88
90
b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方差的角度看,___________种西瓜的得分较稳定(填“甲”或“乙”);
(3)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请结合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分别写出他们的理由.
【答案】(1)a=88,b=90;(2)乙;(3)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2)根据数据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答案;
(3)从方差、中位数、众数的比较得出答案.
【详解】解:(1)甲品种西瓜测评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88,所以中位数是88,即a=88,
将乙品种西瓜的测评得分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分,因此众数是90,即b=90,
故答案为:a=88,b=90;
(2)由甲、乙两种西瓜的测评得分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乙2<S甲2,
故答案为:乙;
(3)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甲的得分众数比乙的得分众数高;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乙的得分方差小和得分中位数比甲的高.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理解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56.(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某市在实施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前,对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了100个家庭去年的月均用水量数据,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部分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
25
26
…
50
51
…
75
76
…
99
100
月均用水量/t
1.3
1.3
…
4.5
4.5
…
6.4
6.8
…
11
13
…
25.6
28
(1)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你对它与中位数的差异有什么看法?
(2)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75%的家庭水费支出不受影响,你觉得这个标准应该定为多少?
【答案】(1)6.6t;差异看法见解析;(2)11t
【分析】(1)从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特点即可找出它们差异的原因;
(2)从表中找到第75和第76户家庭的用水量,即可得到应制定的用水量标准数据.
【详解】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分别是6.4和6.8,
∴中位数为:( t),
而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2t,
它们之间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因为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
②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这100个数据中,最大的数据是28,最小的是1.3,因此平均数受到极端值的影响,造成与中位数差异较大;
(2)因为第75户用数量为11t,第76户用数量为13t,因此标准应定为(其中 a为标准用水量,单位:t).
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则标准应定为11t.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数据作出决断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读懂题意,正确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特点进行分析,本题较基础,答案较开放,因此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应用的能力.
57.(2020·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4%.某校数学社团成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校八年级50名学生,对他们一周内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t(单位:小时)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下表:
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分组
5≤t<6
6≤t<7
7≤t<8
8≤t<9
9小时及以上
频数
1
5
m
24
n
该样本中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全国的这项数据,达到了22%.
(1)求表格中n的值;
(2)该校八年级共400名学生,估计其中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1)11;(2)72.
【分析】(1)根据频率=求解可得;
(2)先根据频数的和是50求出m的值,再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解:(1)n=50×22%=11;
(2)m=50﹣1﹣5﹣24﹣11=9,
所以估计该校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是400×=72(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8.(2020·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校计划成立下列学生社团.
社团名称
文学社
动漫创作社
合唱团
生物实验小组
英语俱乐部
社团代号
A
B
C
D
E
为了解该校学生对上述社团的喜爱情况,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必需选一个且只能选一个学生社团).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
(1)该校此次共抽查了 名学生;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画图后标注相应的数据);
(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请根据此次调查结果,试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喜爱英语俱乐部?
【答案】(1)50;(2)见解析;(3)280名
【分析】(1)根据喜爱D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
(2)根据(1)中的结果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喜爱C的人数,然后即可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校有多少名学生喜爱英语俱乐部.
【详解】(1)该校此次共抽查了12÷24%=50名学生,
故答案为:50;
(2)喜爱C的学生有:50﹣8﹣10﹣12﹣14=6(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1000×=280(名),
答:该校有280名学生喜爱英语俱乐部.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9.(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为了解全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某初级中学的两个兴趣小组分别抽样调查了100名学生.为方便制作统计图表,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成四个等级:A表示“优秀”,B表示“良好”,C表示“合格”,D表示“不合格”.第一小组认为,八年级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不如九年级学生,但好于七年级学生,所以他们随机调查了100名八年级学生.
第二小组随机调查了全校三个年级中的100名学生,但只收集到90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表.
两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的图表所示:
第二小组统计表
等级
人数
百分比
A
17
18.9%
B
38
42.2%
C
28
31.1%
D
7
7.8%
合计
90
100%
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试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 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用这个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的共约 人;
(2)对这两个小组的调查统计方法各提一条改进建议.
