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观潮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6702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观潮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6702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观潮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6702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 观潮教学设计
展开
学科(版本) | 人教部编版 | 章节 | 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 |
学时 | 第二课时 | 年级 | 四年级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情感目标: 深刻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雄伟、奇特、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
学习者分析 |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他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大潮缺乏感性认识,对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凭借想象难以深刻感受,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播放大潮视频使学生能够深刻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信息技术媒体 使用及分析 |
一、回顾课文,视频导入 | 1.出示钱塘潮的视频,同学们请观看,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场景?(大江涨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我们先来回忆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汇报: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教师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3. 哪位同学还记得文章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第一句,即第1自然段。) 这是本课的中心句,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指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一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 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初步感受大江涨潮的画面。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 通过欣赏钱塘江大潮视频,让学生初步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 | 多媒体101课件中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各种感官。
|
二、分层次赏文,感悟情感
| (一)赏析潮来前的画面(学生汇报,品析重点语句)。 1.课件出示问题: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1)潮来前,钱塘江的景色如何? (2)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谁来说一说描写江面上景象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图片展示江面开阔,薄雾笼罩的图片)(板书: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 ) 谁来说一说写观潮人心情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图片等) 人们的心情。(课件出示期待、翘首以盼 ) 2.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象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的画面(出示钱塘江的图片),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3.教师小结:潮来前,钱塘江大潮壮美平静(板书壮美平静)。请看大屏幕我们看看人们期盼的大潮到底是如何的壮观? (二)品析潮来时的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1.多媒体课件播放“潮来时”的视频。同学们请看。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2.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潮来时的画面的?请你们读第三部分(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声音、大潮形态”的句子。 学生汇报: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声音:像闷雷滚动。 江面:无变化。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声音: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出现了一条白线。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江面:白线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白浪翻滚——形成水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江面:犹如白色战马。(板书:山崩地裂 ) 对我们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潮水是汹涌而来,气势壮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水势大,速度快,势不可挡。其场面浩大、宏伟、壮观,就像万马齐奔。(板书: 万马齐奔) 再次播放潮来时的视频,感受大潮来时的气势雄伟景象。(板书: 气势雄伟)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部分,读出大潮的壮观及自己对大潮的喜爱之情。 总结一下:潮来时声音和形态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请同学们圈画出相关的词语。 出示语句: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浪潮越来越近…… 这一部分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三)品悟潮去后的画面(了解大潮的余威)。 (1)同学们请看文章的第四部分。请你读一读边读边思考: 潮水过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 声音:风号浪吼。 江面:余波涌来,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课件出示潮退后的图片,请学生欣赏。(适时板书:余波汹涌。)
| 通过分层次的赏读文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三个层次分别是:赏析潮来前的画面、品析潮来时的画面、品悟潮去后的画面。 |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 在第一层次出示相关的图片展示潮来前的画面让学生感悟大潮的壮美宁静;在第二层次品析潮来时的画面,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大潮的气势雄伟;第三层次品悟潮去后的画面课件出示潮退后的图片,请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大潮退去后的余波汹涌。
|
三、小结大潮的“奇” |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从哪儿能体会到?“潮来前”从观潮的人之多及人们高涨的热情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潮来时”从大潮的声威和气势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潮去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汹涌澎湃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 通过同桌讨论: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从哪儿能体会到?进而总结全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 让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 | 多媒体课件出示“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的图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
|
四、课后拓展 | (一)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钱塘江你有什么想说的?同学间交流一下。 (二)你还知道祖国山河中哪些大自然的“奇观”?请你说一说。
| 在课后拓展环节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 深刻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101课件图片展示学生的交流更加深刻的让学生认识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交流祖国山河中的大自然的“奇观”,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件里面展示的大自然“奇观”的图片,让学生有想去观赏的美景的欲望。 |
五、全课总结 | 师总结: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全课总结,点明主题。 | 深化主题,升华思想。 | 101课件背景图片使用的是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更直观的表现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
六、课后作业 | 同学们课后能背熟第3、4自然段,并在课下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背诵下来。
| 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 | 积累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 | 101课件展示重点的时候用不同颜色更加能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作业重点是什么?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及反思,共4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1 观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 观潮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巧用比喻,巧用对比,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