【答案】(1)二,922;(2)见解析
【分析】(1)根据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可知第二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用这个结果估计总体,1000人的(1-7.8%)就是“合格及以上”的人数;
(2)从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详解】解:(1)根据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因此第二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
1000×(1﹣7.8%)=1000×0.922=922(人),
故答案为:二,922;
(2)第一小组,仅仅调查八年级学生情况,不能代表全校的学生对垃圾处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从全校范围内抽查学生进行调查.;
对于第二小组要把问卷收集齐全,并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抽样,确保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点睛】本题考查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抽取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才能够准确地反映总体.
60.(2020·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某市为了解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市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表
类别
阅读时间
频数
市民每天的类别阅读时间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_____;
(2)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等于______;
(3)将每天阅读时间不低于的市民称为“阅读爱好者”.若该市约有万人,请估计该市能称为“阅读爱好者”的市民有多少万人.
【答案】(1)1000;100;(2)=144°(3)90(万人)
【分析】(1)根据A类别的频数与占比即可求出调查的样本容量,再求出C类别的频数即可;
(2)求出B类别的占比即可得到对应扇形的圆心角;
(3)利用样本的频率即可估计全体“阅读爱好者”的市民人数.
【详解】(1)该调查的样本容量为450÷45%=1000;
C类别的频数为1000-450-400-50=100;
故答案为:1000;100;
(2)“”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等于400÷1000×360°=144°;
(3)估计该市能称为“阅读爱好者”的市民有600×=90(万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61.(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
【答案】(1)100;(2)见解析;(3)300人.
【分析】(1)用条形统计图中最喜爱打排球的人数除以扇形统计图中最喜爱打排球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
(2)用总人数乘以最喜爱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最喜爱打乒乓球的人数,用总人数减去最喜爱其它三项运动的人数即得最喜爱踢足球的人数,进而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用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以2000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5÷25%=100;
故答案为:100;
(2)打乒乓球的人数为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为100-25-35-15=25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人;
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有3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样本容量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62.(2020·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为了响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某校调查学生对市“文明公约十二条”的内容了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四个选项,分别记为、、、,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了 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选项对应的圆心角为 度;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1)60,108;(2)图见解析;(3)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60人.
【分析】(1)先根据B选项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可得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C选项学生人数的占比,然后乘以即可得;
(2)先根据(1)的结论,求出A选项学生的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先求出选择“不了解”的学生的占比,再乘以1200即可得.
【详解】(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名)
C选项学生人数的占比为
则
故答案为:60,108;
(2)A选项学生的人数为(名)
因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所示:
(3)选择“不了解”的学生的占比为
则(人)
答: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6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画条形统计图等知识点,掌握理解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63.(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在某次疫情发生后,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绘制出如下统计图:图为地区累计确诊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图为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地区星期三累计确诊人数为 ,新增确诊人数为 ;
(2)已知地区星期一新增确诊人数为人,在图中画出表示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
(3)你对这两个地区的疫情做怎样的分析,推断?
【答案】(1)41,13;(2)见解析;(3)见解析(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图①的条形统计图即可求解;
(2)根据图中的数据即可画出折线统计图;
(3)根据折线统计图,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地区星期三累计确诊人数为41;新增确诊人数为41-28=13,
故答案为:41;13;
如图所示:
地区累计确诊人数可能会持续增加,地区新增人数有减少趋势,疫情控制情况较好(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折线统计图.
64.(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扬州教育推出的“智慧学堂”已成为同学们课外学习的得力助手.为了解同学们“智慧学堂”平台使用的熟练程度,某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等级的扇形圆心角为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学校拟对“不太熟练或不熟练”的同学进行平台使用的培训,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需要培训的学生人数.
【答案】(1)500;108;(2)见解析;(3)估计该校需要培训的学生人数为200人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中A项为150人,扇形统计图中A项为30%,计算出样本容量;扇形统计图中计算360°的30%即360°×30%即可;
(2)根据扇形统计图中B选项占40%,求出条形统计图中B选项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抽取的样本中“不太熟练或不熟练”的同学所占的百分比为×100%,由此估计2000名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也为×100%,进而求出该校需要培训的学生人数.
【详解】解:(1)150÷30%=500(人),
360°×30%=108°,
故答案为:500;108;
(2)500×40%=20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100%×2000=200(人)
∴估计该校需要培训的学生人数为200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5.(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为了了解某地居民的用电量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
用电量分组
频数
1
50
2
100
3
34
4
11
5
1
6
1
7
2
8
1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 组内.
(2)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的大约有多少户.
【答案】(1)2;(2)7500
【分析】(1)将200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进而可解决问题;
(2)求出用电量低于的户数的百分比,根据总户数求出答案..
【详解】解:(1)将200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两个数即第100和101个数,它们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这两个数都落在第2组,
故答案为:2;
(2)(户)
因此,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的用电量低于的大约有户.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利用统计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利用统计表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表,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66.(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年月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某校小交警社团在交警带领下,从月日起连续天,在同一时段对某地区一路口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图表如下:
年月日月日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折线统计图
年月日骑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统计表
(1)根据以上信息,小明认为月日该地区全天摩托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约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相比较而言,你认为需要对哪类人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为什么?
(3)求统计表中的值.
【答案】(1)不同意,理由见解析;(2)应该对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理由见解析;(3).
【分析】(1)根据本次调查是从月日起连续天,在同一时段对某地区一路口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进行了调查,可知数据代表比较单一,没有普遍性,据此判断即可;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率比摩托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要低很多,据此判断即可;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率为55%,则有,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1)不同意。
由题目可知,本次调查是从月日起连续天,在同一时段对某地区一路口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代表比较单一,没有普遍性,故不能代表月日该地区全天摩托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率比摩托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要低很多,故应该对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年月日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率为45%,则骑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率为:1-45%=55%,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7.(2020·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
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
样本容量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100
93.5
100
80
分数段统计(学生成绩记为)
分数段
频数
0
5
25
30
40
请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②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
【答案】(1)方案三;(2)①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分数段内;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
【分析】(1)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
(2)①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所落的分数段;
②用优秀率乘以该校共有的学生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1)要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需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则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方案三.
答案是:方案三;
(2)①∵由表可知样本共有100名学生,
∴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0和51个数的平均数,
∴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落在分数段内;
∴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分数段内;
②由题意得:(人).
∴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
【点睛】解决此题,需要能从统计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是抽样的可靠性,中位数的定义,用样本估计总体等.
68.(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学校组织了保护环境知识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频数(人数)
频率
优秀
30
良好
0.45
合格
24
0.20
不合格
12
0.10
合计
1
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有240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估计测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答案】(1)0.25,54,120;(2)见解析;(3)1680人
【分析】(1)依据频率=,先用不合格的人数除以不合格的频率即可得到总频数(人数),再依次求出、;
(2)根据(1)良好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全校2400名乘以“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的频率和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样本的总频数(人数)(人),
其中:“优秀”等次的频率,
“良好”等次的频数(人).
故答案为:0.25,54,120;
(2)如下图;
(3)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人).
答:测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约有168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掌握“频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9.(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小李2014年参加工作,每年年底都把本年度收入减去支出后的余额存入银行(存款利息记入收入),2014年底到2019年底,小李的银行存款余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收入
3
8
9
14
18
支出
1
4
5
6
6
存款余额
2
6
10
15
34
(1)表格中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画图后标注相应的数据)
(3)请问小李在哪一年的支出最多?支出了多少万元?
【答案】(1);(2)见解析;(3)2018年支出最多,为7万元
【分析】(1)本年度收入减去支出后的余额加上上一年存入银行的余额作为本年的余额,则可建立一元一次方程10+a−6=15,然后解方程即可;
(2)根据题意得,再解方程组得到2018年的存款余额,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
(3)利用(2)中c的值进行判断.
【详解】解:(1)10+a−6=15,
解得a=11,
故答案为11;
(2)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存款余额为22万元,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
(3)由图表可知:小李在2018年的支出最多,支出了为7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像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山东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24 统计(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24统计-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24统计-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24 概率(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24概率-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24概率-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数学3年真题汇编 专题21 图形的相似(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21图形的相似-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21图形的相似-三年2020-2022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